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时各阶段的特点、任务
(一)着地缓冲
着地缓冲是从脚着地至身体重心移过支撑垂直部位之后,开始进入后蹬动作时的这一动作过程。跑时脚着地刹那对地面的冲击力是较大的,大约是跑者体重的两倍。此时,支撑反作用力的方向是向后上方的,产生人体前进的阻力。
着地缓冲阶段的任务,就是要努力减少阻力,迅速转入后蹬阶段,它的动作特是1.着地脚掌积极“扒地”,
2.着地点要接近身体重心投影点稍前方,使阻力较小,
3.利用摆动腿前摆的力量和动作惯性使人体重心向前迅速移动。
(二)后蹬
后蹬是从身体重心移过支撑垂直部位之后开始至后蹬腿脚掌离地,身体开始腾空为止。后蹬时蹬地力量比着地的冲击力大得多,后蹬的支撑反作用力是向前上方的,因此后蹬是人体前进的动力阶段。
后蹬蚧段的任务就是要加强后蹬的作用力,获得较大的支撑反作用力。它的动作特点是:后蹬力量大、速度快,方向和角度适宜。根据F=ma,即力量:质量X加速度的公式,后蹬力量F越大,人体产生的加速度a越大,跑时要加大蹬地力量。体重大的人,如获同样加速度,用力要比体重轻的人大,人体体重相同时,后蹬腿蹬伸加速度a越大, 支撑反作用力F也越大。所以,要在保证较大用力距离的同时,缩短用力蹬伸时间,加快腿的蹬伸速度。蹬地方向, 角度(这二者是一致的)决定支撑反作用力的方向和角度,跑时要求提高人体水平速度,后蹬方向和角度都要适宜。
(三)后摆
支撑腿后蹬结束即进入后摆,至膝摆动封支撑点的垂直上方时后摆结束。后摆阶段的任务是要放松小腿,并随大腿的积极向前摆动形成大小腿折叠。良好的折叠能缩短腿的摆动半径,对加快摆动速度有积极作用。
(四)前摆
从摆动腿的膝经过支撑点垂直上方开始至膝摆到体前最高点止(以短跑为例,即支撑腿结束后蹬刹那)。
摆动腿前摆的任务就是要加大摆动的力量和幅度,加快摆动的速度。在一腿后蹬的同时,另一腿有力地向前向上摆动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动作,摆动腿向前摆动的力量、幅度、速度和方向,直综影响和决定着后蹬的力量、速度和角度,所以,没有良好的摆动,就没有有效地后蹬,摆动腿是很重要的。
蹬地是摆动的基础,快速后蹬有助于快速前摆,快速前摆有助于快速后蹬,跑时,要特别注意将蹬地和摆动协调地结合起来。
腾空,跑甲人体后蹬腿脚掌离地到摆动腿脚掌着地前瞬间为止。人体膀空没有加速度,整个身体动能较小。由于空气阻力和重力影响,后蹬所获得的向前加速度有所减弱,由于人体惯性作用,身体重心按后蹬已决定的抛物线轨迹向前移动。腾空时要保持身体沿直线、平稳地以较大动作幅度前进,为积极下压着地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