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母洞又称千佛洞,它是一个石灰岩洞,坐落在山西省五台山南台东南支脉接近山顶的地方。从台怀寺庙集群区沿公路南下二十里到白云寺,转向西入沟登山路五里,即到佛母洞。一座屏障似的山崖,在接近山顶处有一段岩壁,右侧有天然大山洞。
按佛经,释迦牟尼亦名千佛,千佛洞是供奉释迦牟尼的洞。佛母,是指释迦牟尼的生身之母,叫摩耶夫人。她是古印度天臂国善觉王的女儿,迦毗匀卫国净饭王的第一夫人。五台山佛母洞灵迹,与佛教经典所载佛诞生情形十分吻合。洞腔显示为人体母腹,右侧乳白色脊椎骨、肋骨形样石色,说明洞口恰好处于右肋部位。这与佛教故事中的菩萨乘白象从右肋下入胎,太子从右肋下诞生完全巧合。可以说,佛母洞在中外佛教灵迹中是独一无二的。
据《清凉山志》载:“嘉靖末,道方者,夜游至此,见神灯万点,既出旋入。方随入,见玉佛像,森列其中。”道方“乃造石佛于洞口”。后来又在洞外建寺,取名千佛洞,又名佛母洞。现存四尊明代石雕佛像,成为该寺起源和延续的佐证。建寺至今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
千佛洞之洞,分外洞和内洞,大洞套着小洞。外洞大而明,内洞小而幽,中间有一个扁圆形孔穴相通。内洞的构造非常奇特,洞口距地面半米左右,扁圆狭窄,呈弯曲管状,斜向上延伸一米左右,即进入葫芦形状的洞腔。这个扁圆石孔刚好能容一人爬钻而入,洞腔里可容纳五六人。内洞的洞壁上,山岩经水溶化,产生许多乳石及石笋,洞壁石色班驳,夹有各种色质,形状凸凹,犹如人体心肝五脏,洞形又呈葫芦形状,特别是洞腔右侧乳白色条纹,和人体脊椎骨、肋骨一样形象逼真,因而被后人称为“母腹”。佛教宣扬进入小洞就是投胎佛母,受其恩育,复出小洞就是洗掉人生一切烦恼,获得无上欢乐幸福。
入洞出洞是一种神圣的佛教仪式,也是一种充满妙趣的新生体验。乍看起来,佛母洞内洞口十分狭小,成年人是无法钻进钻出的。实际上,无论大小胖瘦皆能遂其所愿。钻洞时,双臂举直,紧贴头部两侧,身体半侧,头、手先进,随后蹬地的双腿发力,同时腰部竭力蠕动前伸,当伸直的双臂双手够着入口边沿时,胳膊肘抵著洞壁往开撑,拉著身躯蠕动前伸,便入得洞内。出洞时,用同样的姿势,头、手先出,身体半侧,由於洞口是斜下的,靠腰腹部蠕动爬伸,就能顺利出得洞外。
人,肉身凡胎的出生只有一次。人生历程各个不同,命运亦有顺有乖。佛母洗世尘,重生逢运转。体验"投胎佛母"和"佛母重生",在佛母的甚深大愿加持下,便会有圆满的果报。因此,到五台山烧香的信众们也常常会去钻洞礼拜,祈求消灾免难,脱离疾苦。建议去五台山祈福的佛友们,除了到殊像寺向文殊菩萨求平安之外,不妨也去佛母洞亲身体验一下“投胎”和“重生”的别样经历,兴许能在这一进一出中获得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