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榆社写一篇导游词
古村落走访记散文
乙未年4月11日,余等19位文友乘车走访社城镇一道沟之古村落。所到之处,不甚感慨,遂留碎记。
一、山道之险
因双峰水库屯水,旧道断阻,遂绕道而行。却不识路途,一路询之。终于行上正道,却令人恐惧。但见小道倚山而劈,如巨龙盘踞于重山峻岭之间。道边,皆为乱石深谷。坠之,当为齑粉也。不禁吟道: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余等下车步行而爬坡,道之陡,道之“之”形回转,引得浓趣。少者情致高昂,老者气喘吁吁,皆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韩师言,“走访之意不在远,在乎行于山水之乐赏也”。宝银对余曰,山势之险,汝当大笔付词也。余笑而应允。至山巅,见翠松与蓝天白云相连,疑闻天宫仙语。而满山杏桃争艳,集红、白、蓝、绿、青于画间,偶有黄花,甚是“江山如此多娇”。有人舞起会旗相呼,争相拍照。远望似红绢挥舞。蓦然风起,处处伴随花雨。余不禁苦吟,得词一首。因恭疏浅才,不甚惶恐,幸承泽露,敢竭鄙怀,莫笑余愚也。词为[青玉案]盘山道感怀:
疑盘蜀道惊魂惧。路陡转、闻仙语。但见低云摘可取。忽传鸣翠,不知深处,松海钻天宇。
多情吟诵诗仙句,众欲临宫唤娥女。速下山间当对侣。蓦然风起,有人挥绢,舞动桃花雨。
二、石会
下高山,过溪水,沿山沟故道而行。未久,至石会村。
夫石会村距社城镇约15公里。曾闻,因“多石山名石汇,后改为石会。”实为谬也。其名之来历,相传与后赵皇石勒手下之大将石会关联。石会于村附近占山为王,后归属后赵皇,村民为感其恩念其功,故名,可见悠久而神秘哉。
夫倚山而筑,前临清溪,夹于山沟丛林之间。惜土屋残败不堪,衰落之景,令人扼腕兴嗟,很是凄惋,潸然感叹。寻其民,甚是稀少。概因多为外出打工尔。仅留数十老者或妇幼者看守,十分冷落孤寂。若石会再生,岂不悲哉。又见处处牛、羊、鸡粪,使人堪忧。偶有犬吠,似在诉说这里还有人烟,却不是桃源。相传,此为古榆社之驿道也。当年之繁华已然殆尽,岂不痛鸣。喜少数乡民,不忍背井离乡,坚守耕耘、放牧,得以繁衍生息,留下一点希望,当赞。少倾,余等离去。余不免吟道:
悲乎败景痛忧伤,古月焉何忘故乡。
若使当年石会在,不知是否恸凄凉?
三、水泽村
离开石会,沿山沟砼路向前,仍是崎岖难行而一路颠簸。少焉,行约三四里,至水泽村。
见村口有四个村民,余等甚是欢喜。“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村民更是喜上眉梢,可见少有外人光顾。余深挖记忆库,年少时恋人即为此村者,遂倍觉亲切。曾有一次路过,却未得驻足,留有遗憾。数十载后亲临,余温尚存,但不知芳龄少女,为何容貌,似乎淡忘。余对众友曰,此乃恋人之故乡也,众皆笑。笑中或羞或甜或隐,皆等不觉。
余细观之,该村与石会所筑风水无异。唯其村口,有一古老石阁门,最引人注目,却不知何年所建。从其斑阑花纹,磨褪之隐痕,或可见证苍老,或在诉说着久远之史。村民言,倭寇曾从门中走过,多亏山上消息树传递及时,才免遭生灵涂炭。门后,有数个体育器材,静静闲置在小广场上,显示着现代气息。更喜闻安有电话。然出门时,唯有步行至几十里外而坐火车,甚是艰难。经询,村中尚有二十余人口,算是不多见也。余等入村,见数十座空屋,荒芜不堪,残不忍睹。更有古老之屋,或言财主之屋,处在风雨飘摇之中。倒是尽见牲畜之粪,何言清洁。余心悲鸣,不禁呻吟:
曾是梦中留恋处,忍堪破败目难容。
倚托古老传说事,日月何时复照中?
四、琵琶窑
带着心堵之纠结,离开水泽,续向前行。不久,至琵琶窑山口。
从山口沿山谷石径顺溪边步行而入。一路上,苍松翠柏夹着青丛或杏花桃花,弥漫在叠山之中。间有翠鸣,有黄鹂、小麻雀,更有野凤雀、鹤唳,令人惊喜而倍增情趣。山崖下青苔上,间隐冰凌,为归春少有。余不禁吟七绝以怜冰凌:
尘风吹尽雪花溶,堪奈残凌退谷苔。
长恨清冰无觅处,谁知隐入此中来。
途中,又见数处荒废之石院落,间有石碑,为光绪年立,字迹已残损不可读,甚是可惜。不觉行五、六里,到琵琶窑。
琵琶窑,乃榆社最北端偏僻山庄,距县城80华里,处太行西麓,横亘百里之八赋岭脚下。夫“环滁皆山也”,仅不足20米之狭口相通,内宽约百米,纵深约五百米,似头南尾北而置之琵琶。山民倚山择地而居,皆为石窑,故名琵琶窑。听闻,此曾为官驿商道之站,其兴盛时,居民近20户80余口。据言,琵琶窑一财东曾养有80余头骆驼,加之驴骡马共有百余“高脚”,专事转运生意。有数家客栈酒肆,很是红火。此地耕田稀缺而生意兴隆,可见当年之繁华,也似世外桃源,而今已无人居也。空遗一片乱石残屋残院。浊漳河正源溪流,婉蜒涓涓穿过,将村庄一分为二。清一色之残迹石砌建筑,或三合院或四合院,皆为石券窑,雕琢整齐精美,门、窗顶部为拱形,有花纹或浅浮雕。主体有分间纵券,有数间通贯横券,结实坚固。配房、仓库、茅房、围墙、畜圈皆为石垒石砌。同石碾、石磨、石铺街道,仿佛进入石雕世界,令人叹为观止。可惜人去窑空而渐尽毁。仅有牛粪,似在诉说踪迹。古老之驼铃、骡驴马之蹄,古老之气息,皆湮没在乱石荒草之下,甚是悲叹不绝。遂吟:
琵琶窑下尽空屯,但见一堆破古村。
孰道当年衰兴事?石中探索隐遗痕。
时已午,小憩以充饥,而后攀登八赋岭。
五、八赋岭
沿琵琶窑往北,踏小桥,从道光年间碑旁走过,盘山而行走在“州八道”之古道上。
官方及民间曾数次开拓穿山越岭之道,沿途每八里设一驿站,古称“州八道”。踏着约四米宽之古老圆石山径,隐隐似闻驼铃、骡驴马之声。辗转七、八里,至八赋岭。八赋岭属于三县垴山系,浊漳河源头,海拔1553米。三县垴,因位于县境榆社、榆次、太谷3县交界处而故名,海拔1740米。此外,有强盗圪塔(1687米)、人头山(1690米)、大圪塔(1712米)、百崖山(1566米)等诸峰。交通闭塞之古代,这是一条繁华之官商通道。南来北往之驼队,夜间于琵琶窑歇脚,白日行走,山谷里之铃声,经久不息。忽见一只斑蝶于绿松旁翩翩起舞,众皆笑也。
余等站立于八赋岭上,取出会旗挥舞,争相拍照,兴奋之情难表。余纵声高吼《黄河谣》曲,其声嘹亮,回音缭绕不绝,从而吐尽淤愁,快哉!诸友乘兴,或吟诗或高唱或朗诵,达到极点。惜有老者,未能登顶,岂不遗憾哉。尤其山巅中,一条可通车之穿山“之”路,如蛇形,盘踞于重山翠松之间,不知始也不知终处。只叹疲累而无力前往,留下遗憾。
返归时,杨师提议,另择道而返。于是,余与之二人,行走于山梁,隐有小径,却钻入林中。索萋草而下,荆棘丛生,甚是难行。经数转,终至琵琶窑。从琵琶窑而出,忽闻羊叫,只闻其声,不见其踪。路陡转,恰逢牧人高坐于山上,而羊群鲜见,似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
先出山口者,小憩而等待后者。余独自到溪边清洗污足,虽寒意袭人,却清爽而便于轻身上路矣。然未知,后者以为还有后者也。往来疲惫寻找,甚是焦急,深怕出事。以此当鉴,行前须约制哉。余等欠下一杯酒,以谢疲惫寻找者。上车时苦得一诗:
众友登临八赋岭,红旗舞在最高峰。
吟诗唱曲观山下,谁晓林间尽古踪?
六、焦红寺
从琵琶窑山口向前,行二、三里,至焦红寺。
焦红寺乃“州八道”之另一驿站也。其出口方向为和顺县。村里有山神庙、龙王庙、奶奶庙、爷爷庙等,惜已残损。道之正中有一古戏台,甚是苍老而摇摇欲倒,令人惋惜。曾闻,每逢佳节,必唱戏。加之通衢要道,往来行人,人山人海而络绎不绝。
夫仍倚山而筑,概为狭窄之长廊所限,而两山夹村之间宽不足百米,且多为石彻,败落不堪。长廊数百米间,尽是乱石破屋。村前有小河,河边便是大山。
有一牧羊女言,曾有两百多人口,今仅有五人居住。伊言滔滔不绝,恐怕胜过一年之语,可见孤寂。妇言,其有两百多只羊,三个儿女已婚,尽在外地生存。余等问之,因何而不出外谋生?答曰,一为还债,二为子女赚钱,二老无所求也。夫为,何其伟哉。余问之,深夜可惧?然。曾有花豹出没,噬之羊,却未见踪影。余等又试问,可为客者备食呼?然。纯朴之心,尽显。
沿铺满畜粪之石街而观赏。忽惊喜,余见一临溪之院,似曾相识。经询,乃挚友之所。故人之老者西去时,余曾前来悼念,遂感亲切。而对面山上,一条冰瀑静默,引人注目。余甚是兴奋,登石堰而留影。满山羊儿与苍松为证,不甚欢喜。
离时已至而村民不舍。从焦红寺再往前约五里,为大牛村,且翻过山便是和顺县,惜未去。留诗一吟以抒感慨:
踏遍山沟觅古踪,焦红寺里尽遗痕。
长叹人间多变换,兴衰只看有无人。
须臾,余等乘车离去,留下车后一片尘埃。
走访官寺散文
今天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我和父亲,受石总编的邀请,和县电视台同期声栏目的记者一行七人,走访了官寺。
官寺位于西华镇以西,隶属阳关社管辖,全村有53户人家,在关山脚下,算是一个大村。据记载,官寺是秦始皇祭天路过歇息的地方。对于这里的传说,早有耳闻,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去探访。9点钟,坐上电视台的车向县城以西驰去。一路上,新城区被林立的高楼、田园的翠绿、连绵的山脉点缀的分外壮观。进入西华镇,色彩更加丰富。只见田野里一块黄、一块绿,就像一块块宝石镶嵌在黄橙橙的土地上。那些洋芋花儿开着紫色的小花,虽然朴素,但也美丽。熟透的麦子,颗粒饱满的笑开了花,在灼热中发出了金灿灿的光。收割的季节,也是农家人最忙的季节,只见田野里忙碌的身影在热浪的麦田里收割,让我感叹农民的艰辛和不易,真正感受到唐代诗人王绅的诗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思想内涵。远离用钢筋混凝土浇筑的笼子,进入翡翠般的世界,让我胸臆豁然开朗,感受到了少有的爽快。汽车进入乡村,虽然道路渐渐狭窄,但水泥马路很平坦,转弯绕梁,一路过西源、涧迟、阳关,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官寺。
走访官寺
进入村庄,一幅田园生活气息映在我们眼帘。一座座青砖红瓦的屋舍,朱红铁大门在绿色中生机盎然,庭院花团锦簇,鸟语花香,让我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实惠。但也有不少土坯房,孤独、残破地静立村落,给人以古朴、沧桑之感。村头巷尾,牛儿哞、哞,狗儿汪、汪欢迎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在一庭院前下车,被乡村淳朴的气氛包围着。路遇一老者,见到父亲便热情地说:“你是老毕吧!这么多年了,你还那么罡气”。父亲幽默地说:“呵呵!都八十多了,那敢和你七十的比……”听说父亲此行的来意,那位憨厚的老者说:“可惜今天心跳的厉害,要挂针,不然我就带你们去遗址看看。”在一位妇女的推荐下,由她的儿媳带我们去找另外一位老者,可惜紧闭的大门挂着铁锁。那位年轻的小媳妇又带着我们来到了另外一户人家,听到我们的来意,老人非常热情地和我们一一握手。经自我介绍才知这位老者姓李名忠富,七十有三。高高的个儿,看起来很利落。老者很热情,非拉我们去他家歇息,但被大家婉言谢绝,最后在一颗槐树下的石头上坐下,老人便和大家攀谈了起来。二位漂亮的女记者忙的拍摄,留下了采访中的点点滴滴。父亲问他:“你的老根是这儿的吗?”老乡说:“不是,前四五辈是张家川人,由于家庭贫寒一路逃荒在此,便安家落户一直到我这辈”。当父亲问他知道官寺的传说吗?他憨憨地说:“过去搞土改的时候,在这里挖到过一些瓶瓶罐罐,残砖残瓦,感觉没啥用,就没有在意,后来才知道是祖先留下来的文物,感觉很可惜。“他又接着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说在六十年代末修梯田的时候,一个农民挖出了一口大钟,这人不知咋处理,便跑到村里叫人,当大家跑的地里一看,那口大钟却不翼而飞了。从那时起,大家就认为这地方有神灵,一些神话也就被活灵活现地传开了。父亲说:“你知道挖钟的地方叫什么地方吗?”他说:“听祖辈们说好像叫鸿濛寺,听说当时那里的房子很多,朱门碧瓦,很气派。”随行电视台台长石编问:“你可以带我们去看看吗?”憨厚淳朴的老李欣然同意。此时队长也从地里赶回来,带着我们去看古遗址。
古遗址在村以北,汽车穿越村庄,向北车驰去。路是土路,而且道路很狭窄。队长在前面开着三轮车带路,我们的车紧跟其后,时不时被路边的蒿草拍打着车身。透过过车窗,老李指着一块东北方向的一个土包包说:“你们看,那个地方就是过去放哨的地方。那时候土匪多,放哨的一看土匪远远而来,便把早已准备好的木棍用石块支好,待土匪靠近,抽出石头,那些木棍就横七竖八的砸向土匪,这些做法都是祖辈传下来的的,虽然古老,但也保护了咱的家园”。看着老李说的津津有味,我们也被感染了,是啊!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古老的传说已经开始失传,挖掘和保护地方文化遗产,也是我们的一份责任。在曲里拐弯的山路上行程大约十几分钟,来到了一个很宽阔的山洼下车。老李指着南边的一块平坦的空地说:”就那个地方。“我们顺着手指的方向望去,前面啥也没有,只有一望无垠的田野。老李便在前面带路,我们紧随其后,向遗址走去。
行走的这块地是麦田,刚收割完麦子,麦杈不时扎的脚很痛。深一脚,浅一脚来到了鸿濛寺的遗址。如今的鸿濛寺已经随着岁月的变迁一去不复返,留下的只是一块块长满庄稼的地散发出幽幽的清香。地里时不时出现几块灰色的瓦砾,眼观这些瓦砾,比一般瓦砾厚很多,掂在手里沉甸甸的。听队长介绍说,这里的瓦砾砖块很奇怪,只要谁家搬回去铺路砌墙。谁家就灾难不断。所以,这里的砖瓦石块一般没人去捡,都怕引来灾祸。我们走向一堆瓦砾石块,静观眼前的残砖碎瓦,依稀还能看见用石块砌筑的墙基。已经在研究“回中宫”的父亲捡起一块罐的边缘残片,颜色依稀可见,纹理清晰。父亲说这块残片应该是东汉后期,因为,西汉时期,佛教才由印度引进中国,建寺修庙应该是是进入东汉才开始的,而且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父亲继续说:“据史记和华亭县志记载,明毁淫祠……四条镇什字路之鸿蒙寺,皆因憎道不法,轮诱民间妇女,嘉靖间事发,赦旨火花,今其遗迹尤存者。”他顿了顿继续说:“又在《华亭县志、民建》中记载;洪(既鸿)濛寺,在青林西什字路。清同治年间,又遭兵焚,大火焚烧数日,变成废墟,仅存遗址。解放后至七十年代尚存,砖瓦石块乱堆,残瓦瓷片遍地,至七十年代中期改土平田时埋入地下,仅留遗址。“那么这里到底是不是鸿濛寺?回中宫到底在哪里?这还是一个谜,还有待专家学者进一步挖掘、考证,才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父亲面朝关山说:“上寺为最高处邓家源,中寺为官寺、下寺在王家沟。”“为什么叫上寺、中寺、下寺?”我迷惑地问父亲。父亲道:“所谓寺,就是过去官方外出时歇脚整修的地方,因为那时候皇帝出门都是大部队浩浩荡荡相随,而且是徒步,走一段路,必然要休整一下,所以把皇帝休息过的地方就叫寺,后演变为寺庙。”听到父亲的一番解释,我才恍然大悟,感觉历史文化的深邃和飘渺。
眺望浩瀚无比的天宇,层层叠叠的山峦,四面环山的青山被绿色装点的分外妖娆、俊美,宛若走进了人间仙境一般。一缕白云挂在纯净的蓝天上,那么悠然,深邃。官寺在历史的烟尘中走过了几百年的历史,如今还有多少故事沉寂在荒尘古道,云烟之中,何时才能让历史还原天空……
青山深处有人家
为了搞清楚上寺的具体位置,父亲建议去邓家源看看。于时,汽车掉头载着我们向最高处的关山深处走去。
去邓家源的路是土路,坑坑洼洼、爬坡拐弯,一路颠簸到了邓家源。听父亲说这里有一位他认识的老乡,去歇歇脚,喝口水,问问情况。于时大家便随着父亲走进了这个青山深处的农家院落。
踏进这个院落,刹那间被富有情调的田园气息吸引。只见褐色的篱笆围栏整齐的围住了一块菜园,缝隙中透出了几片绿叶探头张望,一深一浅,一柔一刚,充满诗意。围栏里面,葱绿的玉米就像一个个妙龄少女亭亭玉立在菜园之中、紧贴土地的洋芋苗儿开满了紫色的小花。两个漂亮的记者被这少有的景致吸引,高兴的欢呼:“啊!这篱笆多漂亮啊!”院落很干净,但长满了浅浅的青草,鲜苔,绿莹莹的,显然易见,这里已经好久不住人了。院内一座土坯房座北朝南,看来多年失修,墙皮开始脱皮。靠院落以东,是砖混结构的三间房屋。走进这户人家,我们的突然造访,让男主人忙乱了一阵,高兴之余忙的端茶倒水,好不热情。女主人不在,听说下地割麦。细看这户人家,一个土炕占去了半个房间,一个钢管床和土炕平排布置,几个木箱、一个柜子,虽然家具古朴陈旧,但也干净利索。
男主人一米八的个头,给人的第一影响很精神,一点都不像大山深处的农民。女主人不在,男主人只好热情地给我们端茶倒水。我们看到一个相框里的小伙便问是何人?男主人眉飞色舞地说:“是我的儿子,当了五年兵,复原落在了四川绵阳,找了个四川女孩已经结婚生子,这不我们刚从四川回来不久,家里还没有安顿好”。我恍然大悟,怪不得进来感觉他的话已经不是地道的华亭话了。说完他翻箱倒柜找出了一大堆非常精致的影集。翻开一本,精致浪漫、风情万种的婚纱让我们惊叹,男孩帅的让我们不敢相信,这是咱关山土生土长的人吗?两位女记者惊奇地说:“你看他长的多像我县的男主播啊!“我细细看来,面部棱角分明,浓眉大眼,还真有点像我县的某位主播,只是感觉他比那位主播胖点”翻开另外一本影集,这对夫妻的靓照很浪漫,富有情调。让我们难以相信这就是大山深处的一对农民夫妻:男的高大帅气,神气十足。女的美丽大方,雍容华贵。女记者小刘指着其中一张说:”你看她长得多像蒋雯丽。”细细端详照片,瓜子脸型,眉毛眼眸、鼻子嘴型还真有点像蒋雯丽。正当我们交流的间隙,这家的女主人戴一顶时尚的遮阳帽,披一身热浪进屋,随手脱去帽子,一个典型的农家妇女出现在我们面前,和那披红穿纱中的美女简直是判若两人。细细打量,虽然脸被太阳晒的皮肤泛红,衣着朴素,但也掩盖不了女主人的美丽:只见她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一头乌黑的头发高高的梳在脑后,黑色的蝴蝶蝶别在上面,显的很精神。看的我暗暗惊叹:“真看不出,这大山深处还有这般标致的美女,真是深山出凤凰啊!”看到我们,她高兴的说:“好久不见毕叔叔了,怎么今天突然来了。”父亲笑呵呵地说:“随电视台考察,顺便看看你们。”她高兴地说:“能来就好,能来就是福”。能来就是福,多么朴实的语言,这就是咱关山人待客的诚意,陌生之感顿然消失,感觉一下亲切了许多。一听父亲介绍我,她便拉住我的手笑盈盈地说:“早听毕叔叔说过你,咱俩一个属相,就是没有见过你,今天你能来咱这土窝窝,真是三生有幸。”说完拉住我的手寒暄了起来,她的.手很粗,依稀感觉到凸出的老茧,凭直觉,她就是那种勤劳朴实、善良贤惠,里里外外一把刷子的女当家。听她说话文绉绉的,一看就是见过世面的农家女。
早都听父亲说过大山深处,有一对曾经帮助过他的夫妻。那还是五六年前的事儿,父亲突然心血来潮,研究起了华亭县的历史——回中宫。某天告知家人要去关山寻古。我被父亲说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便略带嘲笑地说:“爸爸,考古是国家的事儿,你一个身单力薄的古稀老人,一没交通工具,二没人陪伴,怎么去考古,你就在家安安稳稳的安享晚年吧!”父亲则不以为然地说:“老有所为怎么讲,难道让我在家虚度光阴吗?”我和母亲坚决不同意他外出,一是见于父亲年龄偏大,一人外出不安全。二是出去餐风露宿的,无人照顾,生病了咋办。任凭我和母亲磨破了嘴皮,他还是不罢休。父亲的性格我了解,他认准的事儿十头牛都拉不回来,无奈只好让他去了。父亲背着简单的行李,徒步沿着史记中的路线,一路过西华、西原、涧池、阳关,下午6点到达官寺,此时又累、又渴、又饿的父亲在一家小卖部买了一包方便面准备充饥,无奈无水可泡,被正在小卖部买东西的中年男人碰见,他看到到父亲谈吐不凡,便招呼到他家歇息。起初父亲不愿意打扰别人,但已进入午后,再说已筋疲力尽,也想休息一下。父亲只好跟着这位好心人前往他家。夫妻二人待父亲非常热情,男主人陪父亲喝茶聊天,谈古论今,说寺道庙。女主人麻利的给父亲做饭。不一会儿,一碗香喷喷的酸汤面递到父亲的手里,吃的父亲心里热乎乎的。饭后,当父亲要告别时,他们诚心挽留,让父亲歇息一下,第二天再去考察。并给父亲烧好了炕,拿出了崭新的被褥,父亲舒舒坦坦的在关山脚下的农家度过了一个夜晚,至今父亲谈起那件事儿,内心就流溢出万般的感动。是啊!如果没有这对夫妻的鼎力相助,父亲的关山之行不知会是怎么样啊!几年过去,父亲始终念念不忘那对淳朴善良的夫妻。作为女儿的我,一直很感激他们对父亲的滴水之恩,无私帮助。只是一直忙于工作,始终没有当面致谢,成为我内心的遗憾和不安。今天终于有缘见到了曾经帮助过父亲的恩人,怎么能不叫我激动呢。
时间不知不觉已到中午时分,我们准备告辞回城,但怎低这关山人家的诚心挽留,于时,我们便决定留下来吃顿便饭。此时,麻利的女主人前往厨房烧火做饭。看到这么多人吃饭,让她一人忙活我于心不忍,便随着她来到厨房,卷起袖子,一边聊天,一边帮助切菜,那种默契,融洽仿佛是多年的老朋友。两位记者也赶来帮忙,可被主人婉言谢绝。听她说昨天刚给老母过完大寿,所以好多食品都是现成的。
她家烧的是柴火,在一缕缕炊烟中,熏得我直流眼泪,切身感受着大山深处的艰苦。不一会儿,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端了上来。不知是饿了,还是女主人炸的油饼、炒的肉丝、煲的鸡汤手艺高超,在美味飘香中,其乐融融的气氛中,我们吃的津津有味,感觉好久都没有吃过这么香的饭菜。此时,我心里默默想,假如他们从深山里来到城里,我们能这样热情的对待他们吗?
茶足饭饱,起身告辞,一声声淳朴的乡音一直把我们送到了车上。挥手告别,汽笛远去,回头望,关山下,大门前,他们的身影还立在哪里,让人心里暖烘烘。小刘突然说:“看到这对夫妻的真诚,好感动啊!”
青山深处的人家渐渐消失,心里默许,别了,淳朴、善良、厚道的关山人,也许某月、某天,我们还会出现在你们的面前……
走遍榆州古村落采风活动散文
【圪麻洼村的昨天】
3月28日,作家协会一行7人从县城出发驱车北上,走进了社城镇圪麻洼村。一下车,我们就被村前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吸引,河流在鹅卵石上急湍而下,发出了哗哗的声音。文友们有的拍照,有的玩水在释放着快乐……
在村口遇到一村民。在他的指点下,我们去大路西面的山坡上寻找旧村庄的遗址。爬上了山坡寻找着,这里杂草丛生,在高高的山坡上,依山而建的土窑洞坐北朝南。由于年代久远已经面目全非,断垣残壁,早已人去屋空。只是一棵棵杏树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绽放着笑脸在欢迎着我们的到来,诉说着当年的故事。文友们在土窑洞、杏花间穿梭着,大家感慨万分沉浸在一片幻想之中,一边低吟着: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杏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杏花依旧笑春风……
走进这里,就好像是穿越了历史时空。土窑洞、煤油灯、土炕,黑泥皮的墙。吃水要到山下面的河里去挑,挑着水再一步步艰难地爬上坡,点燃柴禾。他们过着吃糠咽菜的生活,吃了上顿没下顿。女人更是由于受封建社会的束缚,从小就把脚裹成三寸小金莲,每天还要围着锅台转;还要碾米磨面围着磨子、碾子转和生儿育女,这一切只能成为我们的想象。祖祖辈辈的人曾经在这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在今天的人们是无法体会那段艰辛的岁月……
这一切早已过去成为人们尘封的历史,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今天,人们生活在高楼大厦里,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吃着山珍海味;手机、电脑、电视,享受着生活的乐趣。有时候还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我深深地感悟到: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知足常乐。
【西河村的人和事】
离开圪麻洼村又走进了距它很近的西河村。西河村背靠傲的垴,东靠龙池垴。原太平庄、爬西坡、小银坡子、柳树沟4个自然村都归属西河村。村名由河流在西面而得名。
村子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一进村让人眼前一亮,两边一排排松树郁郁葱葱,健身器材排在村子的路边。村西面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潺潺而过,一眼望去太长高速公路上汽车川流不息,好一派新农村的景象。
随后,我们在村民的引领下,走进了张秀清家的院子去了解他父亲当年的故事。一进家门,我们说明来意时,她满脸遗憾地对我们说:“现在父亲已经去世。你们早来几年就好了!父亲张二小。在抗日战争时期,18岁积极参军,19岁就加入了中国 -。后来担任了排长,参军五年。参加了寿阳、平地、阳泉等战役,在一次战斗中腿部和耳朵都受了伤,在山西野战旅28团退伍。之后,他是由一个村一个村转送到更修村,最后由村民接回来的。父亲退伍后,回到了家乡,当过队长,林业主任等职。他虽然腿部有伤,但他在劳动中拉石头,拖着腿拄着拐杖浇地。在农业学大寨的日子里,他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他从不在乎自己,总是吃苦在先……她还告诉我们说:“父亲去世时,把他一辈子保存的一块军功章给带走了。她动情地说:“这是我父亲一辈子的功劳呀!”
我父亲在世时经常给我们讲过去的事情:“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十团在俺村住过。郭富子家的院子里是伙房。在百团战斗中,双峰战斗,就在我们村口支着枪,昏天黑地打了三天三夜。村里人都藏起来,小孩子们饿得哭喊着……在日军的一次扫荡中,日军在尖疙瘩(地名)把村里人带到傲的垴一次就杀死12人,有的被烧死。真是惨不忍睹……随后,她还高兴地告诉我们,还有一次日军在村口的店里住着被烧死100多人。
当我问起山西省劳动模范张月仙,她说:“在俺村是妇联主任,那可是一个好人。70年代,在农业学大寨的日子里,她能挑能担,非常吃苦,不会说就是实干……好人呀!是一个好人……”
简朴的语言让我思绪万千。虽然她给我们讲的人和事只是只言片语,但是在这片土地上,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八路军与村民的鱼水之情;有好儿郎积极参军保家乡;还有省劳动模范张月仙吃苦耐劳的精神;都值得后人传承和发扬光大……
【名将故里彰修村】
从西河村出来,我们怀着敬重的心情向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乡彰修村出发……一路弯弯曲曲的乡村小路上,汽车颠簸,尘土飞扬。满目的大山,山峦起伏,河流像一条玉带延伸着,给大山深处带来了无限生机。一路上,司机师傅给我们介绍着这里的一切:“这条沟最大的村就是彰修村,年轻人都在外打工挣钱,这里的孩子们学习勤奋大部分在外地工作。村里就是些老人和养殖户……我一边听着,一边透过车窗看着一路的风景……
经过了西崖底、石沟、走进了大山深处的彰修村。已经是中午11点40分。这里四面环山,空气清晰,村口一群黑、白羊在河边喝水;石桥、古庙、高山、还有从山上归来的牛、羊、“挂”在高山上的房子;还有羊儿跑、牛儿叫,狗叫、鸡鸣;这里虽然没有城市的嘈杂,但就像是挂在大山深处的一幅风景画。
我们顺着一条小路爬上去进了村口。一个中年妇女,手持牛鞭,正赶着牛群从大山上归来。看见我们的到来她一脸憨厚地微笑着。爱香的相机里留下了她的身影。她告诉我们村里大部分孩子在外上学,还有外出打工的人。现在村里只剩下40余人……
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东面的山上:“这是村里人修建的古庙—菩萨庙。在她的指点下我们走进古庙。它象征着村民对幸福、平安的向往。
从古庙走出后,我们向村里走去。由于正是中午时分,没有见到一个村民。这里地形高势,房子参差不齐。我们顺着一条小路,走在了村子的`中间,虽然大部分是旧房子,但是还有断垣残壁的三庭院落,石头砌成台阶。我们走进这里,见一老人在用柴禾做饭。老人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兴奋地告诉我们:“这里是千年古村。村民口口相传下来,明朝时期的民族英雄戚继光是彰修村人。村东的菩萨庙就是他家的“家福堂”他给我们讲述着。文友们一边听着一边高兴地帮他烧起火来……
当我们准备坐车离开这里时,在村口的河边又遇到了正准备回家的吴荣富老人,他今年74岁。我们又向他打听起村里的故事。他一下子坐在河边的一快大石头上,向我们娓娓道来:“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三十团在彰修村带领人民群众开荒种地,军民相处亲如一家……当我们问起戚继光的故事时,他忘记了饥饿带着我们到了村子东面,二里处的牌楼坪(地名)。他告诉我们:“这里曾经建有牌楼而得名,现在有古墓坟滩。曾经的牌楼、石柱在40年代土地改革时期全部被人们毁掉了。”他站在墓地前面,手指着这里的大山给我们介绍着戚继光的墓地:“头枕凤凰山,眼观箭子岭,身铺老鱼湾,脚蹬黄龙凹,手搬支架山。”他一边说着,一边指着这一处青山绿水的好风光。老人激动得脸上写满了对这位明朝时期的抗倭名将、军事家的敬佩和爱戴。还给我们讲述了传说故事:“当时大臣们在拜见皇帝时,都要下跪,当戚继光拜见皇帝时,皇帝一见他的到来就身不由己地站起来了……今天戚继光的故事还在这社城一带流传着。
离开这里走在回家的路上,一天的所见所闻让我感慨万分!在榆社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底蕴厚重,值得我们大力挖掘,大力弘扬。
小鱼走访记1000字作文
大家好!我是一条快乐的小鱼,生活在黄河母亲的怀抱,我们鱼家族在这儿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我又思忖了一会儿。以前,是无忧无虑罢,而现在呢?快乐在哪里???想起以前,在那清澈见底的河水里,总会有我们踊跃地身影,即使有被渔夫当作盘中餐的生命危险,也在所不惜.可是眼看如今我不禁潸然泪下。我脑海中仅存的记忆:河面漂浮的污秽随处可见,不时发散出恶心的味道因此,我们再也没有蹿出水面,亲戚们也陆续迁居了,这个原本拥挤的鱼家族,成员已寥寥无几。
在悲愤中,我有了一个想法:何不呼吁黄河中的所以居民来参加反浊复清的大起义呢?
于是——我便踏上了走访的圣道
善良宽厚老龙王
经过长途跋涉,我终于成功抵达3000多公里那金碧辉煌的水晶龙宫。这时,水晶门突然哗的一声敞开了。从中走出一位气度不凡的龙族老者,他热情的把我领入宫中,进来后才发现,在这华丽非凡的龙宫里竟然只有他孤苦伶仃一个人,原来他就是龙王爷。可是眼前的这一切令我十分震惊。待我向他讲明来意后,他俯下身子,轻柔地抚摸着我的头并饱含深情地说:孩子,你终于出现了。我在这里等了你N年,记住,你将是唯一一个能拯救黄河的.人!他十分快活地加入了我的起义大举,神情中也充满了希望。我暗想:大概是由于浑浊的河水使他沦落到如今孤家寡人吧!哎
狡猾难缠龟丞相
经过老龙王的指点,我又顺着地图上的路线找到了龟府。哇!这里简直就比皇宫还要皇宫嘛!整个府宅完完全全是用金砖砌制而成,用南海的夜明珠装饰的房檐,用王母娘娘的蟠桃作为府第的象征。一扇华丽典雅的水晶门看来,这个龟丞相是个不简单的人物!我暗言道。此时门已打开,出来许多佣人,仿佛是皇上摆驾一样,只见,龟丞相从里面大摇大摆地走出来,一副富态的样子。他让我有什么话在外面说清楚,明了。惟恐弄脏了他的宝贝府第。我将事情完整的给他叙述了一遍,只待他发表意见了,他摇摇头露出一副汉奸的嘴脸说:那可不行啊!好好的太平盛世起什么义啊?我看现在挺好的,有吃有喝!我可是这儿的首富啊!呼风唤雨,叱咤风云,无所不能。我又以我的三寸不烂之舌,给他讲着河水污染可能会带来的灾害。他一听有可能会倾家荡产,额上直冒冷汗,双腿瑟瑟发抖,好似做了什么亏心事,眼珠儿溜溜直转,老奸巨滑的龟丞相还是不加入起义中。我抓耳挠腮想尽了一切办法,使出浑身解数。经过长达一天的思想工作,这只老乌龟终于勉强答应了!
通情达理虾蟹将
我又来到子弟兵的军营中,看到正在操练的军队,我冒昧打扰了一下。听我讲了这件事,整个军营沸腾了。所有将士大呼:反浊复清,我能行!反浊复清,我能行没想到在这些豪爽的士兵里,只停留短短十分钟,便有了突破性进展!
心系故土鱼家族
我通过龟丞相,获得了所有鱼族居民的电话,一整天,我就守在电话旁,一个一个挨着给迁居的鱼族民众拨号,几乎每一个鱼民都还是热爱自己的故乡,早有归乡愿望的他们,在接到我电话之后,都纷纷从各地赶回,其中海归也有不少呢!
终于,在这三天之后,所有人都聚齐了,经过起义大会决议,由我担任本次起义大会领袖,我号召全体河民响应反浊复清的指示:龙王负责每天监督工作,丞相负责处理海底的乱丢乱扔现象,将士们负责清理河面的污秽,而我们鱼族不仅要在黄河中做到见垃圾就捡,有垃圾不乱扔,还要在全世界各个地区展开动员,并负责消毒清理工作。谁让我们是子民呢?从小事做起,反浊复清人人有责!
我相信总有一天,清澈的河面将代替漂浮的污秽!
人类,你们也坚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