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应如何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钢铁企业的设备具有大型化、连续化、高速化、自动化等特点,一旦出现重大、特大设备事故,影响范围很大,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另外,重大、特大设备事故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人员伤亡,因此预防事故、有效控制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迅速恢复生产,防止类似事故再度发生是企业制定事故应急预案的主要目的。建立科学完善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可以提高企业职工事故管理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还可以通过应急事故模拟综合演练,检验并提高应急指挥体系,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这不仅是我们钢铁企业安全管理者的神圣职责,也是现代管理体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体现。

  要制定和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必须首先了解容易造成危急事件发生的原因,其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存在着某些不完善之处;员工不了解健康、安全与环境体系的要求;员工了解要求但没有按要求去操作;因此,企业在建立事故的应急程序时应首先发动全体职工参与并了解以下几点:应急工作的组织和职责;参与处理事故的人员;应急服务信息;内、外部联络;发生某一事故时应采取的相应应急措施;危险材料的潜在危害及应采取的措施;培训计划及有效性试验。

  一般企业基本的应急计划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急情况分类;紧急情况报告程序、联系人员和联系方法;现场应急报警程序;各类事故(火灾、爆炸、泄漏、放射性物质、中毒等)应急程序及措施;现场急救医疗措施;恶劣天气应急程序;其他应急措施和程序。

  对于企业制定应急反应计划,应传达到以下几方面。指挥和控制人员;应急服务部门;可能受到影响的员工和承包方;其他可能受到影响的相关方。为掌握和评价应急反应计划的效果,企业要定期进行训练、演习和制定其他合适的方法来检查完善应急反应计划的程序,在必要时根据所获得的经验对计划进行修定。

  钢铁企业建立一套成熟的应急救援体系需要做以下物质和意识准备:

  1、应急控制中心的建立

  应急控制中心是实施应急体系的最核心部分,其建设至关重要,其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

  应急控制中心是实施应急体系的最核心部分,其建设至关重要,其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足够的内外线电话和无线通讯设备。
  ②危险物质数据库:危险物质名称、数量、存放地点及其物理化学特性。
  ③救援物资数据库:应急救援物资和设备名称、数量、型号大小、存放地点、负责人及调动方式。
  ④风速、风向和气温等测量仪器。
  ⑤个人防护和其他救护设备。
  ⑥厂内职工名单表。
  ⑦关键岗位人员的住址和联系方式。
  ⑧现场其他人员名单,如承包商和参观者等。
  ⑨地方政府和紧急服务机构地址和联系方式。
  ⑩应急与事故处理法规标准手册。

  应尽量将应急控制中心设在风险最小的地方,如果应急中心在区域上还具有一定的风险,就有必要建立后备应急中心,以确保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功能的有效实施。根据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和硬件配置,该中心应该设在每个分厂的调度室为宜。

  2.现场应急计划的注意事项

  制定现场应急计划应注意以下事项:

  ①每一个危险设施都应有一个现场应急计划;
  ②现场应急计划由企业制定并实施;
  ③体系负责人应确保应急所需的各种资源(人、财、物)及时到位;
  ④体系负责人应与紧急服务机构共同评估,确定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执行这个计划;
  ⑤应急计划要定期演习;
  ⑥确保现场人员和应急服务机构都知道;
  ⑦根据内外情况的变化,应急计划要进行评估和修改。

  3.报警和信息传递

  在报警和信息传递方面有以下要求:

  ①企业管理部门应将任何突发事故或紧急状态迅速通知给所有有关工人和非现场人员,并做出安排;
  ②企业管理部门应将报警步骤通知所有工人以确保能尽快采取措施,控制势态发展;
  ③企业管理部门应根据设施规模考虑紧急报警系统的需求;
  ④应在多处安装报警系统,并达到一定的数量,这样报警系统才能工作;
  ⑤在噪声较高的地方,企业管理部门应考虑安装显示性报警装置以提醒作业人员;
  ⑥在工作场所警报响起来时,为能尽快通知应急服务机构,企业管理部门应保证有一个可靠的通讯系统。

  4.关键岗位的确定和责任划分

  作为应急计划的一部分,企业管理部门应委派一名现场事件管理者,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处理事故。现场事故管理者应从服装或帽子的穿戴上很容易辨认。

  现场事件管理者应做到如下几点:①评估事件的规模(为内部和外部应急机构);②建立应急步骤以确保工人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的损失;③在消防队到来之前,没有必要直接参与救护和灭火活动;④安排寻找受伤者;⑤安排重要工人撤离到集中地带;⑥设立与应急中心通讯的联系点;⑦在现场主要管理者到来之前担当起其责任;⑧若有要求,应给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

  现场主要管理者的责任如下:①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②在受影响以外的地方,尝试进行设施的直接操作控制;③继续复查和评估事件的可能发展方向,以决定事情可能的发展过程;④指导设施的部分停车,并与现场事件管理者和关键工人配合,指挥这些设施的现场撤离;⑤确保任何伤害都能得到足够的重视;⑥与消防人员、地方当局和政府监察员取得联系;⑦在设施内实施交通管制;⑧对保持紧急情况的记录做出安排;⑨给新闻媒介发送有权威的信息;⑩在紧急状态结束之后,控制受影响地点的恢复。

  当应急计划确定其他由工人承担的主要任务时(如急救人员、大气监测人员、照顾受伤人员),企业管理部门应确保这些工人知道他们准确的任务。

  5.现场措施

  现场应急计划的首要任务是控制和遏制事故,从而防止事故扩大到附近的其他设施,以减少伤害。企业管理部门应在应急计划中具备足够的灵活性以保证在现场能采取合适的措施和决定。企业管理部门应考虑在应急计划中怎样进行下列各方面的工作:①非相关工人可沿着具有清晰标志的撤离路线到达预先指定的集合点;②指定某人记录所有到达集合点的工人,并将此信息告之应急控制中心;③指定控制中心某人核对与事故有关的那些人到达集合点的名单,然后再核对那些被认为是在现场的人员名单;④由于节日、生病和当时现场人员的变化,需根据不在现场人的情况,更新应急控制中心所掌握的名单;⑤安排对工人进行记录,包括其姓名、地址,并保存在应急控制中心并定期更新;⑥在紧急状态的关键时期,授权披露有关信息,并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该信息的惟一出处;⑦在紧急状态结束后,恢复步骤中应包括对再次进入事故现场的指导。

  6.规划关闭设施程序

  企业管理部门应确保对于复杂设施的应急计划充分考虑他们不同部分的内部关系,这样当需要时,停车可依次进行。

  7.应急程序演习

  一旦应急计划被确定下来,企业管理部门应确保让所有工人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构人员都知道。企业管理部门应对应急计划进行定期检查,检查应包括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运作和撤离步骤两部分。

  8.计划评估与修订

  在制定计划和演练过程中,企业管理部门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包括相应的安全小组一起参与。企业管理部门应让熟悉设施的工人参加应急计划的演习和操练,与设施无关的人,如高级应急官员、政府监察员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每一次演练后,企业管理部门应核对该计划是否被全面检查并找出不足和缺点。企业管理部门应在必要的时候修改应急计划以适应现场设施和危险物的变化。这些修改应让所有与应急计划有关的人知道。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是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现实要求,也是切实履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企业的每一个安全管理者,每一名职工,都应该参与到这个体系中来,成为其中的一员,才能从思想上,意识上实现升华,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