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事件的感言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1
钟扬生前是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胸怀科技报国理想,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心尽力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他艰苦 -16年,足迹遍布 -最偏远、最艰苦的地区,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连续17年参与科普志愿服务,是广受欢迎的“科普明星”。然而在2017年9月25日,一场车祸却让钟扬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53岁。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2
杨雪峰同志生前系重庆市公安局渝北分局交巡警支队石船公巡大队副大队长,从警21年来,始终扎根基层、爱岗敬业、忠诚履职、忘我奉献,用汗水、鲜血甚至生命守护着万家平安,以舍小家、顾大家的担当付出彰显着对人民群众的殷殷大爱,被群众亲切称呼为“暖警”。2018年2月18日,农历正月初三,杨雪峰在执行春运交通安保任务中,面对突如其来的暴力袭击,为防止伤及无辜群众,在其腹部颈部连中数刀、血流如注的情况下,紧紧抓住犯罪嫌疑人持有凶器的手,与之英勇搏斗,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打掉凶器,终因伤势过重,英勇牺牲,年仅41岁,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新时代用生命守护百姓平安的英雄赞歌。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3
赵亚夫
赵亚夫,男,1941年生, -党员。曾任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镇江市农科所所长、党委书记。48年来,赵亚夫成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当代活雷锋”,把致富百姓作为毕生追求。2008年,年近七旬的他响应号召,担任江苏对口支援四川绵竹灾区高效农业示范园技术总顾问,帮助灾区发展高效农业。如今“要致富、找亚夫”的口号广流传。5月27日,中宣部授予赵亚夫“时代楷模”称号。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4
塞罕坝机械林场
自1962年2月建场以来,塞罕坝机械林场几代人历经52年的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在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气温-1.4℃,最低气温超过-43℃的高寒区内,成功建造出森林总面积112万亩、资源价值超153亿元的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为华北地区筑起了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群体事迹所展现的时代精神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艰苦奋斗、劳动光荣,共筑中国梦的先进榜样,4月28日,中宣部授予塞罕坝机械林场“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5
20xx年5月11日,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青岛港诞生,开港作业便达到单机效率26.1自然箱/小时,之后这个世界纪录被6次刷新。2023年年底,单机效率已增至47.6自然箱/小时。
20xx年11月,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二期“全球首个5G智慧码头”开港运营,再次以“中国速度”震惊世界航运界。
“我们从零起步,靠的是做到极致的工匠精神和群策群力的团队协作,每一次突破都值得铭记。”张连钢说:“世界纪录不是任何人施舍给我们的,是全体队员不断超越自我、拼命干出来的!”
“仅流程测试案例就编写了5000多个,反复测试十几万次。”“连钢创新团队”项目经理窦亮说。在一次测试中,他们发现某处系统功能出现异常,但疑点有数百个,大家按流程一点点回溯,连续一周每天干到凌晨,最终找到了问题点。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有段时间,AGV(自动导引车)“死锁”情况频繁出现,李永翠和同事们用了几个月,分析了上万条工作日志,从中归纳了十几种“死锁”类型,最终成功“解锁”;负责操作的朱文峰、王吉升、隋晓等对100多个流程反复修改十几稿;负责作业的李波、管廷敬、耿卫宁等做了40多个闸口方案……
开港至今,“连钢创新团队”推出了一连串耀眼的“全球首创”:全球首次研制成功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全球首次研制成功轨道吊防风“一键锚定”装置;全球首创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技术;全球首个氢+5G智慧码头……而且,经过xx3次的动态优化,自动化码头管控系统已经越来越“聪明”。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业组负责人李波清楚地记得,自动化码头运行后不久,鹿特丹世界门户码头的考察团来到青岛港,提出要到自动化码头作业现场看看,并且要求拍照、录像,很明显就是想检验青岛港自动化码头的“成色”。
“给他们拍,让他们看!我们的技术,仅凭拍照和计算是学不走的。”李波向张连钢汇报后得到了这样的答复,自动化码头行云流水般的作业征服了曾经世界第一大港的同行。
截至目前,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已受理和授权专利124项,取得软件著作权14项,发表论文70余篇,核心技术掌握在团队自己手中,这就是张连钢自信从容地让国外同行随意拍照的底气所在。
20xx年,从不邀请亚洲港口参加的全球自动化码头峰会主动邀请“连钢创新团队”分享建设经验,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同时获评“全球自动化码头最佳效率奖”。自码头运营以来,已接待来自全球60个国家和地区的4万余人次,成为展现中国智慧的亮丽名片。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6
7年披荆斩棘,为港口争气,为国家争光
“我当时问他,刚刚做完肺癌手术,咱还这么拼吗?他跟我说,他一闭上眼睛,脑海里想的全是集装箱啊、码头啊,我就觉得港口和码头已经融入了他的生命中,我拦不住,只有选择支持。”张连钢的妻子王晓燕说,丈夫10年内做了两次肺癌手术,单位领导担心他的身体,让他缓一缓再上班。但是张连钢说他必须拼,不拼肯定干不成。
在张连钢的带领下,整个团队披星戴月、战天斗地。
项目攻坚期,团队成员管廷敬每天都忙到很晚,很少有时间去探望独居的母亲。就在首船测试前不久的一天夜里,母亲在家中意外去世。而那时的管廷敬,还在深夜加班后回家的路上。处理完母亲的后事,他又匆匆赶回码头。每每想起此事,管廷敬总会红了眼睛:“我特别对不起我妈……”
团队成员徐永宁担负着整个自动化码头数据中心的建设调试工作。关键时期,妻子确诊癌症的消息像晴天霹雳打在了他头上。领导和同事们心疼他,让他先腾出时间好好照顾妻子,但徐永宁却默默选择在医院和码头之间往返。尽管尽了最大努力,心爱的妻子还是离开了他。项目成功那天,他一个人对着大海,哭了很久。
“都食人间烟火,谁无儿女情长?生气的时候我也会埋怨他,我说你真是让自动化弄魔怔了,快让码头当你的老婆吧!”团队成员张卫的妻子姜红卫回忆说,直到20xx年10月,她受邀参观了青岛港自动化码头,才终于理解这些人为什么会对自动化码头如此念念不忘,那种壮观和震撼无法用语言形容。那一刻,所有过往的辛苦、泪水、抱怨都化作了对国家的骄傲和民族的自豪。
“你问我制胜法宝是什么?作为‘土专家’,单打独斗我们可能拼不过‘洋博士’,但是我们有团队精神,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有为港口争气、为国家争光的初心,大家眼往一处看,劲往一处使,越干越成熟,越干越自信。”张连钢说,7年的创新之路,7年的披荆斩棘,是他们对中国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最生动、最鲜活的实践。
“自动化码头只占了青岛港的五分之一,还有更多的人工码头区域需要转型升级。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道路还很长,我们不会止步于此。”张连钢说。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7
xx93年,世界第一个自动化码头在荷兰诞生,到20xx年时已历经三代,全球建成的三四十个自动化码头设施及核心技术主要被发达国家掌控垄断。当时作为全球港口大国,中国在世界前十名集装箱大港中占据7席,但在象征全球港口最强科技的全自动甚至半自动化码头榜单上却寂寂无名。
这让位列世界集装箱第七大港的青岛港人再也坐不住了,用“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连钢的话说,“当时就是不甘心”。20xx年2月,就是因为“不甘心”,让这位因肺癌手术尚在家休养的老码头员工在接到集团领导的电话后,不顾家人反对和医生劝阻,毅然决然地拉起20多名同样“不甘心”的青岛港技术骨干,抱着“为中国建设世界一流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贡献力量”的朴素感情和坚定信念,组建起技术项目组,拉开了全面攻坚全自动化码头的序幕。
面对国外技术垄断、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大背景下,“连钢创新团队”怀揣着一颗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滚烫“中国心”,以“全自动化码头不是西方人的‘专属’,他们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样能做到,而且做得更好!”的民族志气,打破封锁,自主创新,用3年半的时间走完了国外常规8—10年的路,建成了世界一流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并且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盈利,其装卸效率业内持续领跑、成绩引人瞩目,创造了平均作业效率36自然箱/小时、最高作业效率43.8自然箱/小时的世界纪录,超过全球同类码头50%以上,打造了港口建设史上的奇迹,实现了综合竞争力的“弯道超车”。
从被西方技术封锁四处碰壁,到下定决心自主创新;从被外国专家质疑中国人能否自己建成自动化码头,到全球领先、亚洲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自动化码头横空出世,在“连钢创新团队”的努力下,中国自动化码头完成华丽转身,从一个不起眼的追赶者变成了世人关注的领跑者,站上了港口自动化领域世界最前沿。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8
今年6月,早报曾对“连钢创新团队”事迹进行大篇幅、全景式报道。昨晚9点,记者来到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办公楼,再次采访了“连钢创新团队”带头人、山东港口高级别专家张连钢。
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诞生,对于“连钢创新团队”来说,是值得含泪纪念的时刻;对于我来说,也是实现了毕生的夙愿。——张连钢
张连钢告诉记者,为了能够建设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他们团队在码头上“安家”,走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付出无数心血。张连钢回忆说:“刚接到任务时,我既兴奋又有压力。兴奋的是,建设我们国家自己的自动化码头是我20多年的夙愿,即使是在病休期间,我也一直在跟踪研究世界行业动态,而这一天终于来了!压力是,在发达国家,全自动化码头大多是‘贵族码头’,而且多数都是半自动化或局部自动化。全自动化码头无疑是全新的、更高风险的挑战,对我们来说将面临很多无法预知的困难。”
全自动化码头不是西方人的“专属”,他们能做到的,中国人也一样能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张连钢
20xx年10月,张连钢带领团队吹响项目“集结号”。在接下来的15个月时间内,张连钢带领大家先后奔赴荷兰、英国、德国、西班牙等自动化码头考察“取经”,但跑了一圈却没有求得“真经”。“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成功还得依靠我们自己!”随后项目组千方百计搜集信息,恶补自动化码头专业知识。每个专业都形成了上万字的考察报告,召开了数千次专题分析论证会,用计算分析、逆向推导等方法艰难推进。万涓成水,终于汇流成河。随着信息的汇总和无数次的讨论碰撞,码头轮廓在大家脑海中一点点成型,信心也在一点一点增强,靠团队协作,靠“啃硬骨头”的精神,“连钢创新团队”硬生生把国外3年的设计工作在1年内完成。
这些年,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没给爱人、女儿应有的陪伴和照顾,一直是我最大的遗憾。——张连钢
20xx年3月15日,自动化码头一期工程首船测试成功。张连钢说:“望着行云流水般运转的堆场,望着全程仅用xx分钟就完成了集港作业的集卡车辆,项目团队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回望过去,张连钢和团队成员因为有家人的支持,才能有信心奋斗在一线。谈及未来,张连钢告诉记者:“明年山东港口青岛港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将进入下一个升级目标,港口的吞吐量、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码头自动化技术将再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9
时间回溯到20xx年7月,山东港口青岛港提出了自己的时代之问:能否打破国外几十年的垄断,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
全自动化码头是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自动控制等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被誉为“大国重器”,也被称为“贵族码头”。20xx年10月,青岛港经过反复遴选,任命了既有专业技术功底,又有一线实践经验的张连钢,担当“自动化码头筹建小组”组长。
“我23岁大学毕业就进入青岛港,37年来一直在码头上摸爬滚打。建设全自动化码头是我多年的梦想,而这一天终于来了!”接到任命时,因肺癌手术尚在家休养的张连钢兴奋得像个孩子。
20xx年10月,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项目组吹响了“集结号”。李永翠、李波、张卫、吕向东、周兆君、潘海清、修方强、王延春等8个核心成员加上其他骨干共25人,其中党员21人,成立了攻关团队,在张连钢的带领下,开始了冲击世界港口科技制高点的艰难跋涉……
立项之初,项目组成员连自动化码头是什么样都没见过。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张连钢带领大家先后奔赴荷兰、英国、德国等国外自动化码头考察“取经”,但国外同行“连捂带盖”,技术壁垒让项目组备受煎熬:不准下车,不准拍照,不提供任何数据。
“他们说凭咱们现在的技术,做出这个码头至少10年,建议我们直接购买他们的成熟技术!”随行翻译板着脸低声对张连钢说。
“仅仅一个口岸业务的小小模块,外国供应商就报了5000工时,折合人民币780万元,如果全部用国外方案总花费更是不可想象。”团队信息技术组负责人徐永宁回忆。跑了一圈,没求到“真经”,却让项目组清醒地认识到,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还得靠自己。
自动化码头的核心技术是ECS系统,当时全球自动化码头设备控制系统的唯一供货商是荷兰TBA,不仅技术不开放,还有捆绑销售等问题。掏钱买人家的东西,只能用不能动,“生病”了都不知道咋治,张连钢决定:摆脱垄断掣肘自己干,与上海振华联合开发ECS系统。
“最艰难的时候,是我们对ECS研发进行阶段评估后,发现功能根本达不到需求,几十亿元的投资可能转不起来了,开工时间也得拖后好几年。”团队IT组负责人李永翠告诉记者,那天的会议室一片死寂,最后,张连钢打破沉默:“做不好,我们就排队跳海。我第一个跳!”
从那天起,项目组办公室的灯就没在晚上10点前熄灭过。10个月后,当GE资深专家Simon看到项目组整体方案时大为震惊:“不可思议!我必须说,你们的模式才是最符合自动化码头建设方向的模式!”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10
王红旭同志系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教师,奋不顾身救出两名落水儿童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王红旭同志出身教育世家。秉承一家三代热爱教育事业、从事教师职业的优良家风,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化作敬业奉献,立德树人的至诚行动,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王红旭老师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他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关心关爱学生,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深受学生喜爱,他心怀大爱,在两名儿童落水的危难时刻,义无反顾跳进江中奋力施救,将生的希望留给孩童。王红旭同志一腔赤诚爱党爱教,以生命托举生命、以大我彰显大爱的事迹感人至深。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以王红旭同志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厚植教育情怀,立足本职岗位,立志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力量。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一流业绩;以王红旭同志为榜样,爱岗敬业、爱生如子,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以王红旭同志为榜样,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王红旭同志为榜样,心怀大我,无私奉献,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职业使命感,用模范行动践行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11
“爱孩子是老师的天职。”作为一名老师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也是党和国家对我们老师的基本要求。王红旭老师将人生追求融入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体现了崇高的精神追求;以舍己救人的英勇壮举,深刻诠释了人民教师的精神品质;以至诚至深的教育情怀,彰显了教育世家的精神风范;以胸怀大爱的师者仁心,铸就了师爱永恒的精神丰碑。
其次,良好家风的熏陶,是王红旭老师美好心灵的基石。王红旭来自一个农村较特殊的家庭,家中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在乡村学校从事教育工作,家庭是当地乡亲们口中的“书香门第”。上高中时,他每逢回家就主动给八十多岁的奶奶洗脚。在老家,只要见到老年人在路上挑着担子走不动时,都是二话不说接过来帮着挑。救人之事也不胜枚举:大三暑假救起一名不慎落水的小男孩,主动救护不慎从游乐设施摔下的头部流血的小男孩,操场上听到学生叫唤都会立即冲过去……
品味着王红旭教师的英雄事迹,我们在工作中要做到爱岗敬业,要热爱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必须知道爱学生是立业之本,读书是立身之本,我们的学习是为了更好的肩负起我们的责任。教育要让学生终身受益,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要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我们要做到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用师爱铸就崇高的师魂,在教育中做到严中有爱、爱中有严。相信有我们全力的付出,教育事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光辉灿烂!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12
六一儿童节,多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节日,然而,今年的“六一”却有着悲壮与伟大:
二零二一年六月一日十八时左右,两名儿童在重庆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沙滩边玩耍,不慎落水。危急时刻,王红旭老师以百米冲刺跳江救人,倾尽全力将孩子往岸上推,在数十名群众联手接力下,这两名落水儿童被成功救起,他却因体力不支,不幸被江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三十五岁,风华正茂;三十五岁,教书育人;三十五岁,责任与担当。王红旭老师被定格在三十五岁的光辉年龄,他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他的高贵精神值得我们深思,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爱孩子深深的印入王红旭老师的心灵。当一声求救映入耳际——“救命哇,救我的娃儿啊!”突然听到的一声凄厉惨叫,年轻的妈妈瘫软在沙滩,众人目光惊愕,而王红旭老师正从百米之外,奔过一片草丛,狂奔冲向江边……这是王红旭老师留给我们最后的背影。救出一名孩子,他又不假思索去救另一名孩子……两名孩子得救了,他却被无情的江水……正是爱孩子的思想使他义无反顾,英勇救人。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13
王红旭同志在生死关头,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英雄赞歌,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四有”好老师的模范代表,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先进典型,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榜样。他用自己的英雄行动传承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优良传统,诠释了人民教师“大爱无疆”的高尚品格。
马书记号召全体教师向王红旭同志学习,并进行了交流研讨,教师们认真学习先进事迹,并做好笔记,每人结合事迹撰写了心得体会,并在教师工作群开展了交流活动。
教师们在学校工作群里发表感言,还纷纷表示,王红旭老师在危难关头,毫不犹豫、舍生忘死,勇救落水儿童,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要积极学习王红旭的事迹,学习他临危不惧、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学习他正直无私、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学习他舍已救人、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学习他乐于奉献、敢于献身的高尚情操。充分认识开展学习王红旭同志先进事迹活动的重要意义,在学校营造学习英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争当先进的浓厚氛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做四有好老师。
通过组织专题学习、集中研讨、交流等方式,大力宣传王红旭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弘扬新时期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
我校将把学习王红旭同志英雄事迹活动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当前全党深入开展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与“师德师风建设规范化常态年”提出的“突出师德楷模引领,发挥示范作用”系列活动结合起来,把学习活动作为当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要把学习活动同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引导和教育师生厚植家国情怀。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14
为进一步宣传和学习王红旭同志的先进事迹,大力弘扬他“在生死关头,舍生忘死,挺身而出”的崇高品格,按照教育部、黑龙江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关于深入开展“向王红旭同志学习”的通知》要求,我校积极贯彻落实,深入开展向王红旭同志学习活动。
2021年7月7日,组织全体教师深入开展学习王红旭同志先进事迹师德专题会议。
会上马书记传达了教育部追授王红旭“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及哈尔滨市教育关于深入开展向王红旭同志学习的通知,详细讲述了王红旭舍已救人的事迹。
王红旭同志,男,汉族,1986年12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2009年8月参加工作,生前系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体育教师,入党积极分子,一级教师。
2021年6月1日下午,在长江大渡口万发码头段,两名儿童溺水被冲入江水中。正在江边游玩的王红旭同志,放下自己三岁的孩子,与其他市民义无反顾跳进江中奋力施救。第一个跳入水中的王红旭同志先救起一名女孩,传递给江边的接应市民,再次转身游向已被江水冲远的另一名男孩,救起男孩回游中,耗尽全力将小孩推向接应人员。最终,两名小孩在其他市民帮助下成功上岸,王红旭同志因体力严重透支,被卷入江中漩涡,他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5岁。连日来,王红旭同志的英雄义举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人,他舍己救人的事迹被广大干部群众广为传颂,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告别悼念活动中,数千名群众自发前往送别、悼念。6月11日,教育部追授王红旭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15
他心怀大爱,舍己救人,在危难时刻舍身勇救儿童,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一名人民教师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践行了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塑造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王红旭同志是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先锋模范,是教育系统庆祝中国 -百年华诞,在青年教师中学干实事涌现出的杰出代表。为大力表彰和学习宣传王红旭同志先进事迹,教育部决定追授王红旭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我校广大教师要以王红旭同志为榜样,学习他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学习他潜心育人、辛勤耕耘的赤诚情怀,学习他以德施教、为人师表的品格风范,学习他心怀大爱、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加奋进的精神状态,争做为学为人的“大先生”、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16
6月1日,在重庆大渡口长江水域,两名儿童在玩耍时意外落水,当时情况十分紧急,两名不会游泳的儿童已经被冲到水中央,随时都可能有生命危险,救人必须争分夺秒,这夺命一幕刚好被路过的,大渡口育才小学老师,王红旭看见,他没有做任何犹豫,奋不顾身跳进长江,用尽全力向两名落水儿童游去,很快水里的异常也引起路边群众的注意,纷纷跑来查看情况,在看清事态的严重后,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帮忙救人。
大家通过手牵手的接力方式,成功协助王红旭老师把两名儿童从水中救起,经检查,两名儿童生命都没有大碍,可是王红旭老师因为体力不支,瞬间被水冲走,几个呼吸间就看不见人了,岸上群众也是着急得大声呼喊,可是水里没有任何回应。
群众赶紧拨打了救援电话,救援赶到后立刻在水面展开收救,但是迟迟没有发现被冲走的王红旭老师,直到6月2号下午,才在王红旭老师消失的,大约30米处水域发现了遗体。年迈的母亲得知噩耗,哭得撕心裂肺,几乎晕过去。希望母亲能承受住这沉痛的打击,保护好自己身体,大家都希望你能百命长岁,你有一个舍己救人英雄儿子,他整救了两条活蹦乱跳生命,更是整救两个家庭的希望,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永垂不朽。
王红旭老师一路走好,愿您在天堂安好。好人一生平安!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17
王红旭,生前是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教师。他以德立身、潜心施教,在基层小学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学习时代楷模王红旭优秀事迹心得感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
炎炎的夏日,抚不平内心的激动,从校长引领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老师、一位伟大的父亲和一位伟大的儿子!人民的好教师,教师的楷模!我们学习的榜样——王红旭老师!通过上午的学习让我们深深地感到英雄虽已离去,但是师魂永存在世间!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向王老师那样永远心系孩子的安危,当学生需要我们的时候要第一时间出现,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最前面!平时做个好老师,学生有危险的时候做学生守护神,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王老师用生命诠释了一名教师的职责,一名人父的责任,是我们教师的榜样,孩子们的榜样!让我们认识到了教师赋予我们精神内涵。总之,今天上午不虚度,再一次体会到教师的神圣,我为自己是一名教师感到光荣,为我有王老师这样的同仁感到骄傲!
今天的学习让我们牢记教师要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我会严格的要求自己,做一名优秀的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献身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做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18
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教师王红旭同志,奋不顾身救出两名落水儿童英勇牺牲的感人事迹,引起师生群众和社会各界强烈反响。王红旭同志是生动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先锋模范,是教育系统学干实事涌现出的青年教师杰出代表。为进一步深入宣传学习王红旭同志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请各单位深入学习宣传王红旭同志先进事迹。
2021年6月1日18时左右,2名儿童在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沙滩边玩耍,不慎落水。危急时刻,王红旭百米冲刺跳江救人,倾尽全力将孩子往岸上推,在数十名群众联手接力下,2名落水小孩成功救起,他却因体力不支,不幸被江水冲走,英勇牺牲,年仅35岁。
王红旭同志出身教育世家,秉承一家三代热爱教育事业、从事教师职业的优良家风,把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化作敬业奉献、立德树人的至诚行动,在平凡的教学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身为一名青年教师,他从教12年来,勤奋耕耘在体育教学一线,钻研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强健体魄,育人成效突出;身为班主任,他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关心关爱学生,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身为学校田径队教练,他训练有方,所带团队参加市级、区级各类比赛满载荣誉;身为深受学生喜爱的老师,他心怀大爱,在两名儿童落水的危难时刻,义无反顾跳进江中奋力施救,将生的希望留给孩童,自己被卷入江中,生命永久定格在35岁。王红旭同志一腔赤诚爱党爱教、以生命托举生命、以大我彰显大爱的事迹感人至深。
时代楷模典型人物事迹19
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孕育了丰富的传统美德,舍己为人,见义勇为一直是我国几千年优秀传统的重要内容,是传统美德的一种修养,也是我们民族每个人品质完善的需要,更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王红旭老师的生命托举就充分体现了传统美德中“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生命面前,王红旭老师用“重于泰山”的牺牲精神唤起人们心中的正义感,这是一种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他将引领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道德的水准。我们学习英雄,倡导英雄的先进事迹,昭示着更多的人去寻找自己的努力方向,唤醒和激励更多人的理想、抱负,热心、责任感、使命感。我们期盼我们的社会与善良为伴,与高尚的道德同行,期盼道德之树常青,我们更期盼每个人都能用爱和温暖努力促成公民道德建设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我们要以英雄为榜样,站在时代的前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习英雄爱国爱人民,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的崇高思想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超的教学技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用实际行动,书写人生的壮丽诗篇。
时代的楷模诗歌
你的棺柩安葬于兰考
你额头的上面
长出庄稼果树
硕果累累
火车站逃荒的狼藉
洪涝的田间地头
风沙口的呼啸
用哀怨的眼神望过去
沙漠荒凉的土地
拴住你的脚步
疾病缠身的你
群众的疾苦
在你的心里
磨成记忆
你离乡亲土地那么近
我离相亲和土地那么远
桃花麦苗那么亲切
我的手有点热
心里很惭愧
我和你
在桃花盛开的春天相见
眼泪挂在脸颊上
我是一颗小草
愿为你的'灵魂歌唱
相约的春天
我愿做天空的一只小鸟
展开理想的翅膀
在花儿盛开的地方飞翔
我愿在兰考
种下一棵树
让根触摸你的灵魂
让枝叶展开绿色的年华
站在地头看墒情
盘在炕头拉家常
这条路
有声音有力量还有鲜花
兰考焦裕禄
你是春天的花朵
开在神州大地
你是一座时代的丰碑
我们永远铭记
你的丰功伟绩
“时代楷模”赵志全先进事迹材料
赵志全生前任山东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他用27年的时间,把一个校办小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制药集团公司,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下面请看语文迷网为大家提供的事迹材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一篇:
许多干部群众表示,从赵志全身上看到了中国企业家的时代担当,激发起实干兴邦的精神共鸣与创业豪情。
“一名企业家承担社会责任,应优先于追求个人财富的累积。企业发展得越好,社会责任就越大。”作为赵志全的接班人,鲁南制药集团现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张贵民表示企业会继续发展实业,坚持将有限的资源集中于一点实现局部的突破。
高风险、高技术、高投入是制药行业的特点。张贵民认为,行业发展走向高精尖,更离不开赵志全所追求的工匠精神。“赵总珠玉在前,我们这些后继者有了更高的标准,要把事业追求、企业发展与造福社会结合为一。”张贵民说。
鲁南制药集团职工管丽认为,赵志全的精神已成为企业内在性格,引发基层员工精神共鸣。“他为我们一线员工提供了新的视角与高度,来审视这份工作的意义与价值。时光越久,越理解他生前说过的话。”管丽说。
“看了近来对赵志全同志事迹的报道,既令人感动又催人奋进。他能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取得今天的成绩,我们还有什么裹足不前的理由呢?”山东临沂费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士学认为,赵志全将个人志向与社会发展结合,为国家建设者们提供了标尺与榜样。他也为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平添干事创业的底气与动力。
第二篇:偷偷抗癌12年,谁也不说
在报告会上,赵志全的女儿赵龙说,“如今我终于能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了!”她说,2002年赵志全开始了新时代药业的建设。也正是在这一年,他被诊断为胸腺癌晚期,并且在确诊的时候就已经转移到了肺部。病魔并没有让他的意志有半分消沉,反而激起了他更大的斗志,从那时起,他就下定决心要用尽他毕生的心血,争分夺秒,把这个他一手打造起来的企业推向巅峰。
为了企业的`稳定发展,赵志全对他们下了死命令,“不能说,不管对谁都不能说!”从此,他们一直严格保守着赵志全生病的消息。在鲁南这个拥有万名员工的大企业里,每个人都把赵志全当成他们万分信任的大家长,好像他就是军心稳定的保障。有人在赵志全去世后说过,“永远也忘不了赵总最后的模样,对鲁南人来说一直像大山一样的存在的他,就那样像个孩子一样孤单瘦弱的躺在那里,到底是经受了怎样的痛苦和折磨啊”。为公司和员工保驾护航到最后一刻,是他用生命书写的深情。
“保守这个秘密有多困难?在爸爸同病魔斗争的十二年中,癌症从胸腺转移到肺部,动脉血管,还有脑部,爸爸接受的治疗远比放化疗要复杂。可他从未长期的住院治疗或者疗养过。有很多重大的医疗程序,理应在医院得到监护,但爸爸都是尽量保密地进行的。”赵龙说,2002年她的爸爸做完开胸手术后的第十天就在病房里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那次手术给爸爸留下了30多公分的疤痕。手术后不到一个月,他不顾医生的劝阻就回公司招开了业务大会,任何人都没发现一丝一毫的异样。他不仅仅要做到忍受病痛,还要刻意地拼尽全力给大家留下强健的印象。
2011年,因为肺部癌细胞发展迅速,上海主治医生制定了三个月的化疗方案,可是赵志全觉得三个月太久,会让大家产生怀疑,影响企业发展。于是他选择了疗程很短但是对身体副作用极大的质子治疗。为此,他和主治医生中发生了很大的争执,这个选择也对其肺部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2014年11月14日深夜,坚强了一辈子的赵志全撑不住了,最后一刻他倒在了办公桌前。
鲁南制药集团副总经理张则平有些哽咽:“直到追悼会上,我才知道,原来他早在2002年,就已患上胸腺癌晚期。这12年,是赵总与病魔顽强抗争的12年,也是鲁南制药快速发展的12年,可他一直隐瞒着自己的病情,连我们这些老兄弟都不知道……”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1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张桂梅数十年如一日,坚韧执着励精图治,勤俭节约无私忘我,不忘初心献身扶贫,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
坚韧执着励精图治。丈夫去世后,张桂梅只身去了祖国西南边陲的贫困山区从事教育工作,并选择了师资最弱条件最差的民族中学任教。在任教期间,她全身心投入教学,为贫困的学生和简陋的学校出钱出力,又当老师又当母亲,不留余力的细心照顾着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起居,为了学生们能够走出大山,她励精图治创办了全国第一家
勤俭节约无私忘我。张桂梅在贫困山区任教期间,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和慈善事业中。在学校里,学生没有钱吃饭,她拿自己的钱给学生;学生没有衣服穿,她拿自己的衣服给学生;学生生病需要看病,她带学生看病并自己掏医药费。总之,只要学生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她都能解决。在儿童之家,她义务成了众多孩子的“妈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分昼夜的照顾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为了维持儿童之家,她把自己有的能用的都拿出来给孩子们用,并利用空余时间到处筹措资金。然而她不是万能的,她自己并不富裕,她只舍得吃馒头青菜面条,衣服也是好心人给的,她省下来的钱都用到了教育和慈善事业中,自己未留下一分一毫。
不忘初心献身扶贫。张桂梅作为一名基层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实现我们的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2
张桂梅创办女子高中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众多适龄失学女孩的上学问题,帮助她们走出闭塞的村落,去追寻属于自己的青春和梦想。可当无法保障学生安全的时候,何谈追逐梦想?
对此,为保障新招收100名学生的安全,张桂梅便带着全校的女老师和学生一起走进了教室,利用桌椅晚上搭成简易“宿舍”,白天教学,晚上休息。同时,又安排学校里的男老师在教学楼的楼梯间搭起“木板床”,轮流值守校园安全工作,全体教师为学生筑起了安全保障第一关。
当张桂梅决心要创办女子高中之时,便知其一路坎坷,在这样的环境里,全校仅有的17名教职员工中有9名相继辞职离开,100名学生有6名提出转学,这些情况让创办女子高中初期本就步履维艰的张桂梅更是雪上加霜。
只招收贫困家庭女孩?免除学杂费的办学制度?女子高中能否办得下去?面对社会上的质疑声,张桂梅鼓励大家:“留下的8名老师中有6名 -员,只要党员在阵地就在,女子高中这块教育扶贫阵地一定守得住。”
张桂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所以,即使遇到再多的挫折,她也没有放弃建立女子中学的决心。
2008年9月,在张桂梅老师的不懈努力下,在各级党委、 -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下,全国惟一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华坪女子中学终于顺利成立。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3
云南一位县级
香港教育工会的副理事长李副秘书长临行前,特意递了个信封给这位
可还没等到张老师搬新家,组织安排这位
半年之后,这位
后来知道张老师把钱用在购买孩子们的生活用品上了。这位
万般懊悔之后,这位
学习时代楷模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4
1995年以后,张桂梅离开大理喜洲,只身来到丽江华坪。初来乍到,她便放弃了进入条件最好的华坪一中的'机会,而是选择了中心中学,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教学工作,毕业班的女生工作,此外还协助学校搞文艺工作。在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奉献了所有精力。
1997年8月,民中分设成立正在住院做手术的张老师得知民中学生最穷,生源素质最差,经费最紧张,又看到民中校舍最破陋、设备最差时,她又主动要求调到民中工作,抓学生学习、管学生日常都亲历亲为,一步步推动着教育工作的发展。在她的努力下民中的教育成果不断涌现。
1999年2月,华坪县教育局党委和 -华坪县委分别发出通知;号召全县教职工和全县人民向她学习,县委还授予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并奖给她1000元,但张桂梅把1000元奖金当场就捐给了县慈善机构。
说到慈善,张桂梅这一生几乎都与慈善事业挂钩。在民中的教育工作中,女生很少,张桂梅意识到,提高山区女孩的素质,至少可以改变三代人。由此,她便萌生了筹建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想法,从2002年起她便开始为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四处奔波。
2007年,张桂梅当选为党的 -代表。张桂梅和她筹建免费女高的想法逐渐被更多人知道。丽江市和华坪县各拿出100万元,帮助张桂梅办校。2008年8月,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建成。
张桂梅表示,学校能办起来并走到今天,离不开党和 -作坚强后盾。华坪女高的教师工资和办学经费均由县财政保障,学校建设由教育局负责。教学楼墙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关心和帮助,她都记在心里。
为了留住学生,家访成了很重要的工作。办校10多年来,张桂梅走了11万公里家访路,走进1300多名学生家中。山区偏远、山路艰辛,很多学生的家只能靠步行达到,连爬山过去都得好几个小时。
在她的带动下,10多年来,华坪女高以自身独有的特色和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断发展成长。张桂梅也非常注重新材视角,不断摸索出贫困山区学生教育的规律;把育人当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标,走到学生心里;她通过家访了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变教育背后的贫困。“山里的学生太穷太苦了,又那么善良懂事,我想帮帮她们。”正是秉承着一颗仁爱之心,张桂梅“让教育走得更深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