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的习俗礼仪


一、国名渊源

亚美尼亚共和国简称“亚美尼亚”。

亚美尼亚是以其民族名称命名的国家。这个民族历史悠久,其祖先早在公元前16-公元前15世纪时,即已分布在亚美尼亚高原地带,在公元前7世纪开始,由乌拉尔图人、斯基泰人、基美里人等组合而成。公元7-15世纪,先后遭受阿拉伯人、罗马人、突厥塞尔柱人、鞑靼人等的入侵;19世纪前期被沙俄征服;1920年建立苏维埃;1922年加入联盟;1936年成立“亚美尼亚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并加入苏联;1991年9月23日宣布独立。

二、地理位置

亚美尼亚位于外高加索南部,北临格鲁吉亚,南靠伊朗,西接土耳其,东与阿塞拜疆接壤。

三、主要概况

亚美尼亚全国面积2.98万平方公里。人口341.2万,主要是亚美尼亚人,还有少部分阿塞拜疆人、俄罗斯人等。

亚美尼亚下设自治区共和国、自治州和民族区。首教埃里温。货币为“卢布”。官方语言是俄语,通用亚美尼亚语。

四、社交习俗

亚美尼亚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

亚美尼亚人稳重, 特别富有涵养性;

彬彬有礼讲文明, 迎客待友心赤诚;

世袭传统母权制, 高龄妇女受尊敬;

人人爱吃羊肉串, 忌讳餐具互磕碰;

咀嚼食物厌声响, 逢遇“十三”为不幸。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

亚美尼亚人称自己的国家是“海雅斯坦”,意思是“好客的民族”。对外来客人总要设宴款待。餐桌上铺着雪白的桌布,上面摆着果品和食物。室外空地上一堆堆的葡萄枝燃烧着熊熊的大火,火上烤着羊肉串的铁签子,主人把烤好的羊肉串端上来请客人品尝,他们还会载歌载舞地为客人祝兴。他们对远方的来客是欢迎留宿的,但是最多只能三天,如客人三天后还想继续住下去,务秘提出充分的理由,在征得主人同意后方可留下来,这样主人仍不会怠慢客人的。否则主人便会以多种巧妙的暗示催促客人尽早离去。他们非常健谈,并且善于跟不同客人去谈论各种不同的话题。他们长期保留着母权制,高龄妇女倍受人们的尊敬。他们对红色比较喜欢,认为是向上的色彩。他们偏爱“7”,常在纪念自己传统的耶酥升天节和泼水节的前一天,姑娘们聚在一起把自己心爱的纪念品如扣子、顶针、珠子等投入陶罐内,然后倒进“7”碗水,放上“7”朵鲜花。夜间将陶罐放在露天星光下,清时髦由一位打扮漂亮的小女孩从陶罐里随意取出纪念品发给大家,每发一个纪念品,大家要唱一首预言性歌谣,用以对其“祝愿”。

五、礼节礼仪

亚美尼亚人在社交场合与客人见面时,一般多施握手礼;也施拥抱礼。和亲朋好友相见时用亲吻礼,有的吻面颊,有的吻手,有的吻唇。

六、信仰忌讳

亚美尼亚人多信基督教,部分人信奉天主教。他们对“13”和“星期五”非常忌讳。认为遇到“13”将会发生不幸,若“13”日与“星期五”重逢,更是个令人可怕的日子。他们对餐厅内碗盘作响和咀嚼食物声很反感。认为这会破坏安静、幽雅的进餐环境。他们认为使用左手为客人服务是不礼貌的,对用一根火柴给三个人点烟很忌讳,认为这样是失礼的。

七、饮食习惯

由于高山和草原的特有地理环境,给亚美尼亚人提供了养羊的方便条件,故其居民对羊肉极为偏爱,并善于用羊肉烹制各式各样的菜肴,其中烤羊肉串是他们最擅长的。是迎宾宴客的美味佳肴。他们宴请客人时,喝酒一般不用杯子,按他们当地的传统习惯,以牛角装酒,互相传递着喝酒来表示对客人的亲近和友好。他们乐于品尝中国菜肴,用餐除在社交场合有时使用刀叉外,一般都惯于用手抓饭吃。

亚美尼亚人在饮食嗜好上有如下特点

1、注重 讲究菜肴鲜嫩,注重菜肴肉多量足。

2、口味 一般口味喜浓重,爱甜、微辣味道。

3、主食 以面食为主,爱吃烤饼和甜馅饼等。

4、副食 爱吃羊肉、牛肉、鸡、鸭、蛋类、鱼等;蔬菜喜欢柿子椒、洋葱、土豆、西红柿、黄瓜、豌豆、白菜等;调料爱用核桃甜酱、番茄酱、胡椒粉、葱、盐等。

5、制法 对烤、烧、炸、炒等烹调方法制作的菜肴偏爱。

6、中餐 喜爱中国的京菜和清真菜、粤菜。

7、菜谱 很欣赏什锦拼、西瓜盅、烤全羊、奶油扒白菜、烤羊肉串、拔丝苹果、烤肉、香酥鸡、烤鸭、氽丸子等风味菜肴。

8、水酒 对烈性酒、啤酒、葡萄酒均能饮用,酸奶、咖啡、可可、柠檬汁、矿泉水及红茶都是他们喜欢的饮料品种。

9、果品 对葡萄、西瓜、香蕉、苹果等较为喜爱;干果爱吃花生米、杏仁、核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