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民间古老风俗 迎烛桥


迎烛桥,是流传在沙县富口盖竹村、山氽村、大洛前村等地的一个古老风俗。“烛桥”也叫板凳龙,有祝愿“人丁兴旺”之意。迎烛桥起源于明朝年间,最初是迎神祭拜活动,渐渐人们把龙神为图腾的祭拜活动融入民间艺术中,演绎成别具一格的民俗娱乐节目。每逢元宵节来临之际,村民们舞起自制的烛桥,以独特的方式,庆贺元宵节,欢庆丰衣足食的年景,祝愿来年气象更新。

“迎烛桥”习俗起源于明朝,烛桥制作古朴、简练,采用木材、竹片和各类花纸作为制作材料,在一条两米长的木板上安装5对对称形似凳脚的骨架,用白纸糊成呈漏斗状的灯箱,灯箱旁配上祝福的诗句或绘上代表吉祥的花、鸟、虫、鱼。每年正月十三、十四的夜晚,村民们把“烛桥”扛到村头,串联起来,并加上龙头龙尾,在灯笼内点上特制的蜡烛,长达数百节,场面煞是壮观。

随着土铳发出的号令,表演者扛着烛桥出发。沿途烛光闪烁,欢声如潮,迎烛桥的队伍沿着村里的大街小巷游走,一路鞭炮齐鸣,锣鼓喧天,远远望去,犹如巨大蛟龙在田间蜿蜒前行。“烛桥”围绕村庄游走一遍后,百余条“烛桥”汇聚在村中大坪上,在鼓声的伴奏中,往来盘旋,或金蛇缠绕,或九龙飞舞,场面极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