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农业大学导游词
一、学校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简称沈农或沈阳农大,坐落在沈阳市东郊的天柱山南麓,是以辽宁省管理为主、辽宁省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首批建设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校园面积3964亩,科研用地6240多亩,设有16个学院、57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27个辽宁省重点学科,ESI前1%学科1个;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任教师1200多人,其中专职院士2人,特聘院士5人;各类学生207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100多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700多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700多人。
二、师资力量
建校以来,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先后来校任教。自1990年以来,已有257人享受国务院 -特殊津贴。学校现有教职工1729人,其中专任教师1250人,教授187人,副教授33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02人和硕士研究生导师577人。专业教师中有院士2人,特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长江”、“优青”等国家级青年人才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2人,辽宁省“院士培养工程”人选1人,辽宁省首批高端人才引进工程1人,辽宁省攀登学者7人,特聘教授20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0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学科评议组成员18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1人。一支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学校具备了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进行多学科联合科技攻关的基础和优势。
三、教学建设
学校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涵盖8个专业,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优秀网络课程2门,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级特色、重点支持和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41个,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1个,辽宁省精品课程21门,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6门,辽宁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76个。2000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51项,省级以上各类教学研究项目170项。
【学校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始建于1958年,隶属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校位于农大院内,占地面积6458平方米,建筑面积2848平方米。现有25名专任教师,500多名学生。有新旧两座教学楼,建有标准化的实验室、微机室、体育室、舞蹈室、美术室、活动室等八个专用教室。学校已建立完备的校园网络,有办公用微机20余台,学生机50余台。
多年以来,学校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教育教学优势,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开展丰富多采的学校文化活动。在教育科研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东陵区享有很高的.声誉。96年《小学英语教法研究》科研课题获国家级成果奖。97年,《学院型小学家庭教育研究》获市级成果奖。2000年《小学英语一体化教材、教法研究》获中央教科所中期验收一等奖,并被作为实验研究基地;在东陵区艺术节上我校大型舞蹈音乐节目《红旗颂》被评为一等奖。2001年获东陵区教科研先进单位。2007年获东陵区英语口语大赛团体二等奖。
我们十分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培养,已经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多位教师的课被评为国家、省、市、区级优秀课。教师撰写的多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市级、区级优秀论文。
【招生范围】:
沈阳农业大学在职职工子女以及第三代子女。
【对口中学】:
沈阳农业大学附属中学
【招收对象】:
沈阳农业大学在职职工子女以及第三代子女。
【招生年龄】:
适龄儿童。
【报名地点】:
小学。
【具体要求】:
1、报名时,必须带户口本。大集体职工要持服务公司介绍信。
2、第三代子女应持相关证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户口本、孩子本人户口本等)前来报名。
3、报名时学校要对新生进行入学测试。
一、招生计划
我校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650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700名、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340名,最终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
二、学制及培养模式
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为4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本学制为3年,最长修业年限为5年。我校不招收非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三、推荐免试研究生招生实施办法
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均可申请免试攻读我校各招生学科(类别)、专业(领域)全日制硕士学位(非全日制不接收推荐免试考生),申请攻读学术学位的优秀推免生可以直接申请我校直博生、硕博连读生。具体申报时间及办法详见《沈阳农业大学关于开展“直接攻博”类研究生推荐选拔工作方案》《沈阳农业大学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章程》。
四、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研究生招生实施办法
(一)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入学考试和招生均依据国家统一要求,执行相同的政策和标准。
(二)报考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 -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违纪违规不良记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教育部规定的体检标准和我校特殊专业的基本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录取当年9月1日前已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同等学力考生不能跨专业报考,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所报专业本科主干课程。同等学力考生报考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①修完所报考专业的8门以上本科主干课程且成绩合格,须在复试之前提交成绩单;
②外语须通过国家大学四级(425分)或国家公共外语三级考试,须在复试之前提交相关证明;
③限报本专业或相近专业,并征得导师同意;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告。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5.按照《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教学函〔2019〕6号)第十一章第七十八条规定,原则上招生单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
(三)资格审查
报名结束,我校对考生网上填报的报名信息进行全面审查,并重点核查考生填报的学历(学籍)信息,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准予考试。对考生的学历(学籍)信息有疑问的,我校将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后,再准予考试。
(四)初试
1.初试地点
考生按照选择报考点的要求到指定地点参加考试。
2.初试时间
2019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注: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五)复试
1.复试时间、地点
复试时间、地点及方式由我校在复试前(3月)通过研究生院网站公布。
2.复试相关要求
(1)复试资格审查:考生需提供的材料有: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和学历证书、或学生证、或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出具的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毕业证书的证明、或补本课程高校出具的录取当年9月1日前可取得补修8门报考专业主干课程合格成绩的证明、或学历(学籍)认证报告、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或所在培养单位同意研究生报考的证明等报名材料原件,经审查不符合规定者,不具备复试资格。如考生对复试资格审查有疑义,可在规定时间内提供权威机构出具的认证证明,如认证证明符合要求,具备复试资格,如仍不符合要求,不具备复试资格。
(2)复试内容和要求:我校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部分,笔试和面试均为百分制。笔试主要考专业课,面试主要考基本素质、外语、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以同等学力身份(以报名时为准)报考的考生、成人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复试时尚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还要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加试方式为笔试。有关复试和加试具体要求见招生章程附录。
(3)会计专业学位硕士的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在复试中加试,成绩计入复试总成绩。
(六)体检及录取
1.体检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具体时间、地点、方式和要求在复试前见我校研究生院网站。
2.录取
学校根据考生的初试成绩、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和健康状况确定录取名单及录取类别。硕士研究生按其学习方式分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两种。硕士研究生的录取类别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两种。定向就业硕士研究生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和工作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合同,并按定向合同就业;非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按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就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无论是定向就业还是非定向就业均必须在校脱产学习。
五、学费及奖助政策
(一)学费标准
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要求,所有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研究生均须缴纳学费。我校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为8000元/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中会计硕士学费15000元/年、风景园林硕士学费为12000元/年,其他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为8000元/年。非全日制会计硕士研究生学费20000元/年、风景园林硕士研究生和电气工程硕士研究生学费15000元/年,其他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费12000元/年。
(二)奖助体系
1.我校对基本学制内的全日制非定向研究生实行奖、助学金制度
(1)研究生助学金:学术学位研究生助学金由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助研津贴三项组成,900元/月;专业学位研究生助学金由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组成,700元/月。按月发放,前两年每年发放10个月,第三年以实际在校月份(不包括寒暑假)发放。
(2)校长奖学金:分为三个等级,一等6000元,二等3000元,2000元。推免至我校硕士研究生可申请一等校长奖学金,全日制非定向第一志愿考生一年级可申请二等校长奖学金,通过我校校内调剂录取的学生可申请三等校长奖学金。
(3)学业奖学金:分为三个等级,一等每生每年6000元,二等每生每年5000元,三等每生每年3000元,奖励覆盖面为40%—60%,每学年评选一次。
(4)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专门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奖励标准为20000元/年,每学年评审一次。
(5)优秀学术论文奖:研究生在校期间发表高水平论文,给予0.1万元/篇至50万元/篇的奖励。
(6)“三助一辅”津贴。学校设立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鼓励研究生参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并发放相应的津贴,提高研究生在学期间福利待遇。
2.我校对推免生给予优惠待遇
(1)所有推免生均享受或参评上述各项待遇中的最高待遇。
(2)学术学位硕士推免生,享有优先选择导师的权利,一、二、三年级考核合格后均可获得硕士生一等校长奖学金(6000元/年,3年可得18000元),且入学当年有资格参评国家奖学金(20000元);满足硕博连读条件的,博士期间考核合格后可连续四年获得博士生一等校长奖学金(10000元/年,硕博6年合计可得52000元),且优先推荐其申请国家公派留学项目。
(3)专业学位硕士推免生,享有优先选择导师的权利,一年级可获得硕士生一等校长奖学金(6000元/年),且入学当年有资格参评国家奖学金(20000元)。
3.全日制定向研究生、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均不享受奖、助学金政策。
六、其它
(一)目录中列出招生学院联系电话,考生咨询有关事宜可与招生学院联系。学校不组织研究生考前辅导班。考生可在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招生信息网(http://grs.syau.edu.cn/ZhaoSheng/)下载历年专业课试题,供考生复习参考。
(二)研究生招生章程如有与教育部招生政策不符的,以教育部政策为准执行。
一、学校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ShenyangAgriculturalUniversity)简称沈农或沈阳农大,坐落在沈阳市东郊的天柱山南麓,是以辽宁省管理为主、辽宁省与中央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国家首批建设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高校,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校园面积3964亩,科研用地6240多亩,设有16个学院、57个本科专业;拥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1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农业部重点学科、7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27个辽宁省重点学科,ESI前1%学科1个;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专任教师1200多人,其中专职院士2人,特聘院士5人;各类学生20700多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3100多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700多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700多人。
二、师资力量
建校以来,一大批海内外知名学者先后来校任教。自1990年以来,已有257人享受国务院 -特殊津贴。学校现有教职工1729人,其中专任教师1250人,教授187人,副教授33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02人和硕士研究生导师577人。专业教师中有院士2人,特聘院士5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年长江”、“优青”等国家级青年人才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1个,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2人,辽宁省“院士培养工程”人选1人,辽宁省首批高端人才引进工程1人,辽宁省攀登学者7人,特聘教授20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0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12人,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学科评议组成员18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1人。一支以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骨干、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经形成,学校具备了发展新兴学科、边缘学科和进行多学科联合科技攻关的基础和优势。
三、教学建设
学校现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个,涵盖8个专业,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优秀网络课程2门,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9个,省级特色、重点支持和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41个,辽宁省首批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11个,辽宁省精品课程21门,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6门,辽宁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76个。2000年以来,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奖51项,省级以上各类教学研究项目17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