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口古镇民间风俗有着鲜明的江南水乡特色和独特个性,其“四时八节”习俗特别讲究寓意,饶有生活情趣。
过年是一年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重大节日活动,其习俗也最为讲究。大扫除、掸灰尘等准备工作从腊月中下旬就开始了。“灰”与“晦”谐音,掸灰除尘,既是为了干干净净过节,又冀望除掉旧年的晦气,迎来新年兴旺发达的好兆头
十二月二十四是送灶日,俗话说:“小孩子巴(盼)年到,老太婆巴谢灶。”相传这天灶神爷要“上天奉好事”,百姓要吃素祭灶神,包素馅团子(俗称“谢灶团”),菜肴也都用豆腐、面筋、素鸡、百叶、腐竹、黑木耳、香菇等做成,很适合信佛吃素的老太太享用。
腊月底蒸年糕很有讲究,先要把磨好的糯米粉兑水加糖和成湿粉,上蒸笼蒸熟,然后取出反复压揉,再做成各种形状的年糕。“蒸”取其蒸蒸直上之意;“糕”与“高”谐音,寓生活节节高之意。年糕多为金银之色,用黄糖白糖调色调味,形状有四方形、长条形、元宝形等,象征金银砖、金银条和金银元宝,期盼新年吉祥如意,财源广进。
除夕合家团聚吃年夜饭是过年的重头戏。有许多讲究,饭里要放黄豆、荸荠,黄豆粒粒如金,象征大富大贵;荸荠色红形圆,且“荠”与“齐”谐音,象征齐整团圆、红红火火,此外还寓有财运亨通之意,因为本地喻称获得超乎想像的财富为“掘着一个大荸荠”。菜肴中必有鱼,“鱼”与“余”谐音,寓“年年有余”之意。除夕夜“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晚饭后要放关门爆竹,不再出门了,但不能睡觉,得守岁。守岁要守候到子时过后,迎来岁首放开门爆竹,预祝新年大吉大利。
春节习俗特别讲究。早饭要吃年糕和圆子,圆子是青白两色,年糕是黄白两色,切成小方块,意为高高兴兴、团团圆圆。孩子可以收到父母、长辈给的压岁钱,有的是乘孩子熟睡时藏在枕头底下的,有的是春节向长辈拜年时给的。出门见人要拱手相贺:“恭喜发财,万事如意。”年初一不许口出秽言,大人也不能骂小孩,否则将会带来一年的晦气;不能舞刀弄枪,连切菜刀也不能用,要切的东西预先切好,以此冀求全年平安祥和。
年初五要接“路头菩萨”,即迎财神。相传战国时越国大夫范蠡经商致富,被尊为财神。又传,为纪念明代抗倭义士何五路,所以称“五路财神”,家家供路头菩萨。蔡云有诗说:“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祭祀时都不燃放鞭炮,称之为“闷声大发财”。
年初九是天生日,年初十是地生日,这两天家家户户都要斋干果、水果,点清香供奉。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年里最热闹的一天,吃元宵、赏花灯,去甘露看珠灯,从清早一直闹到深夜,这是新年活动的高潮。过了元宵节就要干活了。俗话说:“一过正月半,打开橱门尽你看。”意思是说,过了正月半,家里已没有宴请客人的菜了。
清明节扫墓祭祖的习俗有些特别。如有新老之分,去世不满一年的过“新清明”,扫墓祭奠得在清明的正日或以后;去世一年以上的过“老清明”,须在清明前扫墓祭奠。上坟必须添土,得挖两块长满青草的圆锥形泥土放上坟顶,将长草的两面对合。上坟习俗中还有一个规矩,严禁毁坏坟上草木,这对保护生态起到重要作用。
清明节游鸿山祭扫泰伯墓,是本地又一风俗。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青白团子,青团子是用麦叶打汁加石灰水和米粉做成,白团子则是米粉本色。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将麦饼或大饼用柳条穿了挂在梁上,到立夏日吃,以防“疰夏”。
五月初五端阳节,鹅湖赛龙舟、划桨船是传承千年的习俗。上古时,吴地百姓“断发文身”,自比龙子。故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中分析,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的图腾祭祖日。
七月初七称“乞巧节”。《常州府志》记载:“妇女采集凤仙花染指甲,设瓜果祀织女星,以水盆曝月中,浮影以为乞巧之验;而士大夫家必以巧果相饷,果式不同,大约以面为之人物、花鸟无定形。”
七月半称“中元”,是追荐亡灵的日子,要过“鬼节”。方志记载,这天“各寺观盛举盂兰会”。一般新亡故的要在正日,一年以上的则在十五以前,至今本地还流行“过七月半”,就是沿袭了这一风俗。
七月三十日烧“九思香”,是苏锡部分地区特有的风俗。相传元末张士诚占据苏州、无锡一带时,为百姓做了一些好事,感动黎民,故在七月三十日张士诚生日,在地上砖缝里烧香祭奠。因张士诚小名九思,故称“九思香”。旧俗那天还要吃茄饼,茄饼是将茄子切成丝和入面粉中烘烤而成的饼子。
十一月底有“起塘鱼”的习俗。渔民们将捕捞起来的第一网鱼分给亲友,吃一席以鱼为主的酒席,以庆贺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