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背上古诗
杏果姑娘的诗词
记起儿时小伙伴
成群结队翻大山
听说邻村好杏果
摘它几颗又如何
杏树底下坐姑娘
一条黄狗横着卧
杏果没熟摘不得
未听劝说摘青涩
姑娘张嘴大声喊
大大快来管一管
慌里慌张跳下树
忙把姑娘小嘴捂
揪了小姑娘的辫
吓跑一群小伙伴
沙梁刮起一溜烟
上蹿下跳大黄犬
背上书包把书念
同桌桃花赛粉面
说起儿时杏树看
几个娃娃遭狗赶
摘了她家杏蛋蛋
揪了她的小辫辫
偷杏娃娃红了脸
羞羞捂住一双眼
双手握成一对拳
忽然背上擂鼓喧
从此以后到夏天
姑娘带来杏果甜
经常挨她莫名拳
报仇捂嘴揪辫辫
杏果越吃心越甜
拳头越打力越绵
又是一年春来到
姑娘没有来学校
等了三天又五天
还是没见姑娘面
翻山越岭到林间
花香远远能闻见
红红衣裳黑发辫
粉脸圆圆毛眼眼
为啥没有来学校
学费太高没法交
拉起姑娘往家跑
娘擀面条大炕邀
面条暖胃炕暖腿
满山杏花不想走
下午放学心儿跑
独自来到山峁峁
杏树没有山头高
硷畔小手招一招
山曲唱得跑了调
太阳就要西山落
叫声黄狗把门照
山头上有肩膀靠
杏儿熟了到她家
她长大了嫁我家
杏果熟了心悠悠
一溜烟飘林里头
不见姑娘只见树
姑娘像那山里兔
院门紧闭窑门锁
急的人儿胡乱闯
等到月儿银辉落
不知何时回村庄
故地重游旧时景
乍暖还寒浑身冷
姑娘可曾回来过
白杏花花满地落
陆游《临江仙·离果州作》诗词
《临江仙·离果州作》
宋代:陆游
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
只道真情易写,那知怨句难工。水流云散各西东。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
《临江仙·离果州作》译文
在鹁鸠乌的啼叫声中,雨水降落,草木青葱;燕子的新巢,都是落花和着泥土筑成。春光就好似美人一样。在分开的时候,明明心里缱绻不舍,但还是匆匆分开。
只知道真情是容易表达的,哪里知道分别的离情别绪,难以真切地表达。水流去、云散后,他们也将分别而各自东西了。离别时,明月照着半个花院,旅途中和风轻轻吹着,像是在诉说着无边的愁绪。
《临江仙·离果州作》注释
临江仙: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为双调小令。又名《谢新恩》、《雁后归》、《画屏春》、《庭院深深》、《采莲回》、《想娉婷》、《瑞鹤仙令》、《鸳鸯梦》、《玉连环》。
鸠(jiū)雨:相传鹁鸠鸟每逢阴天就会将配偶赶走,等到天睛就又将其呼唤回来。因此民间有俗语说道:“天将雨,鸠逐妇。”
论心:谈心,倾心交谈。
眷(juàn)眷:依恋不舍的样子。
分袂(mèi):离别,分手。
只道:相当于“只知”。
那知:即“哪知”,哪里晓得。
工:细致,精巧。
半廊(láng):一半回廊。
柳桥风:指旅途中的和风。
《临江仙·离果州作》创作背景
南宋乾道八年(公元1772年),陆游在四十八岁被撤去夔州通判的职务,到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任干办公事兼捡法官。他从夔州赴宣抚使司所在地兴元(今陕西省汉中市),二月途经果州(今四川省南充市)时写下了此首词。
《临江仙·离果州作》赏析
此词开头“鸠雨催成新绿,燕泥收尽残红”这两句组成对偶,意象结集丰富,颜色对照鲜明,基调自然,对仗工整,是上片词形象浓缩的焦点。“春光还与美人同。论心空眷眷,分袂却匆匆”把春光说成与美人一样,在相聚的时候,彼此间无限眷恋,但说到分手就这样依依不舍地分手了。这个比喻恰当,深挚地体现出词人恋春又惜春的真挚感情。“空眷眷”的“空”,是惜别时追叹之语,正是在“分袂却匆匆”的时刻感觉前些时的“眷眷”已如梦幻成空。这三句写景抒情,化浓密为清疏;疏而不薄,因有开头二句为基础,从而能够取得浓淡相济的效果。
“只道真情易写”从惜别的.常情着想,早已是预料中的“那知怨句难工”,从内心发出的感叹是实践后的体验。韩愈《荆潭唱和诗序》说:“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词人相信这个道理,但其结果不是这样,意思递进一层极言惜别之情的难以表达。“水流云散各西东”说明春光难以挽留,兼写客中与果州告别,词人与果州的朋友告别,天时人事融合在一起了。“半廊花院月,一帽柳桥风”这两句也是对偶句,前句写离开果州前的夜色之美,后句写离开后旅途中的昼景之美。明月照着半个花院,旅途中和风轻轻吹着。词人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虽不言情,却可见轻快之情,浓清丽又似含蓄有加。
这首词上片以写景开始而以抒情结尾,下片以抒情开始而以写景结尾。全词仅插两句单句,其余全部用对偶句。单句转接灵活,又都意含两面;对偶句有疏有密,起处浓密,中间清疏,结尾优美含蓄。情景相配,疏密相间,明快而不淡薄,轻松而见精美。同时也抒发了词人的惜春之情,与友人的离别之愁。
《临江仙·离果州作》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好词:
1.冬去春来:冬天走了,春天来了。
2.漠视∶冷淡地对待;不放在心上。
3.折磨:使身心承受痛苦。
4.筋疲力尽:筋:筋骨;尽:完。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5.浇灌∶浇水灌溉。
6.掠过天空:飞过天空。
7.叽叽喳喳:语音杂乱。
8.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9.孤伶伶:孤零零,无依无靠或无人陪伴。
10.悲伤:哀痛忧伤。
11.抖落:震动使落下。
12.美丽动人:形容姿容美好,动人心神,通俗来说就是惊艳的让人心动。
13.老老实实:诚实;规矩。
14.昏暗∶光线微弱;暗。
15.眼睁睁:睁着眼睛,多形容发呆,没有办法或无动于衷。
16.高雅:表现受过良好教养的高尚举止或情趣。
17.哀求:苦苦恳求。
18.银装素裹:指雪下过之后的场景,(形容冬天的景色)形容雪后的美丽景色,一切景物都被银白色装裹起来。
好句:
1.小姑娘是一个虔诚而又善良的女孩,她每天都到她母亲的坟前去哭泣。冬天来了,大雪为她母亲的坟盖上了白色的毛毯。春风吹来,太阳又卸去了坟上的'银装素裹。冬去春来,人过境迁,他爸爸又娶了另外一个妻子。
2.这一来她身上都沾满了灰烬,又脏,又难看,由于这个原因她们就叫她灰姑娘。
3.在路上,他穿过一片浓密的矮树林时,有一根榛树枝条碰着了他,几乎把他的帽子都要扫下来了,所以他把这根树枝折下来带上了。
4.她拿着树枝来到母亲的坟前,将它栽到了坟边。她每天都要到坟边哭三次,每次伤心地哭泣时,泪水就会不断地滴落在树枝上,浇灌着它,使树枝很快长成了一棵漂亮的大树。
5.先飞来的是从厨房窗子进来的两只白鸽,跟着飞来的是两只斑鸠,接着天空中所有的小鸟都叽叽喳喳地拍动着翅膀,飞到了灰堆上。
6.小白鸽低下头开始在灰堆里拣起来,一颗一颗地拣,不停地拣!其它的鸟儿也开始拣,一颗一颗地拣,不停地拣!
7.那只小鸟来了,它带来了一套比她前一天穿的那套更加漂亮的礼服。当她来到舞会大厅时,她的美丽使所有的人惊讶不已。
8.父母进屋子时,灰姑娘已经身穿邋遢的衣服躺在灰堆边上了,就像她一直躺在那儿似地,昏暗的小油灯在烟囱柱上的墙洞里摇晃着。
9.她善良的朋友又带来了一套比第二天那套更加漂亮的礼服和一双纯金编制的舞鞋。当她赶到舞会现场时,大家都被她那无法用语言表达的美给惊呆了。
10.好孩子,只要你一直保持正直善良的品格,上帝就会保佑你,我会在天堂里关心你的,无论遇到什么不幸都不要害怕。
临江仙李清照词作赏析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鉴赏】
南渡以后,清照词风,从清新枯,变为苍凉沉郁,这首《临江仙》是她南渡以后的第一首能准确编年的词作。国破家亡,奸人当道,个中愁苦,只能用曲笔婉达。少女时代的清纯,中年时代的忧郁,一化而为老年时期的沉隐悲怆。这首词不单是她个人的悲叹,而且道出了成千上万想望恢复中原的人之心情。
词作上片写春归大地,词人闭门幽居,思念亲人,自怜飘零。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首二句写词人闭门幽居。首句与欧阳修《蝶恋花》词一样,连用三个深字,前两个深字为形容词,形容庭院之深;后一个深字为动词,作疑问句,加重语气,强调深。连叠三个深字,乃比兴之作。貌写闺情,实蕴国恨。次句是用韩文公《华山仙女》云窗雾阁事恍惚,重重翠幕深金屏,再加强深的意境,常扃与陶靖节《归去来辞》门虽设而常关,同一机杼,孤寂之心,忧愤之情,跃然纸上。词境静穆,不言愁苦,而使人更难为怀。云雾缭绕着楼阁,门窗常常紧闭,虽不深而似深,这是对庭院之深的具体描写。云雾缭绕是自然状况,是地处闽北高山地区建安所特有的,而门窗常扃,则是词人自己关闭的了。这表明词人自我幽闭阁中,不愿步出门外,甚至不愿看见外面景况,所以不仅闭门而且关窗。第三句写的就是词人所不愿见到的景物:柳梢梅萼渐分明。柳梢吐绿,梅萼泛青,一片早春、大地复苏的风光。写景如画,不设色,淡墨钩线,着一渐字,为点睛之笔。李清照是位感情十分丰富细腻的词人,对大自然的细微变化,有着敏感的悟性。雪里已知春信至(《渔家傲》)、春到长门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开匀(《小重山》),在这些早期作品里,表现的是喜春之情。可如今却怕见春光。结二句写的`就是怕见春光的原因:春归秣陵树,人客建安城。秣陵,即金陵、建康。建康,是词人与丈夫赵明诚共同生活过的地方,也是他们恩爱夫妻死别的地方(赵明诚于建炎三年八月病死建康),至今丈夫还埋葬在那儿。词人想象春天回到建康,春风吹绿了那儿的树,可是她再也不能与丈夫一起观赏那儿的春光了。她只身飘泊,暂时客居建安,千里迢迢,战乱频仍,连亲自去他坟上祭奠也不可能,自是不忍心看到这春光。这两句内涵极其丰富,所蕴含的痛楚情怀是相当深沉的。两句铺叙,合时、合地,境界自成。春归,时间概念:秣陵树空间概念,意谓南宋偏安建康又一度春光来临了:人老,老字,时间概念,建康城空间概念,痛北人将老死南陲,创造出一种悲恸欲绝的境界。
词作下片,承上片怕触景伤怀,进而追忆往昔,对比目前,感到一切心灰意冷。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今昔对比,无限感喟。感月吟风,即吟风弄月,指以风月等自然景物为题材写诗填词,形容心情悠闲自在。李清照与赵明诚是一对有较高文化修养的恩爱夫妻,他们共迷金石,同醉诗文,烹茗煮酒,展玩赏鉴,沉醉于富有诗意的幸福生活之中。李清照以其女性的独特敏感和文学修养,以春花秋菊为题材,曾写过不少好词。多少事,以强调语气,表示很多,记也记不清了。可如今孤身一人,年老飘零,心情不好,什么事也做不成。无成,这里并不是一般意思上的事业无成,而是承上词意,指对风月不感兴趣,也不敢去接触,什么也写不出来。至此,词人情绪极为激动,不禁呼出:谁怜憔悴更凋零!破碎山河无人收拾,词人憔悴瘦损、流落江南。词人在《永遇乐》中曾以风鬟雾鬓描绘她的如今憔悴。谁怜二字,表明词人身处异乡,孤身一人,无人可诉。而一个更字,道出了词人的心境日渐一日的悲凄。结末,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这二句并非写实,而是举出她一生中印象最深、与她夫妻生活最有关系,作为感月吟风绝佳题材的事件。试灯,宋人最重元霄节。每逢元霄,灯市总是热闹非常,往往在节前几天就陆续张灯,称之为试灯。词人在《永遇乐》中曾回忆当年: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踏雪,宋周辉《清波杂志》卷八载: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这两件事,在空间上,从北(汴京)到南(建康);在时间上,从词人青年时期到中年时期。当年,她对这两件事都很感兴趣,可如今,却认为无意思、没心情,与上片的怕见春光遥相呼应,进一步表露了词人对一切都感到心灰意冷。下片以对往昔生活的追怀、眷恋与如今飘零异地、悲凄伤感相对比,写出一位年老憔悴、神情倦怠的女词人形象。
整首词作几乎是以口语入词,明白晓畅,又极准确、深刻地表达了词人彼时的心理状态,对比手法的运用,情感抒发的深沉,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