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高技术


跳高是一项越过垂直高度的运动。它由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等部分组成。跳高按过杆姿势可分为跨越式、俯卧式、背越式等。

  (一)跨越式跳高技术
  助跑:
  跨越式跳高是从摆动腿的一侧助跑的,助跑的角度为30至60度。用离横杆远的腿起跳,起跳点与横杆投影线的距离为60厘米至80厘米。助跑为6至8步,助跑的距离用走步的步数来测定。一般走步的步数是助跑步数的两倍减去2。
  起跳:
  助跑到最后一步时,起跳腿以大腿带动小腿迅速向前伸出,用脚跟领先着地,并迅速过渡到全脚掌着地。这时,起跳腿髋、膝、踝三关节成一直线,髋部和下肢超过肩部,两臂留在身体的侧后方(或成一前一后的姿势)。接着,起跳腿屈膝缓冲,当身体重心移至起跳点的上方时,起跳腿迅速蹬直,摆动腿向前上方摆起,同时两臂也积极配合摆动,使身体向上腾起。
  过杆和落地:
  起跳腾空后,身体保持向上腾起姿势。当摆动腿过杆时,上体前倾,脚尖内转下压,起跳腿积极向上高抬,膝盖靠近胸部。接着上体抬起,摆动腿同侧肩扭向起跳腿方向,两臂上抬,上体和臀部迅速移过横杆。起跳腿随着摆动腿的下压而抬高并绕过横杆,过杆后,用摆动腿先落地。

  (二)俯卧式跳高技术
  助跑:俯卧式跳高是从起跳腿(靠近横杆的)一侧开始助跑,与横杆成25至45度角。助跑一般为6至10步,距离为14米至20米。助跑按其先后分为前段和后段。前段(开始的3或6步)自然放松,后段(最后3或4步)应快速有力,并有节奏。
  助跑有两种起动方式。一种是先走两三步踏着起跑点起动;一种是踏在起跳点上站立式起动。
  测量助跑的步点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走步测定(同跨越式);另一种是跑步测定。即从起跳点(距横杆投影线60厘米至90厘米或一臂长)按所采用的起动方式、步数和速度,沿助跑路线的相反方向跑去,最后一步起跳脚的落地点就是助跑的起点。然后从这点向起跳点跑几次,反复校正,把距离确定下来,并把助跑的前后段做上标记。
  前段助跑是为了获得一定的水平速度,为下段助跑做好准备。因此,动作要放松自然,身体前倾度比一般加速跑要小。后段助跑是为了获得较高的水平速度,并与起跳动作有机的结合。后段助跑,上体接近垂直,两臂摆动加大(前摆大于后摆),帮助身体重心逐渐下降。在倒数第二步摆动腿落地时,上体基本正直,重心最低,接着迅速蹬地,起跳脚向前迈步,脚跟先着地,使上体远远落在后面。
  最后一步向前迈起跳腿时,两臂的摆动有两种方法:常见的是异侧臂不前摆,和同侧臂一起留在身体后面,为起跳配合做好准备。另一种方法是配合腿部动作,成一前一后的姿势,起跳腿异侧臂弯曲在体前,同侧臂接近伸直留在体后。
  起跳:
  起跳是从助跑的最后一步,摆动腿屈膝支撑地面开始的。当助跑倒数第二步摆动腿支撑地面时,积极做跪膝送髋的动作,接着起跳腿屈膝向前,以大腿带动小腿,脚跟沿地面向前迈出,脚跟触地后,迅速滚动至全脚掌着地。落地时,膝关节要伸直,摆动腿和两臂远远落在身后,为摆腿、摆臂做好准备。当起跳腿全脚支撑地面时,摆动腿以髋带动大腿迅速向前摆出。由于前冲力及摆动腿摆动的惯性,使起跳腿膝关节被迫弯屈,象压紧的弹簧一样。当摆动腿的膝盖摆至起跳腿膝高后,钩起脚尖,直腿向前上方猛力、快速摆起,同时提腰,提肩,起跳腿迅速伸蹬地面。当摆动腿摆到最高点时,起跳腿充分蹬直,使身体离地腾起。
  多数人在起跳前,两臂留在身后,肘关节稍屈并向外展,然后和摆动腿同时向上方平行摆起。
  过杆和落地:
  起跳腾空后,要充分利用腾起的高度。当摆动腿的小腿越过横杆时,摆动腿与同侧臂顺势前伸并内旋,肩向内扣,头随着转动,使身体在杆上成俯卧姿势。接着,摆动腿和同侧臂继续前伸内旋,头下潜,与此同时,起跳脚屈膝上收,迅速扭转骨盆并翻转起跳腿,使身体绕横杆转过去。过杆后,两臂和摆动腿同时着地,顺势屈肘倒向沙坑。
  俯卧式跳高的专门练习:
  原地摆腿:身体侧对柱子、低杠等。起跳腿同侧手扶住它,摆动腿做前后摆动。摆动时幅度要大,方向要正。后摆时,膝微屈,动作放松;前摆时,膝关节经支撑腿时应迅速伸直,脚尖上钩,带动同侧髋向前送出,同时蹬直起跳腿。摆动腿同侧臂配合摆动。
  迈步摆腿练习:迈起跳腿时,两臂留在身后,骨盆向前送出,接着摆动腿和臂一起由后向前上方用力摆起,摆动腿同侧髋和肩一起前送,摆动结束时,上体侧向起跳腿一侧。练习时要注意摆蹬协调配合。在摆动时,还可结合踢一定离度的树枝等。
  迈步起跳:动作同上,摆动腿摆动时,起跳腿用力蹬伸,跳离地面。
  助跑起跳:助跑4、6、8步起跳,摆动腿触吊球等。
  正面助跑直体过杆:起跳后,起跳腿收起,屈膝越过横杆,起跳腿(或摆动腿)落地。过杆时,上体保持正直,臀部上提,髋部前送。
  侧面助跑直体过杆:方法同上。
  过杆与落地练习:两手撑地,起跳腿向上收并屈膝,随即将膝向侧上方翻转。侧面助跑四步,跳越斜放横杆。

  (三)背越式跳高技术
  助跑:
  背越式助跑的路线为弧形,一般跑6到8步,助跑的前段跑直线(和普通加速跑相似),后段(最后3或4步)跑弧线,身体向圆心倾斜,速度愈快倾斜度愈大。
  助跑距离简易的确定方法:先确定起跳点。起跳点的位置,一般在离近侧跳高架立柱1米(或横杆长度的四分之一),距横杆投影点50—80厘米处。然后,由起跳点沿横杆的平行方向向前走5步,再向右(右脚起跳则方向相反)转成直角向前走6步做一标记点,再向前走7步画出起跑点,由标记点向起跳点任意划一弧线(该弧线半径约5米),此段即为最后4步的助跑弧线。直段也跑4步,全程共8步。
  起跳:
  背越式是用远离横杆的腿起跳。起跳时,起跳脚顺弧线的切线方向踏上起跳点,先用脚跟落地并迅速过渡到全脚掌着地。
  起跳脚落地时,摆动腿开始摆腿,当身体重心移到支撑点上方时,身体迅速由倾斜转为正直,摆动腿和两臂快速有力地向上摆起。同时,起跳腿积极蹬伸,完成起跳动作。
  在起跳中,多数人是屈腿摆动,摆动腿扣膝向起跳腿同侧肩摆动。摆臂的方式有双臂交替和两臂同时上摆两种。
  起跳时,由于摆动腿一侧的髋和腿同时向内上方摆动,使身体转为背对横杆。
  过杆和落地:
  由于起跳时骨盆已经转动,所以起跳后,身体转为背对横杆,摆动腿膝关节自然下放,头和肩先过杆,髋部充分展开,身体成“桥”形,背部与横杆成交叉状态。
  当臀部越过横杆时,要挺髋成“桥”。臀部过杆后,随即收腹。当腘窝近横杆时,两小腿向上甩起,两腿伸直,成“乚”状下落,以肩背落在海绵垫上。背越式过杆和俯卧式相比,其优点在于身体各部分依次过杆(先头、肩和臂、后躯干、臀部、大腿和小腿),运动员可以集中精力完成各部分身体的动作。
  背越式跳高的专门练习:
  侧向站立,摆动腿同侧手扶支撑物,做摆腿、送髋和起跳腿蹬伸的练习。练习时,摆动腿屈膝内如向异侧肩的方向摆动,同时骨盆跟着扭转,起跳腿蹬伸并提脚跟。弧线助跑做单手反手投篮动作。
  弧线助跑后起跳。
  仰卧在垫子或草地上,两肩和两脚撑地,做抬臀、挺髋动作。
  背对搭放垫子的跳马站立,提起脚跟,肩向后伸展,做背越式过杆动作,顺垫向后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