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具风韵的纸扎艺术


我国的纸扎工艺历史悠久,周朝时便有了纸扎的重要制品—花灯。惠州的纸扎除了承袭我国纸扎的优秀传统外,还有自己的特点,工艺精致而且用途极广。喜庆用的花灯、醒狮、舞龙、风筝,祭鬼神用的扎制品:纸马、人、屋、家居物品、桥、宝塔、凤鸟鱼虾之类,皆是纸扎的宠儿。通常,新民街、水东街、上塘街、惠新东、惠新西街、法院前街、白珩巷、后所街等地便是宠儿的诞生地,而鹅城内的市场、街头、某些店铺、庙宇,特别是临街上空构设的观音楼、更楼等“无底庙”下面,更是纸扎品的集散场所。

扎狮

惠州逢年过节或遇喜庆事,都有舞狮的习俗。在手拿破葵扇的“沙和尚”扮演者带引下,醒狮随着锣声鼓点或跳跃嬉闹,或激昂发威;有时却作假睡状;有时又张口咬住抛来的沙田柚,眨眼间把柚皮剥离吐出;有时更洗浴“手”脸,逗人发笑……醒狮翩然起舞之际,有时会“冒”出一群比大醒狮小很多的“醒狮仔”—小醒狮。

提起小醒狮,鹅城人不会忘记住在县城水东街的刘伯。刘伯曾扎制过大醒狮,也擅长手扎富有滑稽味儿的“扁鼻狮”。他看到,每当喜庆场合,大人舞累了休息时,一些好动的小孩总想舞弄一下,但往往没动几下便气喘手软——大醒狮又大又重,如何舞得动?刘伯决意扎制供小孩耍弄的醒狮,他根据大醒狮样缩小,并大胆取弃,突出醒狮的威武特点:突出狮角与牙齿的高度,增大眼睛的尺寸比例,夸张眼睫毛的毛饰等等。经过不懈的反复修改,这个童趣盎然的老人终于制成了一批规格不一的“孩童醒狮”,口径25厘米到45厘米,重量0.4公斤至1公斤左右,适合各种年龄的小孩玩耍,价钱是当时的人民币1万元起至3万元(解放初期人民币1万元相当现在的面值l元)。

更妙的是刘伯还扎制有8~12厘米口径的“手指狮”,给人套在手指上舞玩,别有一番趣味,售价每个是8千元~1万5千元左右。没多久,这种“孩童醒狮”与“手指狮”已传遍博罗、惠阳、东莞、河源、和平、海陆丰等地,以后更传到广州与香港——这是新中国成立初年的事了。1952年刘伯已作古。如今,其继承者或已逝去或已转行多年,特别是经过十年动乱,小醒狮已失传。

扎风筝

惠卅纸扎工艺中引人注目的风筝,被鹅城人誉为会飞的纸扎。放风筝,惠州人称为放“纸鹞”。每年菊花吐蕊的秋季,特别是临近重阳节,是鹅城旧时竞放风筝的好日子。人们三五成群,喜气洋洋地在西湖边或东江河岸、或城郊的山坡、旷野,把无数个色彩斑斓,形态各异的纸鹞放飞上碧蓝的天空,构成一幅亮丽动人的画卷。

已有悠久历史的惠州风筝属南派风筝,它的图案多取材古代的神话故事,外形以动、植物为造型,形象以写意居多,构思巧妙,扎制精巧,色彩鲜艳。

30年代末,惠新路董公桥(现桥东惠新东中段)附近,有个年逾花甲的叶姓老人,以编织竹制品为业,自幼喜扎制风筝,老了更沉迷于风筝的构思和扎制技艺,常为扎一只好风筝而通宵达旦。他曾制作东坡风筝与二十几只白鹤风筝,在农历12月19日苏东坡生日那天,携一群少年学生到东坡寓惠故居——自鹤峰东坡亭上放风筝:一群“白鹤”围绕着“东坡”,在白云蓝天中冉冉翱翔,象征着千年的白鹤飞来团聚,苏东坡重回惠州,表达了鹅城人民对苏东坡朴实而真挚的怀念之情。风筝飘扬蓝天,引得观者如堵,人群的欢乐象炸开了的爆米花。

叶老扎制的风筝有动、植物风筝,人物风筝,微型风筝三种,其特点是:扎工精巧,造形逼真,注重神态,彩绘鲜艳,常用对比强烈的颜色;放飞高稳、耐用;注意保持传统而又大胆创新。特别是在彩绘方面,有很大的突破:采用多种勾线法,使风筝的色泽,更加鲜艳夺目。尤其是他制作的微型风筝,所扎制的猴子只有三、四寸大,放在手中,吹一口气,犹如孙大圣在如来佛掌心里翻筋斗一样;还有同真蝴蝶大小的蝴蝶风筝,起飞时,上上下下扑动,如同活的一样。众多饶有情趣的微型风筝把人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天地……

惠城人制作风筝的题材很广。以动物形状入风筝的有:山鸡、白鹤、画眉、天鹅、雁、飞鹰、寿带鸟、燕子、孔雀等飞禽;有虎、豹、狮子、梅花鹿、松鼠、马、白兔、蜈蚣等走兽与虫类;鱼类主要是鲤鱼、金鱼、海上的飞鱼、海马、提灯鱼(深海鱼类)、八爪鱼等,此外更有民间传说中的神话动物如龙、凤、麒麟等。制作时,常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动物头部,有取舍地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别是制作神话中的动物,以此技法更能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以植物形状入风筝的主要是花卉类。较常见的有梅、菊、荷、芍药、牡丹、大丽、芙蓉、玉兰花等。以人物入风筝的大多是三国、水浒、红楼梦、西厢记中的一些主角,例如孔明、刘、关、张、周瑜、大乔、小乔、貂蝉、吕布、宋江、武松、吴用、公孙胜、关胜等。一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例也多有表现,如击鼓抗金兵的梁红玉,木兰从军,岳飞大破朱仙阵、苏武牧羊、杨家将血战沙场等。更有一些风筝是以民间传说故事为题材的,如唐僧西天取经、柳毅传书、白蛇传、嫦娥奔月、女娲补天之类。这些人物,有的以人形或人与伴随的物件,如骑马、击鼓等形状做成风筝,有的则把这些故事描绘在三角形、菱形、圆型、星型等不同的几何形状的风筝中。

风筝的用纸,一般作商品卖的与一些较讲究工艺性的自制自娱者,多数采用一种“竹文”纸扎制。这种纸自清末至1951年都有售。它以竹树为主要制纸原料,以四川产的最好最多,韧性较好,张力强,纸色较白;而且着墨上彩时吸附力也较为理想。做风筝时,一般将有画面的纸裱贴在基纸(即无画面的、作为底纸固定与显现风筝外型的竹文纸)上。这样制作的风筝结实耐用,经得起大风吹。而一般家庭制作的风筝则没有这么讲究,用的是普通白纸。民国时期至七十年代前,多用“道林纸”与“白报纸(印报用的纸),有些穷孩子则用旧报纸、旧画报等剪裁成自己喜爱的物状贴在用竹条扎好的风筝骨架上,尾部多数贴上两条长长的纸条,俗称“纸鹞尾”,以增加风筝与空气的“振动浮力”使风筝能更快地起飞。

在用线方面,商店卖的风筝多数用丝线或细麻线,把大圈线绕在一块约20厘米的长方形薄木板或绕在可手摇的“线绞”上,收放自如。一般自制自娱的则多用车衣服的绞线,甚至买些“红头绳”(一种穷人女孩扎辫用的线)作纸鹞线。做得好的风筝,可以放飞上一百米至二百米高空。

作为高档次的丝绢或丝绸风筝,也曾在惠州某些卖风筝的店露过面(此类店多数是卖锣鼓、狮头等喜庆用具为主),但因制作成本高、价钱贵,故少人问津。这些高雅的风筝是店家从广州、佛山少量购进的。惠州人因经济原因,还未有人做。据说陈济棠治粤时期的三十年代初、1952年与1956、1957年曾有人见过。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风筝的制作也各有不同,大概有如下主要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制作原料上,不但纸的品种多而使纸制风筝有更多的选择,而且以绢、绸、塑料布、尼龙布、化纤布等作原料的风筝,自八十年代起,已层出不穷;连传统的竹制“风筝骨架”,也有些被换成了塑料或铝合金条,很多都是工厂机械制作。至于风筝线,现在也多数用轻便耐用的尼龙化纤线。其价钱也不能同日而语。解放初期一般的风筝每个二千元(即现在二角钱)左右,纸风筝最贵不超过一万元(即现在一元),绢或丝绸风筝约三万元多。而现在最便宜的印花式塑料布风筝,最少也要四元,贵的要二、三十元;那些做工考究的手绘丝绢风筝更要几百、几千元,甚至更高。二是在制作题材上,除保留旧题材的精华部分,也加进了一些现代科技产品题材,例如机械人、月亮飞船、太空火箭、卫星等;加进了一些外国童话故事中的白雪公主、美人鱼及卡通人物……每至秋高气爽多人放风筝的时候,仰望天空:手工制的,机械生产的,传统型的,潮流派的,真是琳琅满目、百花齐放……

八十年代初,有人曾在秋天的惠州西湖上空,看过两只颇具特色的荷花风筝,不知是鹅城那个风筝爱好者的杰作:荷花风筝呈椭园形,上方是荷花衬着荷叶,下方是两只鸳鸯浮出水面,风筝在天飞时,可见它在空中作130度左右上下交叉翻飞,恍如两只鸳鸯戏水。妙的是天空还不时传来呼呼作响之声——制作者在风筝上装了弓弦……另一个母子雁风筝,一条线上飞出二个风筝:大雁飞前,小雁随后,时“追”时“合”,很有人间母子的亲情趣。

时过境迁。现在,鹅城人放风筝已不限于秋天,只要有风,在闲暇时间,约上友好,便把一只只漂亮的风筝放飞,不但白天放,晚上也放,随时可见风起筝飞的动人情趣。

扎花灯

花灯,是惠州纸扎工艺中最高超的综合艺术。它将编扎、裱糊、刺绣、剪纸、雕刻、书画与诗词揉合于一体,是惠州人婚寿喜庆及风俗节日等的重要装饰。特别是每年的中秋、春节与元宵节,鹅城之夜,大街小巷,西湖一带,简直是花灯的海洋……

花灯形态纷呈,有花果灯、荷花、牡丹、瓜果等;有人物灯:嫦娥奔月、西施采莲、白蛇传等;有百族灯:龙凤、马、走马灯等;还有大型灯——山灯等。自清代以来,各种几何图案的花灯在惠城灯海中占了很大席位。便如圆柱形、六菱、八菱柱形、三角形、梯形、星形、圆形、椭圆形、扇形等。花灯多是专业的纸扎艺人制作。例如法院前街的邓流明、后所街的彭伯、中山南的纸扎艳、惠新西街“吉祥轩”的亚发叔等,出过不少精品。

1912年革命军推翻清政府后不久,惠州有一纸扎师傅与徒弟设计制作了一个大型花灯用来庆祝。历时三个多月才制成。此灯高4米左右,直径1.5米,重达50多公斤。花灯共五层,底层六角形,第二层是八仙过海,三、四层均有形态不同的六条彩龙六条鳌鱼在遨游,顶层为荷花压顶。每层的六个角都配有风铃及小巧的小纱灯,层层的灯面上,或绘有罗浮的山水花鸟画,或题古诗词。花灯外露60盏小灯,内藏10盏大灯,点燃时,灿然如一座闪光的宝塔。此灯在惠州展出后曾送往省城展览,引起轰动,为惠州人民争了光。1975年,惠州市竹器厂(现惠城区竹器厂)秦师傅等人依靠工人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制作了“金鱼戏水”大型走马灯。此灯引人之处在于大胆地破除以往走马灯内人或动物光影明亮度呆板、不会变化的老套,巧妙地令灯中几条活泼可爱的金鱼“淡入”、“化出”,即无论人们站在那个角度静观,最初见到的金鱼影像与就要转动逝出的金鱼影像都是色彩较淡、形态显得不那么清晰,待转到中间,才渐渐显出它的真面貌,清楚得纤毫毕现,美丽动人;令人在感受较强的动态中得到更多美妙、奇幻的享受,观者赞不绝口。在惠州展出后,代表惠州市二轻系统送到广州的省二轻工艺品展览会参展,获一致好评,又被省推荐到北京参加全国工艺品展览。

还有许多业余纸扎爱好者,其水平之高,令人刮目相看。如1956年春在工人文化宫举办的惠州镇花灯工艺展览中,几个颇具特色的花灯,就是非专业人士的作品:

“百花争艳”,由第二小学教师翟超武制作,花灯外型似花篮,上部扎满各种争妍斗艳的纸花,下部六条红穗带,围着一个双层六角型、上大下小有红黑图案的花脚,再下方是环形金丝垂帐下加一条红穗带。由下往上望,但见红穗带越上越多,脚也由小至大递升,最后托出争妍的百花主题,颇有变化。

“龙凤呈祥”,竖椭圆的花灯主体上分四个画面,皆以诗配画。例如其中两面,一面题有唐诗——“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另一面则以工笔国画细致地刻画晨光熹微的洞房中,新娘笑问新郎:就要到厅堂拜见家公家婆了,我的妆扮合不合当地的时宜?这两面切合题意又语带双关的诗,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视觉空间和想像力,引得众人围观。另两面则是荷叶鸳鸯戏水彩墨写意画配相应的唐诗,也把喜庆的意趣表现无遗。此灯不但诗画搭配甚佳,而且外围装饰也美仑美奂:四条生动的龙,龙尾依附灯座,龙身均布主灯四方、“腾飞”于灯的四角。龙口吐出龙珠大红穗各一条,拱护着花灯,护卫着灯下六角形小金丝屏带中的一条大红穗;灯的上部照应下部,却不雷同,别具匠心地用六角小棱牵结成六面体,各置六只凤凰,藏尾露翅,嘴含两条小红穗,娇丽动人……

“连年有余”,创意新颖,构图随意大胆:外型是荷叶荷花上置一条大金鱼。以莲、鱼喻连年有余。妙的是金鱼戏绿水草。(也比喻玉)。莲叶下又斜出一段莲(寓意连子)。此灯看似鱼、荷随意叠放,却已表现了惠城的习俗与百姓希望,构思新奇。

“九莲献瑞”,结构严谨,主题非常鲜明:全灯底色金碧辉煌,衬以红与粉红的精刻图案。六棱柱形的主灯开窗三面,内各画民间故事“麻姑献寿”“金童献宝”等三幅精细彩画。主体灯上下面各饰双、单层三角形檐牙,上边又置飞檐,高挑九盏上大下小的伞型小金灯,再把这主体灯置于大莲花上。围绕大莲花四周,有九朵生机蓬勃的小莲花盛开。整个花灯给人瑞意无边、吉祥幸福之感。

中秋与元宵前后,是惠州买卖花灯的旺季。清末至民国时期,很多商店及一些有钱大户人家都会在门前置大灯笼或花灯等,家宅的天井走廊,大厅挂花灯、特别是走马灯,更多人挂。一般百姓买灯多是给小孩玩。高档的花灯有卖到五、六块银元的(一块银元面值一元,当时贫苦人打工一个月也是二、三银元);简单的,港币二毫以下。解放后,商店不兴挂花灯,却满街通巷都有人卖六角灯笼、荷花灯、圆角形摺叠灯等,这些主要供小孩玩的灯,五十年代初期每个不超过二千元(即现在二角),六十至七十年代也只是四角钱左右;八十年代上升到每个2元至4元,九十年代初市面上已很少见到手工制作的纸花灯,代之的是以各种塑料、丝绢、化纤等现代材料,以机械生产的各款灯笼,一般比纸烛笼小很多,用于作纸灯笼照明的蜡烛与油灯也多改为电池灯泡,每个售价二、三元至几十元一个。至于佳节或庆典用的大型花灯,制作也多数选用现代材料,特别是照明方面不但用电灯,有的还用声光、激光等新电化设备装置。

纸扎艺人

惠城专职的纸扎艺人,清末有30多个,各行各业的业余纸扎“玩家”也不少。专职者皆以扎拜神应节的纸人纸马等为多,到中秋、元宵、春节前后才大量扎制风筝、花灯面市。其家居即是店面与工场,忙时一家老少齐上阵破竹、削竹、扎竹架、糊纸、剪贴、涂色描线等,忙得不亦乐乎。有的纸扎店客人订货较多,也带一二个年青的亲戚学艺帮手,大多是“父子兵”或家庭门店(即父子、父女为主)。货多时,上学的子女或做其它工作的子女、老婆一回到家也要帮手做,人称“家庭兵团”。家居离大寺、庙观近的则又常带着半成品到这些地方扎制,顺便卖已扎好的一些,剩下的“货”收工时带回家去。早来晚归,中午家中送饭,晚上扎些竹骨架等。这是一部份纸扎艺人的“工作程序表”。因这些寺庙人气旺、生意较好。花灯、风筝做好后,也有好些纸扎艺人把它们交到锣鼓店、文具店代卖。

近百年来纸扎工艺一贯都靠手工操作,因此行业工艺较繁多,制成品价格也相对其它行业平稳,获利较微,每年的要货量也难以保证,它是附属于社会的不足轻重的小行业,故纸扎艺人无法购机械大规模生产,经营者多以解决一家人温饱为目的,无其它非份之想。又因其产量受社会安定与否的制约,故多数人持“做日和尚撞日钟”的人生态度,部份艺人甚至告知子女不要“承父业”。纸扎行规也很开明,教徒弟没有定死二年或三年才转师傅的规定,学者手艺熟练即可单独操作全过程,老艺人也没有死守技艺秘密或传子不传女之类的规矩……干这行的一般认定鲁班是其祖师,每年拜祭一次。

纸扎所用的原料,一般在城区皆可买到(包括去卖菜的市场买竹,去文具店买扎纸、纸张、颜料等)。成品大多在本地销,有时观音诞(九月初九、九月十九、九月二十九日的农历时间,好些寺庙会大操朝拜、打醮之事,平山的九龙峰谭公庙、罗浮山的冲虚观等有时亦会来人订购纸扎品),成品亦会销售到附近的县、区。

惠城纸扎艺人的队伍解放前变动较小,在陈济棠治粤期间、1946~1947年,人数较多,近20人。其它年份则是有减无增。至解放初期,剩下的只有老一辈的邓流明、钟良等不足10人。1956~1957年,纸扎又较为兴旺,扎制龙凤、狮子较多,西湖也曾举办过花灯展,年节也举办过舞龙舞狮大巡行。以后运动不断,对纸扎艺人冲击不小,除原有的一些老艺人外,已无接班人,有很长一段年月,这残存的专业艺人也因众所知道的原因而远离纸扎。至于纸扎的用途,也从原来侧重于迷信、装饰、喜庆等功用渐转为喜庆的多。现在,纸扎业已日渐式微,基本没有专业的纸扎门店。

惠城人制作风筝的题材很广。以动物形状入风筝的有:山鸡、白鹤、画眉、天鹅、雁、飞鹰、寿带鸟、燕子、孔雀等飞禽;有虎、豹、狮子、梅花鹿、松鼠、马、白兔、蜈蚣等走兽与虫类;鱼类主要是鲤鱼、金鱼、海上的飞鱼、海马、提灯鱼(深海鱼类)、八爪鱼等,此外更有民间传说中的神话动物如龙、凤、麒麟等。制作时,常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突出动物头部,有取舍地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别是制作神话中的动物,以此技法更能获得形神兼备的效果。以植物形状入风筝的主要是花卉类。较常见的有梅、菊、荷、芍药、牡丹、大丽、芙蓉、玉兰花等。以人物入风筝的大多是三国、水浒、红楼梦、西厢记中的一些主角,例如孔明、刘、关、张、周瑜、大乔、小乔、貂蝉、吕布、宋江、武松、吴用、公孙胜、关胜等。一些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例也多有表现,如击鼓抗金兵的梁红玉,木兰从军,岳飞大破朱仙阵、苏武牧羊、杨家将血战沙场等。更有一些风筝是以民间传说故事为题材的,如唐僧西天取经、柳毅传书、白蛇传、嫦娥奔月、女娲补天之类。这些人物,有的以人形或人与伴随的物件,如骑马、击鼓等形状做成风筝,有的则把这些故事描绘在三角形、菱形、圆型、星型等不同的几何形状的风筝中。

风筝的用纸,一般作商品卖的与一些较讲究工艺性的自制自娱者,多数采用一种“竹文”纸扎制。这种纸自清末至1951年都有售。它以竹树为主要制纸原料,以四川产的最好最多,韧性较好,张力强,纸色较白;而且着墨上彩时吸附力也较为理想。做风筝时,一般将有画面的纸裱贴在基纸(即无画面的、作为底纸固定与显现风筝外型的竹文纸)上。这样制作的风筝结实耐用,经得起大风吹。而一般家庭制作的风筝则没有这么讲究,用的是普通白纸。民国时期至七十年代前,多用“道林纸”与“白报纸(印报用的纸),有些穷孩子则用旧报纸、旧画报等剪裁成自己喜爱的物状贴在用竹条扎好的风筝骨架上,尾部多数贴上两条长长的纸条,俗称“纸鹞尾”,以增加风筝与空气的“振动浮力”使风筝能更快地起飞。

在用线方面,商店卖的风筝多数用丝线或细麻线,把大圈线绕在一块约20厘米的长方形薄木板或绕在可手摇的“线绞”上,收放自如。一般自制自娱的则多用车衣服的绞线,甚至买些“红头绳”(一种穷人女孩扎辫用的线)作纸鹞线。做得好的风筝,可以放飞上一百米至二百米高空。

作为高档次的丝绢或丝绸风筝,也曾在惠州某些卖风筝的店露过面(此类店多数是卖锣鼓、狮头等喜庆用具为主),但因制作成本高、价钱贵,故少人问津。这些高雅的风筝是店家从广州、佛山少量购进的。惠州人因经济原因,还未有人做。据说陈济棠治粤时期的三十年代初、1952年与1956、1957年曾有人见过。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风筝的制作也各有不同,大概有如下主要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制作原料上,不但纸的品种多而使纸制风筝有更多的选择,而且以绢、绸、塑料布、尼龙布、化纤布等作原料的风筝,自八十年代起,已层出不穷;连传统的竹制“风筝骨架”,也有些被换成了塑料或铝合金条,很多都是工厂机械制作。至于风筝线,现在也多数用轻便耐用的尼龙化纤线。其价钱也不能同日而语。解放初期一般的风筝每个二千元(即现在二角钱)左右,纸风筝最贵不超过一万元(即现在一元),绢或丝绸风筝约三万元多。而现在最便宜的印花式塑料布风筝,最少也要四元,贵的要二、三十元;那些做工考究的手绘丝绢风筝更要几百、几千元,甚至更高。二是在制作题材上,除保留旧题材的精华部分,也加进了一些现代科技产品题材,例如机械人、月亮飞船、太空火箭、卫星等;加进了一些外国童话故事中的白雪公主、美人鱼及卡通人物……每至秋高气爽多人放风筝的时候,仰望天空:手工制的,机械生产的,传统型的,潮流派的,真是琳琅满目、百花齐放……

八十年代初,有人曾在秋天的惠州西湖上空,看过两只颇具特色的荷花风筝,不知是鹅城那个风筝爱好者的杰作:荷花风筝呈椭园形,上方是荷花衬着荷叶,下方是两只鸳鸯浮出水面,风筝在天飞时,可见它在空中作130度左右上下交叉翻飞,恍如两只鸳鸯戏水。妙的是天空还不时传来呼呼作响之声——制作者在风筝上装了弓弦……另一个母子雁风筝,一条线上飞出二个风筝:大雁飞前,小雁随后,时“追”时“合”,很有人间母子的亲情趣。

时过境迁。现在,鹅城人放风筝已不限于秋天,只要有风,在闲暇时间,约上友好,便把一只只漂亮的风筝放飞,不但白天放,晚上也放,随时可见风起筝飞的动人情趣。

扎花灯

花灯,是惠州纸扎工艺中最高超的综合艺术。它将编扎、裱糊、刺绣、剪纸、雕刻、书画与诗词揉合于一体,是惠州人婚寿喜庆及风俗节日等的重要装饰。特别是每年的中秋、春节与元宵节,鹅城之夜,大街小巷,西湖一带,简直是花灯的海洋……

花灯形态纷呈,有花果灯、荷花、牡丹、瓜果等;有人物灯:嫦娥奔月、西施采莲、白蛇传等;有百族灯:龙凤、马、走马灯等;还有大型灯——山灯等。自清代以来,各种几何图案的花灯在惠城灯海中占了很大席位。便如圆柱形、六菱、八菱柱形、三角形、梯形、星形、圆形、椭圆形、扇形等。花灯多是专业的纸扎艺人制作。例如法院前街的邓流明、后所街的彭伯、中山南的纸扎艳、惠新西街“吉祥轩”的亚发叔等,出过不少精品。1912年革命军推翻清政府后不久,惠州有一纸扎师傅与徒弟设计制作了一个大型花灯用来庆祝。历时三个多月才制成。此灯高4米左右,直径1.5米,重达50多公斤。花灯共五层,底层六角形,第二层是八仙过海,三、四层均有形态不同的六条彩龙六条鳌鱼在遨游,顶层为荷花压顶。每层的六个角都配有风铃及小巧的小纱灯,层层的灯面上,或绘有罗浮的山水花鸟画,或题古诗词。花灯外露60盏小灯,内藏10盏大灯,点燃时,灿然如一座闪光的宝塔。此灯在惠州展出后曾送往省城展览,引起轰动,为惠州人民争了光。1975年,惠州市竹器厂(现惠城区竹器厂)秦师傅等人依靠工人集体智慧,集思广益制作了“金鱼戏水”大型走马灯。此灯引人之处在于大胆地破除以往走马灯内人或动物光影明亮度呆板、不会变化的老套,巧妙地令灯中几条活泼可爱的金鱼“淡入”、“化出”,即无论人们站在那个角度静观,最初见到的金鱼影像与就要转动逝出的金鱼影像都是色彩较淡、形态显得不那么清晰,待转到中间,才渐渐显出它的真面貌,清楚得纤毫毕现,美丽动人;令人在感受较强的动态中得到更多美妙、奇幻的享受,观者赞不绝口。在惠州展出后,代表惠州市二轻系统送到广州的省二轻工艺品展览会参展,获一致好评,又被省推荐到北京参加全国工艺品展览。

还有许多业余纸扎爱好者,其水平之高,令人刮目相看。如1956年春在工人文化宫举办的惠州镇花灯工艺展览中,几个颇具特色的花灯,就是非专业人士的作品:

“百花争艳”,由第二小学教师翟超武制作,花灯外型似花篮,上部扎满各种争妍斗艳的纸花,下部六条红穗带,围着一个双层六角型、上大下小有红黑图案的花脚,再下方是环形金丝垂帐下加一条红穗带。由下往上望,但见红穗带越上越多,脚也由小至大递升,最后托出争妍的百花主题,颇有变化。

“龙凤呈祥”,竖椭圆的花灯主体上分四个画面,皆以诗配画。例如其中两面,一面题有唐诗——“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另一面则以工笔国画细致地刻画晨光熹微的洞房中,新娘笑问新郎:就要到厅堂拜见家公家婆了,我的妆扮合不合当地的时宜?这两面切合题意又语带双关的诗,极大地丰富了观众的视觉空间和想像力,引得众人围观。另两面则是荷叶鸳鸯戏水彩墨写意画配相应的唐诗,也把喜庆的意趣表现无遗。此灯不但诗画搭配甚佳,而且外围装饰也美仑美奂:四条生动的龙,龙尾依附灯座,龙身均布主灯四方、“腾飞”于灯的四角。龙口吐出龙珠大红穗各一条,拱护着花灯,护卫着灯下六角形小金丝屏带中的一条大红穗;灯的上部照应下部,却不雷同,别具匠心地用六角小棱牵结成六面体,各置六只凤凰,藏尾露翅,嘴含两条小红穗,娇丽动人……

“连年有余”,创意新颖,构图随意大胆:外型是荷叶荷花上置一条大金鱼。以莲、鱼喻连年有余。妙的是金鱼戏绿水草。(也比喻玉)。莲叶下又斜出一段莲(寓意连子)。此灯看似鱼、荷随意叠放,却已表现了惠城的习俗与百姓希望,构思新奇。

“九莲献瑞”,结构严谨,主题非常鲜明:全灯底色金碧辉煌,衬以红与粉红的精刻图案。六棱柱形的主灯开窗三面,内各画民间故事“麻姑献寿”“金童献宝”等三幅精细彩画。主体灯上下面各饰双、单层三角形檐牙,上边又置飞檐,高挑九盏上大下小的伞型小金灯,再把这主体灯置于大莲花上。围绕大莲花四周,有九朵生机蓬勃的小莲花盛开。整个花灯给人瑞意无边、吉祥幸福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