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的
为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国投湄洲湾项目部应急管理工作,根据XX发电厂工程实际情况建立应急救援机制,有效控制风险,防止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防止突发事件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污染及对社会的不良影响,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员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适用于项目部所有部门可能或已经发生的人身事故、设备事故、火灾事故、环境污染事故、交通事故等事故紧急情况的应急与响应的救援处置工作。
2. 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XX建筑安装工程项目部各类事故应急管理工作,并依据本总体应急预案编制适用的相关专项应急预案。
3.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
《电业生产事故调查规程》
《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
4. 与其他预案的关系
本预案为项目部应急救援总体预案,可以与项目部的各类专项应急预案配合使用,在项目部各类专项预案无法完全满足某一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需求时,使用本预案。项目部应急预案还包含《火灾、爆炸事故应急预案》、《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化学危险品应急预案》、《机械设备事故应急预案》、《恶劣天气应急预案》等。发生以上事故的情况下,按总体预案原则执行,分情况处置,报告和处置应执行《事故 事件 不符合控制程序》。
5. 工作原则
5.1.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体系和有效机制,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及危害。
5.2. 预防为主、有效应对。提高全员防范突发事件的意识,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应对有效。
5.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各部门、项目部安全第一责任人按照统一协调、各负其责的原则,密切配合,服从调度,严格执行应急措施。
5.4. 健全机制、反应迅速。以本预案为核心,健全项目部应急救援体系,规范日常管理、培训、演练等工作,建立一支反应迅速、功能齐全、协调有序的应急救援队伍。
6. 组织机构和职责
项目部设立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应急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安环部。各部室、各专业分公司为项目部总体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6.1. 成立以项目部为核心、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安全预控管理网络,负责在紧急情况下的救援指挥和协调工作。组织机构如下:
总 指 挥:XX
副总指挥:XX
成 员:XX
6.2.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6.2.1. 当项目部突发紧急事件总指挥外出时,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职务排列顺序,逐级行使指挥权,保证突发事件的现场指挥;
6.2.2. 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有关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理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接受地方政府及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
6.2.3. 指挥项目部事故抢险及救援应急处置工作;
6.2.4. 组织制定项目部应急工作计划及措施;
6.2.5. 副总指挥以上成员接警后,应迅速赶赴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履行指挥职责;
6.2.6. 成员接警后,应迅速赶赴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向总指挥报到,履行各自应急职责;
6.2.7. 发布项目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命令;
6.2.8. 负责向上级或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汇报抢险救援有关情况;
6.2.9. 当抢险救援过程中人力或资源不足时,向当地公安武警、消防、医疗等方面求救增援,事先应与莆田忠门镇卫生院联系并签订医务救护协议,确保事故发生后受伤人员能够得到最快的救治;
6.2.10. 负责事故调查,清查事故损失,制定恢复生产建设计划;
6.2.11. 组织应急救援的善后处置工作,总结评议应急救援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并组织完善应急救援措施和预案;
6.2.12. 确定对外发布的有关信息,宣告应急救援结束。
6.3. 各部室、专业分公司或班组负责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6.4. 安环部负责监督检查应急设施落实和日常检查维护;负责现场紧急救护相应组织和协调。
6.5. 现场医务室(或当地医院)负责现场医务急救。
6.6. 各相关部门配合紧急处置和救援工作。
7. 预防与预警
7.1. 危险源监测监控
7.1.1. 技术控制
7.1.2. 建立事故隐患及危险源管理系统,为安全生产管理部门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全面、形象的信息、依据。
7.1.3. 人员管理
7.1.4. 人员的控制首先是加强教育培训,做到人员安全,其次是操作安全。
7.1.5. 管理控制
7.1.5.1. 建立健全危险源管理的规章制度;
7.1.5.2. 明确责任、定期检查;
7.1.5.3. 加强危险源的日常管理;
7.1.5.4. 抓好信息反馈,及时整改隐患。
7.2. 预警行动
7.2.1. 预警级别
依据办公场所、生活区域及生产现场安全隐患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因素,由低到高划分为黄色、红色两个预警级别。
A、黄色预警:本区域发生一起一般事故时。
B、红色预警:本区域发生一起重大事故时。
7.2.2. 预警信息
预警信息包括突发性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等。
7.2.3. 预警的发布和解除
A、黄色预警:由项目部应急办公室发布和解除,并报项目部应急指挥部备案。
B、红色预警:由项目部应急办提出预警发布和解除建议,报应急指挥部由其发布和解除。
7.3. 工作程序
见附件1: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流程图
7.4. 信息报告程序
7.4.1. 发生突发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立即通过电话报警,向应急指挥部说明事故地点、事故类型等事故概况。
7.4.2. 应急指挥部根据突发事故灾情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
7.4.3. 迅速向上级部门及当地安监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最迟不应超过1h。报告内容包括:
7.4.3.1. 发生事故的单位、时间、地点。
7.4.3.2. 事故发生时人员的伤亡程度及财产损失情况。
7.4.3.3. 事故的发展变化趋势。
7.4.3.4. 指挥部所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7.5. 应急处置
突发事故一旦发生,事故责任部门和现场人员必须立即向项目部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设置警戒标志。具体为:
7.5.1. 事故发生后,警戒疏散组根据突发事故扩散范围建立警戒区,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在警戒区的边界设置警示标识。
7.5.2. 除应急处理人员、岗位人员、应急救援车辆外,其他人员及车辆禁止进入警戒区。
7.5.3. 警戒疏散组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7.5.4. 事故无法控制时,所有人员应撤离事故现场。
7.5.5. 通讯联络协调组织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通报事故险情状况。
7.5.6. 保护事故现场,为事故的调查处理提供依据。必要时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人员疏散、物资运输等的交通畅通,避免发生意外事故。同时,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事故调查等。
7.5.7. 对伤员进行现场救护,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办法。
7.5.7.1. 外伤应急处理
a止血急救:止血的方法通常采用压迫止血法、止血带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和加垫屈肢止血法等。
b包扎处理:有外伤的伤员经过止血后,就要立即用急救包、纱布、绷带或毛巾等包扎起来。
c骨折固定处理:如果受伤人员发生骨折,需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迅速、及时而准确地给伤员进行临时固定。
7.5.7.2. 烧伤急救
a 迅速脱去着火的衣服(或被热液浸湿的及沾染化学品衣服),用水浇灌或卧倒打滚等方法,熄灭火焰。
b.用冷水冲洗、浸泡或湿敷受伤部位。
c.现场烧伤创面无需特殊处理,只要外裹一层敷料或用清洁的被单、衣服等进行简单的包扎。
d.尽量减少镇静止痛药物应用。
e.对于休克患者,轻者可口服含盐饮料防治;重者需静脉补液。口服忌大量饮水,尤其白开水,一般一次口服不宜超过50毫升,谨防呕吐。
f.将患者送医院进行救治。
7.5.7.3. 伤员转运
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紧急处理后,应及时安排伤员转运到医院。伤员转运由救护组负责,安全保卫组协助。
7.5.7.4. 当发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及机械伤害事故时,应急处理程序:
a.仔细观察伤者的位置及可能受伤的部位,并配合医务人员进一步观察。
b.对明显出血处用无菌的医用包扎材料进行包扎,并尽可能不影响其血液循环。
c.移动伤者应注意:
--考虑伤者的受伤部位,如流血处、突出的骨骼、变形部位等;
--对可能已发生骨折和严重受伤的部位避免进一步的挤压;
--抬动时应尽可能利用伤者的衣服,并用手腕支撑伤者的头部;
--担架抬动时应尽可能避免挤压伤者;
--送往医院时,对伤者的严重受伤部位,应尽可能减少震动或颠簸。
--帮助护送到医院救治,由医务人员向医生陈述初步抢救时的情况。
7.5.7.5. 当发生触电事故时,应急处理程序:
a.现场人员发现发生触电事故后,应迅速切断电源;就近拉闸,拔下漏电设备的插头或取下熔断器,并将触电人员脱离带电设备;帮助触电者脱离带电设备时应注意:
b.在将触电人员脱离带电设备前,应确认设备已断电,避免造成救援人员触电;
c.应尽可能使用绝缘的工具帮助触电者脱离带电设备,如干燥绝缘的木棒、绳索、绝缘手套等;
d.可抓住触电者干燥的衣物,将触电者脱离带电设备;
e.脱离电源后,应观察触电者的情况,并视实际情况,实施抢救:
f.如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
g.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周围不围人,使空气流通,解开他的衣服以利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
h.如触电者呼吸缓慢、困难,或发生痉挛,甚至心脏跳动停止,呼吸也停止时,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直到救援车辆到达;
i.将触电者送就近(协作)医院;
7.6. 响应程序
7.6.1. 一般突发事故的响应(Ⅳ级)
7.6.1.1. 项目部应急指挥部副总指挥进行指挥,项目部立即启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具体组织协调、指挥有关部门和人员赶赴现场,组建现场指挥部,采取相应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避免次生灾害可能造成的抢险救援人员伤亡事故。
7.6.1.2. 项目部相关部门第一责任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进行现场保护和先期处置工作。必要时,公司有关负责同志赶赴现场处置。
7.6.1.3. 及时将掌握的事故信息报上级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7.6.1.4. 应急处置过程中,协调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7.6.1.5. 做好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应急相关工作。
7.6.2. 较大突发事故的响应(Ⅲ级)
7.6.2.1. 项目部应急总指挥赶赴现场指挥部指挥、协调和处置工作,并组织指挥有关部门的专家和人员及时赶赴现场,协调相关成员单位组成现场指挥部,采取应急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避免或减少次生灾害对人员造成伤害和财产损失。
7.6.2.2. 必要时,请示上级应急指挥中心开通异地会商系统,协助相关上级应急指挥中心指挥抢险。
7.6.2.3.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将有关情况及时报告相关上级应急指挥中心。
7.7. 资源配置
7.7.1. 项目部配置相应的应急资源,包括:通信装备、交通车辆、维修工具、照明装置、防护装备、救护装备、急救药品等。应急救援车辆车牌号为XX。
7.7.2. 项目部办公室不定期对事故应急资源进行摸底,确保设施正常。
8. 应急结束
8.1. 应急终止的条件
当事故处置工作已基本完成,次生、衍生和事故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急响应工作即告结束。应急预案实施终止后,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保护事故现场,需要移动现场物品时,应当做出标记和书面记录,妥善保管有关物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报告。
在抢险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指定专人负责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和拍照、记录工作。确因抢救伤害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的物件时,应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要妥善保存事故现场的重要痕迹、物证,未征得上级调查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事故现场,确保事故现场勘察和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对应急预案在事故发生实施的全过程,认真科学地作出总结,完善预案中的不足和缺陷,为今后的预案编制提供经验和完善的依据。
8.2. 现场恢复
在恢复现场的过程中往往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如触电、受损建筑倒塌等,所以应充分考虑恢复现场过程中可能的危险,制定现场恢复的程序,防止恢复现场的过程中再次发生事故。
8.3. 事故总结和调查评估。
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并执行《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填写《应急情况(事故)处理记录》。
8.4. 相关方信息
8.4.1. 事故急救小组全体人员电话(见附件1)
8.4.2. 救治医院电话:XX
8.4.3. 急救中心电话:120
8.4.4. 火警电话:119
8.4.5. 报警电话:110
8.4.6. 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电话:XX
9. 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9.1. 应急培训
应急预案审批后,按计划组织公司项目部的全体人员进行有效的培训,从而具备完成其应急任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项目部每年应选择合适时机进行一次培训。
9.2. 培训的内容:
9.2.1. 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其他相关应急预案;
9.2.2. 个人的防护措施;
9.2.3. 对危险源的辩识;
9.2.4. 事故报警;
9.2.5. 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9.2.6. 各种抢救的基本技能;
9.2.7. 应急救援的团队协作意识。
9.3. 培训目的:
使应急救援人员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及相关法规所列出的事故危险和应急责任。
9.4. 应急演练
应急预案审批下发后,经过有效的培训,应做到,项目部应每年演练不得少于一次。
9.5. 演练目的:
9.5.1. 测试应急预案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9.5.2. 测试应急培训的有效性和应急人员的熟练性;
9.5.3. 测试现有应急装置、设备和其他资源的充分性;
9.5.4. 提高与现场外的事故应急协作单位或部门的协调能力;
9.5.5. 通过演练来判别和改进应急预案中的缺陷和不足。
10. 附件
附件1:项目部应急救援指挥部
附件2: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响应程序
附件3:应急情况(事故)处理记录
附件4:应急演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