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辛弃疾的感言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
引言: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读后令人心驰神往,当数珍品,我们为大家分享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一)
东风仿佛吹开了挂满花灯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聆如风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阵阵幽香随人而去。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苦苦寻觅千百次,猛然回头,那人却独立在寂寞冷落的灯光稀疏之地。《青玉案·元夕》中所描绘的场景使人陶醉,而那自甘寂寞、不慕繁华的孤高情怀也久久地回荡在心中。
第一次接触到这首词,是在小学五年级。当老师在讲解“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时,我心中顿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那种感觉似乎很熟悉,我极力品尝那种孤独,那种超脱凡尘的孤独。从前两句就可以想到,在元夕的夜晚,到处绽放着绚丽的烟火,那高挂的灯笼,照耀着大地,那车水马龙的街道,眼中全是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但是却有一个身影孤独的漫步在大街着,仿佛这一切都与其无关。当时的我年纪还小,不能完全体会到词所表达的感情,但我却喜欢上了这首词。我经常诵读着它,渐渐地,仿佛读懂了什么。
后来,我升入了初中。偶然的机会,我在教材上再一次发现了这首词。我仔细地阅读着赏析,似乎又被带入了元宵灯会的场景。但这一次,我明白了,那种孤独并不全是心灵的孤独,那是一种不慕富贵、不愿贪图安逸和世俗安乐的孤高情怀。穿越时空,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孤寂的身影。繁华、欢笑,这些转瞬即逝的东西,所带来的短暂欢乐却是那么吸引人,想要摆脱是十分不容易的。而她却达到了这种境界。零星的灯光之下,我对其涌起一阵尊敬之情。
前不久,春节来临。除夕夜,鞭炮声、礼花声此起彼伏,天空被五彩斑斓的色彩照亮。我离开人群,来到了凄清的河边。夜风吹拂着,苍茫的夜色扑面而来。我点燃了一根仙女棒,凝视着那跳跃着的微弱光。远方的礼花声渐渐微弱。此时,什么都不那么重要了。只有我,只有河,只有仙女棒,只有黑夜。在那浅浅的微光中,我仿佛又看到了元宵灯会上的那个身影。她对我淡淡地微笑着,我也对她报以一笑。默默无语中,彼此什么都明白了。她渐渐化为一缕轻烟,升入天际。我仍逗留在河边,沉醉在这孤寂的夜色中,感觉自己的肉体与灵魂都得到了洗涤。直到曙光微,新的一年在清晨的阳光中到来。
《青玉案。元夕》,这首短短67字的宋词,带给了我无限的思考与感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其感悟也渐渐深入。在夜深人静时,我常会在心中默念着这首词,在这个过程中,会得以自我反省,并使心静人定。不慕繁华、自甘孤寂、不贪图安逸,若能始终以此自勉,那么你将会淡定、自持,拥有一个平安而长久的人生。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二)
《青玉案·元夕》上阙描写的是元宵节欢快的场面,描述了如同“千花树”的彩灯,更有星星点点的烟火“如雨”般飘落。街上,富贵人家也乘坐着“宝马雕车”,出来欣赏“鱼龙舞”,呈现了一幅万民同欢的景象。节日的音乐充斥了整个地方,空中的月亮也格外明亮。在柔和的月光下,整个地方笼罩在一片灯火辉煌中。
诗词的下阕在描写人。诗人看到了正在观灯的女人,她们个个穿着美丽的服饰,带着节日特有的“雪柳”,谈笑着从他面前走过,所到之处,只有暗暗的衣香交织在空气中。诗人一直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后来无意间回首,却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人说,这首诗是对作者自己的写照,而灯火阑珊下的人影描写的是一个不与世同流合污的形象。其实,这首诗给当今社会所能带来的最大启示是不要盲目地在人群中寻找。
社会是复杂的,是由不同的人构成的。在如此变化多端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目标会使一个人变的麻木。在生活中,通向成功的道路永远不会是一条直线。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地到达胜利的顶峰,在路途中必定会经历风风雨雨。
盲目地向前冲可能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暮然回首”也可能使我们顿悟,明白许多先前的教训;回首往事还能让你从另一个角度看清原先所作所为,从而让你反思现在的行动是否值得。所以,有时候,“暮然回首”并不是对命运的屈服,而是另一种前进的方式,就如同哭泣不但可以发泄内心积压的情绪,还可以使一个人更为坚强。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会吧它放在人生的最高境界,因为只有有勇气回首那些不堪入目的往事,一个人才会成长,最后获得成功。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三)
元宵夜,彩灯辉煌,如吹落的繁花,又似洒满夜空的繁星雨点。香车宝马,笛声悠扬,圆月皓洁,一切尽在无法言语中,处处彰显着元宵的盛大和百姓的兴高采烈的`心情。佳人步履轻盈,笑语盈盈,随行处暗香浮动,真正是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而唯独自己依旧淡然若水,寻寻觅觅。蓦然回首之间,才发现那淡淡的喜悦渐渐模糊了,顺着零零散散的灯火望去,在相隔不远、寂静冷清的地方,伊人茕茕孑立,傲然俯视这盛大的场景,安静而脱俗。
词作从极力渲染元宵上夜的辉煌灿烂、绚丽缤纷的热闹场面入手,从侧面衬托出一个孤高淡泊、卓越超群、超脱世俗的女性,有别于那些脂粉罗绮的世俗之女,追求更为高洁脱俗的志趣。构思巧妙、立意独特,在香艳脂粉中充分展现了清新脱俗的气质,于同流合污中寻求超群拔俗,于模糊繁华中匠心独运,含蓄细腻,耐人寻味。陈廷焯《白雨寨词话》中说“稼轩最不工绮语”,也就是叙述语言平淡无奇却足以出奇制胜,达到想要的效果。并且指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亦了无余味”,说的大概就是苦苦追寻一个清高脱俗、自甘寂寞、淡泊个性的伊人。
然而梁启超称这首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丙卷引)确认为有所寄托。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一也怀疑此词为宋孝宗干道六年(1170)年所作,辛弃疾时在临安(今浙江杭州)任司农寺主簿,或以为作为次年也就是说此时的辛弃疾正处于仕途失意时期(《中国文学作品选注》第三卷中华书局2007第195页)。书中说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而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即一个画面上的目标。但是诗人也许从这幅画面上嗅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趣味。这样看来,它所反映的可能正是他自己在政治失意之时,宁愿闲居孤高自赏,也不肯同流合污,追求超拔脱俗品格的个性追求。
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的理解也在渐渐地深刻。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这个方面写出了自己独到的感悟。他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林申清《宋词三百首辞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第308页),用不同诗意的诗句来阐述他所说的人生的三个境界,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二》:“缠绵悱恻,雅近正中”。香兰泣露,燕子双飞,斜阳沐浴,然而明月无谙人事,只恨离别之苦。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自甘寂寞,勇于探索,雨横风狂,枯树凋敝,于高堂之上克服严寒,于失败之中寻求新的开拓,独自品味自
己走过的这段腥风血雨。这也许就是他所说的有我之境吧,万事万物都被赋予词人独到的情感,浓浓的相思之情伴随着他孤高冷清的身影,以一种审视万物的冷静探索生活的真实,平静安宁地奥立于天地之间。因而,寄情于景,寂静的万物传达着他深深地无奈的内心世界,与无我之中表现有我之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我心,求我得,足矣!也许是为了寻求心中的完美,独上高楼,疏放不羁,以酒作伴,强颜作乐。但是凡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必要的磨练是获得满足的前提。不管是难得的伊人还是失意的生活,都是对他有益的磨炼,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因而,即使衣带渐宽、面色憔悴,也是为了获得一份内心的自足和情感的愉悦。同样,生活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求知的过程,或许我们在这个艰难的旅程中历经千辛万苦,可依旧得不到我们预期的结果。那么是不是应该奋起直追,为我们曾经的付出而更加认真努力呢?或许我们还需要纠正自己的某些错误认识,寻求新的理解和感悟,为自己的前进之路注入新的血液和动力。敢于奋斗,勇于坚持,以一种傲然无畏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以我为本,以物观物,将物与我和谐的统一起来,物我混同,真正以一种平和淡然的态度去适应生活。
而第三境界的认知和实现,必定经历了第一境界高处不胜寒的淡然和无畏,承受了衣带渐宽、面色憔悴的坚韧和无悔,所以认识也更加深刻和清醒,无论是对于过去的沉痛缅怀还是对幸福未来的憧憬和满足,都带有词人强烈的生活感情,即所谓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对于生活中的我们来说,蓦然回首的那一刹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众里寻他的勇气,更需要把坚持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撑。即使练就了火眼,半途而废也只能让我们留下遗憾的叹息,敷衍了事的行径终究抵不过困难的阻挡,想要柳暗花明的灿烂,必先经过山重水复的艰险。生活就是这样,发现、探索、前进、满足,我们经历的很多,需要认识的也不少,想要生活就得具备一种生活的毅力和坚韧。
人生的三个境界也就是生活的各种步骤,或许我们曾在这条道路上迷茫无助,但是对于生活和困难的意义不断会有新的理解。我们好奇、迷茫、混乱、明了、欣喜,即使受到西风凋敝的冰冷、衣带渐宽的清寒,最终会遇到柳暗花明的美满。所以,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才可以很好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5篇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1
东风仿佛吹开了挂满花灯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聆如风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阵阵幽香随人而去。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苦苦寻觅千百次,猛然回头,那人却独立在寂寞冷落的灯光稀疏之地。《青玉案·元夕》中所描绘的场景使人陶醉,而那自甘寂寞、不慕繁华的孤高情怀也久久地回荡在心中。
第一次接触到这首词,是在小学五年级。当老师在讲解“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时,我心中顿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那种感觉似乎很熟悉,我极力品尝那种孤独,那种超脱凡尘的孤独。从前两句就可以想到,在元夕的夜晚,到处绽放着绚丽的烟火,那高挂的灯笼,照耀着大地,那车水马龙的街道,眼中全是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但是却有一个身影孤独的漫步在大街着,仿佛这一切都与其无关。当时的我年纪还小,不能完全体会到词所表达的感情,但我却喜欢上了这首词。我经常诵读着它,渐渐地,仿佛读懂了什么。
后来,我升入了初中。偶然的机会,我在教材上再一次发现了这首词。我仔细地阅读着赏析,似乎又被带入了元宵灯会的场景。但这一次,我明白了,那种孤独并不全是心灵的孤独,那是一种不慕富贵、不愿贪图安逸和世俗安乐的孤高情怀。穿越时空,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孤寂的身影。繁华、欢笑,这些转瞬即逝的东西,所带来的短暂欢乐却是那么吸引人,想要摆脱是十分不容易的。而她却达到了这种境界。零星的灯光之下,我对其涌起一阵尊敬之情。
前不久,春节来临。除夕夜,鞭炮声、礼花声此起彼伏,天空被五彩斑斓的色彩照亮。我离开人群,来到了凄清的河边。夜风吹拂着,苍茫的夜色扑面而来。我点燃了一根仙女棒,凝视着那跳跃着的微弱光。远方的礼花声渐渐微弱。此时,什么都不那么重要了。只有我,只有河,只有仙女棒,只有黑夜。在那浅浅的微光中,我仿佛又看到了元宵灯会上的那个身影。她对我淡淡地微笑着,我也对她报以一笑。默默无语中,彼此什么都明白了。她渐渐化为一缕轻烟,升入天际。我仍逗留在河边,沉醉在这孤寂的夜色中,感觉自己的肉体与灵魂都得到了洗涤。直到曙光微,新的一年在清晨的阳光中到来。
《青玉案·元夕》,这首短短67字的宋词,带给了我无限的思考与感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其感悟也渐渐深入。在夜深人静时,我常会在心中默念着这首词,在这个过程中,会得以自我反省,并使心静人定。不慕繁华、自甘孤寂、不贪图安逸,若能始终以此自勉,那么你将会淡定、自持,拥有一个平安而长久的人生。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2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农历正月十五日,古时称上元,又称元宵节,这夜称元夕。放灯观灯是上元盛事,故又称“灯节”。唐宋时期上元灯节已十分可观,唐时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放灯,故唐诗中写“火树银花”境况者甚多。宋时又增加十七、十八两晚,共放灯五日。花灯的品种达几十种。
此首词中的“玉壶”就是用白玉制作的灯,“鱼龙”指的是鱼形、龙形的彩灯。“花千树”形容花灯繁多,像千树开花。放烟花是元宵节另一道风景线,“星如雨”即烟火纷飞,洒落如雨。元宵之夜,称“闹元宵”,则热烈的气氛浓。上到至尊皇帝及宫妃臣僚,下至黎民百姓,无不观灯欢乐。古代女子平时不能随便出门,但元夕夜可以观灯,词中“蛾儿雪柳黄金缕”指当时女子在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特指盛装的女子。宋时许多大臣不愿意夫人元宵观灯,恐人众杂乱,有不测之虞,但无能阻止。
词的大意是:元宵之夜,彩灯齐放,犹如一阵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璀璨的焰火,又像漫天吹落的点点星雨。骏马雕车来往穿梭,脂粉馨香洒满街巷。丝竹管乐齐奏,白玉彩灯旋转,光耀夺目;鱼灯龙灯舞动,彻夜欢腾。盛装的赏灯女子,说说笑笑飘然而过,留下一丝淡淡的幽香。我找啊找,在人群中找了千百遍,也没能看到她的身影。猛然一回头,却见她正站在灯火暗淡稀疏的角落,默然无语。
这首元夕之作,写佳节良宵一次短暂的追求遇合,但却不是单纯的爱情词。其上片赋色瑰丽,极度夸张灯月交辉、车水马龙的繁华场面,这是陪衬笔墨,只是为了引出词的主旨;下片写在暗香浮动、罗绮如云的热闹场合中,始终寻不到伊人。寻觅之苦,那种执着、那种急切,以及久觅不见的失望之情,都浓缩在“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一句。然而笔锋陡然一转,创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境界,偶一回头,却在灯火冷落处惊喜地发现了“那人”的身影。她不在灿烂辉煌的华灯之下,不在热闹的人流中,一人独自站在远离喧嚣、隔绝繁华的`灯火阑珊的角落,不随波逐流,不自甘寂寞,孤芳高洁。她,就是词人苦苦寻觅的“意中人”。
辛弃疾是一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沙场猛士,但英雄不遇,壮志未酬。他的词以豪放雄浑著称,但纤绵婉约之作也值得称道。这首词即是代表作之一,历来受到好评。他的生命始终盘旋着一种进取与压抑、追求与愤慨的深刻矛盾,呈现出生命的崇高力量和无言的悲剧美。这首词的好处,在于写出了一个人由寻觅、追求,到终于发现这样的过程,这样的境界。词人苦苦寻觅、执着追求的“那人”,其实是一种处世态度,一种人格品质的形象化体现,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所表达的就是作者本人的志向和人格。梁启超评价他“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这首词的另一个好处,也在于告诉我们在学习、探求科学奥秘、做学问上,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3
元宵夜,彩灯辉煌,如吹落的繁花,又似洒满夜空的繁星雨点。香车宝马,笛声悠扬,圆月皓洁,一切尽在无法言语中,处处彰显着元宵的盛大和百姓的兴高采烈的心情。佳人步履轻盈,笑语盈盈,随行处暗香浮动,真正是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而唯独自己依旧淡然若水,寻寻觅觅。蓦然回首之间,才发现那淡淡的喜悦渐渐模糊了,顺着零零散散的灯火望去,在相隔不远、寂静冷清的地方,伊人茕茕孑立,傲然俯视这盛大的场景,安静而脱俗。
词作从极力渲染元宵上夜的辉煌灿烂、绚丽缤纷的热闹场面入手,从侧面衬托出一个孤高淡泊、卓越超群、超脱世俗的女性,有别于那些脂粉罗绮的世俗之女,追求更为高洁脱俗的志趣。构思巧妙、立意独特,在香艳脂粉中充分展现了清新脱俗的气质,于同流合污中寻求超群拔俗,于模糊繁华中匠心独运,含蓄细腻,耐人寻味。陈廷焯《白雨寨词话》中说“稼轩最不工绮语”,也就是叙述语言平淡无奇却足以出奇制胜,达到想要的效果。并且指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亦了无余味”,说的大概就是苦苦追寻一个清高脱俗、自甘寂寞、淡泊个性的伊人。
然而梁启超称这首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丙卷引)确认为有所寄托。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一也怀疑此词为宋孝宗干道六年(1170)年所作,辛弃疾时在临安(今浙江杭州)任司农寺主簿,或以为作为次年也就是说此时的辛弃疾正处于仕途失意时期。书中说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而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即一个画面上的目标。但是诗人也许从这幅画面上嗅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趣味。这样看来,它所反映的可能正是他自己在政治失意之时,宁愿闲居孤高自赏,也不肯同流合污,追求超拔脱俗品格的个性追求。
在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的理解也在渐渐地深刻。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这个方面写出了自己独到的感悟。他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用不同诗意的诗句来阐述他所说的人生的三个境界,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二》:“缠绵悱恻,雅近正中”。
香兰泣露,燕子双飞,斜阳沐浴,然而明月无谙人事,只恨离别之苦。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自甘寂寞,勇于探索,雨横风狂,枯树凋敝,于高堂之上克服严寒,于失败之中寻求新的开拓,独自品味自己走过的这段腥风血雨。这也许就是他所说的有我之境吧,万事万物都被赋予词人独到的情感,浓浓的相思之情伴随着他孤高冷清的身影,以一种审视万物的冷静探索生活的真实,平静安宁地奥立于天地之间。因而,寄情于景,寂静的万物传达着他深深地无奈的内心世界,与无我之中表现有我之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我心,求我得,足矣!也许是为了寻求心中的完美,独上高楼,疏放不羁,以酒作伴,强颜作乐。但是凡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必要的磨练是获得满足的前提。不管是难得的伊人还是失意的生活,都是对他有益的磨炼,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因而,即使衣带渐宽、面色憔悴,也是为了获得一份内心的自足和情感的愉悦。同样,生活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求知的过程,或许我们在这个艰难的旅程中历经千辛万苦,可依旧得不到我们预期的结果。那么是不是应该奋起直追,为我们曾经的付出而更加认真努力呢?或许我们还需要纠正自己的某些错误认识,寻求新的理解和感悟,为自己的前进之路注入新的血液和动力。敢于奋斗,勇于坚持,以一种傲然无畏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以我为本,以物观物,将物与我和谐的统一起来,物我混同,真正以一种平和淡然的态度去适应生活。
而第三境界的认知和实现。
必定经历了第一境界高处不胜寒的淡然和无畏,承受了衣带渐宽、面色憔悴的坚韧和无悔,所以认识也更加深刻和清醒,无论是对于过去的沉痛缅怀还是对幸福未来的憧憬和满足,都带有词人强烈的生活感情,即所谓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对于生活中的我们来说,蓦然回首的那一刹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众里寻他的勇气,更需要把坚持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撑。即使练就了火眼,半途而废也只能让我们留下遗憾的叹息,敷衍了事的行径终究抵不过困难的阻挡,想要柳暗花明的灿烂,必先经过山重水复的艰险。生活就是这样,发现、探索、前进、满足,我们经历的很多,需要认识的也不少,想要生活就得具备一种生活的毅力和坚韧。
人生的三个境界也就是生活的各种步骤,或许我们曾在这条道路上迷茫无助,但是对于生活和困难的意义不断会有新的理解。我们好奇、迷茫、混乱、明了、欣喜,即使受到西风凋敝的冰冷、衣带渐宽的清寒,最终会遇到柳暗花明的美满。所以,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才可以很好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4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曾多次引起我许多联想。
这首词首先描写了元宵节夜晚民众狂欢的场面:“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那生动形象的比喻,使灯火、烟花之景如在眼前,车马、人流、器乐之声如在耳边!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写下去,这不过是一首有关民俗节日的词。这一类应景词在宋代不胜枚举,宋人笔记、讲史中也详细描述过元宵节的情景,如《新刊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从腊月初一日直点灯到宣和六年正月十五日”,“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戴着玉梅、雪柳、闹鹅儿,直到鳌山下看灯”。
然而,这首词的独到之处,是以寻找“那人”为线索,转换了关注的目光:“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顿时,场面从喧闹转向了冷清,读者的心也随着那“蓦然回首”的瞬间而怦然一跳,那些“宝马雕车”已经远去,那些“笑语盈盈”的女性也成了陪衬,一个不同凡俗的“女性”形象凸现在眼前。
仔细观察,这个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似曾相识。李清照在《永遇乐》中已经描写过了:“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这热闹的节日唤起了她对往事的记忆:“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不正是一个元宵佳节时独自“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吗?
辛弃疾曾经“效易安体”作词,难免受到“易安体”元夕词的熏染。可以说,李清照这首元夕词已经成为南宋词人构建集体记忆的一个载体。无论是“中州盛日”的往事,还是“如今憔悴”的境遇,都会引起读者对现实情境的清醒认识。临安沦陷后,南宋将亡,又是一个元宵节,刘辰翁在《永遇乐》词序中写道:“余自乙亥(1275)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刘辰翁以李清照“自喻”,重新追忆着:“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然而,今日的情景更是悲苦过之:“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对比这三首元夕词,不难发现对南宋词人来说,“元宵佳节”是唤起“中州盛日”的记忆、象征汉族风俗的一个特殊符号。在宋亡以后的第一个元夕(1277),刘辰翁在《柳梢青》词中,就抒发了文人对节日喧闹之声的另一感觉:“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辛弃疾这首《青玉案》的写作时间,在李清照之后,刘辰翁之前。如果联系南宋时事的特殊背景,辛弃疾笔下的喧闹场面,与“灯火阑珊处”的对比,应该是别有寄托的。
进一步分析,这三首词隐含着一个文人创作特有的抒写模式,即“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对比结构。通过喧闹与孤寂、众人形象与自我形象的对比,来表现文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对社会变迁的历史记忆,对朝廷时事的清醒认识,这也是宋代文人以诗为词、以文为词所开拓出来的一种境界。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如果失去了这种对比结构,辛弃疾词中的“我”就会沉浸在世俗的节日场景中,被一片喧嚣之声淹没了。
从“有境界”的角度来读辛弃疾的这首词,我们不妨把词人寻找“那人”的过程,看作是寻找“自我”而渐入佳境的过程,“那人”是词人的一个替身,或者说是象征“自我”的一个影子;“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写的是词人内心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而“蓦然回首”,象征着一个顿悟人生的阶段,一种不同凡俗的清醒姿态。近代大学者梁启超对古代文人这种描写模式是十分熟悉的,曾经一语中的,评点这首词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蘅馆词选》)我们借用这句话来评价李清照、刘辰翁的词也是恰当的,只是李清照和刘辰翁已经将这种“伤心人”的“怀抱”明明白白地写了出来,已经将自身设置在“自怜幽独”的场景之中了。辛弃疾这首词却比较含蓄,只是描写了“我”苦苦追寻的过程,并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对比和象征。
如果把握了这样一种对比结构,我们会有更多的感悟。这是一种文学的境界,在外在的喧闹场景之中,去追寻内心超越的审美境界,这正像陶渊明《饮酒》诗所描写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了这种“心远”的境界,朱自清才能在“荷塘月色”下,感悟“独处的妙处”,写出耐人寻味的美文。
这是一种学问的境界。王国维曾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词,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过的三种境界之一。只有经历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寂寞,以及“千百度”执著不舍的追求,才能有“蓦然回首”的独到发现和喜悦。这一点对今天的学人更有警示意义。
这也是一种良知者特有的人生境界。在词人笔下喧闹的世俗场景的反衬下,我们读懂了李清照的凄苦、刘辰翁的感伤,也就理解了一个文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记忆,对人生命运的深沉反思,以及对社会时事的深层牵挂。这也是今天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一种情怀,应该担当的一份责任。
或许这也是一种生活情调。在如今众声喧哗、不惜“娱乐至死”的媒介环境中,我们不妨选择一个节日的夜晚,关掉电视,拾起一本诗词,轻轻地翻动书页,静静地与古人对话,品味那种经久不衰、打动人心的艺术境界。于是,我们浮躁的心情渐渐地沉静下来了,我们在平凡的人生中感悟到了更多的韵味。这不是比“想唱就唱,想喝就喝”的节日更有意义吗?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5
《青玉案·元夕》上阙描写的是元宵节欢快的场面,描述了如同“千花树”的彩灯,更有星星点点的烟火“如雨”般飘落。街上,富贵人家也乘坐着“宝马雕车”,出来欣赏“鱼龙舞”,呈现了一幅万民同欢的景象。节日的音乐充斥了整个地方,空中的月亮也格外明亮。在柔和的月光下,整个地方笼罩在一片灯火辉煌中。
诗词的下阕在描写人。诗人看到了正在观灯的女人,她们个个穿着美丽的服饰,带着节日特有的“雪柳”,谈笑着从他面前走过,所到之处,只有暗暗的衣香交织在空气中。诗人一直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后来无意间回首,却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人说,这首诗是对作者自己的写照,而灯火阑珊下的人影描写的是一个不与世同流合污的形象。其实,这首诗给当今社会所能带来的最大启示是不要盲目地在人群中寻找。
社会是复杂的,是由不同的人构成的。在如此变化多端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目标会使一个人变的麻木。在生活中,通向成功的道路永远不会是一条直线。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地到达胜利的顶峰,在路途中必定会经历风风雨雨。
盲目地向前冲可能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暮然回首”也可能使我们顿悟,明白许多先前的教训;回首往事还能让你从另一个角度看清原先所作所为,从而让你反思现在的行动是否值得。所以,有时候,“暮然回首”并不是对命运的屈服,而是另一种前进的方式,就如同哭泣不但可以发泄内心积压的情绪,还可以使一个人更为坚强。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会吧它放在人生的最高境界,因为只有有勇气回首那些不堪入目的往事,一个人才会成长,最后获得成功。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精选5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青玉案》读后感1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曾多次引起我许多联想。
这首词首先描写了元宵节夜晚民众狂欢的场面:“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那生动形象的比喻,使灯火、烟花之景如在眼前,车马、人流、器乐之声如在耳边!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写下去,这不过是一首有关民俗节日的词。这一类应景词在宋代不胜枚举,宋人笔记、讲史中也详细描述过元宵节的情景,如《新刊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从腊月初一日直点灯到宣和六年正月十五日”,“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戴着玉梅、雪柳、闹鹅儿,直到鳌山下看灯”。
然而,这首词的独到之处,是以寻找“那人”为线索,转换了关注的目光:“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顿时,场面从喧闹转向了冷清,读者的心也随着那“蓦然回首”的瞬间而怦然一跳,那些“宝马雕车”已经远去,那些“笑语盈盈”的女性也成了陪衬,一个不同凡俗的“女性”形象凸现在眼前。
仔细观察,这个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似曾相识。李清照在《永遇乐》中已经描写过了:“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这热闹的节日唤起了她对往事的记忆:“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不正是一个元宵佳节时独自“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吗?
辛弃疾曾经“效易安体”作词,难免受到“易安体”元夕词的熏染。可以说,李清照这首元夕词已经成为南宋词人构建集体记忆的一个载体。无论是“中州盛日”的往事,还是“如今憔悴”的境遇,都会引起读者对现实情境的清醒认识。临安沦陷后,南宋将亡,又是一个元宵节,刘辰翁在《永遇乐》词序中写道:“余自乙亥(1275)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刘辰翁以李清照“自喻”,重新追忆着:“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然而,今日的情景更是悲苦过之:“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对比这三首元夕词,不难发现对南宋词人来说,“元宵佳节”是唤起“中州盛日”的记忆、象征汉族风俗的一个特殊符号。在宋亡以后的第一个元夕(1277),刘辰翁在《柳梢青》词中,就抒发了文人对节日喧闹之声的另一感觉:“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辛弃疾这首《青玉案》的写作时间,在李清照之后,刘辰翁之前。如果联系南宋时事的特殊背景,辛弃疾笔下的喧闹场面,与“灯火阑珊处”的对比,应该是别有寄托的。
进一步分析,这三首词隐含着一个文人创作特有的抒写模式,即“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对比结构。通过喧闹与孤寂、众人形象与自我形象的对比,来表现文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对社会变迁的历史记忆,对朝廷时事的清醒认识,这也是宋代文人以诗为词、以文为词所开拓出来的一种境界。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如果失去了这种对比结构,辛弃疾词中的“我”就会沉浸在世俗的节日场景中,被一片喧嚣之声淹没了。
从“有境界”的角度来读辛弃疾的这首词,我们不妨把词人寻找“那人”的过程,看作是寻找“自我”而渐入佳境的过程,“那人”是词人的一个替身,或者说是象征“自我”的一个影子;“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写的是词人内心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而“蓦然回首”,象征着一个顿悟人生的阶段,一种不同凡俗的清醒姿态。近代大学者梁启超对古代文人这种描写模式是十分熟悉的,曾经一语中的,评点这首词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蘅馆词选》)我们借用这句话来评价李清照、刘辰翁的词也是恰当的,只是李清照和刘辰翁已经将这种“伤心人”的“怀抱”明明白白地写了出来,已经将自身设置在“自怜幽独”的场景之中了。辛弃疾这首词却比较含蓄,只是描写了“我”苦苦追寻的过程,并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对比和象征。
如果把握了这样一种对比结构,我们会有更多的感悟。这是一种文学的境界,在外在的喧闹场景之中,去追寻内心超越的审美境界,这正像陶渊明《饮酒》诗所描写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了这种“心远”的境界,朱自清才能在“荷塘月色”下,感悟“独处的妙处”,写出耐人寻味的美文。
这是一种学问的境界。王国维曾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词,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过的三种境界之一。只有经历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寂寞,以及“千百度”执著不舍的追求,才能有“蓦然回首”的独到发现和喜悦。这一点对今天的学人更有警示意义。
这也是一种良知者特有的人生境界。在词人笔下喧闹的世俗场景的反衬下,我们读懂了李清照的凄苦、刘辰翁的感伤,也就理解了一个文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记忆,对人生命运的深沉反思,以及对社会时事的深层牵挂。这也是今天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一种情怀,应该担当的一份责任。
或许这也是一种生活情调。在如今众声喧哗、不惜“娱乐至死”的媒介环境中,我们不妨选择一个节日的夜晚,关掉电视,拾起一本诗词,轻轻地翻动书页,静静地与古人对话,品味那种经久不衰、打动人心的艺术境界。于是,我们浮躁的心情渐渐地沉静下来了,我们在平凡的人生中感悟到了更多的韵味。这不是比“想唱就唱,想喝就喝”的节日更有意义吗?
《青玉案》读后感2
元宵夜,彩灯辉煌,如吹落的繁花,又似洒满夜空的繁星雨点。香车宝马,笛声悠扬,圆月皓洁,一切尽在无法言语中,处处彰显着元宵的盛大和百姓的兴高采烈的心情。佳人步履轻盈,笑语盈盈,随行处暗香浮动,真正是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而唯独自己依旧淡然若水,寻寻觅觅。蓦然回首之间,才发现那淡淡的喜悦渐渐模糊了,顺着零零散散的灯火望去,在相隔不远、寂静冷清的地方,伊人茕茕孑立,傲然俯视这盛大的场景,安静而脱俗。
词作从极力渲染元宵上夜的辉煌灿烂、绚丽缤纷的热闹场面入手,从侧面衬托出一个孤高淡泊、卓越超群、超脱世俗的女性,有别于那些脂粉罗绮的世俗之女,追求更为高洁脱俗的志趣。构思巧妙、立意独特,在香艳脂粉中充分展现了清新脱俗的气质,于同流合污中寻求超群拔俗,于模糊繁华中匠心独运,含蓄细腻,耐人寻味。陈廷焯《白雨寨词话》中说“稼轩最不工绮语”,也就是叙述语言平淡无奇却足以出奇制胜,达到想要的效果。并且指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亦了无余味”,说的大概就是苦苦追寻一个清高脱俗、自甘寂寞、淡泊个性的伊人。
然而梁启超称这首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丙卷引)确认为有所寄托。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一也怀疑此词为宋孝宗干道六年(1170)年所作,辛弃疾时在临安(今浙江杭州)任司农寺主簿,或以为作为次年也就是说此时的辛弃疾正处于仕途失意时期。书中说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而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即一个画面上的目标。但是诗人也许从这幅画面上嗅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趣味。这样看来,它所反映的可能正是他自己在政治失意之时,宁愿闲居孤高自赏,也不肯同流合污,追求超拔脱俗品格的个性追求。
在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的理解也在渐渐地深刻。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这个方面写出了自己独到的感悟。他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用不同诗意的诗句来阐述他所说的人生的三个境界,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二》:“缠绵悱恻,雅近正中”。
香兰泣露,燕子双飞,斜阳沐浴,然而明月无谙人事,只恨离别之苦。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自甘寂寞,勇于探索,雨横风狂,枯树凋敝,于高堂之上克服严寒,于失败之中寻求新的开拓,独自品味自己走过的这段腥风血雨。这也许就是他所说的有我之境吧,万事万物都被赋予词人独到的情感,浓浓的相思之情伴随着他孤高冷清的身影,以一种审视万物的冷静探索生活的真实,平静安宁地奥立于天地之间。因而,寄情于景,寂静的万物传达着他深深地无奈的内心世界,与无我之中表现有我之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我心,求我得,足矣!也许是为了寻求心中的完美,独上高楼,疏放不羁,以酒作伴,强颜作乐。但是凡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必要的磨练是获得满足的前提。不管是难得的伊人还是失意的生活,都是对他有益的磨炼,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因而,即使衣带渐宽、面色憔悴,也是为了获得一份内心的自足和情感的愉悦。同样,生活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求知的过程,或许我们在这个艰难的旅程中历经千辛万苦,可依旧得不到我们预期的结果。那么是不是应该奋起直追,为我们曾经的付出而更加认真努力呢?或许我们还需要纠正自己的某些错误认识,寻求新的理解和感悟,为自己的前进之路注入新的血液和动力。敢于奋斗,勇于坚持,以一种傲然无畏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以我为本,以物观物,将物与我和谐的统一起来,物我混同,真正以一种平和淡然的态度去适应生活。
而第三境界的认知和实现。
必定经历了第一境界高处不胜寒的淡然和无畏,承受了衣带渐宽、面色憔悴的坚韧和无悔,所以认识也更加深刻和清醒,无论是对于过去的沉痛缅怀还是对幸福未来的憧憬和满足,都带有词人强烈的生活感情,即所谓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对于生活中的我们来说,蓦然回首的那一刹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众里寻他的勇气,更需要把坚持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撑。即使练就了火眼,半途而废也只能让我们留下遗憾的叹息,敷衍了事的行径终究抵不过困难的阻挡,想要柳暗花明的灿烂,必先经过山重水复的艰险。生活就是这样,发现、探索、前进、满足,我们经历的很多,需要认识的也不少,想要生活就得具备一种生活的毅力和坚韧。
人生的三个境界也就是生活的各种步骤,或许我们曾在这条道路上迷茫无助,但是对于生活和困难的意义不断会有新的理解。我们好奇、迷茫、混乱、明了、欣喜,即使受到西风凋敝的冰冷、衣带渐宽的清寒,最终会遇到柳暗花明的美满。所以,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才可以很好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青玉案》读后感3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农历正月十五日,古时称上元,又称元宵节,这夜称元夕。放灯观灯是上元盛事,故又称“灯节”。唐宋时期上元灯节已十分可观,唐时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放灯,故唐诗中写“火树银花”境况者甚多。宋时又增加十七、十八两晚,共放灯五日。花灯的品种达几十种。
此首词中的“玉壶”就是用白玉制作的灯,“鱼龙”指的是鱼形、龙形的彩灯。“花千树”形容花灯繁多,像千树开花。放烟花是元宵节另一道风景线,“星如雨”即烟火纷飞,洒落如雨。元宵之夜,称“闹元宵”,则热烈的气氛浓。上到至尊皇帝及宫妃臣僚,下至黎民百姓,无不观灯欢乐。古代女子平时不能随便出门,但元夕夜可以观灯,词中“蛾儿雪柳黄金缕”指当时女子在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特指盛装的女子。宋时许多大臣不愿意夫人元宵观灯,恐人众杂乱,有不测之虞,但无能阻止。
词的大意是:元宵之夜,彩灯齐放,犹如一阵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璀璨的焰火,又像漫天吹落的点点星雨。骏马雕车来往穿梭,脂粉馨香洒满街巷。丝竹管乐齐奏,白玉彩灯旋转,光耀夺目;鱼灯龙灯舞动,彻夜欢腾。盛装的赏灯女子,说说笑笑飘然而过,留下一丝淡淡的幽香。我找啊找,在人群中找了千百遍,也没能看到她的身影。猛然一回头,却见她正站在灯火暗淡稀疏的角落,默然无语。
这首元夕之作,写佳节良宵一次短暂的追求遇合,但却不是单纯的爱情词。其上片赋色瑰丽,极度夸张灯月交辉、车水马龙的繁华场面,这是陪衬笔墨,只是为了引出词的主旨;下片写在暗香浮动、罗绮如云的热闹场合中,始终寻不到伊人。寻觅之苦,那种执着、那种急切,以及久觅不见的失望之情,都浓缩在“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一句。然而笔锋陡然一转,创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境界,偶一回头,却在灯火冷落处惊喜地发现了“那人”的身影。她不在灿烂辉煌的华灯之下,不在热闹的人流中,一人独自站在远离喧嚣、隔绝繁华的灯火阑珊的角落,不随波逐流,不自甘寂寞,孤芳高洁。她,就是词人苦苦寻觅的“意中人”。
辛弃疾是一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沙场猛士,但英雄不遇,壮志未酬。他的词以豪放雄浑著称,但纤绵婉约之作也值得称道。这首词即是代表作之一,历来受到好评。他的生命始终盘旋着一种进取与压抑、追求与愤慨的深刻矛盾,呈现出生命的崇高力量和无言的悲剧美。这首词的好处,在于写出了一个人由寻觅、追求,到终于发现这样的过程,这样的境界。词人苦苦寻觅、执着追求的“那人”,其实是一种处世态度,一种人格品质的形象化体现,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所表达的就是作者本人的志向和人格。梁启超评价他“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这首词的另一个好处,也在于告诉我们在学习、探求科学奥秘、做学问上,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青玉案》读后感4
《青玉案·元夕》上阙描写的是元宵节欢快的场面,描述了如同“千花树”的彩灯,更有星星点点的烟火“如雨”般飘落。街上,富贵人家也乘坐着“宝马雕车”,出来欣赏“鱼龙舞”,呈现了一幅万民同欢的景象。节日的音乐充斥了整个地方,空中的月亮也格外明亮。在柔和的月光下,整个地方笼罩在一片灯火辉煌中。
诗词的下阕在描写人。诗人看到了正在观灯的女人,她们个个穿着美丽的服饰,带着节日特有的“雪柳”,谈笑着从他面前走过,所到之处,只有暗暗的衣香交织在空气中。诗人一直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后来无意间回首,却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人说,这首诗是对作者自己的写照,而灯火阑珊下的人影描写的是一个不与世同流合污的形象。其实,这首诗给当今社会所能带来的最大启示是不要盲目地在人群中寻找。
社会是复杂的,是由不同的人构成的。在如此变化多端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目标会使一个人变的麻木。在生活中,通向成功的道路永远不会是一条直线。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地到达胜利的顶峰,在路途中必定会经历风风雨雨。
盲目地向前冲可能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暮然回首”也可能使我们顿悟,明白许多先前的教训;回首往事还能让你从另一个角度看清原先所作所为,从而让你反思现在的行动是否值得。所以,有时候,“暮然回首”并不是对命运的屈服,而是另一种前进的方式,就如同哭泣不但可以发泄内心积压的情绪,还可以使一个人更为坚强。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会吧它放在人生的最高境界,因为只有有勇气回首那些不堪入目的往事,一个人才会成长,最后获得成功。
《青玉案》读后感5
东风仿佛吹开了挂满花灯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聆如风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阵阵幽香随人而去。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苦苦寻觅千百次,猛然回头,那人却独立在寂寞冷落的灯光稀疏之地。《青玉案·元夕》中所描绘的场景使人陶醉,而那自甘寂寞、不慕繁华的孤高情怀也久久地回荡在心中。
第一次接触到这首词,是在小学五年级。当老师在讲解“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时,我心中顿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那种感觉似乎很熟悉,我极力品尝那种孤独,那种超脱凡尘的孤独。从前两句就可以想到,在元夕的夜晚,到处绽放着绚丽的烟火,那高挂的灯笼,照耀着大地,那车水马龙的街道,眼中全是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但是却有一个身影孤独的漫步在大街着,仿佛这一切都与其无关。当时的我年纪还小,不能完全体会到词所表达的感情,但我却喜欢上了这首词。我经常诵读着它,渐渐地,仿佛读懂了什么。
后来,我升入了初中。偶然的机会,我在教材上再一次发现了这首词。我仔细地阅读着赏析,似乎又被带入了元宵灯会的场景。但这一次,我明白了,那种孤独并不全是心灵的孤独,那是一种不慕富贵、不愿贪图安逸和世俗安乐的孤高情怀。穿越时空,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孤寂的身影。繁华、欢笑,这些转瞬即逝的东西,所带来的短暂欢乐却是那么吸引人,想要摆脱是十分不容易的。而她却达到了这种境界。零星的灯光之下,我对其涌起一阵尊敬之情。
前不久,春节来临。除夕夜,鞭炮声、礼花声此起彼伏,天空被五彩斑斓的色彩照亮。我离开人群,来到了凄清的河边。夜风吹拂着,苍茫的夜色扑面而来。我点燃了一根仙女棒,凝视着那跳跃着的微弱光。远方的礼花声渐渐微弱。此时,什么都不那么重要了。只有我,只有河,只有仙女棒,只有黑夜。在那浅浅的微光中,我仿佛又看到了元宵灯会上的那个身影。她对我淡淡地微笑着,我也对她报以一笑。默默无语中,彼此什么都明白了。她渐渐化为一缕轻烟,升入天际。我仍逗留在河边,沉醉在这孤寂的夜色中,感觉自己的肉体与灵魂都得到了洗涤。直到曙光微,新的一年在清晨的阳光中到来。
《青玉案·元夕》,这首短短67字的宋词,带给了我无限的思考与感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其感悟也渐渐深入。在夜深人静时,我常会在心中默念着这首词,在这个过程中,会得以自我反省,并使心静人定。不慕繁华、自甘孤寂、不贪图安逸,若能始终以此自勉,那么你将会淡定、自持,拥有一个平安而长久的人生。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1
元宵夜,彩灯辉煌,如吹落的繁花,又似洒满夜空的繁星雨点。香车宝马,笛声悠扬,圆月皓洁,一切尽在无法言语中,处处彰显着元宵的盛大和百姓的兴高采烈的心情。佳人步履轻盈,笑语盈盈,随行处暗香浮动,真正是一个春风沉醉的晚上。而唯独自己依旧淡然若水,寻寻觅觅。蓦然回首之间,才发现那淡淡的喜悦渐渐模糊了,顺着零零散散的灯火望去,在相隔不远、寂静冷清的地方,伊人茕茕孑立,傲然俯视这盛大的场景,安静而脱俗。
词作从极力渲染元宵上夜的辉煌灿烂、绚丽缤纷的热闹场面入手,从侧面衬托出一个孤高淡泊、卓越超群、超脱世俗的女性,有别于那些脂粉罗绮的世俗之女,追求更为高洁脱俗的志趣。构思巧妙、立意独特,在香艳脂粉中充分展现了清新脱俗的气质,于同流合污中寻求超群拔俗,于模糊繁华中匠心独运,含蓄细腻,耐人寻味。陈廷焯《白雨寨词话》中说“稼轩最不工绮语”,也就是叙述语言平淡无奇却足以出奇制胜,达到想要的效果。并且指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亦了无余味”,说的大概就是苦苦追寻一个清高脱俗、自甘寂寞、淡泊个性的伊人。
然而梁启超称这首词“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梁令娴《艺蘅馆词选》丙卷引)确认为有所寄托。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卷一也怀疑此词为宋孝宗干道六年(1170)年所作,辛弃疾时在临安(今浙江杭州)任司农寺主簿,或以为作为次年也就是说此时的辛弃疾正处于仕途失意时期。书中说作者追慕的是一个不同凡俗、自甘寂寞、而有些迟暮之感的美人,即一个画面上的目标。但是诗人也许从这幅画面上嗅到了自己意想不到的趣味。这样看来,它所反映的可能正是他自己在政治失意之时,宁愿闲居孤高自赏,也不肯同流合污,追求超拔脱俗品格的个性追求。
在发展的进程中,人们的理解也在渐渐地深刻。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这个方面写出了自己独到的感悟。他在他的著作《人间词话》中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用不同诗意的诗句来阐述他所说的人生的三个境界,写出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清陈廷焯《词则·大雅集卷二》:“缠绵悱恻,雅近正中”。
香兰泣露,燕子双飞,斜阳沐浴,然而明月无谙人事,只恨离别之苦。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自甘寂寞,勇于探索,雨横风狂,枯树凋敝,于高堂之上克服严寒,于失败之中寻求新的开拓,独自品味自己走过的这段腥风血雨。这也许就是他所说的有我之境吧,万事万物都被赋予词人独到的情感,浓浓的相思之情伴随着他孤高冷清的身影,以一种审视万物的冷静探索生活的真实,平静安宁地奥立于天地之间。因而,寄情于景,寂静的万物传达着他深深地无奈的内心世界,与无我之中表现有我之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以我心,求我得,足矣!也许是为了寻求心中的完美,独上高楼,疏放不羁,以酒作伴,强颜作乐。但是凡成大事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必要的磨练是获得满足的前提。不管是难得的伊人还是失意的生活,都是对他有益的磨炼,是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
因而,即使衣带渐宽、面色憔悴,也是为了获得一份内心的自足和情感的愉悦。同样,生活就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求知的过程,或许我们在这个艰难的旅程中历经千辛万苦,可依旧得不到我们预期的结果。那么是不是应该奋起直追,为我们曾经的付出而更加认真努力呢?或许我们还需要纠正自己的某些错误认识,寻求新的理解和感悟,为自己的前进之路注入新的血液和动力。敢于奋斗,勇于坚持,以一种傲然无畏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以我为本,以物观物,将物与我和谐的统一起来,物我混同,真正以一种平和淡然的态度去适应生活。
而第三境界的认知和实现。
必定经历了第一境界高处不胜寒的淡然和无畏,承受了衣带渐宽、面色憔悴的坚韧和无悔,所以认识也更加深刻和清醒,无论是对于过去的沉痛缅怀还是对幸福未来的憧憬和满足,都带有词人强烈的生活感情,即所谓的“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对于生活中的我们来说,蓦然回首的那一刹那,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众里寻他的勇气,更需要把坚持作为我们的精神支撑。即使练就了火眼,半途而废也只能让我们留下遗憾的叹息,敷衍了事的行径终究抵不过困难的阻挡,想要柳暗花明的灿烂,必先经过山重水复的艰险。生活就是这样,发现、探索、前进、满足,我们经历的很多,需要认识的也不少,想要生活就得具备一种生活的毅力和坚韧。
人生的三个境界也就是生活的各种步骤,或许我们曾在这条道路上迷茫无助,但是对于生活和困难的意义不断会有新的理解。我们好奇、迷茫、混乱、明了、欣喜,即使受到西风凋敝的冰冷、衣带渐宽的清寒,最终会遇到柳暗花明的美满。所以,不抛弃,不放弃,我们才可以很好地面对以后的生活。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2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曾多次引起我许多联想。
这首词首先描写了元宵节夜晚民众狂欢的场面:“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那生动形象的比喻,使灯火、烟花之景如在眼前,车马、人流、器乐之声如在耳边!如果顺着这个思路写下去,这不过是一首有关民俗节日的词。这一类应景词在宋代不胜枚举,宋人笔记、讲史中也详细描述过元宵节的情景,如《新刊大宋宣和遗事》记载:“从腊月初一日直点灯到宣和六年正月十五日”,“京师民有似云浪,尽头上戴着玉梅、雪柳、闹鹅儿,直到鳌山下看灯”。
然而,这首词的独到之处,是以寻找“那人”为线索,转换了关注的目光:“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顿时,场面从喧闹转向了冷清,读者的心也随着那“蓦然回首”的瞬间而怦然一跳,那些“宝马雕车”已经远去,那些“笑语盈盈”的女性也成了陪衬,一个不同凡俗的“女性”形象凸现在眼前。
仔细观察,这个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似曾相识。李清照在《永遇乐》中已经描写过了:“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这热闹的节日唤起了她对往事的记忆:“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这不正是一个元宵佳节时独自“在灯火阑珊处”的女性形象吗?
辛弃疾曾经“效易安体”作词,难免受到“易安体”元夕词的熏染。可以说,李清照这首元夕词已经成为南宋词人构建集体记忆的一个载体。无论是“中州盛日”的往事,还是“如今憔悴”的境遇,都会引起读者对现实情境的'清醒认识。临安沦陷后,南宋将亡,又是一个元宵节,刘辰翁在《永遇乐》词序中写道:“余自乙亥(1275)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刘辰翁以李清照“自喻”,重新追忆着:“宣和旧日,临安南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鬟三五,能赋词最苦。”然而,今日的情景更是悲苦过之:“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釭无寐,满村社鼓。”
对比这三首元夕词,不难发现对南宋词人来说,“元宵佳节”是唤起“中州盛日”的记忆、象征汉族风俗的一个特殊符号。在宋亡以后的第一个元夕(1277),刘辰翁在《柳梢青》词中,就抒发了文人对节日喧闹之声的另一感觉:“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辛弃疾这首《青玉案》的写作时间,在李清照之后,刘辰翁之前。如果联系南宋时事的特殊背景,辛弃疾笔下的喧闹场面,与“灯火阑珊处”的对比,应该是别有寄托的。
进一步分析,这三首词隐含着一个文人创作特有的抒写模式,即“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对比结构。通过喧闹与孤寂、众人形象与自我形象的对比,来表现文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对社会变迁的历史记忆,对朝廷时事的清醒认识,这也是宋代文人以诗为词、以文为词所开拓出来的一种境界。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如果失去了这种对比结构,辛弃疾词中的“我”就会沉浸在世俗的节日场景中,被一片喧嚣之声淹没了。
从“有境界”的角度来读辛弃疾的这首词,我们不妨把词人寻找“那人”的过程,看作是寻找“自我”而渐入佳境的过程,“那人”是词人的一个替身,或者说是象征“自我”的一个影子;“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写的是词人内心所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而“蓦然回首”,象征着一个顿悟人生的阶段,一种不同凡俗的清醒姿态。近代大学者梁启超对古代文人这种描写模式是十分熟悉的,曾经一语中的,评点这首词是:“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蘅馆词选》)我们借用这句话来评价李清照、刘辰翁的词也是恰当的,只是李清照和刘辰翁已经将这种“伤心人”的“怀抱”明明白白地写了出来,已经将自身设置在“自怜幽独”的场景之中了。辛弃疾这首词却比较含蓄,只是描写了“我”苦苦追寻的过程,并以“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对比和象征。
如果把握了这样一种对比结构,我们会有更多的感悟。这是一种文学的境界,在外在的喧闹场景之中,去追寻内心超越的审美境界,这正像陶渊明《饮酒》诗所描写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有了这种“心远”的境界,朱自清才能在“荷塘月色”下,感悟“独处的妙处”,写出耐人寻味的美文。
这是一种学问的境界。王国维曾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句词,比喻“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过的三种境界之一。只有经历了“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寂寞,以及“千百度”执著不舍的追求,才能有“蓦然回首”的独到发现和喜悦。这一点对今天的学人更有警示意义。
这也是一种良知者特有的人生境界。在词人笔下喧闹的世俗场景的反衬下,我们读懂了李清照的凄苦、刘辰翁的感伤,也就理解了一个文人对历史文化的深刻记忆,对人生命运的深沉反思,以及对社会时事的深层牵挂。这也是今天的知识分子应该具有的一种情怀,应该担当的一份责任。
或许这也是一种生活情调。在如今众声喧哗、不惜“娱乐至死”的媒介环境中,我们不妨选择一个节日的夜晚,关掉电视,拾起一本诗词,轻轻地翻动书页,静静地与古人对话,品味那种经久不衰、打动人心的艺术境界。于是,我们浮躁的心情渐渐地沉静下来了,我们在平凡的人生中感悟到了更多的韵味。这不是比“想唱就唱,想喝就喝”的节日更有意义吗?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3
东风仿佛吹开了挂满花灯的千棵树,又如将空中的繁星吹落,像阵阵星雨。华丽的香车宝马在路上来来往往,各式各样的醉人香气弥漫着大街。悦耳的音乐之声四处回荡,聆如风萧和玉壶在空中流光飞舞,热闹的夜晚鱼龙形的彩灯在翻腾。美人的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晶莹多彩的装扮在人群中晃动。她们面容微笑,阵阵幽香随人而去。穿行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苦苦寻觅千百次,猛然回头,那人却独立在寂寞冷落的灯光稀疏之地。《青玉案·元夕》中所描绘的场景使人陶醉,而那自甘寂寞、不慕繁华的孤高情怀也久久地回荡在心中。
第一次接触到这首词,是在小学五年级。当老师在讲解“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一句时,我心中顿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那种感觉似乎很熟悉,我极力品尝那种孤独,那种超脱凡尘的孤独。从前两句就可以想到,在元夕的夜晚,到处绽放着绚丽的烟火,那高挂的灯笼,照耀着大地,那车水马龙的街道,眼中全是歌舞升平的繁华景象。但是却有一个身影孤独的漫步在大街着,仿佛这一切都与其无关。当时的我年纪还小,不能完全体会到词所表达的感情,但我却喜欢上了这首词。我经常诵读着它,渐渐地,仿佛读懂了什么。
后来,我升入了初中。偶然的机会,我在教材上再一次发现了这首词。我仔细地阅读着赏析,似乎又被带入了元宵灯会的场景。但这一次,我明白了,那种孤独并不全是心灵的孤独,那是一种不慕富贵、不愿贪图安逸和世俗安乐的孤高情怀。穿越时空,我仿佛看到了那个孤寂的身影。繁华、欢笑,这些转瞬即逝的东西,所带来的短暂欢乐却是那么吸引人,想要摆脱是十分不容易的。而她却达到了这种境界。零星的灯光之下,我对其涌起一阵尊敬之情。
前不久,春节来临。除夕夜,鞭炮声、礼花声此起彼伏,天空被五彩斑斓的色彩照亮。我离开人群,来到了凄清的河边。夜风吹拂着,苍茫的夜色扑面而来。我点燃了一根仙女棒,凝视着那跳跃着的微弱光。远方的礼花声渐渐微弱。此时,什么都不那么重要了。只有我,只有河,只有仙女棒,只有黑夜。在那浅浅的微光中,我仿佛又看到了元宵灯会上的那个身影。她对我淡淡地微笑着,我也对她报以一笑。默默无语中,彼此什么都明白了。她渐渐化为一缕轻烟,升入天际。我仍逗留在河边,沉醉在这孤寂的夜色中,感觉自己的肉体与灵魂都得到了洗涤。直到曙光微,新的一年在清晨的阳光中到来。
《青玉案·元夕》,这首短短67字的宋词,带给了我无限的思考与感悟。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其感悟也渐渐深入。在夜深人静时,我常会在心中默念着这首词,在这个过程中,会得以自我反省,并使心静人定。不慕繁华、自甘孤寂、不贪图安逸,若能始终以此自勉,那么你将会淡定、自持,拥有一个平安而长久的人生。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4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热闹非凡,美丽的烟火造就了一场梦一般的繁华,似乎让春天提前到来,有“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态。微风徐徐,摇摇曳曳,更似有星星落满人间。奢华的马车徐徐驶过,留下缕缕幽香。
箫声回荡在人流中,不知是哪位佳人或是公子在表情达意,为这热闹的街头更添一丝风情与优雅。明月清亮如玉壶一般,光影阑珊,柔和清雅,鱼龙灯挥舞,行人相互嬉戏,一夜不停。佳人如梦,蛾儿在发髻上飞舞,雪柳相映,金色的丝缕摆动,笑语盈盈,相互簇拥着向远处走去,衣衫留香,翩翩起舞。
然而她们都不是心里的佳人,想在千百群人中找到那一个身影,却远无踪影,心里失望之至。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柳暗花明,猛然回头,在那灯火零落之处,丹唇轻启,亮齿明眸,眼睛里有星星在闪耀,她,在那里。稼轩是一位豪放派词人,也是一位“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骑马定乾坤”的儒将。他以豪放派词人而著称,而这首婉约派词也是曼妙无比。或是思慕佳人,或是追求理想,亦或是故国之恋。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
元夕热闹,街市繁华,而诗人却久久找不到自己的心中所慕。热闹与孤寂、轻松与急切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心中的落寞与外界的喧闹格格不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上下求索中,无不会遇到丘壑山岭之阻,恒往求之,方能寻得灯火阑珊之处的静谧。
近代王国维《人间词话》云: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求学的第一步就是站得高,看得远,确定自己奋斗的目标和宏愿。一旦确定之后,即便是衣带渐宽,人渐消瘦,也决不后悔。在历经千百次追寻,也许你会遇到瓶颈,这时,请不要放弃,因为,柳暗花明,又是一村,蓦然回首,成功就在向你招手。此大诗人之所言。赋色瑰异,收处和婉。
在时代中清醒的人,必然是大家。屈原,孔子,苏轼,李白,杜甫,稼轩……中华民族的的历史长河中,无不是艰难困苦带给了诗人灵感,赋予他们文化创作的魅力。有人说如果上天赋予诗人们更多的苦难,那么中国的文学优秀作品可能更上一层楼。的确,苦难孕育成功,困苦造就英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国瑰丽灿烂的诗词,为五千年的古老文化添加了锦绣光彩,而诗人们也因自己的著作留名千古。借这首词来表达我对诗人们的敬仰,钦佩。真想回到那些诗人们指点江山的时代,与他们一起,品茗作诗,诗酒趁年华。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5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农历正月十五日,古时称上元,又称元宵节,这夜称元夕。放灯观灯是上元盛事,故又称“灯节”。唐宋时期上元灯节已十分可观,唐时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放灯,故唐诗中写“火树银花”境况者甚多。宋时又增加十七、十八两晚,共放灯五日。花灯的品种达几十种。
此首词中的“玉壶”就是用白玉制作的灯,“鱼龙”指的是鱼形、龙形的彩灯。“花千树”形容花灯繁多,像千树开花。放烟花是元宵节另一道风景线,“星如雨”即烟火纷飞,洒落如雨。元宵之夜,称“闹元宵”,则热烈的气氛浓。上到至尊皇帝及宫妃臣僚,下至黎民百姓,无不观灯欢乐。古代女子平时不能随便出门,但元夕夜可以观灯,词中“蛾儿雪柳黄金缕”指当时女子在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特指盛装的女子。宋时许多大臣不愿意夫人元宵观灯,恐人众杂乱,有不测之虞,但无能阻止。
词的大意是:元宵之夜,彩灯齐放,犹如一阵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璀璨的焰火,又像漫天吹落的点点星雨。骏马雕车来往穿梭,脂粉馨香洒满街巷。丝竹管乐齐奏,白玉彩灯旋转,光耀夺目;鱼灯龙灯舞动,彻夜欢腾。盛装的赏灯女子,说说笑笑飘然而过,留下一丝淡淡的幽香。我找啊找,在人群中找了千百遍,也没能看到她的身影。猛然一回头,却见她正站在灯火暗淡稀疏的角落,默然无语。
这首元夕之作,写佳节良宵一次短暂的追求遇合,但却不是单纯的爱情词。其上片赋色瑰丽,极度夸张灯月交辉、车水马龙的繁华场面,这是陪衬笔墨,只是为了引出词的主旨;下片写在暗香浮动、罗绮如云的热闹场合中,始终寻不到伊人。寻觅之苦,那种执着、那种急切,以及久觅不见的失望之情,都浓缩在“众里寻他千百度”这一句。然而笔锋陡然一转,创造出一种冷清孤寂的境界,偶一回头,却在灯火冷落处惊喜地发现了“那人”的身影。她不在灿烂辉煌的华灯之下,不在热闹的人流中,一人独自站在远离喧嚣、隔绝繁华的灯火阑珊的角落,不随波逐流,不自甘寂寞,孤芳高洁。她,就是词人苦苦寻觅的“意中人”。
辛弃疾是一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沙场猛士,但英雄不遇,壮志未酬。他的词以豪放雄浑著称,但纤绵婉约之作也值得称道。这首词即是代表作之一,历来受到好评。他的生命始终盘旋着一种进取与压抑、追求与愤慨的深刻矛盾,呈现出生命的崇高力量和无言的悲剧美。
这首词的好处,在于写出了一个人由寻觅、追求,到终于发现这样的过程,这样的境界。词人苦苦寻觅、执着追求的“那人”,其实是一种处世态度,一种人格品质的形象化体现,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所表达的就是作者本人的志向和人格。梁启超评价他“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艺衡馆词选》)。这首词的另一个好处,也在于告诉我们在学习、探求科学奥秘、做学问上,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读后感6
《青玉案·元夕》上阙描写的是元宵节欢快的场面,描述了如同“千花树”的彩灯,更有星星点点的烟火“如雨”般飘落。街上,富贵人家也乘坐着“宝马雕车”,出来欣赏“鱼龙舞”,呈现了一幅万民同欢的景象。节日的音乐充斥了整个地方,空中的月亮也格外明亮。在柔和的月光下,整个地方笼罩在一片灯火辉煌中。
诗词的下阕在描写人。诗人看到了正在观灯的女人,她们个个穿着美丽的服饰,带着节日特有的“雪柳”,谈笑着从他面前走过,所到之处,只有暗暗的衣香交织在空气中。诗人一直在人群中寻找自己的心上人,后来无意间回首,却发现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有人说,这首诗是对作者自己的写照,而灯火阑珊下的人影描写的是一个不与世同流合污的形象。其实,这首诗给当今社会所能带来的最大启示是不要盲目地在人群中寻找。
社会是复杂的,是由不同的人构成的。在如此变化多端的环境中寻找自己的目标会使一个人变的麻木。在生活中,通向成功的道路永远不会是一条直线。我们不可能一帆风顺地到达胜利的顶峰,在路途中必定会经历风风雨雨。
盲目地向前冲可能是最简单的方法,但是“暮然回首”也可能使我们顿悟,明白许多先前的教训;回首往事还能让你从另一个角度看清原先所作所为,从而让你反思现在的行动是否值得。所以,有时候,“暮然回首”并不是对命运的屈服,而是另一种前进的方式,就如同哭泣不但可以发泄内心积压的情绪,还可以使一个人更为坚强。这可能也是为什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会吧它放在人生的最高境界,因为只有有勇气回首那些不堪入目的往事,一个人才会成长,最后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