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青原区东固传统造像


东固传统造像是江西吉安境内一项将木雕工艺与民间宗教造像、民间信仰仪式三者结合起来的一项综合性技艺。丹青先生首先必须掌握娴熟的木雕技艺,能绘制和雕刻佛教、道教及民间宗教中的各种神像。神像雕刻完成之后,丹青先生还得亲自主持一系列复杂的“开光仪式”,通过仪式赋予那些“木头”神像“法力”,至此造像工作才宣告完成。

东固传统造像是一项独具特色融绘画、雕刻、宗教开光仪式于一体的传统手工技艺。

东固畲族乡东溪村委会刘家的刘节亮、刘节明、刘节旺三兄弟就是这项传统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明朝初年,刘氏家族成员因雕刻宗教神像而名噪一方,后被帝王相中,收纳进当时的“南京工部匠籍”,成为御用的“雕銮匠”。该技艺都为家族传承,传男不传女,刘氏工艺代代传续,刘氏兄弟目前为第53代传人。当地人对持有这种技艺的工匠尊称为“丹青先生”。

雕刻前,丹青先生勘察选定合乎要求的材料后,根据东家的要求,对照家传的图纸,根据所选定的木材构思神像造型。

开斧前,要举行祭祀仪式,以神像头部的长度为基准,依照“坐五、立七、跪四、盘三”的比例开粗坯、中坯和修嫩坯。

刘氏家族的历代丹青师们开坯时完全不用墨斗弹线,而是用斧子直接劈,或用锯子锯,要留要切,把握十分准确,在当地堪称一绝。

给神明开窍,即勾勒五官,通气孔,还要在神明背后开凿一个四方形的福藏。给神像开面是造像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面相开得好坏直接决定了造像是否成功。神味太足,让人心理难以亲近;人性太足,没有了宗教神秘感。只有将神像定位在人与神之间,才易为普通百姓接受。经粗磨、刮灰、细磨、牛胶水封底上色,最后给彩绘好的神像涂上桐油或生漆,贴金箔或者上金粉,使神像更显庄严和华美。

从小接触传统造像的刘节明知道,就工艺而言,只有保留好传统,才能更好的发展。而他痛心的看到,许多的传统手工艺在渐渐失传,“一定要保住老祖宗留下的东西”这个念头在刘节明脑中萌芽。他经常去偏远地区,看到一些好的传统造像,总是一遍遍观察、临摹,学习其雕刻技艺。看到一些腐坏的传统造像,他总是心急如焚,经常无偿修复。久而久之,刘节明整理出了许多手稿,在脑海中,对不同类型造像进行了规范,形成了一套集绘画、雕刻、宗教开光仪式于一体的传统手工技艺体系。

对于细节,刘节明总是力求还原。有一次,他去青原区富田镇新安村修复一座神像,传统工艺匠人不会使用钉子,只是用榫进行拼接,刘节明先后用数十种木材制作榫,最终选择了红木。

也许正是这种认真的精神,让很多人找到了他。数年来,刘节明参与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渼陂古村、国家级4A级景区青原山阳明书院、庐陵文化生态园等国家文物保护部门的历史人物像、古建筑等的雕刻及修复工作。其作品也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大奖。

办展览、招弟子 让土艺术登上大舞台 他力促传统技艺享誉四方

传统技艺如何传承?刘节明想到这个问题。由于传统造像耗时又耗力,从开坯到成像纯手工,有的要几个月甚至更久的时间才能完成,再加上市场需求有限,因此想学这门技艺的人很少,传承一度面临困境。

在以前,传统造像手艺是“传男不传女”,更不要说是传授给外姓人。“技艺在家族间传授,失传的风险很大。”有人这样说。刘节明渐渐接受了这一说法,随后“东固传统造像生产性保护基地暨传习所”成立,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如今,在刘节明这里学习的人员达10余人。

为了让东固传统造像走的更远。刘节明经常带着作品参加各类展览,每年还会不定期前往福建、浙江等雕刻之乡交流学习,到大学授课。

东固传统造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很多人不远万里来到刘节明家,这时他总是不厌其烦的和来人交流,经常是一聊一整天。俗话说“同行见面,分外眼红”,刘节明反其道行之,同行来了他把手艺倾囊相授。据初步统计,这两年,刘节明接待远道而来的学者、同行、游客逾千人。

“我有个梦想,想在这里建一座博物馆。”采访最后,刘节明说,这座博物馆收藏传统造像实物、画稿,供大家参观学习,把东固传统造像文化传承、保存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