快读古诗背景音乐
题西林壁教案篇1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成为不朽的佳作。本设计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教学程序如下:
一、谈话与导入
1、师生谈话:
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2、师板书:
庐山。
生跟读两遍。
3、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小组交流观后的感受。
6、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庐山,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二、初学与感知
1、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2、多媒体出示西林寺的图片和《题西林壁》这首诗,师配乐朗读。
3、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4、教音:
岭(lǐng)峰(fēng)不识(bùshí)只缘(zhǐyuán)
5、指名两生和两组读。
6、认识“缘”字:
⑴请学生自己通过部首查字典来认识该字。
⑵完成填空:
“缘”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部首,再查画。第四笔是,名称是,第五笔是,名称是。
⑶多媒体演示“缘”字的书写顺序,学生再跟写一遍。
⑷学生在自己纸上练写“缘”字。
7、再读全诗,要求读流利。
8、学生练习后,小组比赛读。
9、请学生把全诗分成两部分,并说说理由。
三、理解与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⑴齐读一、二句诗。
⑵自查字典,理解“岭”“峰”的意思。
⑶根据字典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岭”“峰”,请两生在黑板上
画。
(岭:峰:)
⑷说说“岭”“峰”的区别。
⑸小组讨论:
同样的山,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
⑹继续讨论:
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来观看庐山的?
⑺体会“横看”“侧”“远近高低”的意思。
⑻配合相应的.风景图片,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从上往下看,庐山是;从远处看庐山,像;从近处看庐山,像;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
⑼在小组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
2、学习第二部分:
⑴自读。
⑵同座讨论,完成填空:
①,是因为。
②因为,所以。
③,所以。
④之所以,是因为。
⑶指名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式来说。
⑷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⑸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⑹质疑。
四、朗读与背诵
1、按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感情。
2、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后评价。
3、提供四段背景音乐:
⑴古琴曲《高山流水》;
⑵古筝曲《渔舟唱晚》;
⑶二胡曲《二泉映月》;
⑷江南丝竹《茉莉花》),学生自主选择音乐,配乐朗读。
4、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把这首诗根据自己熟悉、喜爱的曲调唱出来。
五、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4、介绍有关庐山的诗:
《望庐山瀑布》《登庐山》《庐山诗》。
题西林壁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重点指导“缘”的写法,注意第四笔和第五笔分别是撇折和横折。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游戏,要考一考大家。请同学们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过来,然后大声告诉老师,你所看到的方柱体是什么颜色的?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明白了什么呢?(出示六色方柱体)
2、欣赏庐山风光,引出课题。(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师简介庐山)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二、解题意、知作者
1、结合注释解释“题”、“西林”的意思。
2、说说关于对苏轼的了解。(课件出示苏轼简介。
三、初读课文,朗读背诵
1、现在请同学们把古诗仔仔细细的读上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遍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指名一学生朗读!教师明确难字读音:
侧:cè庐:lú缘:yuán
3、听录音范读,学生感知朗读语调、停顿、重轻音、快慢等。
4、请学生范读。
5、全班同学跟录音齐读,并默记古诗。
6、小组讨论赛读,全班尝试背诵古诗。
(课件出示诗歌的朗读节奏划分,出示诗歌诵读)
四、探究诗意,揭示道理
1、感受“不同”,理解句意。
(1)学生理解“横看”、“侧看”,让学生明白“横看”是从正面看之意。
(2)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岭”和“峰”在形状上的区别。
岭峰
(3)课件出示小练笔,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景象。
(课件出示小练笔)结合诗句,放飞想象:
从正面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侧面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远处望,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近处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高处俯视,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低处仰望,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4)师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让学生闭上眼睛再次感受庐山的“不同”景象。
(师有情感朗读:他横看庐山,山峦起伏;侧看庐山,山峰耸立,他不禁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他远望庐山,云天飘渺,若隐若现;近观庐山,巍峨雄伟,犹如巨人;从高处俯视,庐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从低处仰望,山峰高峭险峻,直插云霄;他不禁吟诵——远近高低各不同。他再变换位置看,发现庐山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从各个角度看,发现庐山依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强调“各”字,让学生谈谈除了可以像作者这样按照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的方位顺序来看庐山外,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去看庐山呢?
(引导学生从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等方面展开联想)
2、品悟“不识”,揭示哲理。
(1)师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2)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启示
(3)结合课前的小游戏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去认清方柱体的颜色、结合诗句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认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引导学生质疑应该怎样看待事物呢?(揭示哲理:全面客观地认清事物,对待问题)
(4)结合所学的知识或生活实际谈谈对“全面客观地认清事物,对待问题”的理解。
五、归纳小结,升华主题
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写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你还知道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客观全面去了解事物的?
盲人摸象
画杨桃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尝试把《题西林壁》根据《世上只有妈妈好》改编成一首歌。
题西林壁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2、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指名说)
3、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课题(结合注释理解题目意思)(板书:解诗题)
2、你们了解苏轼吗?(指名说)(板书:知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请同学们大声读,等会老师要请一些同学来读。(指名分行读)
强调岭ling峰feng壁、缘,还有同学想读吗?那就全班一起读吧!
3、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请同学结合注释或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说)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解决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解决的又快又好!
2、哪个小组可以说说诗的意思?
3、(解释第一句)知道岭和峰的区别吗?(学生画岭和峰图)
4、弄懂了吗?那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一句的意思。
5、那从远处和近处看又有什么不同吗?谁能说说这句的意思?
6、学完前两句,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不一样呢?)
7、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快来说说!
8、“之所以。。。是因为。。”句式练习说话,再倒过来说“因为。。。。所以”
9、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下来?同桌先是着说说吧!(指名说)(板书:理诗句)
10、说的真不错,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吧!
四、拓展阅读。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指名说)
2、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要从不同解度看。
3、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画杨桃》,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吗?
4、那你认为怎样看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说)
5、是呀!就像下象棋,围观的人总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这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6、现在就让我们饱含感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齐读)
7、想试着背背吗?你可以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背的既快又有感情。
8、我们全班来一遍吧!已经会背的同学可以合上书背,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读。(齐背)
9、老师这里还有几首描写庐山的诗,请读一读吧!
题西林壁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会本课生字,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
学习古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流程:
(课前组织学生分组赛诗)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诗歌就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诗这种体裁,语言精炼,所表达的情感却十分丰富,读起来还琅琅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爱。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首古诗,宋代苏轼写的《题西林壁》。(课件出示课题)
二、读题、解题。
齐读课题。结合书下注释帮助学生理解“题”“西林”的意思。
[在学习中渗透方法,可谓潜移默化。]
三、简介作者苏轼及写作背景
师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1、有关苏轼的自然情况及写作风格。
2、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及庐山的有关情况。
3、教师讲述苏轼少年时代“发奋识尽天下字,立志读遍人间书”的轶闻趣事。
[通过交流,达到了学习资源优化组合。同时课内外有机结合,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欲望,体现了大语文观下的语文教学。]
四、初读课文,感知美
师:通过汇报资料,相信你们对作者苏轼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他写的这首《题西林壁》,距今已有920年了,为什么仍被历代的人们所喜爱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
1、学生自由反复读古诗。说说诗中的庐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学生读后谈感受,初步感知庐山的美。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书,让学生在反复感受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走近庐山,感知庐山的美。]
五、分组自学,理解美
1、根据我们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大家说说我们该怎样学习这首诗呢?(学生说出学习方法,课件出示:读诗句—解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2、分组合作,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有学习方式细读古诗,遇到问题自己想办法解决。
[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既把学生放在主体位置上,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六、汇报交流,感悟美
(一)交流第一、二行诗句
1、学生汇报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结合“横看”和“侧看”的不同感受,让学生发挥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去描绘庐山的“岭”和“峰”是什么样子的,感悟庐山的美。
3、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读出庐山的不同姿态。
4、引导学生发现这两句中三组反义词(横----侧,远----近,高----低)的运用,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
(二)交流第三、四行诗句。
1、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2、针对学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难,结合辞海中的义项,帮助学生选择“只”“缘”在诗中的正确意思。
3、结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讨论:为什么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帮助学生体味诗所蕴含的道理。
4、引发创造。引导学生像诗人那样用诗句说明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
[学生根据诗意改诗,既使所学的知识得到迁移,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5、议一议:从这首诗你能感到作者苏轼是一个怎样的人?
6、说一说:联系实际并结合诗中所表达的`哲理,说说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看人、看事、看问题呢?
7、朗读第三、四行诗句。
(三)学生根据诗意绘画,通过展示内化诗意。
[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既深化了对古诗的理解,又提高了认识水平,同时培养了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七、个性诵读,表达美
1、教师语言激励,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苏轼,看到庐山峰峦奇丽,云雾缭绕,山中溪水潺潺,鸟语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怎样?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组内交流体会。
3、引导学生谈感受,结合感受进行个性化朗读。
4、教师示范读(配乐配像)
5、学生再读,读出诗的韵味。最后齐声吟诵。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入情入境地吟诵,使理解更上一层楼。
八、聆听歌曲,欣赏美
师:有的时候古人根据自己的兴致,把诗词配上曲子唱出来,更能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听听吗?(课件播放歌曲《题西林壁》)
[古代的诗歌往往被谱成曲子广为传唱,现代人也愿意运用古诗填词作曲这又为我们学习古诗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渠道。学生们陶醉在优美的音乐中达到激情引趣的目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将诗意了然于胸。]
九、默写古诗
1、引导学生发现本诗中容易写错的字,同时指导学生将这些字书写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
2、一名学生板前示范,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抄写,可默写。
[既积累了语言,又使学生的记忆能力得到了训练]
十、总结全文,升华美
师:(看板书总结)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看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
[通过总结,使学生由表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十一、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游览过庐山、赞美过庐山,除了这首诗之外,你还知道哪些诗人写过庐山。生:我知道李白写过《望庐山瀑布》
2、老师也收集了几首描写庐山的诗给大家看一看。(课件出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李白的《望庐山五老峰》;陶渊明的《饮酒》;苏辙的《游庐山山阳七咏》; -的《庐山仙人洞》)。
3、挑选一首觉得写得好的泳庐山诗抄下来背一背。
(课件出示作业:
(1)以“我眼中的苏轼”为题办一份手抄报。可以写他的诗、词、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轶闻趣事。
(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诗,抄一抄、背一背,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道理。(3)写一写你这节课的感受和收获。)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素材,既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课内向课外延伸,让每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看景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悟理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教案篇2
课堂实录:
(生均能正确、流利的朗读此诗)
师:现在大家出出点子,该怎么学习这首诗?
生:可以通过看注释理解诗意。
生:可以用的方法理解词义。
生:还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画画。
师:请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理解诗意,可以自学,也可以找同伴合作。
(生自学,师随机指导)
师:现在我们一起交流自己的收获,好吗?
生:我知道第一二行的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是连绵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陡峭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的景色都不相同。
生:我知道第三四行的意思是看不清庐山的真正面貌,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
生:这是我根据诗意画的画。
师:自己理解了诗意,轻声把诗句读一次,想想:有什么疑问吗?
生: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师:请刚才画画的同学把你的画展示出来,这是六个角度看庐山,老师请教大家:苏轼只在这六个角度看了庐山吗?
生:他只选了六个有代表性的角度。
生:“六”在这里是虚指。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几幅图,试着用一句话说说图意。
生: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
生:每个角度,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师:那么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呢?
生:从多角度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生:从各个方位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生:全面的看,就能看清庐山真面目。
师:看山如此,看事如此,看问题也一样。该怎么看问题?
生:只有全面地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
生:只有多方位看,才能看清事物真面目。
案例分析: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本首古诗的教学中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者,体现在: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学定教,边学边质疑,以学生问题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领悟道理时由看山到看事,由正面到反面,层层深入,很有层次感。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
题西林壁教案篇3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成为不朽的佳作。本设计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教学程序如下:
一、谈话与导入
1、师生谈话:
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2、师板书:
庐山。
生跟读两遍。
3、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小组交流观后的感受。
6、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庐山,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二、初学与感知
1、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2、多媒体出示西林寺的图片和《题西林壁》这首诗,师配乐朗读。
3、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4、教音:
岭(lǐng)峰(fēng)不识(bùshí)只缘(zhǐyuán)
5、指名两生和两组读。
6、认识缘字:
⑴请学生自己通过部首来认识该字。
⑵完成填空:
缘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部首,再查画。第四笔是,名称是,第五笔是,名称是。
⑶多媒体演示缘字的书写顺序,学生再跟写一遍。
⑷学生在自己纸上练写缘字。
7、再读全诗,要求读流利。
8、学生练习后,小组比赛读。
9、请学生把全诗分成两部分,并说说理由。
三、理解与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⑴齐读一、二句诗。
⑵自,理解岭峰的意思。
⑶根据字典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岭峰,请两生在黑板上画。
(岭:峰:)
⑷说说岭峰的区别。
⑸小组讨论:
同样的山,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
⑹继续讨论:
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来观看庐山的?
⑺体会横看侧远近高低的意思。
⑻配合相应的风景图片,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从上往下看,庐山是;从远处看庐山,像;从近处看庐山,像;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
⑼在小组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
2、学习第二部分:
⑴自读。
⑵同座讨论,完成填空:
①,是因为。
②因为,所以。
③,所以。
④之所以,是因为。
⑶指名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式来说。
⑷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⑸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⑹质疑。
四、朗读与背诵
1、按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感情。
2、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后评价。
3、提供四段背景音乐:
⑴古琴曲《高山流水》;
⑵古筝曲《渔舟唱晚》;
⑶二胡曲《二泉映月》;
⑷江南丝竹《茉莉花》),学生自主选择音乐,配乐朗读。
4、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把这首诗根据自己熟悉、喜爱的曲调唱出来。
五、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4、介绍有关庐山的诗:
《望庐山瀑布》《登庐山》《庐山诗》。
题西林壁教案篇4
【教材简析】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嶂;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游山西村》是诗人陆游以一个“游”字贯穿全诗的主线,生动地描绘了丰收之年农村欢悦一片的气象和乡间的风光习俗,刻画了农民淳朴、好客的品性,表现了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真挚感情。第一、二行诗写不要笑话农人田家的腊酒浑浊不清,丰收年景款待客人,菜肴尽够丰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待客人时尽其所有的盛情。第三、四行诗写山峦重重,水道弯弯,正疑无路可走,突然出现柳阴深深,鲜花簇簇,眼前又是一个山村。“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善状难写之景,又于写景中寓有一定的哲理,成为千古传唱的名句。现在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似已无望,忽而绝处逢生,出现新的契机,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学情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学习古诗的基础和方法,而且学生喜欢诵读这种节奏感强烈的古诗。然而,两首古诗中都有富有哲理的诗句,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感悟。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能把读诗的感受与他人交流。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欣赏古诗文,积累古诗名句。
【教学难点】
体会含有人生哲理的诗句。
【教法学法】
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知大意;多诵读,悟诗情。
【课前准备】
课件;搜集与作者有关的资料。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题西林壁》
一、揭示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
学习步骤:初读感知→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悟意境→熟读成诵
2.初读感知
读通读正确: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然后抽读。
3.自主识字
三、朗读感悟
1.板书题目,并解题
[题西林壁]题:书写,题写。西林:江西庐山上的西林寺。壁:墙壁。题意是写在西林寺墙壁上的诗。
2.简介作者:(见附录)
3.理解诗句之意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横看:从正面看。岭:山岭。侧:从侧面看。峰:山峰。远近高低: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各不同:各种不同的姿态。诗句之意:从正面看,庐山是一道连绵起伏的山岭;从侧面看,庐山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山峰。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识:不认识,不清楚。缘:因为。只缘:只因为,就是因为。此山:这庐山。诗句之意:(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自己在这座庐山之中。
4.再读诗句,品悟诗意
(1)作者都是怎样观察庐山的?(位置:横看、侧看;距离:远眺、近观;角度:俯瞰、仰望)位置、距离、角度不同,同看一座山在观察时看到的山的容貌一样吗?(千姿百态)
(2)“横看”是从哪个角度按什么顺序观看?看了什么?(“横看”是正面,从“左→右”或从“右→左”观看。这样看整庐山就是很高的连绵起伏的山岭。)
(3)“侧看”看到了什么?(从侧面时又成了耸立陡峭的山峰。)
(4)从“远、近、高、低”不同的位置看,庐山的姿态一样吗?(不一样呈现出不同的美妙的姿态,气象万千,千姿百态,变幻无穷: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
(5)庐山到底有没有真正的面目?(应该有)为什么在庐山看不清庐山内的真面目?(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5.总结全诗,体会感情。
(1你认为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如《画杨桃》,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也各不相同的道理。)
(2)师:这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庐山景色秀美,山中奇花异木险峰怪穴,流泉飞瀑山亭云阁,气象万千,不可胜数。这首诗不写那些名胜景致,却另辟蹊径,抓住庐山姿态谈游山感受。前两行诗写诗人在庐山漫游,觉得峰回路转,目不暇接。横着看,山峦起伏,连绵不断;从侧面看,奇峰陡峭;从远处看是隐天蔽日,从近处看则是危崖险岩;从高处俯瞰是深沟幽壑,从山下仰望则是重峦叠障;所见的形状、姿态各不相同。庐山究竟美在哪里?是雄奇,是壮丽,是险峻,还是幽秀?诗人说自己没有认清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呢?他在第三、四行诗中解释道: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只因为我身在庐山中,视野太狭窄,只能看到局部,要是身在庐山之外,从高处鸟瞰,就能认识庐山的全貌了。
(3)中心:《题西林壁》这首诗通过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告诉我们一个人生的哲理: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四、诵读背诵
指导朗读《题西林壁》:“岭、侧、峰、低、各、同、山、目”要适当延长声音;“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比如,“远”稍强,“近”“高”强,“低”又是稍强;或“远”稍强,“近”稍弱,“高”稍强,“低”稍弱。“真”“只”要读作重音。
五、作业布置
诵读并背诵《题西林壁》。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题西林壁教案篇1
《题西林壁》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诗。宋朝著名诗人苏轼在游览庐山后采用叙事与说理相结合的方式,将自己的所看所感记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成为不朽的佳作。本设计对古诗的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主要教学程序如下:
一、谈话与导入
1、师生谈话:
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2、师板书:
庐山。
生跟读两遍。
3、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
4、师生共同观看风光片《庐山》。
5、小组交流观后的感受。
6、请学生用一个词语描述一下庐山,并把词语写在黑板上。
二、初学与感知
1、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
2、多媒体出示西林寺的图片和《题西林壁》这首诗,师配乐朗读。
3、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4、教音:
岭(lǐng)峰(fēng)不识(bùshí)只缘(zhǐyuán)
5、指名两生和两组读。
6、认识“缘”字:
⑴请学生自己通过部首查字典来认识该字。
⑵完成填空:
“缘”字用部首查字法查,应查部首,再查画。第四笔是,名称是,第五笔是,名称是。
⑶多媒体演示“缘”字的书写顺序,学生再跟写一遍。
⑷学生在自己纸上练写“缘”字。
7、再读全诗,要求读流利。
8、学生练习后,小组比赛读。
9、请学生把全诗分成两部分,并说说理由。
三、理解与感悟
1、学习第一部分:
⑴齐读一、二句诗。
⑵自查字典,理解“岭”“峰”的意思。
⑶根据字典的解释和自己的理解,在纸上画出“岭”“峰”,请两生在黑板上
画。
(岭:峰:)
⑷说说“岭”“峰”的区别。
⑸小组讨论:
同样的山,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
(因为观看的角度不同)
⑹继续讨论:
作者分别从哪些角度来观看庐山的?
⑺体会“横看”“侧”“远近高低”的意思。
⑻配合相应的.风景图片,完成填空:从左向右看,庐山是;从上往下看,庐山是;从远处看庐山,像;从近处看庐山,像;从高处(山顶)看庐山,像;从低处(山脚)看庐山,像。
⑼在小组中交流这两句诗的意思。
2、学习第二部分:
⑴自读。
⑵同座讨论,完成填空:
①,是因为。
②因为,所以。
③,所以。
④之所以,是因为。
⑶指名学生自主选择其中的一种句式来说。
⑷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⑸想象一下,怎样才能看清庐山的“真面目”呢?
⑹质疑。
四、朗读与背诵
1、按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出感情。
2、请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读后评价。
3、提供四段背景音乐:
⑴古琴曲《高山流水》;
⑵古筝曲《渔舟唱晚》;
⑶二胡曲《二泉映月》;
⑷江南丝竹《茉莉花》),学生自主选择音乐,配乐朗读。
4、学生个人或以小组为单位把这首诗根据自己熟悉、喜爱的曲调唱出来。
五、升华与拓展
1、观看成语故事片《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2、说说观后的感受。
3、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这个道理。
4、介绍有关庐山的诗:
《望庐山瀑布》《登庐山》《庐山诗》。
题西林壁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理解“识”,“缘”,“真面目”等词语在诗中的意思,重点指导“缘”的写法,注意第四笔和第五笔分别是撇折和横折。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默写本诗;
2、过程方法目标:学习如何让学生解读诗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以及正确看待问题的能力。2、通过对诗句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以及审美情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想象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个小游戏,要考一考大家。请同学们各自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过来,然后大声告诉老师,你所看到的方柱体是什么颜色的?通过这个小游戏我们明白了什么呢?(出示六色方柱体)
2、欣赏庐山风光,引出课题。(课件播放庐山图片,师简介庐山)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诗中蕴含的哲理。
二、解题意、知作者
1、结合注释解释“题”、“西林”的意思。
2、说说关于对苏轼的了解。(课件出示苏轼简介。
三、初读课文,朗读背诵
1、现在请同学们把古诗仔仔细细的读上两遍,第一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第二遍读出节奏、读出感情。
2、指名一学生朗读!教师明确难字读音:
侧:cè庐:lú缘:yuán
3、听录音范读,学生感知朗读语调、停顿、重轻音、快慢等。
4、请学生范读。
5、全班同学跟录音齐读,并默记古诗。
6、小组讨论赛读,全班尝试背诵古诗。
(课件出示诗歌的朗读节奏划分,出示诗歌诵读)
四、探究诗意,揭示道理
1、感受“不同”,理解句意。
(1)学生理解“横看”、“侧看”,让学生明白“横看”是从正面看之意。
(2)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引导学生理解“岭”和“峰”在形状上的区别。
岭峰
(3)课件出示小练笔,引导学生想象身处这不同位置看到的不同景象。
(课件出示小练笔)结合诗句,放飞想象:
从正面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侧面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远处望,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近处看,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高处俯视,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低处仰望,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4)师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子,让学生闭上眼睛再次感受庐山的“不同”景象。
(师有情感朗读:他横看庐山,山峦起伏;侧看庐山,山峰耸立,他不禁吟诵——横看成岭侧成峰。他远望庐山,云天飘渺,若隐若现;近观庐山,巍峨雄伟,犹如巨人;从高处俯视,庐山云雾缭绕,宛如仙境;从低处仰望,山峰高峭险峻,直插云霄;他不禁吟诵——远近高低各不同。他再变换位置看,发现庐山都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他从各个角度看,发现庐山依然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强调“各”字,让学生谈谈除了可以像作者这样按照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的方位顺序来看庐山外,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去看庐山呢?
(引导学生从时间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等方面展开联想)
2、品悟“不识”,揭示哲理。
(1)师引导质疑:苏轼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
(2)感悟因“不同”而“不识”。揭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启示
(3)结合课前的小游戏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去认清方柱体的颜色、结合诗句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认清庐山的真面目,从而引导学生质疑应该怎样看待事物呢?(揭示哲理:全面客观地认清事物,对待问题)
(4)结合所学的知识或生活实际谈谈对“全面客观地认清事物,对待问题”的理解。
五、归纳小结,升华主题
这是一首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前两句写作者看到的景色,(板书:写景)
后两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书:悟理)作者借欣赏庐山的感受,告诉我们无论看人、看事、看问题都要多角度,多侧面地去观察、去体会,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比较全面、公正的评价。你还知道哪些事情需要我们客观全面去了解事物的?
盲人摸象
画杨桃
六、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尝试把《题西林壁》根据《世上只有妈妈好》改编成一首歌。
题西林壁教案篇3
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属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组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本组教材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专题编排,教学内容都是关于观察大自然景物和发现大自然奥秘的。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游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正如俗语所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方法:熟读、简析、体情、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大家都旅游过哪些地方?
(板书:庐山)(生跟读两遍。)
2、请学生自己谈谈对庐山都知道些什么?(指名说)
3、庐山是历史文化名胜。九百多年前,宋朝著名诗人苏轼花几天时间游览庐山,对庐山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他感受颇多,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题西林壁》
二、自主探究
1、看课题(结合注释理解题目意思)(板书:解诗题)
2、你们了解苏轼吗?(指名说)(板书:知作者)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请同学们大声读,等会老师要请一些同学来读。(指名分行读)
强调岭ling峰feng壁、缘,还有同学想读吗?那就全班一起读吧!
3、谁能说说诗句的意思?请同学结合注释或通过查字典,来理解句子,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打上“?”。
三、合作交流
1、谁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指名说)现在请同学们在小组中互相解决问题,看看哪个小组解决的又快又好!
2、哪个小组可以说说诗的意思?
3、(解释第一句)知道岭和峰的区别吗?(学生画岭和峰图)
4、弄懂了吗?那同桌互相说一说这一句的意思。
5、那从远处和近处看又有什么不同吗?谁能说说这句的意思?
6、学完前两句,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看庐山不一样呢?)
7、答案就在诗中,快读读吧!谁知道原因了?快来说说!
8、“之所以。。。是因为。。”句式练习说话,再倒过来说“因为。。。。所以”
9、谁能把整首诗的意思完整的说下来?同桌先是着说说吧!(指名说)(板书:理诗句)
10、说的真不错,让我们再来读读诗吧!
四、拓展阅读。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就不同。”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吗?举个例子说一说。(指名说)
2、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要从不同解度看。
3、上学期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叫《画杨桃》,还记得课文讲了一个什么道理吗?
4、那你认为怎样看才能看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呢?(指名说)
5、是呀!就像下象棋,围观的人总比下棋的人看的清楚,这就是“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6、现在就让我们饱含感情,读读这首蕴涵深刻道理的诗吧!(齐读)
7、想试着背背吗?你可以选择独自背或同桌背,看谁背的既快又有感情。
8、我们全班来一遍吧!已经会背的同学可以合上书背,不会背的同学请你看书读。(齐背)
9、老师这里还有几首描写庐山的诗,请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