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的琴叟


      年过花甲,闲居在家。一支烟,一杯茶,一把二胡随时拉。悠哉,悠哉!我想这一情景,就是老年二胡迷们日常生活的写照。与六、七岁的琴童相比,把这些六十开外,又喜爱二胡的老年人,称作琴叟,倒也合适。在公园、广场、街头凉亭,悠扬的二胡音波,随风飘来。循声望去,便见三五琴叟们在拉曲伴歌,自得其乐。这似乎成为城市文化活动的一条风景线。
 
说起琴叟的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从年轻时,就酷爱二胡,几十年来刻苦钻研,从未间断。有的甚至自费到音乐学院听课。他们的水平很高,属业余中的高手。在老年活动中心、社区乐队里,他们都是中坚骨干。其中有的也带学生,培养琴童;第二种是,在年轻时喜爱二胡,拉过几年,有一定基础。文革后工作繁忙,家务繁重,经济据拮,因而便中断了二胡练习。退休以后,一身轻松。儿女成家,无所牵挂。生活稳定,自在闲暇。与二胡接续前缘,着迷发烧,乐此不疲,一发而不可收拾。他们多以提高二胡技艺为乐,喜欢与人切磋交流,有自己的二胡活动圈子;第三种是有一定的音乐知识,过去喜欢听、但没摸过二胡。退休后自找乐趣,开始玩起二胡。他们属于半路出家,年老手硬,练起琴来,遇到的困难着实不少。但他们的优势是,虚心好学,理解能力强。有毅力,且有的是时间,又有方便的学习资料和其他条件。几年下来,学有所成者,居然不少。在广场伴歌者,大有人在。其中的佼佼者,已不满足于拉歌曲,进而向独奏曲进军了。
 
琴叟们的队伍人数不少,近年来还有不断壮大的趋势。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二胡业余群体。在当前二胡热的浪潮中,他们占有较大的比例。他们是二胡艺术普及的重要对象,也是推动社区文化活动的生力军。对创建和谐社会,也会起到有益的作用。琴叟们大都现实而超脱,悠闲而自在。他们不重功利,只求自娱。许多人因年龄的关系,不太看重二胡考级,但求技艺的提高,境界的升华,心理的满足。琴友之间的相处与交流,比较坦然和谐,少有戒备心理。其群体的组合,也少有拘束。这是他们的可爱之处。
 
以上所说的都是业余二胡爱好者。至于专业二胡演奏者,在退休后,多数在带学生,发挥余热,从事二胡教学,一般不参与业余活动。有少数人应邀参加老年活动中心乐队,指导排练。个别者则挂琴休闲,寻求其他爱好了。
 
劝君莫道夕阳晚,二胡相伴情更浓。琴叟的出现,是一种社会现象。二胡琴叟,更具中国特色。透过这一现象,展示了二胡艺术的魅力,展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风采。二胡艺术不但对青少年具有吸引力,对老年人也同样魅力无限。二胡,这件古老的乐器,给成千上万个老年人,带来了欢乐,带来了愉悦。使老年人的生活充满阳光,充满希望。
 
我们真诚的为琴叟们祝福!祝琴叟们在二胡艺术的氛围中,永远年轻,永远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