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写导游词
名胜古迹的导游词1
灵山寺,位于浙江省丽水城郊,瓯江支流好溪下游的灵山风景区,8路公交车直达,交通便利。灵山寺建在半山处,背靠灵山,面向瓯江,空气清新,风景优美。
灵山寺具有悠久的历史,曾多次修缮或改名。据《明一统志》记载:灵山寺,为五代时建,旧名灵鹫。清道光版《丽水县志》称:灵鹫寺,始建之年无考,有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重刊宋淳熙四年(1177)碑。现据相关史料考证,它始建于东晋大兴三年(320,即汉光初三年),北周建德三年(574)因大火焚毁,唐朝贞观六年(633)重建灵鹫寺,定名为灵鹫禅寺。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961),僧人,剡州丹城人祝生修缮了寺宇并新建观音堂,将灵鹫禅寺改为祝生寺。
祝生,剡州丹城人,事得我国南朝的名僧僧佑,勤业兵法,精于儒学。南唐升元中得举人,官婺州节度使,不从委压之旨,逃隐处州灵鹫禅寺,曾遭到御林军不断的追捕,十分危及之时,—剃染出家,才得生安宁。后逐渐趋持平静,就勤学三论,从中悟出佛理,顿生禅心,并乐意将传经送佛作为自己的事业。建隆二年(961),被众僧贺举为寺主,淳化三年(992)圆寂,年寿七十三。
灵山,亦名马头山,原名灵鹫山,位于市区东北部,距市区约十公里。山不高,海拔约191米,青山环抱,层峦叠翠,山色幽致,好溪之水环其前。清道光《丽水县志》记载“灵鹫山,在县东二十里,与鹁鸪山相对,好溪环其前,层崿峙云,重阴被水,霜旦晴初,尤极幽致。中有灵鹫禅院。宋绍圣中,郡守刘泾建溪雨亭其上,山南有元祝梅所墓碑”。这里交通便利,330国道二线从灵山南北山麓夹绕,城区8路公交车可直达。
灵山南侧山麓的现为莲都区岩泉街道办事处所辖的堰头村,有我市著名的始建于唐代的好溪堰,村因处于好溪堰的源头而得名。唐宣宗大中年间(847—860年),括州刺史山东临淄人段成式主持创建了好溪堰。好溪原名为恶溪,人们为纪念造福于民的段成式,将恶溪改称为好溪,并一直流传至今。现在灵山东南隅建有一段公亭,就是为纪念唐宣宗大中年间处州刺史段成式而建。
明万历间,诗人曾友颜(祖籍生平不详)用诗《灵鹫山八景》赞美了灵鹫山的优美景色,八景分别是溪雨亭、留云坞、落泉渠、半月池、突星岗、九曲岭、五方坪、红鞋岩。溪雨亭,是北宋处州太守刘泾在灵鹫山所建,留有诗词一首。刘泾,字巨济,号前溪,简州安阳(属四川)人,北宋熙宁六年(1073)进士,绍圣三年(1096)任处州太守。
名胜古迹的`导游词2
来自远方的旅客朋友们,您们一路辛苦了,欢迎大家来到长寿古镇文化旅游区参观游览,我是景区讲解员,大家可以叫我XX。接下来就由我带领大家参观具有“福寿故里”之称的长寿古镇。古镇游览讲解时间是一个小时左右。希望我的讲解能够陪伴大家度过愉快的一天,预祝大家玩的开心。
现在大家随我一起跨过这座象征福寿绵长的吉祥大门,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古韵悠然的往昔岁月,繁华历史的幕幕浮影便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彷佛已穿越时空的界限,如同走进了古镇悠远而厚重的历史画卷。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尽情品味中国几千年的巴渝人文文化和中国福寿文化。
概况:
长寿古镇文化旅游区是以巴渝文化为背景,以中国西部(云、贵、川、渝)古建筑文化为平台,展示中国几千年来的巴渝人文文化和福寿文化。总占地面积800亩,总投资43亿元。景区于2010年10月开工,于2012年5月正式对外开放,预计在2015年12月完工。古镇是以一轴两系为旅游规划,是集吃、住、行、游、购、娱为一体的宜居养生胜地和休闲度假乐园。长寿古镇文化旅游区位于重庆市长寿区城区,地处重庆主城东部,属于1小时黄金旅游区。距长江约3公里,南邻渝宜高速公路,北靠渝巫(山)路和渝利铁路、渝万城际铁路,东接长寿区桃花新城,南接老城区,西、北紧接菩提山旅游区,古镇交通便利,距长寿晏家火车站30分钟车程,长寿区北站5分钟车程,骑鞍长途汽车站10分钟车程。景区内还设有旅游公共车站,交通覆盖整个长寿区。
大牌坊:
据《诗经》里记载,我国最早的牌坊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牌坊俗名“牌楼”由灵星门衍变而来,是门和楼的结合体,它既有门的功能,也有楼的壮丽。随着社会的发展,牌坊的社会地位也日益提高,到了汉高祖时代。皇家法制就有规定,祭天要先祭灵星,由此可见,在封建社会牌坊是最高荣誉的象征。就其建造意图来说,可分为四类:一是功德牌坊,为某人记功记德。如山东省桓台县新城镇“四世宫保”牌坊。
名胜古迹的导游词3
庆阳北石窟寺是甘肃四大石窟之一,位于西峰市东南的茹何和浦河交汇处,距市区25公里,创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和位于泾川县东十五华里的南石窟同为北魏泾州刺史奚康生创建。是泾川南石窟寺的姊妹窟,丝路北道上的重要石窟。北石窟寺背靠青山,面对碧流,在长12米,高20米的赭红色石崖之上,开凿着自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宋、清各代窟龛295个,有大小雕像2125尊,窟龛密集,形如峰房,高二十米,长一百二十米,是陇东地区内容最为丰富的石窟。
石窟分上中下三层,其中以奚康生创建的一百六十五号窟为最大,它是以七佛为内容的大型窟。七佛造像宏伟精湛,庄严肃穆,不失北魏造像的光彩和魅力。伴之七佛而雕造的弥勒菩萨、骑像菩萨、手持日月的阿修罗都是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成功作品。除此而外,还有240号窟的北周造像,显示了敦朴厚重的风度。北石窟寺以唐代窟最多,最有代表性的是建于武则天如意元年(公元692年)的32号窟。
窟内的大小雕像面容丰腴,秀目含情,飘然欲动,姿态动人,堪称盛唐艺术精品,唐代造像在艺术上达到了新的成就。窟内还保存着隋、唐、宋、金、西夏、元等各代的题记150多则,是研究历史、书法的珍品。题记确切记载了石窟的开凿年代,为研究历代社会生活和发展变化,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文字资料。这些绵亘千余年的雕刻艺术,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是古代艺术匠师们辛勤劳动的结晶。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财富。
名胜古迹的导游词4
仙都,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境内,是一处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景观特色,融田园风光与人文史迹为一体,以观光、避暑休闲和开展科学文化活动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亦是一个山明水秀、景物优美、气候宜人的游览胜地。境内九曲练溪,十里画廊,山水飘逸,云雾缭绕。有奇峰一百六、异洞二十七,有“桂林之秀、黄山之奇、华山之险”的美誉。
由于仙都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奇峰异石,千姿百态,非鬼斧神工难以办到,历其景者当疑入武陵之源,历代于此筑舍,隐居读书,问仙求道者不乏其人,文人墨客多为仙都诸景吟诗作赋或刻于石或载于典,古迹满目,尤为景物增色不少。
4月—6月是最佳旅游季节。仙都以峰岩奇绝、山水神秀为特色,景色优美,全年美景皆可入画,加之摩崖石刻众多,各种书法琳琅满目,可以来此写生,收集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已被授予“中国摄影创作基地”。夏季这里山青水秀,且是好溪漂流的最好时节,可尽享山中乐趣。
此外,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仙都都将举办旅游文化节。公祭轩辕黄帝、登山竞技、攀岩比赛、飞渡表演、民间文艺表演等热闹非凡,打破山林中常有的宁静,另有一番风味。
名胜古迹的导游词5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诗人之一,被人们称为“诗圣”。杜甫草堂是杜甫的故居,坐落在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占地面积24公顷。杜甫(712—770),安史之乱后于公元759年由甘肃颠沛流离到了成都,靠了友人的帮助在城西浣花溪畔营建了杜甫草堂。他在这里居住了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就是在这里写的。
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北宋以来,就有人在诗人故居处建园立祠,供人瞻仰。当年杜甫居住的草堂早已不存在了。现在的杜甫草堂,实际上是后人为纪念杜甫而建的一所优美园林。杜甫草堂总面积为300亩,其间檐廊结构布局紧凑,位于诗史堂中的铜色杜甫像,恢宏古朴,工部祠堂内供奉有杜甫的泥塑像,栩栩如生,让人顿生敬慕之情。
草堂内,小桥、流水、梅园、竹林交错庭中,另有春之梅,夏之荷,秋之菊,冬之兰可赏,置身其中,让人可发思古之幽思,又享大自然之浪漫。杜甫草堂主要建筑自前至后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草堂碑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