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澄海西门居委会被广东省授予“民间艺术之乡”光荣称号,此后,在各种盛大节日,历史悠久的大型动物舞蹈蜈蚣舞领先献演,其他大型动物舞蹈龙虾舞、龙凤舞、醒狮舞、麒麟舞也闪亮登场,各领风骚。
首任“掌门”是嵌瓷师傅
澄海是著名侨乡,自清康熙开海禁以来,民间游神赛会风俗十分盛行。光绪年间,西门乡有个民间艺人叫陈成锦,他是位颇有民望的嵌瓷师傅,对造型艺术很有研究。他目睹蜈蚣爬行生动有趣,便萌发了创作蜈蚣舞的念头。这个大胆的想法,得到同好的支持。陈成锦设计了蜈蚣的造型和各种舞蹈动作,几经演化之后,成为了一种气势雄浑、刚柔并济,亦庄亦谐的动物舞蹈。由于它融音乐、舞蹈和武术为一体,观赏性强、场面壮观,一经问世,便为人民所喜爱,逐步成为当地乡社“社日”保留的表演项目。100多年来,历经几代人的改进加工,终于成为今天闻名遐迩的广场舞蹈蜈蚣舞,被西门群众视为“乡宝”。
刚柔并济气势磅礴
长达22米的蜈蚣躯体,头部两侧有一对弯弯的利牙,身躯采用硬、软28节布框衔接而成,屈伸自如,尾部呈剪刀形。表演时,由一人擎彩珠带引,蜈蚣身体通亮,执蜈蚣舞蹈的艺人共15人藏身于蜈蚣腹下,弯腰屈腿,运用“双下堂”、“丁字马”、“弓步”、“观音坐莲”等动作操纵整条蜈蚣蜿蜒爬行,矫健起舞。
表演时还用潮州大锣鼓队伴奏,伴奏的潮乐常用《龙摆尾》《出闸》《飞凤衔书》等,地方特色浓郁。蜈蚣舞在广场表演时,由鼓手指挥,刚柔并济,气势磅礴,风格独特。特别是夜间表演时,偌大的蜈蚣稳健爬行,两眼绿光闪耀,剪刀形的红尾巴高高擎起,摇摆自如。整个舞蹈由出洞、伸腰、蟠柱、捕食、咬尾、翻肚组成,显得多姿多彩。
香港总督曾为蜈蚣点睛
1936年,西门蜈蚣舞应香港潮商八邑会馆邀请,赴香港参加庆祝英皇乔治六世加冕盛会献演,香港总督亲自为蜈蚣开灯点目,15天的演出,轰动港九。
1955年,为庆祝澄海八一引水工程胜利竣工,在县长余锡渠亲自带领下,蜈蚣舞队前往八孔关为工地民工献演。1987年12月,又赴广州东方乐园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艺术欢乐节演出,连演27场,观众达30多万人,轰动羊城。
1998年元宵节,蜈蚣舞参加在汕头市林百欣会展中心举行的中国“彩虹奖”颁奖晚会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元宵晚会演出,由国际频道向全世界现场直播,蜈蚣舞由此登上了世界大舞台。2000年,西门蜈蚣荣获文化部全国第十届“群星奖”铜奖。2009年,蜈蚣舞被列入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艺术之乡”西门的民间艺人创作的各种动物舞蹈,深得广大群众喜爱,他们在积极弘扬传统的民俗文化的同时,也充分展示了西门乡丰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