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工作的思考及对策


应急救援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中六项重要内容之一。应急演练是应急救援工作达到及时、高效的必要手段和重要途径,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可以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改善各个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增强全员应对突发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应急演练人员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本身的演练提高预案的执行能力,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但从目前经常观摩的一些演练中发现,部分企业应急演练仍存在着思想上不重视、准备上不充分、组织上不科学等问题,对此本人谈谈自己的相关看法及对策建议。

一、目前安全生产应急演练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应急预案操作性较差,应急演练活动难以有序进行。

目前各级人民政府和大部分企业都制定了应急救援预案。这些预案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减少生命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各地、各单位的工作不平衡,存在一些缺陷:一是预案内容不够完善,可操作性比较差。按要求应急预案包括基本的预案,应急功能的设置、风险分析、标准操作程序等。但有的预案,就是一个基本的预案和一些应急功能,而在风险分析、标准操作程序方面较差。二是预案的针对性不强。有些预案的编制没有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风险分析和应急调查,而仅是参考其他同类的预案照搬照抄,危险源分析不结合本单位实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缺乏操作性,预案修订、评审、备案、演练制度不健全,千篇一律,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差。三是预案之间衔接不够。安全监管部门和企业缺乏衔接;企业间上下级、各岗位没有很好的衔接。从组织结构、处理程序到职责划分等,都存在一些盲点、重叠、矛盾现象。四是预案的培训不够。预案要发挥作用,必须让预案涉及到的相关人员对预案有所了解、有准备。任何了解必须通过培训来增强大家对预案内容和自己责任的了解,补充应急所需的知识、技能和经验。

(二)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思想上不重视是阻碍应急演练质量提高的根本性问题之一。部分企业领导认为演练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即使出了事故,演练也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干脆就不组织演练。更有甚者认为,演练具有一定的作用,可本企业没有什么重大危险源,出不了什么大的事故,组织不组织演练都可以,即使组织演练也只停留在形式上,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而实际上,虽然多数企业都能够认识到演练的重要作用,也想通过演练来提高本企业的应急救援能力,但不知道怎么组织演练,甚至没有成立演练筹备机构,只有一或两人全程筹划、组织演练,由于力量薄弱,造成演练方案制定不合理、各种人员培训不到位,各种保障准备不充分等,从而导致演练质量不高。

(三)演练重“演”而轻“练”。

有些单位的应急演练很大程度上是以宣传性、演示性为主,做给大家看的。而不是按照时际需要组织的演练,只是“演”不是“练”。没有真正发挥演练在检验预案、锻炼队伍、磨合机制、教育员工的作用。预案内容中将职责明确到人,看似分工到位,职责清楚,但事故现场复杂多变,如果人员发生变化,那预案将成一纸空文;把现场救援行动布置得太具体,忽略了事故现场瞬息万变的情况,重“演”而轻“练”,不能达到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提高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的目的。

(四)演练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符。

通过观摩一些企业应急演练,发现一个现象:演练是演练,预案是预案,存在两张皮现象。具体表现为:一是演练过程与生产实际不符,处理事故的办法欠佳,演练人员不清楚具体的行动做法,衔接不好,慌乱盲从。二是演练过程与预案不符,演练人员不严肃,服装不整齐,松散不紧张,处理事故较慢,汇报不及时,没有指挥权力的交接过程,有的交接过程不明确,领导也没有具体指挥,只是听汇报。有些指挥者比较盲目,条理不清楚,演练人员对处理事故的步骤不清楚,程序较乱。演练过程中有的人员对风向发生变化或者出现其它意外情况,不能及时判断,对存在的风险估计不足。还有演练人员对应急过程不十分熟悉,对防护器材的使用不够熟练。

(五)演练准备不到位。

虽然演练准备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制定了相应的演练方案,但是演练方案并不规范、不具体,缺乏演练脚本,演练方案缺乏实际操作性。部分企业甚至不编制演练脚本,缺少对生产安全事故整体过程以及重要环节的描述等。演练情景设置过于简单,演练达不到技术要求。企业在演练中情景设置大都过于简单,导致救援过程简单,救援行动缺乏技术性。另外,部分企业举行的演练,多是直接进行现场综合性演练,由于缺少各层次的训练过程,演练往往没有连续性,演练口令不能准确下达,各组的行动也不能熟练配合,容易导致演练质量不高。

(六)演练组织不科学。

部分企业在演练中存在三乱:演练进程乱,由于没有进行科学调控,有的演练时间过长或临时中断;现场车辆调控乱,演练现场既有参演车辆,又有观摩车辆,特别是大型综合性演练,车辆较多,如不能进行科学调控,让观摩车辆乱停乱放,将直接影响到演练车辆的进出及停放,妨碍演练的顺利进行;人员调控乱,特别是大型演练,会有较多的观摩人员,如对人员不严格管控,现场就会一片混乱,分不清哪是演练人员,哪是观摩人员。此外,相关的情景设置不科学,演练无安全保障。演练情景的设置不但要满足演练的需求,还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安全因素,主要包括演练环境的安全、演练人员的安全、公众卷入的安全、演练车辆通行安全等,如计划不周,设计不科学,就会假戏真做,直接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在以往企业组织的演练中,发生车辆、火灾、爆炸等事故的不乏其例。

二、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编写符合企业实际的应急预案 。

企业在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一定要按企业组织结构模式和生产运行实际情况结合发生事故的性质及处置程序不同,完善预案的编制、演练工作,才能在用时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灾工作。预案修订、演练制度,不能千篇一律,要提高其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真正编写好的应急预案,首先应将历史上与本单位有关的事故进行认真的分析,将其经过、原因、应接受的教训和防范措施编写成事故案例,作为参考,才能真正写出符合具体实际的应急预案。二是要持续改进、更新应急预案,不断适应新变化。在组织机构、人员、装备等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订应急预案,确保预案的时效性。在修订预案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研究分析突发事件的机理、影响范围和发展规律,对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制定科学化、有实效性的应对方案,做到规范统一、相互衔接,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内容通俗易懂,职责表述清晰,做到好记管用,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准确有效的程序和依据,确保用得上、行得通。

(二)加强应急演练宣传,强化应急预案培训。

各级政府及企业要不断加大对应急演练重要性的宣传,使每名员工充分认识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是减少事故损失、避免事故扩大的必要手段。特别是要使企业领导充分认识到:通过演练,可以有效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提高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妥善处置事故的能力及协调配合能力;不断增强广大员工风险防范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要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全员参与意识。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经常性教育、培训,让员工掌握预案内容和要点,确保人人接受教育,实现全员参与。

(三)企业要立足于综合性的实战演练。

开展事故预案现场实战演练,是提高企业应急管理工作水平最有效、最重要的手段。事故应急演练目的就在于提高演练人员快速反应、处变不惊、沉着应对的处理能力。我们要尽量避免为演而演的演练,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要不得,一旦发生事故,员工必然手足无措,导致事故扩大。应急演练要立足打“实战”,场景要模拟“实景”,越真越好,实打实的根据发生事故时的处置措施进行演练的“实战”,才能在真正发生灾害事故时临阵不乱,处置有序,才能把事故消灭在初级阶段,把危险降到最低点。同时需要注意在演练中处理好演和练的关系。

所谓演,是指演示,就是把应急救援的基本流程演示出来。一是要“演”救援经过。要模拟事故发生的起因与救援过程,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熟知即将开展的应急演练是针对哪种情形,明白如何避开危险源,熟悉危险源特性,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面临的危机事件,使应急演练更加具有指导性。二是要“演”现场氛围。有的单位在演练的时候嬉笑吵闹,把应急演练当成一种娱乐,没有用正确的态度去开展工作。任何事故的发生都具有不可预知性,什么时候发生,危害有多大,我们一无所知,等事故和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如果惊慌失措,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因此在平时的演练过程中就要以严肃认真、身处险境的态度去面对,演出现场气氛,演出真实感觉,演出实战场景。一旦发生事故,才能沉着冷静应对。三是要“演”设备使用。向在场人员示范各类设施、装备的种类、使用方式、注意事项和自救方法,规范设备使用步骤。发生事故时能够判断出设备是否能够正常使用,确保每个人正确使用安全设施和装备,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要“演”职责分工。演习各部门的职责履行,规范岗位设置。让所有的人都明确岗位分工,不能像无头的苍蝇一样乱撞,提高救援效率。通过演练重点解决救援时期各组人员工作的衔接问题,练习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配合,练习物资的取用等环节,都是提高协调作战能力的关键。配合的好,就有可能控制住事态扩大,配合不好就浪费了很多救援的时间,错过最佳救援时间。

所谓“练”,是指练习,就是把自救互救的基本功练习到位。一是要“练”安全警觉。有很多事故发生前有前兆,比如发生火灾时一开始会有白烟,危化品泄漏时有些有刺鼻的味道,如果在事故发生初期控制好事故发生现场,会减少人身财产伤亡。通过应急演练,让每位职工熟知事故前的预兆,警示他们出现类似的情况时,应该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通过应急演练,可以让职工明白事故的危险性,引起职工的重视和危机感,进一步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二是要“练”反应能力。事故发生时,职工的疏散速度和救援人员的集结、穿防化服、进入危险区并临时处理事故的速度非常重要。在救援时,每一秒都是“黄金救援时间”,每错过一秒就有可能发生无可估量的危险,就可能丧失一条宝贵生命,因此在应急演练时,演练人员要将演练当实战来“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把心态和意识放在紧急危险状态中,真正锻炼反应能力。三是要“练”现场指挥。演练过程中,指挥人员肩负重任,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综合协调指挥能力。作为指挥人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把事件状况和危害程度弄清楚,如何正确指挥,如何快速决策,如何进行最有效信息传递,如何协调调度各方面的救援力量,及时开展救援活动等,都要不断从练习中锻炼提高,达到应对自如。四是要“练”应急预案。预案演练应该分桌面演练和现场演练两种方式。不论哪种方式的演练,目的都是熟悉预案救援程序,锻炼各种救援能力,发现预案问题,不断修订预案,完善预案,避免预案纸上谈兵,使它成为具有规范性、系统性、科学性和操作性的预案,能在事故救援中切实发挥作用,拿之能用,用之能行。

(四)观摩示范性演练要做到精心准备、科学调控。

观摩示范性演练应成立演练筹备机构,精心准备演练工作。按照演练的需求成立演练筹备机构,根据企业规模有选择性地成立指挥控制组、策划组、执行组、评估组、保障组等。通过各组的密切配合,精心准备演练工作。指挥控制组要根据各组准备情况适时召开演练准备工作会议,审定各组准备情况。反复推研演练方案和脚本,使其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操作性。演练方案和脚本是整个演练的灵魂,演练方案确保演练准备、演练实施、演练评估及总结有序进行,演练脚本确保演练每一个环节都能高质量完成。演练方案和脚本的编制直接决定着演练效果。

其次,在编写过程中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结合应急预案进行编制,要与应急预案相统一;二是结合易发事故进行编制,对平时易出事故地点、易出事故环节进行有针对性设计;三是结合参演人员的素质设置演练情景;四是结合演练场地设置演练情况,有什么样的场地,就要设置符合现场特点的演练情况。演练方案和脚本编制初步完成后,要反复推敲,不断修改完善,经指挥控制组审核后,才能实施。

演练情景的设置是紧紧围绕演练目的进行的。示范性演练,就要以引导演练按步骤、按程序进行,让观摩者学会如何组织演练。设计演练情景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安全性。包括情况显示的安全性,要考虑公众卷入的安全、车辆及装备的安全等。二是注意引导作用。情况设置就在于能引导演练不断深入进行,促使演练组织采取相应的救援行动。三是注意全面性,不但要详细介绍影响救援行动的周围环境,还要充分考虑怎样能发挥装备器材的性能等。

组织实施演练时,必须做好三个调控。一是演练进程的调控。根据演练情景的设置、应急队伍采取的相应行动效果,科学调控应急救援演练进程,既要看到救援效果,也不能让某一个救援行动占用时间太长,或偏离演练主题。二是对现场车辆的调控。控制演练车辆就要科学规划场地,确定演练车辆停放区域和观摩车辆停放区域,并划出停车位。三是对现场人员的调控。根据演练需要确定演练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估人员的具体位置;根据场地特点和观摩人员多少确定观摩人员位置,需要转移场地时,要有专人引导和管控观摩人员,并设立标志牌。要使演练具有观瞻性,在演练规模确定的情况下,就要充分展示演练人员的专业技能,并通过解说或演练人员的台词,让现场人员明白演练的进程、演练的内容及演练节点。

总之,观摩示范性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只有在准备上全面、规范;组织上严密、高效,才能确保演练应有的质量和示范效果。

(五)形成长效机制,定期开展多种形式应急演练。

现在,有不少企业每年都在开展应急演练可是效果却不明显,许多人都在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定位有错误?其实这并不是定位错误,而是自己企业的应急演练没有做好常态化工作,导致了企业职工并未掌握更多的自救能力,许多职工认为这是在走过场。应急演练是需要常态化进行的事情,只有不断地加强应急演练的次数,组织职工学习各类应急知识,那么我们的应急演练才会有效果。同时要让我们的每一名职工都要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应急演练是对自己的救护,是让自己在突发事件面前能够不慌乱,通过自救来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

“业精于勤,荒于嬉”。只有形成长效机制,定期开展演练,不断提高救援的业务素质,才是提高救援能力的根本。演练的目的一方面是检查预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并对应急预案的缺陷进行诊断;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应急救援体系的反应能力、救援能力以及协同作战能力的重要手段。应急演练的具体形式既可以是桌面演练,也可以是实战模拟演练。无论哪种形式,都可以分为单项演练、组合演练和全面演练。单项演练是为了发展和熟练某些基本操作或完成某种特定任务所需的技术而进行的演练;组合演练是将具有较紧密联系的多个应急任务组合在一起进行演练,其目的是要达到交流信息,加强各应急救援组织之间的配合和协调性;全面演练是应急体系内所有承担应急救援任务的组织或其中绝大多数组织参加的演练,主要目的是验证各应急救援组织执行任务的能力,检查相互之间的协调能力,能否充分高效地调配和利用应急资源和应急力量。演练的目标应侧重在现实应急能力评估和应急缺陷分析上,以便通过持续改进,提高应急能力。

(六)建立标准运行规范,加强演练评估。

目前各地各企业间演练的类型、规模、内容、程序等各不相同,一些应急演练缺乏针对性,实效性不强,演练后也没有进行评估和对预案进行完善。针对这些问题,国家今年将出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对应急演练的定义、目的、内容、程序、组织、实施、监控与评估等方面都将作出明确规定,并提出应急演练工作的具体要求,此外还将规范应急演练的评估和总结、应急演练的后续行动等。明确应急演练的讲评必须在应急演练结束后立即进行;应急演练结束后,组织应急演练的单位应根据应急演练评估报告或总结报告提出的问题和建议,督促相关部门和人员制定整改计划,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资金,并跟踪督查整改情况等。

另外,通过学习国际上应急救援的好经验,我认为还要进一步加强“标准运行”的建立。“标准运行”主要是指,从应急准备一直到应急恢复的过程中,要遵循标准化的运行程序,包括物资、调度、信息共享、通讯联络、术语代码、文件格式乃至救援人员服装标志等,都要采用所有人都能识别和接受的标准,以减少失误,提高效率。相信通过这些标准规范的建立实施,必将对各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演练起到很好的指导和规范作用,对提升各行业的本质安全水平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