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写古书的感言
这部小说,总的来说给个6分吧,林语堂全文英文写成,据说他本来想翻译红楼梦,过程中灵感迸发,不如自己重新创作一部作品,主要是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因此这算是文化风俗小说,并不以剧情和人物见长。期间涉及到道教文化,甲骨文,中国传统民俗等,作者会详加解释,感觉是故意要记录下来,展现给人看,木兰的父亲姚思安,设计成为道家高士,其言行举止自然代表了道文化,这部小说的剧情结构仿照红楼梦,同样以京城几大家族间的青年子女之间的情爱故事为主,讲述了几大家族里各式各样的兴衰败落,悲欢离合,最后更放到抗日的大背景下。
只是和红楼梦比情节实在单薄,我几次阅读不下去,好在林语堂文采一如往昔,对笔下女性人物的描写依然细腻动人,美轮美奂,木兰、莫愁一对姐妹花性情迥异,似是钗黛,双峰对峙,二水分流,高下难分,红玉的塑造完全临摹黛玉,曼妮的塑造是全书的最大亮点,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找不到对照,可以说是本书最具独立性的,以下就挑几个印象的人物来说一下。
首先,讲本书令人印象最深刻,也是最具独特性的曼妮,这个人物好像“古书上掉下来的一幅美人图”,眼如秋水,牙如编贝,恬静文雅,足不出户,她冲喜嫁给平亚,没有做过一天夫妻,却为他守了一辈子的寡,在我们看来,她也许是被封建礼教埋葬了的一生的可悲女子,可她自己深深认同着这种价值观,辜鸿铭也对她大加赞赏,她32岁见到辜鸿铭时,辜鸿铭大赞她看起来只有23岁,他说那是因为中国古代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是最好的养生美容之法。曼妮恪守本分,安时处顺,自有种娴静之美,她是中国古典美的代表,得到林语堂明里暗里的热情赞扬,只是最后结局令人叹息,她在日本人来时上吊自杀,尸体还被日本人戏弄,可当她的养子将她解救下来时,仍然觉得她是那么平静,那么镇定,仿佛只是睡着了一样。
曼妮就像“寒冬腊月盛放的梅花,生在苍劲曲折的枝头上,在冬末春初的寒冷中开放,无绿叶为陪衬,无其他鲜花为伴侣,命中注定幽峭隐退,孤芳自赏;在桃李及其他春花初开之时,她在苍老挺硬的枝丫上已度过了梦幻的韶华”。
另一个令人感动的人物是莫愁,书中的莫愁与大姐木兰性情迥异,木兰是金命,莫愁是土命,木兰热情奔放,遇见愤懑不平之事常情感充盈,热泪盈眶,而莫愁则不然,她天生性格稳健,不管多大的兴奋情绪,到她那里都会化作嘴角边的一丝微笑,面对远行归来的丈夫,内心欢愉异常的.她也只是“默默无言之下,紧紧的握了他的手一下儿”,立夫才华横溢,但是作为一个丈夫是不合格的,他易于冲动,亢言直论,不计后果,而莫愁却像一个水母,总是粘着他,包围着他,不肯放开他。像水母一样,她富有弹性,极其柔软,常改变其外形,以适应他的愿望,适应他的任性,这样之下,就保卫了他,免遭外界的伤害。莫愁那无限的耐性,百依百随,完全不顾自己,真是使他惊叹。莫愁永远坚强而可靠,犹如大地一样。
“木兰的活泼如一条小溪,莫愁的安静如一池秋水。木兰如烈酒,莫愁似果露。木兰动人如秋天的林木,莫愁的爽快如夏日的清晨。木兰的心灵常翱翔于云表,莫愁的心灵静穆坚强如春日的大地。”
另一个想说下的人物是道家高士姚思安,借姚思安之口,作者说出了不少道家智慧,姚思安从不心浮气躁,八国联军入侵之时,他本不想搬家逃命,因为他相信一动不如一静,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要听天由命,要逆来顺受。后来一旦决定了要去避难,便冷静异常,从容准备,方寸泰然,他把收藏的古玩都埋藏起来,并不过分担心会不会被找到,他对木兰说,物各有主。在过去三千年里,那些周朝的铜器有过几百个主人了呢。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永远占有一件物品。拿现在说,我是主人。
一百年之后,又轮到谁是主人呢?福气不是自外而来的,而是自内而生的。一个人若享真正的福气,或是人世间各式各样儿的福气,必须有享福的德性,才能持盈保泰。在有福的人面前,一缸清水会变成雪白的银子;在不该享福的人面前,一缸银子也会变成一缸清水。
他是个充满智慧的人,对事不骄不躁,完全是静观情势的自然演变,顺从自然之道。面对革命,他也有一番道理:让他们去做。他们主张的若是对,自然会有好处;事情若是错,他们过一阵子也就腻了,荒唐无理的主张,是不辩自明的。就像坏油漆,自己总会剥落的。
《京华烟云》读后感1
《京华烟云》这是一部中国近代的史诗。他记录了从1900—1938年的中国历史;记录了那永远不会被忘记的屈辱与伤痕;记录了那亘古不变的老北京的喜怒哀乐。
《京华烟云》这本小说是林语堂先生25中英文著作中最有分量的一部作品。900页45章。将近代中国描绘出一幅生动的风貌。193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赛珍珠女士就是以这本书热烈的推荐林语堂做候选人的。
《京华烟云》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了我,促使我不由得想去了解在那层层烟云中究竟发生了些什么样的故事。吸引我去了解我生长的这块土地的历史。在我的认识中这本书主要以主人公姚木兰的人生为主线,反映了当时那段从安逸但却到处曼延着转向最终膨胀爆炸但却充满团结与希望的中国社会。姚木兰,一个出生在北京富豪家中的千金,她没有金枝绿叶的傲慢与娇贵,更没有传统的陈腐观念。她完全是朝阳下的一朵玉兰花,高雅却不失单纯;聪颖却不失贤淑。一个刚柔相济的女子!故事从木兰儿时一直写到她人生之秋。写她的童年趣事,被义和团红灯照拐买最终获救回家;写她的深深埋葬在心底的爱情;写她美满的婚姻;写她的丧女之痛;写她在逃难途中的善行以及她在道家思想影响下的思考。故事是以两个家族的人物命运来展现了旧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生活。各种性格各种阶层的人物给北京城增添了万种风情。有画家齐白石、哲学家林秦南、思想激进的青年学生、不畏牺牲的爱国青年、奢靡荒淫的政客、海外归来的学者、以及一些富商、和尚道士、日本军官。读来颇令人有中身在其中之感。
我喜欢的也是《京华烟云》本书最闪光的一点就是其中的顺乎自然的道家思想。那之中似乎充满了智慧。把生死、富贵、人生苦乐看的那般透彻。这不禁让我对庄子肃然起敬。庄子的哲学在书中影响了姚思安、姚木兰和孔立夫。你一翻开来,起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幽然而止。留给读者细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为人生,何为人梦也。演绎了一场如梦般无涯的人生。
《京华烟云》书中第三部分是“秋季歌声”引用庄子的话是“臭腐化为神气,神气化为臭腐。”生死循环之道为宗旨:秋天树叶衰落之时,春已开始,起伏循环,天道也。故描写战争用这个道理便为旧中国的衰老意味着新中国的萌芽。故书中有“晚秋落叶声中,可听出新春的调子,及将来夏季的强壮的曲拍”等语。
还有一段论人生的永生与宝石的永生的。宝石的永生是单纯的,它无情无感。而人的永生是种族的,他们是热血的动物。这其中的道理也许我永远都不会全弄明白,但我依然不得不承认其中的神秘与伟大深邃。
《京华烟云》作品的最后一部分“秋季歌声”描绘了战争中的中国,那悲惨的场景犹如就在目前,不禁让人有种“触目伤怀”的冲动。中华民族是从屈辱中获得重生的,书中提到在残酷的战争面前坚韧的中华儿女宁愿选择流离失所的日子也不愿当亡国奴,战斗就一定会有牺牲,但年轻的炎黄子孙仍然为了保卫国家民族这个神圣的使命去付出,去奉献,这样洪峰般壮烈的场面,使我这个另一个时代的中国人感到自豪。我的心在震动。同样是在这样一片美丽的苍穹下时空隧道的那一头的同胞竟遭受着不一样的苦难。日本对中国犯下的罪行将永远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我们要立下亘古不变的誓言:强大我们的民族,让光荣与繁荣环绕着它,不要再让它神圣的名字受到外人的亵渎!因为我们身上留着同种的血液。
《京华烟云》是前辈留给我们年轻人的财富。是要我们记住历史。这是一本需要你细心揣摩的著作,其中蕴涵的哲理会使你终生受益。如果你是个有情趣的人,不妨在夜阑人静时独自欣赏,在黑夜里一片寂静,这会有利于你的思考。
《京华烟云》读后感2
开始认识《京华烟云》是由于其电视剧的热播,我看了几集,便对原著产生了兴趣,我知道了这是国语 -林语堂的经典之作。
故事是从义和团运动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爆发的时候,主人公姚木兰从一个小姑娘变成了中年妇女。鲁迅的文章写的是这个时候人名群众的愚昧麻木,而林语堂是在歌颂中华的传统美德与面对外来者侵略时一个富贵儒商家庭的变迁故事,从而赞美保家卫国的勇士们。
《京华烟云》文字典雅平和,亦柔亦刚,糅合古今。虽然原著是用英文写的,但我却认为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内涵,没有浮华的文字,却依然美丽古朴,字字句句中流露着林语堂对这片土地与文化的热爱。全书充满浓浓的中华文化,中华情感。文中有“有佳话,有哲学,有风俗,有深谈,有闲聊,更有时代变迁时特有的语言习惯。”《京华烟云》犹如一杯甘露,又似一曲极为抒情的大提琴独奏,在黄昏的庭院里。
《京华烟云》思想美。全书受老庄思想的影响,可以看出林语堂很收道家思想的熏陶。每一章的开头都有一小段庄子的话,比如“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虽然我看不懂那是什么意思,但我相信那和一章的内容有哲学上的内在联系。其思想美更体现在对民族灾难与传承感知和认识上,读罢全文,我还有一种心绪难平的感觉,好像对我脚下的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读罢全书,意犹未尽,在作读书笔记的时候,我相当于再看了一次本书。越是品味,越是反反复复地读。我越觉这书之妙。
姚思安,一个深受道家思想熏陶的智者,性情随和,胸怀宽广,为人坦荡,关心儿女。正是在他的教导下,才培育出两个冰雪聪明的女儿,在那个时代,他的思想比较开放,他不叫他女儿裹脚,他让女儿受现代教育,却都有着传统女子的美好之处,还教木兰识甲骨文。最后他因忧国忧民而病卧不起,当他在临终前,曾要求见牛素云一面,他说了句“记住你是中国人。”也许正是因为这句话,才拯救了牛素云的灵魂。
我很喜欢木兰,富有才情,柔美婉约,给人以灵动之美。她从小便识甲骨文,知书达理,而且女身男命。书中有一段讲木兰在杭州过着粗茶淡饭的生活,她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让她的家庭充满世俗的快乐和享受。她作的美食,她房子的布置,她悠闲快乐的生活,但是丈夫荪亚却放荡不羁,不甘平淡,喜欢曹丽华那样的新式女子。面对丈夫的背叛,她以她特有的方式,凭借她的智慧和毅力让问题迎刃而解,从而维持好她的婚姻。我也很喜欢莫愁,莫愁是个沉稳,节检,教养好的富家小姐,她是个思想成熟,性格稳健,遇事有主见的女子。后来立夫娶了她是他一生的幸事。当立夫出事后,她能沉着应对,把立夫平时的文件都烧掉。她还很孝顺,婚后还亲自孝顺母亲。我最佩服的就是她了解木兰和立夫之间的这种感情,她能够理解,能够把事情处理得很好,不会让他们三个人之间感到尴尬。
曼娘是中国传统妇女的典型,谨守礼法,矜持自重。她接受了传统的思想教育,并将这些思想贯彻到了行动上,甘愿地以清白之身为丈夫守了一辈子的寡。她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但是我认为那种感情,远不是这样的话可以解释的。书中还有一段是姚思安预言到中国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把中国能否战胜的问题归在了曼娘对于中国是否应该打仗的态度上,看似很荒谬。但其中应该有很大的原因吧。我的理解是像曼娘这样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也能够有反抗日寇的决心,那么中国又怎么会没有希望呢?其实曼娘自己也很矛盾的,我认为她也是不断跨越传统,她还和木兰一起去看过电影呢。
我对冯红玉这个人印象深刻,但是还是不理解她的行为。我感觉她太多愁善感了,实在受不了。也许她自小多病,又是个才女的原因。最后她却因为阿非对宝芬的仰慕,使红玉对阿非产生误会。红玉爱阿非太深了,加上自己将阿非的话理解错误,精神崩溃,最终跳潭自杀。太纠结了。
《京华烟云》这一本书教我的不仅仅是这些,这本书也许只有中国人才能体会得到它的内涵。对联,甲骨文,道家经典,诗词歌赋……充满中国文化的气息。
《京华烟云》读后感3
《京华烟云》以历史背景为线索,展现了姚、曾、牛三个大家族里的男男女女在动荡岁月里的悲欢离合、生离死别。完全再现了中国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家庭生活的真实面貌。在书中涉及的历史事件众多包括义和团真面目、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与北京大学、日本侵华等等。也出现了许多真实的历史人物如名画家齐白石、翻译家林琴南、教育家傅增湘以及哲学家辜鸿铭等等。真实的历史事件和真实的历史人物与小说的情节融合成一体,给人一种亦幻亦真的感觉,现实感很强,带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撼力。林语堂《京华烟云》读后感
林语堂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调侃式的描述中,不经意中流露了自己对于这些事件和人物的看法,从书中看出林语堂似乎很钦佩辜鸿铭的才华,对他的学识在书中有两次有生动的展现。林语堂对于新文化运动是持肯定的态度的,但对新文化运动中有些人对中国文化全面的否定,唯西方优胜论的思想,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北京大学能成为新思想和新思潮宣传的中心,是因为蔡元培实行“自由主义”的原则,各种思想在学生中传播、交流,最终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正是因为“自由主义”的思想才使许多的中国知识分子拿起笔,写文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才会产生众多的文学团体,才会出现许多有自己独特鲜明风格和艺术表现力的作家。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让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古代文学产生了许多新的认识,因为这本书我开始喜欢上了道家的思想,姚思安有深厚的道家的学问,他不待见儒家思想伦理纲常的那一套,没有让木兰和莫愁裹小脚,让她们上新式的学堂,既让她们学习中国的文化,也让她们学习西方的文化。从这些例子中似乎感觉到姚思安肯定是一个理解过西方教育和西方思想的人物。但事实上姚思安奉行的只有道家的人生哲学,个性喜欢收藏文物。跟西方扯不上一丁点的关系。但姚思安却没有阻止西方先进礼貌的传播。我想林语堂之所以这样写是为了想表达并不是中国的所有的传统和文化对现代礼貌都是起阻碍作用的,不能因为儒家文化中的封建思想起了阻碍作用,便全盘否定了中国其它的传统思想文化。林语堂还把《红楼梦》融入到了自己的作品中,红玉让我想到了林黛玉,一位有才华,有个性却体弱多病的女子,最终为了成全自己心爱的人,选取了结束自己的生命。宝芬让我想到了薛宝钗,一位沉稳、冷静又有些城府的女子。阿非让我想到了贾宝玉,一个爱到处留情的男子。中卷部分的《庭院杯具》显然便是一出现代版的《红楼梦》。
在《京华烟云》不得不提的一个重要人物便是木兰了,我觉得她是中国文化和西方礼貌双重影响下构成的一个近乎于完美女人,在书中多次被木兰的肚量,才智和洒脱所感染、所折服。木兰对孔立夫的爱是真诚无暇的,对曾荪亚的爱是忠贞不渝的。虽然木兰没能和自己喜欢的人走在一齐,但木兰和曾荪亚也过得十分的幸福。木兰和曾荪亚在婚前没有感情。却在年深月久中也彼此产生了感情,虽然这感情不能占领在木兰心中孔立夫的位子,就即便是这平凡的感情,也能让木兰对曾荪亚一辈子忠贞不渝的了。当孔立夫陷害入狱,木兰为营救孔立夫所表现出的勇敢和至情至性,真是让我感叹这这真是少见的奇女子也!虽然木兰营救孔立夫的举动,遭到了曾荪亚的吃醋和猜忌。但木兰所表现出的淡定和从容,真的不是一般修养的女子能做到的。之后曾荪亚在木兰坦诚和肚量下,信任了自己的妻子,木兰的人格魅力让人折服。
《京华烟云》的下卷《秋季歌声》是全书的高潮,也是全书主题的升华,悲惨而残酷的战争场面的描述,让人震撼,人们抛弃了“家仇”,团结一致的投入到抵抗侵略中。人们期盼着当抗战胜利后,能够迎来新的天地。
《京华烟云》读后感4
林语堂先生是我特别喜欢的文学家。一部京华烟云好似民国时期的红楼梦,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还有好多宏大的场景,细节的描述都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其中让我感受最深的是木兰和曼妮这两个女性人物。民国是新旧两个时代更替的时期,木兰蜕变和成长成了新时代的女性,而曼妮则是旧时代的牺牲品。
曼妮无疑是很美的,美得如同一个画像,一个标志。后来我想林语堂先生把曼昵写的越美,让读者心中产生的惋惜就越深。曼妮的出场很有意思,林语堂先生花了好多的文字来解释什么是妇女的四德,还有在那个时代人们如何理解“贞节”。曾家让曼妮用冲喜的方式跟平亚成婚,之后很快平亚便过世了,她成了处女寡妇。在成婚之前,曼妮曾做过一个离奇的梦,梦中她到一个极美的地方,走过一个停着棺材的长廊,跨过一个棺材板的桥。这个梦无疑预示着她的未来。之后在曾家,她几乎一直生活在她跟平亚成婚的小院里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其他年轻人讨论的话题,无法参与。木兰她们去看电影,曾老先生也不允许她去看。她的生活彻底的变成了干枯的井,美丽的容颜和曼妙的身姿也好像一同陪着丈夫平亚进入了墓地,变成了这段婚姻和世俗的祭品。曼妮和木兰不一样,她太柔弱了,柔弱到从未想过跳脱和挣扎,更不要提冲出那个束缚她鲜活生命的牢笼。她静静的呆在那里,放弃自己生而为人的所有权利,接受着道德,礼教给她的重重束缚。曼妮的结局是最惨的,我认为甚至比素云还惨。素云虽然过了浑浑噩噩的一生,但是最后是慷慨赴死的。而曼妮,这一生最为珍视的“贞节”最后却被日本兵随意的践踏着。看到这里,我心里很难过,我在想:“如果能够给曼妮再一次的生命,她会不会勇敢的冲出束缚,去追逐原本就应该属于她的美丽爱情和人生。”旧的道理伦理用一个道貌岸然的贞节牌坊毁了曼妮的一生。而林语堂先生用曼妮的死撕掉了这种蹂躏女性的教条,规矩的最后一条遮羞布。
与旧向对的是不断更新的木兰。我喜欢木兰。喜欢她的洒脱自然,喜欢她的胸怀大度,喜欢她对一切美好事物的追求。书中的姚木兰经历了很多的坎坷,而正是这些苦难成就了木兰,让她从对家人,朋友的'小爱升华成对整个民族和人类的爱。刚开始的时候,木兰还是一个小姑娘,我看到了她对难友暗香的爱,对好友曼妮的爱,对父亲的爱,后来西山之游,我们看到了少年木兰对立夫的爱,那种少女怀春的期待,让她如同破茧而出的蝴蝶在山峦之巅自由的飞翔。后来立夫被囚,木兰勇闯牢狱把立夫救出来,这是一种多么深情的爱。书中对于木兰的描述我最喜欢的是对她处理孙亚出轨的那一段。她和父亲商量之后,两次单独约见曹丽华,后来又将曹丽华带到家中,让她成为全家人的朋友。一则避免的一场家庭悲剧,二则结交了一个新的朋友。既保留了孙亚的颜面,又让这件事情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真是高明至极。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我看到了她对孙亚的爱,也许在她眼里,孙亚就是个偶尔贪玩的孩子。甚至我看到了她对曹丽华的爱,她尽量的保全曹小姐的尊严,还给她两种选择来处理这个尴尬的局面。以上这些都是小爱,在小说的结尾处,我看到木兰的爱升华成一种大爱,她在逃难的途中不断的收留失去父母的儿童,还有弃婴。当时中国正处在抗日的初期,每天都有很多人因为战乱而死去,而孩子在民族的希望,木兰用无条件的大爱,用母性的温柔挽救着一个又一个脆弱的生命。而中国恰恰是有成千上万这样美丽而伟大的母亲。木兰的成长有两个特别明显的节点,一个是她爱上立夫,在对立夫的爱中她找到了自我。另一个是送阿通入伍,全家进入逃难大军中,一路救助孩童们。在这个过程中她逐渐放下自我,融入到伟大的群众中。当然木兰是不完美的,她的性格特征受到时代的一些约束,但正是这种不完美,才让我更喜欢,往往过于完美的东西我觉得不够真实。
上面我说了两位女性,其实书中还有一位我特别仰慕的男性,他是木兰的父亲姚思安先生,他是一个极其智慧的长者,临危不乱,未卜先知,虚怀若谷。与我而言就是神秘的“道”。
《京华烟云》读后感5
林语堂的女儿林如斯曾说过:“初看时觉如奔涛,其下便觉幽妙,流动,最后是雷雨之前的而无天日,收尾时如雷霆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而上。”
《京华烟云》这本书以历史为背景,以时间为线索,主要描绘了姚、曾、牛三个大家族的男男女女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的悲欢离合,恩怨情仇。这本小说安插了凯窃取革命果实称帝、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二战爆发等历史事件。描绘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变化与发展。
小说共三部。第一部《道家女儿》,写1900年到1909年,八国联军入侵的风声日紧,京城拥有百万资产的富商又是道家信徒的姚思安举家离京南下,在兵荒马乱之中,姚家十岁的女儿姚木兰同家人失散,由京官曾文朴接到家中,木兰与曾家三儿子新亚被看做天赐的良缘。几年后姚木兰长成美丽过人,心灵手巧的少女。这时接二连三的人事波澜打破了两家宁静的生活,奋发有为的青年孔立夫走进姚家生活的圈子,也走进姚木兰的心灵,木兰与新亚结婚,这样道家的女儿成了儒家的媳妇儿,但木兰心里爱的却是孔立夫。第二部《庭院悲剧》,叙述牛家恶势力的作威作福及衰败崩溃过程之后,笔触又回到姚家庭院,展现一幕幕悲剧,由家长子迪人身亡,他的母亲得了怪病,久治不愈,姚木兰舅父冯泽安女儿冯红玉投湖自尽。姚思安认为对家庭的职责已尽,削发改装,走出庭院出游,宣布十年后回来。第三部《秋季歌声》描绘了五四运动前夕到日本侵略军占领京沪杭之后20年间姚曾两家的生活。木兰一家远离。杭州西行,木兰在西行途中收留了三个孤儿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小说在“秋季歌声”中结束。
《京华烟云》中描写的最出彩的是女人。不同性格的女人,不同身份的女人,写她们从待字闺中到嫁作人妇生儿育女,从女儿到母亲再到婆婆,不同阶段的女儿,她们的心理变化被很真实的写出来。
古人曰: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京华烟云》中的姚木兰和花木兰一样有着一颗勇敢,坚强,无畏的心。木兰是姚思安最爱的一个孩子,在其身上倾注的心血不言而喻。姚思安从小就对木兰说:“心浮气躁对心神有害,正直自持,则邪气不能入侵。”木兰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逍遥自由,追求理想却又不强求,善于在平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也容易满足。木兰也是一位勇敢的女性。当孔立夫被捕入狱时,从她一个人晚上独自到将军府就可以看出,她不仅是一位重视友情,还是一位有智慧,勇敢的古典女性。
和木兰相反木兰的妹妹莫愁,不像姐姐那样将生活过的过于理想化,她更多的是偏向母亲继承了儒家之道,学会了作为妻子母亲的生活中的智慧,方正稳重,她最懂得以柔刚之道,对于立夫这样个性激进易容易冲动的人,也能懂得什么时候与忍让,什么时候坚持,什么时候暗暗责备,什么时候给予鼓励,恰当的顺应立夫情绪的起落,最终改变他,使他成熟稳重。
曼娘就是一个旧式女人的典型代表,同时又是旧式女人之中的一块璞玉,生活一辈子一直遵守老旧思想,遗憾的是结局令人惋惜,又对日本人痛恨之至。
这本小说,其中有佳话,有哲学,有历史演义,有风俗变迁,有深谈,有闲话,加入剧中人物之喜怒哀乐,包括过渡时代的中国,成为现代的中国的一本伟大小说。这本书我读了两遍,第一次是在高中的时候,是略读,大致的了解了一下;第二次是刚上大学时读的,没有囫囵吞枣,而是细细品读,读出了许多味道。
不管是对我们了解历史,还是对我们的人生道路,都是是很有价值的一本书。
“全书写罢泪涔涔,献予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热血,神州谁是自由民。”这是《京华烟云》前面的献词。
《京华烟云》读后感6
弘一法师李叔同说:“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我想或许是弘一法师在佛门生活的太久了,凌驾于尘世生活之上,尽管看的透彻,却未必细致。在一层楼与二层楼之间,在二层楼与三层楼之间的巨大空间里还生活着千姿百态的人。她们享受物质的富足,追求精妙的生活享受而不沉溺;她们热爱文艺的创造和赏玩,但不沉迷;她们是心灵的宗 -,却循规蹈矩,合乎礼教。我不知道她们应该处于人生三层楼中的哪一层,也许都是又或者都不是。物质的人生太粗俗,精神的人生太单调,宗教的人生太清苦。但我想那样的人生才是精致的人生,也才是极致人生。既享受物质的精美,又拥有超然的精神境界,这样的人生岂不妙哉?试想陶潜先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若没有"为五斗米折腰"的困扰,那该是生活的极致了。木兰要比陶潜幸运多了,她的一生可谓极致。她一直都在追求着精致的生活,一直都是在热烈地追求生命的意义。从富家小姐到幽居山林的村妇,再到最后成为坚忍勇敢的普通农民。身为受过洋教育的富家小姐,她在传统道德和新观念之间,她保留了端庄、温婉、宽恕这些中国传统女性美德;同时又具有新女性的才华、开朗、热情、浪漫。她享受着父亲的财富,怡然地收集赏玩珍贵玉器,她也并没有因此摒弃作为一名普通女子裁衣刺绣的乐趣。父亲的话"正直自持,则外邪不能侵"一直是她人生的指南,她从中获得了人生的乐观和勇气。比起她同样富贵,却一生痛苦的嫂子素云,她的幸福也许正源于此。
隐居山林时,管家主事的她游刃有余人人信服,品味生活她又是个不折不扣的"妙想家",做“叫化鸡”,吃“西湖醋鱼”,栽盆花无一不露流出她的生活理想。即使己届中年,她也能把生活中之所有,充分发挥之,利用之,便自己的生活达到最美的境界。既便是面对丈夫沾花惹草这样敏感的家庭问题,她也能冷静应用智慧釜底抽薪,化一场家庭风暴于无声无息中。生活需要智慧更需要宽容,有人聪明却尖锐得让人无法接近,有人温和忍让得近乎懦弱,一声叹息将所有的委屈吞下。木兰无疑是聪慧的,她完美得协调了自我与他人,既不泯灭自我,又不挫伤他人。
最使我感动的是抗日战争爆发后,木兰一家迁居四川,途中她一共收养了四个孩子。在那样艰难,那样危难的时候,她豪不犹豫地承担起了中华民族子民的责任,她的宣言是那样的铿锵"中国人的血统是一定要传承下去的,不管是我们家的,或者别的人家的。”她一直以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如男儿般施展拳脚为家庭为国家出力为憾事,在此我想她的理想生活一定臻于完美了。也许之前你要说她的行为只不过是一位高雅贵妇的享受,那么在此我想每个人都该摒弃了这种固执的偏见。因为若不是真挚的怀抱着对生命本身的热爱,若不是怀抱着对生活的无比的热忱,我想任何一个沽名钓誉的伪君子早就撕下她伪善的面具,拂袖而去了。但她勇敢地留下来了,果断地擎起被遗落的婴孩。这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生女当如木兰也!才华横溢而不自矜,热情奔放却不轻浮,温柔娴静却富于男子般的坚忍勇敢。道德、伦理和谐地融为一体,永远追求着生活的意义。
浮生若梦,命途多舛。这是生活的本意。前一刻你还悠然地在院子的葡萄架下数繁星点点时,这一刻也许大风漫天,你便不得不仓促回屋。你安然接受天之不测风云,也应该坦然接受这样的事实:昨日你尚有万贯家财家奴成群,今天也许己是千金散尽孑然一身;今朝你位高权重门庭若市,明日也许一泻千里门可罗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铭记生活的本源。“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风卷云舒”,这才是精致的人生。
《京华烟云》读后感7
20xx年的冬天,因公出差到宁夏银川,从武汉到银川没有直飞的飞机,中途须在咸阳机场转机,在等待的空隙,竟在机场的一个小书店里看到了林语堂先生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这本书在读大学的时候我是看过的,只是那时囫囵吞枣,并未真正能够理解;工作后却也没了大把闲散的时间再读,就留下了自己不觉的遗憾。现在出差一个星期,又正值西北天寒地冻的季节,既缺水,也没有下雪,树木都焦黑焦黑的,加之当地极少有青菜,吃的除了羊肉还是羊肉,感觉除了冷,还是冷,西北的风景也不能领略到。只是晚上窝在宾馆里看这本小说,才觉得这趟差还值,有大块的时间看了本好书。
《京华烟云》是林语堂先生旅居巴黎时于1938年8月至1939年8月间用英文写就的长篇小说,当时正值国内抗日战争爆发,作者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英文书名为《M0mentinPeking》,《京华烟云》是它转译为中文后的书名。我看的是张振玉的译本,因为受英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初看觉得行文很奇怪,人物语言也缺乏个性,看起来有些累人,但看着看着就被深深吸引了。小说情节曲折,展现了1900年至1938年政权更迭、军阀混战、人心郁闷的北平城中姚家、曾家、牛家三大家族中各类人物的性格演变、思想碰撞和命运选择,充分反映了中国当时社会的变幻。
这本书主要以主人公姚木兰的人生为主线,故事从木兰儿时一直写到她人生之秋。写她的童年趣事,被义和团红灯照拐买最终获救回家;写她的深深埋葬在心底的爱情;写她美满的婚姻;写她的丧女之痛;写她在逃难途中的善行以及她在道家思想影响下的思考。故事是以三个家族的人物命运来展现了旧中国的文化、政治与生活。各种性格各种阶层的人物给北京城增添了万种风情。有画家齐白石、国学 -辜鸿铭、哲学家林秦南、思想激进的青年学生、不畏牺牲的爱国青年、奢靡荒淫的政客、海外归来的学者、以及一些富商、和尚道士、日本军官。读来颇令人有身在其中之感。
这本书最值得关注的是贯穿始终的道家思想,林语堂先生写这部小说的初衷是向西方人介绍中国,介绍中国人的价值观、审美观,其核心便是道家思想。正如林语堂先生的女儿林如斯在评介这本书时说道:此书最大的优点不在性格描写得生动,不在风景形容得宛然如在目前,不在心理描绘的巧妙,而是在其哲学意义。我想作为女儿的林如斯如此的评说,是很有道理的。的确,当我翻开此书,起初觉得如奔涛,然后觉得幽妙,流动,其次觉得悲哀,最后觉得雷雨前之暗淡风云,到收场雷声霹雳,伟大壮丽,悠然而止。留给读者细嚼余味,忽恍然大悟:何为人生,何为梦也。
书中首题便是“道家女儿”。林如斯在《京华烟云》序文中说:“父亲其实是把木兰当成一个时代女子的典范了,是心目中的理想女子,有自己的想法,认真看世界,不为命运所屈服。书中称木兰是道家的女儿,我想,这和她所受父亲的清净无为的思想熏陶较多。”我们在小说中也看到,尽管姚木兰感情非常丰富,但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总的来说是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和制约,可以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天然反映。这也使得木兰能在自己巨大的生活变迁中,从富家生长享用一切物质的安适,到后来变为村妇,过起了幽雅山居的生活,及最后变为普通农民……面对生活的种种沉浮,她始终保持着胸襟开阔又洒脱自然的心境;她天性活泼愉快,生气充沛,作起文章来行思敏捷、振笔如飞;她也很会享受财富,但又从不依赖金钱,而是随时准备着失去了财富应当怎样过日子。在富裕殷实的生活中,始终能够保持一种质朴厚实的心态,在平凡、宁静的乡村生活中,只求丰衣足食,无忧无虑,能够知足长乐。这样的思想修成,最终使木兰成为了一个聪慧、勇敢、忍苦、大气的女性代表。这也许是我们读这本小说应该得到的启示吧。
京华烟云诗歌
春秋迷离眼,行人都笑痴
我浪人住京华,妹妹相为伴
朝出日之经,看人间烟火
夕归日之纬,心儿多寒凉
悠悠数日难忘记,真假浮华情作戏
餔糟歠醨求一醉,但求心事不成疾
肓上膏下太可怕,醇酒为我作良药
酒酣耳热了
妹妹多见谅
放浪形骸我浪人,唯入这南柯多美梦
陟彼山之岗,瞻我国与家
未有哀鸿,歌舞升平河晏清
未有孤老儿女不赡养
良人成配,心情有人慰
又看四时序,一派祥和气
春日百花放,诸子学诗书
炎炎夏日来临降,兰芷芬芳传清香
千叶落彩渡秋日,硕果枝头百农笑
北风颂寒冬,大厦千间寒士欢
我邦国有度,万方安乐居
儿女子孙尚礼仪,春秋几度天下平
酒醒翻然梦成空
只有妹妹持凉扇
顷刻间心作泪泉眼
哭着笑问心事终虚化
注:贵族乐团所奏《风之谷的娜乌西卡》,若做一世纪恍然之梦,醒来后但觉春秋几度过,我还是此世一烂人之感。
注:此诗背景于一遥远国度,一夫一妇居京华。夫朝出东门(日之经),看人间万象。夕从西门(日之纬)归。数日过,其心凉。一朝借酒消愁,梦入甚美国度。四时有序,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后来酒醒,只有夫人相伴左右,心中不是滋味。
《京华烟云》读后感范文
《京华烟云》是一代国学 -林语堂的代表作,曾两次获诺贝尔学提名奖。据说林语堂旅居美国时,本想把《红楼梦》翻译成英,但考虑到外国读者对《红楼梦》理解上可能会有隔膜,于是用英写了一个现代版的《红楼梦》,也就是《京华烟云》。
因为小说的格局和意境模仿了《红楼梦》,所以一开始看《京华烟云》,确实很不习惯,总有一种东施效颦的感觉。直到后读到抗日战争,家国情仇,浮生若梦,读到士兵们唱着歌开赴前线的情景,一声声:河不重光,誓不回家乡,我的心随之深深地震撼了。
通读全片,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塑造的女主木兰,一个对待生活、对待爱情和婚姻充满智慧的女性形象。
蒋勋在《细说红楼梦》中提到:曾有人问林语堂《红楼梦》十二钗,你最喜欢谁?林语堂说:探春。林语堂深受欧洲启蒙运动影响,重视个人存在的自由意志。探春是他尊崇的生命典型:聪明、大器,精明干练,追求自由,实现自我。因为仿写,《京华烟云》中木兰有探春的影子,但并不限于探春,尤其是木兰对待爱情的态度。
有人说,从一个人写作的风格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脾气以及当时的心情,我想是很有道理的。
据说,林语堂年轻的时候,他喜欢上了自己同学的妹妹陈锦端。陈锦端当时也是非常喜欢林语堂的,但是由于两个人的家庭背景不同,他们的交往遭到陈锦端父亲的严重反对。棒打鸳鸯,两个人不得不分开。
后他与富家姑娘廖翠凤相识,对方一句:贫穷算不了什么!此言一锤定音,成就两人的婚姻。婚后夫妻两人琴瑟调和,倒也乐哉悠哉,尽管林语堂在心里也一直留有初恋陈锦端的.位置。
林语堂认为婚姻并不是以善变的爱情为基础的,而是爱情在婚姻中滋长,男女互补所促成的幸福,是可以与日俱增的。
他的这一爱情观体现在他塑造的女主木兰的爱情中。
木兰和丈夫荪亚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双方家庭默认的一对。但从爱情的角度,木兰对荪亚的心跳频率还是低了点。结婚前木兰认识了奋发有为的青年立夫,一个朦胧中撞击木兰心扉的人。但木兰最终选择了和荪亚的门当户对、众望所归的婚姻。
木兰把对立夫的爱情仅限于内心,如花盛开,静静开放在心灵的一隅。(fsir)当立夫被捕时,爱情促使她夜访司令部,勇敢救立夫,却不让任何人感到疑惑。她是有分寸的。
木兰对爱情的理解:把爱情当点心,把婚姻当饭吃。
丈夫荪亚的温暖与平实给了木兰岁月静好。婚姻是她脚上那双最柔软的鞋,因为舒适,走得更远。木兰满足于自己的选择。对丈夫不想走官场之路,木兰也不逼迫,而是细心开导,遵从丈夫的意愿。当她察觉丈夫出轨后,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凭借自身满满的实力与无与伦比的智慧,从容淡定地击退第三者。然后,她也积极反思,之前一直一心过田园农妇生活的木兰,也光光鲜鲜的买了好多时新的衣服。
我认为木兰本质上对生活有着由衷的热爱的,她本身就是一个发光体。她有世俗的生存智慧,才会在权衡中拥有。
茫茫人海里,我们寻找另一半,很难十全十美,最终找到的未必就是满分。但我们懂得取舍,知道人生在世,不可能没有遗憾。如果他是满足了你的核心价值需求的,你自己再进行一点自我修炼,那么成就幸福婚姻的可能性就特别大。
就像木兰,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和当初心动的那个人在一起,照样能幸福地过一生,不负光阴不负卿。
就像林语堂,在与妻子结婚时,就把结婚证书烧掉,以示永远相爱、白头偕老的决心。他说:结婚证书只有离婚才用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