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矿井水害是矿井开拓,采掘过程中,渗入、淋入流入,涌入和溃入井巷或工作面的任何水源以及井巷工作面与含水层,被淹巷道,地表水或含水的裂隙带、溶洞、洞穴、陷落柱、顶板冒落带、构造破碎带等接近或沟通而突然导致的出水事故,矿井水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大安全隐患。矿井水害事故主要与以下四种因素有关:
(一)有水源。水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
(二)有透水通道。透水通道主要有井筒、巷道、塌陷坑、开采沉陷裂隙、断层裂隙,废旧钻孔等。
(三)失控。失控是指对矿井老水水源和充水通道的管理达不到预案的要求。
(四)工程技术和管理方面。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井下发生透水事故后,救援应按照紧急救灾,要妥善避难,安全撤退,救人优先“的原则抢险救灾:
(一)以抢救遇难人员为主,必须做到有巷必入,本着“先活者,后死亡者,先重伤后轻伤,先易后难”的原则救险。
(二)迅速判定水灾的性质,了解突水地点,影响范围,静止水位,补给水源及有影响的地面水体。
(三)掌握灾区范围,搞清事故发生前人员分布,分析被困人员有可能躲避的地点,根据事故地点和可能波及的地点撤出人员。
(四)关闭有关地区的防水闸门,切断灾区电源。
(五)根据突水量的大小和矿井排水能力,积极采取排堵、截水的技术措施,启动全部排水设备加速排水,防止整个矿井被淹没,注意水位的变化。
(六)加强通风、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积聚和发生熏人事故。
(七)排水后进行侦察、抢险时,要防止冒顶、掉底和二次突水。
(八)抢救和运送长期被困井下的人员时,要防止改变他们已适应的环境和生存条件,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电话外线:0358-2189109 内线:8005、8006。
三、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以及现场应急指挥部组成,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主要由通风、机电、安监等部门的人员以及总工程师组成。
(一)成立枝柯镇煤业有限公司透水事故领导组:
组长:矿长(康应喜)
副组长:生产副矿长(陶水平)
总工程师(张浩东)
安全副矿长(吕喜生)
机电副矿长(刘海平)
成员:技术科(杨金柱) 调度室(王二小)
通风科(花修玉) 机电科(郭晓荣)
供应科(王晋飞) 工会主席(许海鱼)
枝柯镇医院(高二亮)?车 队(刘大伟)
保卫科(靳四新)
办公室:设在矿生产调度室。
(二)职责
1、组长、副组长职责
透水事故发生后,分析判断事故,决定启动应急救援预案,批准现场抢救方案,根据事态发展,决定是否请求外部援助,协调物资、设备、医疗、通信、后勤等工作,负责组织透水事故,应急救援演练,督查各生产队组,相关辅助队组(通风队、防尘队、排水队、运输队等)和应急救援演练。
2、成员职责
1)技术科、地测科:负责提供矿井相关的突水点地质参数等技术资料,协助事故单位生产部门制定方案和技术指导工作。
2)安监站:负责监督事故抢救方案和安全措施的落实,组织或协助对事故的调查工作。
3)工会:协助事故单位做好事故伤亡人员的善后处理工作。
4)供应科:负责排水物资的储备,负责为事故矿井提供应急救援所需材料和设备保障。
5)机电科:负责抢险救灾设备与配件的储备,负责为事故矿井提供排水设备及配件。
6)通风科:负责矿井通风工作,为抢救事故地点提供通风保障。
7)医院:负责组医护人员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
8)调度室职责:事故发生后,成立现场指挥部,负责组织制定抢救方案和现场抢救工作。
9)保卫科、车队:负责保证抢险救灾物资运输的道路交通畅通和矿区治安。
10)矿属各专业队组,协助现场指挥部进行现场抢救工作。
11)事故调查组的职责
调查事故经过和原因,追查事故责任,负责制定事故调查、分析报告。
四、预防与预警
(一)危险源监控:
认真落实“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切实把防治水的各项管理规定及防治水措施落实到实处,不断提高“防治水”现代化水平,努力提高抗御水害灾害的能力,防治矿井水害事故。防止水害事故发生可采取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1、加强对老窑及本矿采空区,井田边界相邻矿井可能的越界采空区范围及积水情况的调查勘探掌握准确的采空积水位置,防止发生透水事故。
2、加强水文地质补充勘探工作,查清井田是否有隐伏导水断层的存在,防止发生顶板透水事故。
3、在采10#现生产区域及下组煤时,应对奥灰水突水的可能性作进一步研究,防止发生奥灰水突水事故。
4、采掘工作面必须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矿井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探放水设备和器材。
5、建立健全防治水规章制度,每个生产作业人员都要熟悉透水前的各种预兆,发现透水危险及时采取果断措施。
6、矿井生产过程中,应对开采引起的地面塌陷及其影响范围、塌陷灾害的规模进行调查及预测,必要时应进行地面塌陷裂隙的填堵及井下采空区的充填,减少大气降水的渗入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水害影响。
7、采掘工作面发现透水征兆时,必须停止作业,采取措施,待危险消除后,方可恢复作业.
8、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布置符合要求的水仓、水泵、管路。水泵及水管要定期检验,检查水仓要定期清理,保证有效容积。
9、井下大巷沿煤层布置,受煤层起伏影响巷道中会出现积水现象,应在巷道适当位置设置水窝,用小水泵将水排至水仓,保证巷道运输畅通。
10、各采掘工作面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探放水施工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二)预警行动:
企业安全监督部门监控到以下信息时要及时上报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
1、防治水工程出现严重的管涌,流土等现象,威胁防治水工程安全的;
2、防治水工程出现严重裂缝,坍塌和滑动,有奔垮危险的。
3、在用排水管洞坍塌堵塞,丧失或者降低排洪能力的,下列透水预兆时:
4、采掘工作面出现下列透水预兆时:
1)挂红:因地下水中含有铁的氧化物,在水压作用下,通过煤(岩)裂隙时,附着在裂隙表面,出现暗红色铁锈。
2)挂汗:当采掘工作面接近积水区时,水在压力作用下,能过煤岩裂隙而在煤岩壁上,凝结成许多水珠。
3)空气变冷:采掘工作面接近大量积水时,气温骤然降低,煤壁发凉,人一进去就有凉感,时间越长越感到阴凉.
4)出现雾气:当巷道内温度较高时,积水渗到煤壁后引起蒸发而迅速形成雾气。
5)水叫:井下高压积水,向煤岩裂隙强烈积压与两壁摩擦而发出嘶嘶叫声,说明采掘工作面距积水区已很近,若是煤巷,则透水即将发生。
6)顶板来压:底板鼓起。在地下水作用下,顶底板严重变形,有时伴有潮湿,渗水现象。
7)水色发深、有臭味:老空水一般发红,味涩;断层水一般发黄、味甜,溶洞水常有臭味。
8)其他危及矿井水害事故发生的险情
五、信息报告程序
矿井调度室接到矿井水害事故汇报后,立即将事故概况向值班矿长汇报,并根据值班矿长指导向矿山救护队、矿长、矿技术负责人汇报,汇报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等,现场人员状况,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人数、程序、所属队组)等
六、应急响应
(一)响应分级
调度室接到矿井水害事故汇报后,立即通知值班领导,值班领导根据具体情况,通知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立即到调度室集合,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启动哪一级别应急救援预案
1、发生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时,事故后30人以上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以上死亡,为Ⅰ级响应。
2、发生特大伤亡事故时,事故后10人以上、29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可能导致10人以上29人以下死亡,为Ⅱ级响应。
3、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时,即事故后3人以上、10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即将导致3-9人死亡,为Ⅲ级响应。
4、发生一般伤亡事故时,即事故后1人以上、3人以下被困灾区,已经或即将导致3人以下死亡,为Ⅳ级响应。
(二)响应程序
矿井重大水害事故发生后,矿井调度室为发出预警通报的责任单位队组。当调度室接到井下发生水害事故的汇报后,立即撤出灾区人员和停止灾区供电,按矿井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立即在矿调度室集中待命,召集矿山救护大队,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派救护队员进入灾区侦察灾情、救人,现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救护进行救灾工作直至灾情消除、恢复正常生产。
避灾路线:
工作面——主斜井——地面
工作面——副立井——地面
工作面——进风大巷(回风大巷)——回风立井
七、处置措施
发生矿井水害事故后,矿井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一)煤矿井下巷道发生透水事故时,首要任务,是抢救被淹地点的受困人员,控制水势,防止井巷被淹的范围扩大。
(二)淹井后,在排水期间,必须加强排水地点的通风,监测瓦斯、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浓度,防止有害气体突然涌出造成危害。防止瓦斯浓度的超限而引起的爆炸等事故。
(三)当煤矿井下巷道的积水排除时,应及时恢复通风,清理堵塞物,整修巷道,为恢复生产创造条件,
同时在处理矿井水害事故时,应当注意下列问题:
1、问清事故性质、原因、发生地点及出现的情况:
2、救护者在现场处理水灾事故时,逆水流方向进入巷道侦察,在知道该巷道上部无出口时应有专人在外面监视水情,并保持联系,行进中必须注意观察水位与水量变化,当有被淹没的危险时,要立即撤退到安全地带。
3、处理上山巷道突出时,必须防止二次突水和积水淤泥冲出,防止事故扩大。
八、应急保障
(一)应急物资保障
企业按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要求,建立健全井上、井下救援物资材料库,储备钢管(带法兰盘)、真空80开关、雨衣、雨裤、沙子、土、水泥、工作服、离心泵等必要的救灾物资。
(二)应急装备保障
矿山救护和医疗救护装备配备专用警灯、警笛,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请求地方政府及时协调,并对事故地段实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通道,最大限度赢得抢险救灾时间。同时,企业必须健全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应急通信系统,并提供相应的通信设备。
九、矿调度室及相关抢救单位要做好矿井抢救记录或演习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