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台会渊源流长,誉满巴蜀。台会是一种造型艺术,清代初期,洪雅各镇都有庙会,在庙会期间(即农历5月27日左右)都要举办台会。一台会即一出戏剧场景之一。
大多使用木床铺上木板,用竹和纸找扎成戏剧的场景并加以彩绘,将装扮成戏剧中的人物造型的少年儿童固定于台上,由8人分两班抬着徐徐游街展示,少则几台,十几台,多则数十台。1953年农历5月27日前后,利用原城隍会期在县城举办物资交流大会,首次展游台会13台,吸引数万名观众进城观赏。继后也曾举办多次,受到广大群众欢迎。“文革”期间因故停止。
洪雅台会究竟是一种什么艺术?它的特点是什么?不管什么艺术,都在于创造形象。洪雅台会不外是把戏剧和故事里的某一特写镜头,搬到彩台上来,使之成为一组活的“雕塑群像”,成为一种空间里的“造型艺术”。她不要求演员歌唱或念白,只要求他们用形象去感动观众,去造成一种诱人的审美客体。
但是,从戏曲舞台上和故事里搬过来的艺术形象,如果不进行一番加工提高,使之比原来的形象更高更美,更具艺术魅力,那么台会就跟舞台没有什么区别,就失去了她特有的艺术光彩。所以过去那些制作台会的老艺人总是煞费苦心地找寻更新颖、更奇妙的造型手法,创造出比舞台更美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台会多半是“高桩”,只有少数“平台”。那些高桩台会刻意求新,争奇斗巧,令人至今难以忘怀。如《千里送京娘》,赵匡胤站了个弓马步,右手挥鞭,左手伸直翘起大拇指。那如花似玉的京娘竟独立于赵匡胤的拇指尖上,脉脉含情地看着目不斜视的赵匡胤。一个柔情似水,一个志在千里。又如《凤仪亭》,吕布双手执戟,怒视董卓,貂蝉则巧妙地站立在吕布的方天画戟之上,回眸一笑,微微透露出心中的机密。再如《盗仙苹》,白娘子手执双剑,腾空飞起,一只脚立在白鹤童子的宝剑上,做了一个仙女卧云的姿势,蛾眉倒竖,风姿绰约,使人感到无限风流妩媚。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洪雅台会不仅吸取了戏剧的形式和内容,而且还同杂技的造型艺术结合起来,成为融戏剧、武术、体操、魔术、绘画、雕塑为一体的造型艺术。因此她创造出了比一般戏剧舞台更动人、更富有魅力的艺术形象。
洪雅台会这一民间艺术,是民族传统丈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小花,她与其他传统艺术在审美观方面,有许多相通之处。
中国传统艺术讲求创造“意境”。台会的好坏,应看她是否创造了引人入胜的意境。为了追求这一目的,制作台会的艺人往往赋予她一种朦胧美的艺术魅力,运用的手法基本上化实景为虚境,化具象为幻象。他们决不用多余的景物和装饰,而使整个画面或隐或现,朦朦胧胧,以创造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这与国画的技法相似。杰出的画家往往只画一枝几朵,即意味无穷。八大山人只画一条生动的鱼,别无一物,却令人感到满幅是水。齐白石画一枝横出,站立一鸟,此外别无他物,但令人感到环绕这鸟的是一片无垠的空间和无尽的事物。因此有人得出结论:“有画处多属赘疣,无画处皆成妙境”。
传统的舞台艺术也非借助实景来显示空间,而只用一桌二椅,留出空间让人物充分表现,亦收到无景处都成妙境的艺术效果。
台会的空间比舞台小得多,这就更需要化实景为虚景,化具象为幻象,即需要用洗炼的手法轻描淡写,寥寥数笔,使画面朦胧含蓄,意境幽深,让人看了产生联想而获得审美享受。
如《水漫金山》中白娘子站立在青儿的宝剑上,手执双剑与法海横眉相对,刀枪相见。而在背景画面上只有被水淹了半截的庙门和一只纸船。但你会由此想到那茫茫的江水、汹涌的波涛、刀光剑影、风云雷电……又如《秋江》画面上仅有一只纸船,陈妙常亭亭玉立于艄翁双手举着的一只桨上。而那盈盈秋水、淡淡春山都会在观者的眼中产生,可令观众神游江上。
与此相反,如果在三、四个平方的平台上,不管剧情是否需要,周围都布满景物,到处都装饰灯光,把画面挤得满满的,不留一点空间给观众想象,尽管琳琅满目,却是喧宾夺主,打动不了观众的心,有画处反而成了赘疣。
用现代的科学技术(灯光电动)束装饰台会,能给古老的台会锦上添花。不过切忌乱用,切忌堆砌。如果只是在灯光电动上下功夫,只是在背景画面的装饰上下功夫,而忽视人物造型,忽视创造引人入胜的意境,即使人们看得眼花缭乱,却是无动于衰,犹如云烟过眼,不会留下难忘的印象,而且颇耗资金。
台会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所以能扎根民间流传至今,除了为人们喜闻乐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花钱不多、简单易行。如果价值昂贵、制作复杂,早同宫廷艺术一起消亡了。
据悉,“五月台会”是洪雅县民间自发组织的一年一次传统城隍庙会及“酬神赛会”。起源于唐代后期的灯会、地会、庙会。据清嘉庆《洪雅县志》记载“五月二十七,传城隍神诞、皆演剧、极为烦嚣”。每台会即是一折经典戏剧片段,在大小不等的八仙桌上,能工巧匠们用竹、纸和绸缎扎成各种事物和景物,然后选用少男、少女装扮成戏剧中的人物,高立于台上,和着乐器,和各种文武故事情节与表演,凝固其中,以感人形象激励人心。
过去,台会在每年农历五月廿七日城隍庙会时举办,这一天老百姓会将城隍老爷、城隍娘娘的塑像抬出庙来巡游。
而经过1300多年的积淀、传承和演变,洪雅台会已成为一门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如今,台会被注入时代气息,人们将现代科技与民间艺术相结合,集绘画、剪纸、雕塑、建筑、舞台、布景等于一身,融形、色、声、光、动于一体,使传统民间艺术与现代文明交融,珠联璧合,相得益彰,更具艺术魅力。
2009年7月,省人民政府公布洪雅“五月台会”(城隍庙会)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为弘扬和传承洪雅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全县旅游产业的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七举办“洪雅五月台会”,让更多的人认识洪雅,走进洪雅;真正把洪雅“五月台会”办成对外交流的平台,真正为全县旅游产业的兴起壮大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台会的基本特征
五月台会是具有浓厚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艺术活动,并且普及城乡,深入人心,影响极深,被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五月台会不仅是集戏剧表演、音乐舞蹈于一体的艺术综合体,而且是融文化、经济、政治于一体的地方庙会节,每年农历五月二十七台会期间,近至十里八乡的群众,远至云、贵、湘、鄂、陕各省的商贾皆如期云集洪雅,物质交流十分丰盛。每年台会,少则几台,多则十几乃至数十台。每台会即是一折经典戏剧片断。在大小不等的八仙桌上,能工巧匠们用竹、纸和绸缎找扎成各种事物或景物,绘上绚丽夺目的色彩,加上千变万化、似梦似幻的灯光映射,构成逼真的场景。然后选用少男、少女装扮成戏剧中的人物高立于台上,和着乐器和歌唱进行各种文、武故事情节、表演、凝固其中最感人的形象激励人心。台会上扮演的演员一般按剧情而设立或二人、三人,上面凌空的叫“飘”,下面坐立的叫“屏”,关键在于一根“桩”上起“主心骨”作用,同时支撑着上“飘”下“屏”演员进行表演。
五月台会(城隍庙会)中的传统纸扎的台会简单易行,费省效宏,利于普及,且手工艺性强,工艺流程简单,采用传统的剪纸、绘画布置场景。高桩表演惊、奇、险,平台表演淋漓尽致。每年的五月台会(城隍庙会)都是人们自发组织的,是洪雅最为隆重的一种民间信仰祭祀活动。参与人数最多,面最广,是人们崇拜自然、敬畏神灵、祈求平安的一种表达方式。
五月台会是洪雅人们追求和平、安定,向往光明幸福的心灵寄托,情绪物化。明清以后,洪雅人们借台会形式歌颂清吏,呼唤太平,推动了文化、经济、政治的进步。五月台会从一诞生就体现出浓郁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民族气息。千百年来,不断传承发展,集聚洪雅人民千百年智慧和深厚的地方民俗文化积淀成为华夏民族民间艺术史上的一枝奇葩。
历史价值
台会历史悠久,距今有1300多年,而且历代台会(灯会)不仅促进了地方文化、经济的发展,而且增进了民族团结和融合的进程。使人民群众在弘扬民族文化的滚滚潮流呻,得到美的享受,从而稳定人心,稳定社会,振奋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
文化价值
保留了川西南地区以庙会为主的一种民间信仰为特点的传统文化,是研究川西南地区人民的世界观和生活状况的重要依据,在民族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五月台会是集戏剧表演、音乐舞蹈于一体的造型艺术,是民俗文化活动的载体,它不仅是民俗民间的文化活动组织,而且保留了众多的民间艺术、民间手工艺的原生形态,传承着各种传统表演艺术形式。
社会价值
五月台会不仅是单一的表演艺术,而且是融地方文化、经济、政治为一体的地方庙会节,台会期间,省内外的商贾皆云集洪雅,物资交流十分丰富。
五月台会从明代形成以来,便成为人民的精神支柱,是人们一种重要的祭祀活动,在人民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因而有着持久的传承性和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力、凝聚力。明、清以来数百年里,历尽社会变迁仍始终坚持本土特色文化立场,保持着特有的历史传统和社会生活传统之根。这一扎根民间保护发展的“活态文化”,一直到民国末年仍生机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