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农村的春节风俗很热闹。烧纸钱、上蜡烛、上祭品,向祖宗行礼,接着开始燃放鞭炮,这个时候,“噼哩啪啦”的鞭炮声便在整个村子里此起彼伏地响成一片,经久不息,也从这个村传到那边的村,过年的喜悦都在每个人的脸上荡漾着。这是海南省省会海口市农村居民迎接春节的一个场景。如同中国各地农村一样,在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海口市农村到处都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却又渗透着浓浓的当地民俗民风,独具特色。
在海南人看来,所有的民俗都是按人的意志、人的愿望,人为地做出来的。所以,在海口人的地方方言中,同海南各地一样,在所有的民俗行为前面加上一个“做”字。把中国北方人的“过年”称作“做年”,而且“做年”特指“做旧年”,也就过春节。在海口乡下,公历“新年”元旦是不当成年来“做”的。
海南有句俗话:“年怕中秋,月怕十五”。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一过,海口乡下就开始筹备着“做年”了:腌公鸡、填肥鸭、圈家猪、备做年钱。到了农历十二月下旬,“做年”的气氛就越来越浓了。
每年一到农历十二月二十五至二十八,首先,要在这几天里选个吉日进行“采屋”(海南话),也就是做大卫生、大清洁。
“采屋”完后,农历十二月二十八和二十九,要忙着做年糕。年糕,海口乡下一些地方也管它叫甜粑,或粑筐。它用糯米碾成的粉末和黑砂糖,搅成的糖桨搅均匀,倒入竹筐中搁在锅里蒸熟,年三十祭祖时不可缺少年糕。
到了年三十,就接近“做年”的最高潮了。这一天,老家在海口乡下、工作在外头的海口乡下人便拎着大包小包携妻带儿女回到家。当家的男人都赶在这一天去“发市”买年货。这就象是中国北方的赶集,过去海口各乡镇的“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在年前的几天“市”才“发”得最热闹。乡下的老百姓把辛苦攒了一年的钱大都掏出来,积在这一天痛痛快快地进行采购。
发完“市”回到家,各家的大大小小便忙着贴春联、门神、利是,杀鸡,洗菜。一片忙碌而喜庆。利是要贴在大门口的上方,并且要贴单数,一般是五张。每家每个门口还要挂上一串用红绳子绑着的桔子,桔子要挂偶数,表示出门“大吉大利”。
年三十晚上,大人们便开始在每间屋子里点上灯,夜以继日,一连数天直到初四天亮才吹灭,意思是“发灯”。小孩们最高兴的事要数穿新衣服和领压岁钱。在这时候,小孩们一般是早早便洗完了澡,赶在吃年饭前换上漂漂亮亮的“过年衣”,穿上新鞋,吃完年饭后,便等着大人们给压岁钱。领到“压岁钱”后,孩子们便高高兴兴地跑出去跟村里的小伙伴们玩耍,放鞭炮,互相炫耀自己的新衣服。大人们则要“守岁”,彻夜不眠,直到初一清晨,这时,按照时辰,家家户户争相燃放过年喜炮,意思是“迎春接福”。
大年初一这天是乡下人真正的“休息日”。农民们一年到头都在忙忙碌碌,直到这一天才真正算得上有一天完整的休息日。这一天,除了做饭以外,干活、扫地、杀生都是禁止的,更不能出口污言或动手打人等等。在这一天,人们早早便起床,早饭是“吃斋”。据说“吃斋”是遵循佛家行善的表现。海口乡下的“斋菜”跟城里的大同小异,一般都是吃豆腐、粉丝、芹菜。
大年初二便有人下地做活了。而出嫁的女儿,一般都是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吃饭,到下午女儿女婿走时,岳父、岳母得用红纸包的糖果、年糕等给女儿做“迎路”。到了大年初三,各家便将大年三十特地多煮的干饭、吃的鸡用油爆锅炒一炒再吃,表示去年有东西到今年,也表示“年”已经过去。
回到乡下过年的人也陆续离开老家到城里了。如今,对于大多数海口乡下人来说,由于天天吃得上鸡、鱼、肉等,每天就像过大年一样甜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