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民主生活会主持词
2017年两提一创发言提纲1
一是迅速发动。8月18日下午,无城镇在镇二楼信息大厅召开争创第二届安徽省文明县暨“提高县域文明水平、提升全民文明素质”工作部署会议。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梅林,副镇长张家强、宣统委员周兆兵出席会议,各城内社区主要负责人以及文明创建干事等参加会议。会议要求全镇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全力打好“两提一创”的硬仗,为加快建设安徽省文明县城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是积极部署。据镇情实际,无城镇从社区单位、居民小区、公共场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文明指数测评、活动资料等六个部分对全镇的“两提一创”工作任务进行了工作部署。各社区分别就辖区内的“双提一创”工作对两委以及网格员做了任务分工,明确了工作职责。
三是广泛宣传。“双提一创”工作开展以来,无城镇以宣传为先导,采取上门对居民进行调查问卷、更新小区宣传栏、制作LED宣传屏等形式,浓厚“双提一创”工作氛围。同时广泛发动群众,打牢“双提一创”工作基础,切实降低工作阻力,增强群众投身“双提一创”的主观能动性。城内各社区还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三清理”活动,即清理“牛皮癣”、清理乱堆乱放、清理小区和绿化带种菜。截止目前,全镇共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4000余份,更新更新社区、小区宣传栏400余个,新建宣传用电子显示屏3个。共清理垃圾杂物,已完成2个小区,共清除垃圾400余车。清理“牛皮癣”30余个小区,清理小区和绿化带种菜20余处。下一步还将继续开展清理工作。
四是加强督查。无城镇把“双提一创”工作作为当前一个重点工作来抓,明确要求全镇党员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暂停一切休假,周末正常上班。镇纪委、督查室不定期对各社区工作人员的在岗在位情况进行督查,对存在的不到岗不到位、工作拖拉推诿等情况,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通报。
2017年两提一创发言提纲2
鸠江区官陡街道南阳社区就立即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两提一创”的工作上来。7月22日起至今,该社区在辖区范围内,全面开展了以“两提一创”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整治,使辖区内面貌焕然一新。
在整治行动中,南阳社区把重点放在了人群比较集中的南阳农贸市场、南阳路、重点老村庄以及方方面面的卫生死角等。主要措施有:以宣传教育为主,发动社区居民全面参与,采取了拉条幅、与沿街居民户,签订门前卫生责任承包书、利用路灯杆悬挂彩条、用大屏幕显示屏等进行宣传,让“两提一创”的内容深入居民、行人脑海里、形成广泛开展“两提一创”的宣传氛围;社区“两委”带头,身先士卒,带领居民一起整治卫生死角,让辖区内的环境更整洁、道路地面更干净;组织党员、青年志愿者其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新局面。在“两提一创”工作中,社区重点放在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提高城市文明水平、争创文明城区,用硬件设施带动居民文明素质的提高,逐步形成居民综合素质的提升,使“两提一创”工作落在实处。
由于该社区“两委”思想重视、组织严密、措施周全、行动自觉,使“两提一创”工作轰轰烈烈地在辖区内开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2017年两提一创发言提纲3
“走心”是近年流行的网络语言。大致意思是“用心”“上心”“放在心上”。一个“走”字,让“放在心上”的描述更加动感而形象。
世界上的事情就怕认真, -就最讲认真。
走了心,才会认真。这里包含了做人做事的“态度”和“责任”。“责任”是客观刚性的约束,不尽责任就要被问责。“态度”则是主观能动的.表现,有了好的工作态度,责任自然就缺失不了啦。
目前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正火热开展“提高标准、提升能力、争创一流”大讨论活动,其根本目的是要求宣传干部在“塑造山西美好形象”伟大事业中更高更快更好地有担当敢作为。
不走心,必无担当。不走心,必无作为。
实际工作中,一些干部还存在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大局意识不强,坐标定位不准的问题;还存在观念陈旧、思维固化、能力不强、本领恐慌,不会为、不善为,以及拈轻怕重、推诿扯皮、疲疲沓沓、不思进取的问题。凡此种种,归根到底都是不走心、无责任的外化表现。
“大讨论”就是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通过学习提高认识,从而焕发出“两提一创”,干事争先,担当作为,时不我待的内生动力。内心有激情,才能外生为动力。不惧无策,就怕无心。只有走了心,能力本领才有可能提高,才可能会为善为。精神状态才可能为之一振为之一变,然后,创意创新,万事可成。其次要研究体制机制问题。抓钢带目,用体制机制的力量,解决不走心无责任缺创新的问题,真正让有为者善为者“有两把刷子的人”得其所哉
两提一创大讨论演讲稿
“提高标准,提升能力,争创一流”大讨论活动就是要牢牢把握“学、思、对、写、讲、行”六个环节,“学”和“思”就是要解决怎么担当的问题。以下是关于两提一创大讨论演讲稿,欢迎阅读!
走在前列,必须要有更高的工作标准、更严格的要求。提升工作标准,努力做到站位高、谋事深、要求严,各领域各方面的工作都努力争创一流,体现着我们的事业心、责任感,体现着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追求,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的必备前提。
高标准是由高定位派生而来的。走在前列,是我们的光荣任务和重大责任,意味着必须要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更高工作标准,以保证目标定位的顺利实现。在这个意义上,全省各领域各方面的工作,都要着眼走在前列来提升自己的工作标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方面面都要争创一流,各个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各类型的企事业单位都要力争上游。标准既是工作的标尺,也是一个个具体而细微的方法步骤。各单位都要找准自己的站位,制定一流的工作标准和办法措施,在各自岗位上付出更多艰辛与汗水,以一流的工作业绩助推全省走在前列。如果仅仅把走在前列视为上级的事、别人的事,不把自己的目标、定位和工作标准纳入其中,过去怎么干现在还怎么干,就难以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就可能在一些环节上掉链子,影响全省发展大局。
争创一流,要有更严格的要求。步入发展新常态,一流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无论是深化改革还是推动发展,争创一流走的都是难走的上坡路,必须摆脱过去的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工作标准如果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还是按原来观念认识工作,按原来的办法推进工作,按原来的尺度衡量发展成果,必定会走到发展老路上去。世间事,做于细,成于严。在新常态下争创一流,必须着眼于走在前列的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责任,传导压力、上下互动,从细处着手,从实处着力,在工作谋划、部署、推动、检查各个环节,都要坚持从严从实,做到观念要适应、认识要到位、方法要对路、工作要得力、督导要加强,一环紧着一环拧,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跟一步地把定下来的事情落在实处。
争创一流,要有新的创造。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发展形势,为什么有的地方能够另辟蹊径、大胆转型,走出一条差别化竞争升级路线,实现了产品和市场布局的双升级?探索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一些地方靠什么切实保护农民权益、防止基层 -缺位和越位,成为了各地借鉴的样板?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改革探索,处处洋溢着创新的强烈冲动,蕴含着创新的无畏勇气,闪烁着创新的智慧火花。面对新阶段新发展,各地实际情况千差万别,遇到的困难矛盾也各不相同,既需要把握全局,服从大局,更需要找准定位,结合本地实际谋划发展战略,探索一条符合实际情况的新路子。努力争创一流,就不能凭经验翻老黄历、循旧例找教科书,而要以勇往直前的改革创新精神,真正掌握创新的内在规律和诀窍。这就要求我们拿出改革创新的智慧和勇气,让一切创造热情充分涌流,不断用创新的手段把会上定的、纸上写的变成实实在在的创新措施。
争创一流,能力水平要跟上。新一轮改革发展大潮涌荡,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需要简政放权和改善监管双手硬;互联网等新技术引发的产业变革,新业态既要快速成长又要规范有序;推进新型城镇化,亟盼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构建现代财政制度,必须有财税制度改革的深化解决新常态所面临的新矛盾和新挑战,党员干部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补齐知识短板、提高自身能力。学习是提高能力的阶梯。我们要加强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多学一些经济、政治、法律、社会方面的知识,多学一些管理、战略、心理等方面的知识,做到不说外行话、不干外行事、不当外行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解决新常态下的诸多矛盾,仅依靠行政命令不行,用超越法律的手段更不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不断提高依法推动工作的'能力。全省党员干部努力提升素质、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就有底气、有保障,就一定能把山东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继续深化、质量不断提升,着力培养造就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障。加强干部培训是新形势新任务下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原因有三。
一、加强干部培训是提升干部素质的关键
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肩负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职责。干部素质高低、能力强弱、作风好坏,关系干部队伍整体形象,关系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唯有加强干部培训工作,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干部素质。干部缺什么就补什么,老干部理论知识过硬,经验丰富,但缺乏创新精神,对电子信息等新兴的工作平台运用不够熟练;年轻干部文化水平较高,热情积极,但还缺乏扎实的理论功底,缺乏驾驭复杂局面解决复杂问题的经验能力。干部培训就是要把短板补上,把长处发扬学习,以求共同进步。
二、加强干部培训是增进干部交流的平台
新老干部汇聚一堂,共同学习新知,交流互助,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更是加强干部团体内部团结的重要方式。重视学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条成功经验。干部培训为各级干部搭起一个沟通的桥梁,上级下级,各部门各组织就以往的工作困难工作问题进行讨论,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相互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在互帮互助畅谈想法的过程中,时刻提醒广大干部,头要净,无贪欲;心要净,办事公;嘴要净,不乱吃;手要净,不乱伸;脚要净,走洁路。
三、加强干部培训是完善组织建设的需要
干部不仅是党团结群众、组织群众、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客户端”,而且是党调查民意、赢得民心、紧密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干部的好坏直接决定着队伍的好坏,队伍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为民服务的好坏。加强干部培训,是完善组织建设的需要,要坚决杜绝说话是书架子,干事是花架子,办事是官架子,经验是空架子的干部混入队伍中来。推优除劣,让广大干部“官气”少一些,“民气”多一些,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加强干部培训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始终把它作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只有干部群体自动自觉的不断武装完善起来,我们的队伍才可能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只有培养出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在错综复杂的条件下能够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的干部,才能不断的为实现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小学两争两创工作总结
我校深入开展“创争”活动,结合我校的实际,积极探索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全体员工的职业行为,大力培养教职工爱岗敬业、尽职尽责的精神,充分发挥了学校工会组织在“创争”活动中的作用。
一、发挥宣传教育职能,为创建“学习型”学校努力。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竞争的日趋激烈,要求学校教职工要不断更新知识,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武装、提高、充实自己,否则,就会被时代淘汰。也就是说,在当今这个时代,无学习力的职工可能会很快成为庸才,无学习力的人会很快下岗失业,无学习力的学校会很快被淘汰或被兼并。为此,学校工会积极在教职工中开展“创争”活动的教育工作。一是加强对各级干部的宣传引导,让各级干部充分认识到开展“创争”活动的意义,目的是什么;让各级干部认识到开展“创争”活动要取得实效,必须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对职工群众的宣传教育,开展“新形势下教职工要不要学习”和“新课改中教师要如何学习”的讨论。三是利用广播、板报、网络等多种媒体进行广泛宣传,营造知识育人、科技育人、读书育人的良好氛围,形成尊重知识,鼓励创新的推进机制。四是积极开展社会法制宣传教育。学校经常对教职工进行法制教育,尤其是对教师加强师德教育,依法执教,以理服人,不能发生违反《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义务教育法》等法规,并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种知识竞赛,增强教职工法制观念。通过这些活动,职工们进一步了解了创建学习型学校的重要意义,从而加强终身学习的理念,一个读书学习的热潮在职工中逐渐兴起。
二、以活动为载体,努力地把职工吸纳到“创争”活动中来
开展“创争”活动,关键在于把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把他们组织和吸纳到这一活动中来。对此,学校工会和学校各部门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了一些活动:
一是以开展“人人参与新课改”和“积极采用新教学模式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为载体,推动学校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学校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应用的教学改革,开展了一系列优质课、汇报课、研究课等献课、赛课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教师成才风气的形成。
二是积极开展各种有利教职工的文体活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比如开展以年级组为单位的职工男女篮球赛及同其他单位友谊赛、职工舞蹈队排练文艺节目、在活动中师生同台演出,不仅丰富了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加强校园活动阵地建设,而且对教职工心身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坚持开展“三育人”活动。学校特别是在环境育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校园内大树成排,绿化带整洁有序,一年四季摆放上百盆盆花(请园林处负责和专职绿化工),修了屋顶花园。
通过以上活动,极大地调动和激发教职工学习、训练和参与“创争”活动的热情。
三、加强队伍建设,依靠教职工办学
学校要发展,除了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外,就必须坚持靠教职工办学,充分发挥教职工尤其是教师积极性,因此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二是积极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或问题;三是肯定他们的工作业绩,在荣誉和待遇方面尽可能地做好,比如提高老龄教职工补贴,课时补贴等,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虽然老师们感到各方面的压力较大,但工作积极性和自我提高的意识比较强,为把我校打造成一个“精品+特色”的学校,做出了积极努力。
四、加强师培工作,提高教师素质。
师资力量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和教学质量,因此,学校始终把师培工作放在重要地位来抓。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目前有部分教师仍在函授本科学习。学校支持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积极安排教师参加不同层次的学习培训以及技能培训,使之成为既有高学历又有高水平的适合于新形势发展需要的合格教师。近年来,学校重点是对教师进行新课改和多媒体教育手段的培训,收到良好效果。
总之,“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是学校工作之需,生存之本,发展之基。深入开展“创争”活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前提,加强领导,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是关键;建立健全有效的工作机制是保障。我校工会将按照学习型组织的要求,一如既往得探索“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的有效途径,为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为全面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和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出不懈的努力。
创优发展环境发言提纲1
政风建设取得成效,但距离根本好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重压之下有些人“不敢”了,但还没有真正达到“不想”“不能”的程度,有的就是为“避风头”。过去是“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在是“门好进、脸好看、事不办了”,还有人仍在顶风而上,搞所谓的潜规则,不给好处就故意刁难,特别是在一些服务窗口、基层科所队、一线专管员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还有一些行业中介机构与相关职能部门形成了一条灰色利益链,变成了敛财机器。比如,有的群众反映,办理公产房买断,我们的部门执意要求居民个人提交相关部门允许向个人出售公产房的批复,这些材料本来就在部门存档,个人根本无法提供,而且查阅住房档案时,就是查不到。但是,给了房屋中介几万元钱,事情就解决了。对这样的部门和中介机构,企业和群众的意见仍然很大,必须下力气整顿规范,斩断其利益链条,进一步净化行政审批外部环境。
当今区域竞争,正在从比区位、比资源,向比营商环境、比行政服务便利化方向转变。哈尔滨地处我国东北端、气候寒冷,企业的建安成本、生产成本、物流成本都相对较高。我们引进一个项目、培育一个企业,往往要历尽千辛万苦,遭遇千难万难。如果因为某个部门、某个人的庸懒散拖、吃拿卡要,把企业逼走了,不仅会让大家的艰辛努力付诸东流,而且还会给外来投资者留下“虎狼之地”的印象,长此以往,将严重损害城市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损害党委和 -的形象。
良好的政风环境是最好的招商名片。本届 -2012年成立以来,始终把创优环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保障性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以行政问责为核心的政风建设活动,强化行政问责,规范涉企执法,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完善企业监督评议,三年行政问责和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600余起,处理各类人员超过千余人,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外商和企业对哈尔滨的信心越来越足、投资力度越来越大。
党风政风在百姓眼里就是“官风”,“官风正 -风淳”。每一位公职人员,代表的是党和 -的形象,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社会的影响力、示范力、作用力不可低估。我们每一名 -机关工作人员,一定要在思想上深刻认识破坏经济发展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和严重危害,在行动上自觉改进不良作风和沉疴陋习,人人争做转变作风的排头兵、优化环境的实践者,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创优发展环境发言提纲2
文明城市是国家授予一个城市的最高综合荣誉,在当前社会中,城市的发展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历史阶段。现代城市既要有发达的经济,也要有发达的文明。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着成就,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文明城市,是反映一个地区现代文明程度、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创建文明城市对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原来一般意义上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因此我们要从战略高度来看待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意义,提高对创建文明城市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和省级平安县是我县的主要工作,主要采取提高群众干部个人认识,加强文明习惯的养成,优化全县经济发展环境,加速承接产业转移步伐等工作措施来实现最终目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方发展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社会发展的进程。当前,我倒发展能力较其它先进地区较弱,基础设施条件差,优化发展环境工作就显得更为重要。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是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大开放、大建设、大发展的迫切需要。
优化环境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重在教育引导,贵在人人参与,关键在解决突出问题,目标在形成长效机制。我们要坚持从这一要求出发,把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与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活动载体与主体,有针对性地设置载体,明确主体,丰富载体内涵,靠实主体责任,统筹推进,抓好落实。
(一)坚持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促进优化发展环境活动深入推进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是集中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问题的一次重大机遇,优化发展环境是题中之义,也是对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化。全县各级各部门要把“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载体,第二批参学单位要把优化环境与后期整改紧密结合,突出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环境问题。第三批参学单位要把“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活动贯彻于学习实践活动始终,把环境优化的程度作为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集中更多的精力创优发展环境,为科学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坚持以开展“八项”活动为抓手,促进优化发展环境活动取得实效
一要深入开展“优化发展环境、塑造良好形象”思想大讨论活动。要广泛动员全县干部群众积极行动起来,迅速掀起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观念大转变大讨论热潮,引导干部群众树立科学的资源观、优势观、市场观和发展观,凝聚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要深入开展学习深圳援建前方指挥部和学习杜登芳同志先进事迹活动。教育引导各级各部门正确处理管理、监督和服务的关系,教育引导各级干部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教育引导广大群众牢固树立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努力形成“人人谋发展、人人树形象”的社会新风尚。
三要深入开展“我为礼县优化发展环境做贡献”自查活动。坚持人人自查,人人反思,自觉把自己摆上位,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工作、作风,看是否有利于优化发展环境,是否有利于塑造良好形象。要通过自查,切实纠正和改进影响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营造投资建设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树立全县人民热情好客、包容开放的对外形象。
四要坚持开展“八项集中整治”活动。要坚持整治乱修乱建行为,全力维护土地政策和建设规划的权威性;要坚持整治滥采乱挖行为,全力维护合法探矿权人、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要坚持整治“不作为、乱作为”,促进各职能部门依法行使职责;要坚持治庸、治平、治懒、治散,提高机关行政效能;要坚持整治部门不良作风,对重点部门、窗口单位的工作纪律、服务态度、办事效率、工作作风等进行明查暗访,重点整顿影响发展环境、影响礼县形象的突出问题,真正达成“人人是礼县环境大使、人人是礼县形象代言人”的共识;要坚持整治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和企业周边环境,努力营造和谐安全的发展环境;要坚持整治城区环境,坚持不懈整顿城区环境脏乱差、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优化城市发展环境;要坚持整治市场秩序,彻底解决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等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创优发展环境发言提纲3
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入,还取决于创新环境。创新环境是创新主体所处空间范围内各种要素结合形成的关系总和,包括有利的政策体系、健全的体制机制、浓厚的文化氛围等。创新环境如何,对于能否聚集创新要素、挖掘创新潜能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总量位居全球第一,但为什么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其实,从“李约瑟之谜”到“钱学森之问”都指向一个问题:创新离不开良好环境。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创新的重要保障。实践表明,运用设置市场壁垒、产业壁垒等行政手段来集聚创新资源会导致缺乏竞争,反而会扼杀创新,而良好的财税、产业政策设计等则能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和创新者集聚。尤其是在民族产业创新初期,跨国公司往往凭借优势市场地位限制创新者进入。这就需要 -部门营造政策环境,利用市场化手段保护和支持本土企业创新,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效率。
完善的市场环境是创新的基础支撑。市场需求是创新的原动力。企业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以满足市场需求、开拓新市场进而获取利润为目的进行创新,这样的创新活动更为及时有效。哪里有市场需求,哪里就需要创新。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基础是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让市场做创新的裁判员。
顺畅的合作环境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大多数创新不是单个组织自己搞出来的,创新越来越需要人才、研发、资源合作。美国硅谷的大部分研究人员来自印度和中国。跨国公司通过建立跨国研发机构或国际技术联盟,将创新活动扩展到全球。在创新资源全球化、创新人才国际化、创新组织网络化的新形势下,支持创新必须营造顺畅的合作环境。我国当前尤其应促进产学研合作。我国科研人员大多数集聚在大学和科研院所,很多研究与市场脱节,有效创新不足,而企业缺乏科技领军人才和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可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有力推动创新。美国斯坦福大学“大学+科研+产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就是一个范例,其实质是基于市场导向整合各种资源,使研发活动专注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有效的投融资环境是创新的“催化剂”。风险投资是解决创业者初创期、高风险创新项目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美国硅谷,大学教授和研究生们的研究成果一做出来,甚至尚未成熟,就会被一大批风险投资者所关注,他们对这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前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包装上市获得社会资金支持。有了资金,又可以对创新成果进行完善,加快实现产业化、工程化。长期以来,我国专利实施率较低,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提供资金支持与包装上市服务。
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创新的沃土。创新能力强弱与社会价值理念、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社会理念有助于打破陈规,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市场化;鼓励竞争、崇尚合作的价值理念有助于拓展创新视野、提高创新效率;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有助于营造开放、公平的创新创业环境。教育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基础。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创新者,使其具备创新意识、实干精神,敢于面对失败、承担风险,善于洞察未来、把握机会,具有组织协调和成本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