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_人格培养_家有小儿上初二


  小儿去年上初二,贪玩的性情发展到了极致,加上自我意识的萌发,使其母子关系达到了白热化。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初二现象”一词,就稍加留意。发现一些出版物特别是学校管理方面的杂志上,常登些许关于“初二现象”的思考与讨论。《人民日报》 6月18日曾报道了北京零点调查公司近日的一份调查报告,报告显示,15岁的半大孩子正处在社会关注的盲区,是心理极不稳定的危险群体,容易产生成长恐慌,甚至做出错误抉择,此年龄段是少年犯罪的高峰期。所以,这群半大孩子不应该被社会忽视。人们更应该学会去尊重他们,尊重他们的权利、个性和差异。自己也想对此问题谈谈亲身感受,和老师、家长共同探讨此阶段学生的教育管理问题。 

  老师们知道初二是承初一、启初三的过渡阶段,此阶段是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最多的阶段,也是违规违纪最频繁。心理障碍问题最突出的阶段。儿子初一时热衷于班级的集体活动,集体荣誉感很强,因贪玩,学习成绩不佳,但运动成绩上乘。学校运动会一次拿了四个第一,为班级争了光添了彩,煞有自豪感。因初一时还处于新鲜加冲动的感觉中(即学习环境的新鲜感和由于角色转变带来的学习上一时的冲动),与小学相比,学习上稍有起色,但随着进入初二,这种新鲜感、冲动感逐渐淡化,距初三的中考又有一段时间,故产生出了消极等待的情绪。此阶段的儿子心理上增添了一种比初一成熟的感觉,胆子明显增大了,当学习跟不上集体,对学习失去信心,意识到学习方面不可能引起同学的注意时,就把主要精力投向了另一种表现自我、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经常性地通过违反学校、班级规章制度或从展示自己的才艺特长上去吸引大家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实现自身价值的目的,这种行为是阶段性“自我表现”的体现。同时,孩子的生理、心理变化也在此阶段悄悄的发展。正是这种生理、心理的变化促使处二学生有时间、有机会在纪律方面犯各种错误甚至是严重砦蟆W鑫?页ご私锥蔚母芯跏强床欢?O质瞪缁峄肪车囊蛩囟哉庑┳晕冶姹鹉芰δ:??7乱馐逗芮康难??男形?肮撸?灿凶畔嗟敝匾?钠羰咀饔谩U庑┌氪竽泻⒚窃谀昙独锘ハ嗾?呦拢??枚飞普阶鑫?啻浩诘姆⑿梗?由隙砸煨缘碾?嗜鲜叮?耘笥压叵档某踅猓?沟贸醵???写蚣芏放瓜窒笞钗?怀觯?善鸪醺鋈擞敫鋈酥?涞恼?仿?又涟嘤氚嘀?涞恼蕉罚?踔练⒄沟窖?S胙?V?涞娜憾贰?

  心理学家早就讨论过,初二阶段是学生的心理断乳期,具有不稳定性,这一时期的孩子心理已受到各方面的影响,缺少分析思考意识,办事仅凭冲动,缺乏理智,哥们儿义气至上,从而造成“初二现象”具有突发性,暂时性的特点了。所以作为老师和家长不要以某一次事件给学生定性,要耐心地了解孩子的真实心理状况,找到合适的切入点,采取理解疏导的方法,将其从迷茫中领引出来。但如果此阶段学生的行为完全是由孩子不良心理因素引发的那么造成的后果将更严重,甚至会影响今后的人生,身边就有一例。此学生为单亲家庭,从小学到初一,成绩尚可,到了初二第一学期,渐渐开始上课开小差,还用谎言搪塞旷课、上网吧、与初三调皮学生为伍,阻止家长到校了解情况,对家长和老师的反复教育极为反感,第二学期中,其行为更为严重,逃课、打架已成为常事。因在斗殴中腿部受伤,家长迫其留级重读,受学校纪律处分后仍无好转,最后他自动辍学。这是一个教育失败的例子,后经过老师和家长对孩子深入了解,才意识到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该生心理不健康。在初二时青春期的困惑、无奈、无助没有及时得到老师、家长的关注。所以,作为学校要十分重视对初二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要逐渐拓宽学生的心理承受面,初二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老师、家长要有心理准备,并对不同情况及时采取适当措施,将问题解决在萌发期。 

  家中有儿上初二,做为家长,特别是做为母亲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孩子的叛逆心理与家长的望子成龙心理之间存在着无形的防火墙,如水火不相溶,把握不当将愈演愈烈。本人曾与小儿冷战多日,激战数回合,均不奏效。可谓刀枪不入。其结果是行同陌路,成绩下降,打架斗殴,刀光血影。后经过多方面的引导疏通,相互间朋友式的交流,班主任老师的诚恳谈话,多方共同努力,使其顺利渡过了初二阶段。进入初三后,心理的浮躁期下降,自己能考虑到将面临中考的冲刺,心中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的热情也逐渐呼出,学习自觉性明显增加。母子间冷战结束,激战无影。孩子的心态,家长的心态片刻间达到了平衡。 

  所以我们在承认“初二现象”存在的同时,还要积极地去探索处理和解决“初二现象”的方式方法,使孩子们在社会竞争氛围的形成中健康顺利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