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鹏程)作者注:本文放弃了众多评论所惯有的自上而下的对于商业模式之探讨;笔者相信,只要微博之生态结构逐步优化,商业模式会很容易的应运而生。故而本文反其道而为之:采取自下而上,层层剥离以至信息本身,从信息的维度来考量产品之于用户的意义及微博之走向。文章疏漏之处,还望见笑于大方之家。
这一年中,微博很热,尤其是在国内。
两大门户的推广手段也是铺天盖地,越发成熟,逐步形成了两种风格。但是单就普通用户的活跃度来讲,似乎热度正在有所衰退。国内外一些新的概念也在应运而生(诸如轻博客等),于是,我们可以去试着反思一下微博,做一些再思考。
首先,要申明一点,表层上的数据分析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具备指导性意义的,因为一些数据很可能是由于一段时间内噱头足够而产生的聚众抑或是人浪效应,纯粹的数据分析只代表细节性的思维方式,当面对实际性的动态问题时,就不怎么奏效了。况且,如果仅从简单的数据罗列上就可以断定其后发展,那么,这个充斥着不定性的世界也就不会有那么多泡沫了。
从用户本身的角度来分析,从微博带给我们的价值来分析,以及自下而上的思考,这样得出来的结论,也许才会是有一点道理的。
一。社交属性——“连接”很重要,也许会“涌现”
相对于传统社交网站,微博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单向收听,这样可以产生大量的连接。
相信“连接”这个词现如今在业内备受关注,社交网站都知道,连接才会产生互动,互动才能产生社交。
同时,连接才有可能使用户之间产生信息互流,进而增加粘性。
也就是说:无“连接”,少粘性,缺社交。
再加之Kevin Kelly所言的相关“涌现”理论,使研究这一行的人知道,“连接”不只是1+1=2这样简单的道理,也并非1+1=20那样的愚昧之谈,而是可能产生“1+1=苹果”这样量变引起质变的重大变革。
二。媒体属性——流动性所产生的信噪问题
再来谈谈微博的流动性问题,这一点会很重要。相信大家都知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一旦信息流动起来,就会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感觉,相对于传统的互联网媒体来讲,微博上的信息是“活”的,其更新度不言而喻,且在大量连接的用户群之间,只要信息足够的有价值,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引爆点,就可以病毒式的传播开来。
当然,微博本身可以随意添加单向收听的这种机制与流动性放在一起,就会产生一些问题:信息的流动,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信息量,但是增加了多少有价值的信息,抑或随之流逝了多少有价值的信息,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反思。
流动了,信息的数量是多了,新鲜度是上去了,但是,信息的质量不一定会有所提高,反而很可能会有所下降。
这里就要讨论到信噪问题,也许一天中总有那么几条信息是你所需要的,但是大量的,流动的信息早已将其掩盖。
这里涵盖着两个方面的问题,既包括接收者,也包括传播者,如下举例说明:
1.你收听了100个不同类型的用户,在一天中,其中有3条信息对你来说是有价值的(当然,你不会事先知道是谁在何时来完成这一动作,所以不可能特殊收听之),但是当天100人中的活跃用户共产生了120条信息,那么,如果在这3条有价值信息出现的时刻你并不在线的话,你只能在其他时间花费更多的精力来遴选有价值信息,做到买椟还珠。当然,还有更大的可能性,那就是:信息的流动会迅速覆盖这3条信息以至于你发现不了它们的存在。
2. 作为信息源,也就是传播者,如果今天你想要让你的收听者知道一条关于你的信息,那么你发出来之后,如果收听者当时不在线,这条你想传播的,有价值的信息也可能会被数百条无价值的信息所淹没。
综上两点,也就是说,由于微博本身的机制,加之流动性所产生的信噪问题,对于发送者以及接收者双方来说都造成了不便。(当然,如果你告诉我普通用户只需要收听十几个人就够了,那么我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这样所形成的网络结构,真的不容易达到所谓的病毒式传播信息;缺少了足够的连接度,微博也就失去了相应的活力,失去了其本质所在。)
分析了这么久,发现似乎上述的讨论形成了悖论。也就是说微博这种互联网模式,兴也流动,颓也流动。
三。高频率时代成就移动互联网,碎语化140字应对离散人生
未来的互联网产品是基于多终端化的,是基于云端与本地同步一体化的。
所以移动互联网在目前看来,大有可为也算是顺理成章之事。
移动化形成多终端化,从本质上也是基于社会本身频率的加快而形成的。
人们生活的高节奏,必定会导致信息之间的反应加快,这就导致了所谓的高执行力,高效率。
总之,这一切都是在将人类社会的频率加快。以达到同频共振。
频率的加速不一定会使得结果更有意义,整个资讯时代的绝大部分信息总和也不见得能抵得上一本《道德经》。
在过程上,微博这种机制使得信息制造的成本在逐步降低,140字以内,很简短,很碎片,几句话,喝口水的功夫,就可以解决了。
即便是有一点浅薄,但是也不应该只是新鲜与爆料;社交与媒体之价值,如果不能充分体现在这140字之内,那,这也许就是泡沫。
四。是过程,还是目的
尼采告诉我们,人,不过是桥梁,前方是超人,后方是兽。
人生,只是过程,不是一个目标,不是一个点。
同样,微博,是社交网站的一个目的所在,还是流媒体演化阶段中承上启下一个过程。我们需要思考。
直到现在,貌似微博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商业模式,只是在一味的在圈用户。
我们从不能否认用户即价值,但是我们也需要思考,用户是否可以真正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如果用户发现不了其给自身带来的价值,那么圈来的用户就不会给互联网公司带来价值。
同一个过程上,我们走出了两条路。
一条是发展平台媒体化思维,另一条路,则是简约社交化连接。
但是再多的模式,也还是有一点问题的,在从上至下的思维方式中,做再多的分析也是纸上谈兵,只有自下而上的从用户本身去考量,也许才是有意义的。
这就要谈到WEB2.0之意义所在,在这个大的时代框架下,希望用户既是信息源,又是信息的获取者,这样所产生的机制是一种自适性的模式。
作为用户本身,你得产出信息,这才有用。WEB2.0的时代的微博不只是让用户来当做收音机使用的,用户本身也要作为一个信息源来制造信息。只有这样,才会具备真正的粘性。对于普通用户来讲,在初期,微博平台可以只是一个名人发布场,名人们都来说说自己的家长里短,收听之即可,但是时间一长,新鲜度一旦减弱,一般用户关注的真就没那么频繁了。
微博现如今的模式不是终结,还会进化,如是而已。
五。路在何方——探究移动化时代社交属性与媒体属性的双重未来
事实上,笔者分析的上述几大要点,如果进一步深入思考,就会发现,它们其实可以归结如下:
1.连接意味着微博天然的社交属性。
2.流动则代表着媒体属性的未来走向。
3.低成本信息可以更好地应对多元化,移动化终端。
4.就笔者看来,微博模式尚不成熟,还需进一步演化。
微博本身有着天然之社交、媒体双重属性,又加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终端进一步的多元化,使用方式进一步的简易化。就这几点而言,微博不同于其他单一属性的社交类网站及媒体类网站,以此来看,其独特性是不言而喻的。
现如今会有许多评论之着力点在于如何构建微博之商业模式,赶快开始打造盈利之路。笔者认为赚钱是必要的,但是不进一步的优化微博当中的社交属性与媒体属性,现在探求的盈利模式都有可能会随时化为泡影;集体性衰落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这让人会不禁想到当年的偷菜热,一旦泡沫破了,就将出现行业的集体性衰落。
现笔者简要将自己的观点记录如下,望起到抛砖引玉之效果:
1. 社交之路:
顾名思义,web2.0时代的社交需要更多的则是信息的互通,而非单项的收音机式收听。如何使得用户之间拥有更多元的社交方式,这一点是增加粘性,对抗集体性衰落的核心方法。
其次,线上社交与线下社交的权衡,其实是完善微博社交性的一个很重要走向。
2. 媒体之路:
首先要想到如何尽量优化流动性所带来的信噪问题。
其次要了解到如何使媒体可以更好地传播信息,如何优化现如今的收听方式。
再次要明确用户所收听到信息的实质性,是不是可以多元化的分拆重组信息,从而彻底加强媒体性。
3. 移动化之基础:
移动化代表着低成本信息,但是如何可以将低成本信息进一步高效率化,这一点值得思考。
笔者一直认为,只有逐步优化了上述的三个方面,才可以全面考虑其商业模式。否则过于固式化的商业模式会过早的僵化了微博之结构,到时候就会造成进退两难的格局。
六。两种思维,渐行渐远还是彼此融合
再探讨一点:有趣的是,现如今国内最大的两家微博,分别各倾向于上述一二点所代表的两条路。
当然,这是公司之基因问题。
新浪微博主要走的是媒体属性,这是基于其门户基因。腾讯微博主要走的则是社交属性,这是基于其即时通信起家。
换言之,新浪微博是用门户的思维来构建微博体系,缺乏的是其内部用户之间的社交性;腾讯微博则是彻底利用天然之社交体系一点点粘起来的微博体系。
所以如笔者上述之分析,如若不加改变,将来这两家微博的发展也许会随着思维的不同而渐行渐远,分道扬镳。
就笔者愚见:这二者属性缺一不可,应当想方设法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然后借着移动互联网这一东风,即可成就未来。
七。追根溯源——信息之融合
如果我们再深入一些的思考,抛弃所有的机制与概念。
那么,归根结底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笔者认为,无论怎样的发展,都应当从用户可以给公司带来如何的价值,升华到产品可以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最终发展到用户可以给用户带来怎样的价值来思考。这样正过来思考,才会产生一种自适性的结果,而不是概念性的泡沫。
无论是媒体属性还是社交属性,都是基于用户本身所产生的信息而完成的,如果我们只是一味的落入名相之窠臼,那么一切都将是空谈。
也就是说媒体在传播信息之时一定会存在社交之动作;同样,完成社交的同时,也会显示出了媒体之意义。
举个简单的例子:这篇文章的读者,在阅读此文,接收信息的同时,文章会体现出其媒体属性,同时因着此文所引发的若干讨论,其实就是社交属性的体现。
最后在这里还要谈到微博的相关推广手段:正常的营销手段起到的是正反馈作用,但是如果说只是去运用各种营销手段,诸如定位理论以及独特销售主张等,这样的方式可以造一时之势,而很难形成一种体制,全民热头一过,就会迅速降温,集体衰退。
以笔者之愚见:一切的互联网产品,只是一种思维,一种机制,一种途径。自上而下凭空的想象出再多的商业模式也是没有用的,最重要的还是要回归到基本点,看到其背后信息融合的价值;缺失了这一点最基础,最根本的要素,也许结果就会和最初的设想失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