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
当两个色光混合成白色色光时,则将这两个色光的主波长定义为互补波长,但在不同光源下补色的主波长是会有所不同的;在色度图上,任何通过光源的直线,其对光谱轨迹所截的任两点波长即为相对应的互补波长,而这一对互补波长的光称为补色。在自然界中每一种颜色都有其主波长,都可以找到与之相应的互补波长和补色。但是其中在色度图上属于绿色光谱波长(493-567nm)的色光,却无法找到与之相对应的互补波长,这是因为此一范围波长的色光补色是洋红色系的颜色,而洋红色系的颜色在光谱色度图中并不存在这些颜色的单色光,它们是红光和蓝光的混合色光,所以在色度图上并无法找到绿色光谱波长(493-567nm)色光的补色波长,对于这些洋红色的颜色称之为谱外色。
所谓补色,就是色相环上相距120°的色相,如红色与绿色、黄色与紫色、橙色与蓝色等色组。补色的调和和搭配可以产生华丽、跳跃、浓郁的审美感觉,然而,倘若补色以高纯度、高明度、等面积搭配,会产生比对比色组更强烈的刺激性,使人的视觉感到疲劳而无法接受。为了使补色能相互调和,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降低他们的对比度:
(1)利用面积差
(2)利用差
(3)利用差
(4)利用间隔法
(5)利用空间混合法
从而缓和刺激性而产生悦目的搭配效果
任何一对互补色,它们既互相对立,有互相满足。它是由三对基本补色引申开来的,这就是色相环上的三对色,黄与紫,橙与蓝,红与绿。它们把充实圆满表现为对立面的平衡。当它们同时对比时相互能使对方达到最大的鲜明性,但它们互相混合时,就互相消除,变成一种灰黑色。互补色中那种互相满足的因素构成了一个结构简明的整体,因此,它在色彩中具有一种独特的表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