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幸得到一位朋友给的邀请,注册了传闻中的知乎问答社区。经过一周的试用,笔者想可以说点什么了。
一周的时间里,笔者回答了46个问题,编辑了51个项目,问过2个问题。
知乎给笔者的感觉有很多,这一周里,知乎页面也出现几个错误。知乎一号员工周源先生解释了很多这样的问题,然后知乎又遇到了一场公关危机。它的某条款和国内所有企业的条款一样,霸王无耻。笔者想他们应该聘请几个更加专业的公关人员,不然再遇到类似问题,很可能像这次这样手足无措,错漏百出。
下面笔者说几个所能想到的知乎的问题。
知乎的问题一:注册用户增加,但有价值问题占比变小
笔者以为注册知乎的人都是充满探索精神的朋友,但是笔者发觉很多注册完知乎的人,不肯自己探索而是一味的提问。
问答社区宗旨是解决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倘若自己已经可以找到答案,却因为懒惰,不断的提出近乎幼稚的问题,那么这样的问答社区的问题质量无疑会慢慢下降。
早期知乎是由一堆精英人士解答问题,提出问题。现在注册用户已经逼近一万,问题的规模变大,有意义的回答却变得越来越稀缺。很大的原因在于精英人士不再回答问题了。
笔者想这也许是知乎前期工作的一个默许,早期由这些人回答,出现很多经典的问答,然后散布网络,吸引更多人索求邀请。知乎的营销策略的确是成功的。甚至笔者以小人之心来看,淘宝的那个100块钱卖邀请码的童鞋也很有可能是知乎策略的一环。
现在知乎已经成为中文问答社区炙手可热的后起明星,还附带着创新工厂投资的光环,于是前期的宣传变得不再必要。那些曾经制造无数经典问答的人于是归隐。所以现在能看到的问题和解答早已不如开始时那么让人印象深刻了。
知乎如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笔者想留待它的只是沦为有一个百度知道,天涯问答罢了。
知乎的问题二:相似问题的泛滥
有一个比较经典的相似问题被提问了相当多次数:如何查看自己是知乎的第几号注册者。
这个问题在四个月前已经得到解答,并且归档不再增加新的答案。然而笔者依然时不时可以看到这个问题的重复滥觞。
就像笔者在第一点提到的那样,知乎注册用户的质量在不断下降,而且懒惰的人越来越多,它们甚至不愿搜索一下这个问题是否得到解决。
笔者是相当不满张亮先生的邀请码发送制度,真正需要的无法得到邀请,而一些企图新鲜的人却不断得到邀请。而且知乎擅长的变成不是问答,而是营销。
笔者想知乎应该有能力解决这种问题。社交问答关键的并不是问题的量,而是质。笔者想他们应该懂的。
知乎的问题三:服务稳定性
最近几天知乎经常出现这句话:“服务器提了一个问题,我们正在紧张的撰写答案…”
这个报错提示很人性化,但是经常看到却让人感觉不甚舒服。稳定性是对所有网站的要求。频繁出现服务出错这种错误很容易降低用户的体验。
而另一个经常出现的是第一次进入知乎首页,会出现整个页面只有搜索框和按钮,底下都是白屏。需要点击其他地方,或者刷新一下才能变好。这个问题在chrome和火狐里常常看到。知乎上也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但是笔者还没看到解决。
在日后知乎的注册用户规模达到十万百万后,服务的稳定性要求无疑会变得更高。希望知乎能够好好解决这个问题。
知乎的问题四:激励制度
现在在知乎上回答问题基本上都是凭借人类本能上喜欢帮助别人,顺便炫耀自己知识储备多丰富的天性。但是我们不可能要求大家天天都有这个心情。
知乎的激励制度相当糟糕,更为糟糕的是,有些人提出的问题无人解答,这样更加挫伤用户的积极性。
笔者的问题没人回答,笔者为什么要解答别人的问题?
这样的心理活动想必有不少知乎注册者都有。我们看到原来的互联网名人们提出的问题立刻得到一群人的回答,赞成,投票;而自己一名默默无闻的小咖提出的问题,即便充满回答的意义,但是一天两天无数天都无人问津,甚至连邀请别人回答的机会都没有……
用户怎么想?
一个好的激励制度可以不断唤起用户回答问题的欲望,然后自己的问题又得到很好的解答。这才是真正的良性循环。否则,知乎只会成为一个贵族名人们提问解答的社区。这和新浪微博上,那群表面光鲜的明星互相捧对方屁眼的做法有何区别?
不论是知乎还是点点,这些互联网新贵们在如今受到大家的追捧,但是如果无法放下傲慢的姿态,在贵国的前景如何,笔者将一直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