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要等到长大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这是我们童年时候都哼过的《童年》里的歌词。今天,恐怕歌词内容得变了——总是要等到长大以后,孩子们的感悟,不仅让大人感到苦涩,还让人因为孩子的感知能力太过敏锐,对如何教育好孩子产生迷惑。这绝不是妄言:在过去的“六一”儿童节期间,几乎所有的家长们都在想,究竟送给孩子一份什么样的礼物,才能让这些小皇帝们高兴:玩具、衣服、肯德基、麦当劳,还是百元现钞?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可能还不明白:孩子们最缺的可能是一份“精神食粮”。
我们给了孩子什么?
实事求是地说,几乎所有家长都会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是,激烈的升学、就业、升职竞争,让越来越多的家长狠下心来,在“孩子真可怜”的叹息声中不断给他们增加压力。用“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话或许可以概括当前我国未成年人教育领域的一种普遍现象。新华社最近的一次问卷调查显示,2000年开始的“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行动作用不大,孩子们对学习环境的满意度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压力过大是他们的普遍感受。天津市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全市2至4岁儿童各种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1%,5至6岁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7.3%,孤独、畏缩、害羞、具有攻击行为、忧郁行为等等,这些儿童行为问题恰恰源于家长们对孩子过高的学习期望值,源于孩子们过早、过多地读书、认字、上各种学习班。
不过,这更能让人想到孩子们的苦楚。不止在一个场合听到:现在的孩子真是苦哇!这个“苦”,总是离不开作业多、考试多、升学竞争激烈。其实,这只是表象,孩子最苦的还不是这些,而是自己无法做自己的主人。你看,孩子们所有的时间,都被老师和家长安排了,而自己却没有时间仔细看一眼小草、痛快地踢一场足球……他们不被家长放心,十来岁的孩子,从前会在家里当半个爸妈了,现在连自己乘车上下学、去超市买点油盐酱醋也成了奢望;他们不被教育部门放心,不被社会放心……围绕他们的,是诸多的“不许”、“不准”,是形形色色善意的掩饰甚至“谎言”。其实,孩子早已看穿了这些把戏。一个刚参加过声称是“让孩子做主”的少儿活动的小学生就生气地说:“我们说的话,根本没有人当真,说是让孩子做主,都是假的!”是的,一方面,我们太“重视”孩子了。一家一个宝贝蛋儿,养育成功或失败,都是百分之百,逃无可逃,一个孩子的未来关系一个家庭的幸福,谁也不敢掉以轻心。因此,家长、老师以及社会,都以百分之百的精心与细心去呵护、关注、指点着他们。但当这一切过度时,就变成了沉重的压力,使孩子成了一具会呼吸的“木乃伊”。另一方面,我们又太轻视孩子了。轻视他们的思考能力与自主能力,总认为他们什么也不懂,能瞒就瞒,能糊弄就糊弄,能强迫就强迫。于是乎,等到孩子长大了,他们的反弹与不满也分外强烈,说不得也碰不得,以至于两代之间的代沟愈来愈深。
孩子给我们回报了什么?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我们当家长的共同愿望,我们常常听到很多未成年人的父母们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为孩子倾注了巨大的心血,有时却事与愿违?
一位赴美执教的中学教师在给她旧日同事的一封信中说,美国学生在尊重老师、遵守课堂纪律方面没法和中国学生相比,但美国的教师对学生的态度非常平等。在美国老师看来,一个学生学习不好但有特长或是生活能力强,这个学生和其他学生是一样的。对照我们仍在“师道尊严”的遗训下演进的中小学教育,这位老师呼吁旧日同事:“善待我们天使般的孩子吧!”他感慨地说,我们的当务之急并不是让孩子学认多少字,做多少道题,掌握多少考试技巧,而是让每个孩子找到自信,找到人生的亮点,找到自我价值。
善哉!斯言。这位老师从在国内外任教的切身体会中得出来的感悟,应当成为我们当前对儿童教育的一个共识。
事实上,责任不在孩子身上。如今,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已经影响到孩子的方方面面。
我们应该反思的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又带给了孩子多少让他们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呢?
前段时间,北京市同一天就曾经发生两名学生自杀事件,这使许多人大受震动。
其实,类似中小学生不堪各种压力而轻生的新闻已经不鲜见了。有资料显示,在我国青少年死亡的各种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自杀。一个个悲剧不禁使人发问——为何他们要用如此过激的手段应对人生的苦恼和挫折,为什么他们对于自己的生命如此轻率?
此外,“无知女生怀孕生产后将婴儿杀死”,“中学生将乞丐殴打致死”以及校园里各种血腥事件也不断见诸报端,这更让人惊讶——为什么这些未成年人面对宝贵的生命,竟然如此漠视?
手头还有几组关于青少年问题的数字,更是令人不安:一是我国16%以上的青少年有心理不健康问题;二是非常叛逆的“十五岁现象”呈上升和提前趋势。如些,就不能不让人反思:我们的下一代就这么自私、思想就如此脆弱吗?
我们该怎么办?
应该说,中国的父母活得实在太累。为了让孩子有出息,谁也不敢有半点松懈。然而,事物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人说,中国人缺乏幽默,我倒要说,我们最缺的是心理学。我们不以孩子的心理揣摩孩子,接近孩子,却要接过父辈们传下来的威严和棍棒,一再疏远孩子,监视孩子,您说,孩子们能服我们吗?教育孩子的过程,也让我们反省成人社会:凡不想让孩子有样学样的,我们首先得改起来。
我们不指望禁播一些警匪片,关掉几家网吧,下一代的思想道德水准就迅速提高。就像许多地方强调城市“软环境”、“硬环境”那样,成人对于孩子们心灵成长所提供的,除了尽量营造健康成长的环境外,还存在着更重要的“软”的一面。
中央近期强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的确,教育不能仅仅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工具,更应该促进和培养学生个体生命的精神成长;印度伟大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所以教育之“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使人性向善,使人胸襟开阔,使人唤起自身美好的“善”根。“何以为生”只是教育的初级目的,“为何而生”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随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推进,我们期待“生命教育”能被更多的地方重视。更期望,“生命教育”能被写入国家教育发展的大战略,能给一代又一代的受教育者带来心灵的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