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象山沙塘湾村 百年“原味”古渔村


象山县石浦镇有一个近四百年历史的渔村,名叫沙塘湾。沙塘湾村东南为海湾,有长约五百米、宽约两百米的沙滩。从山上往下望,沙滩呈弧形线条,潮水的涨落所形成的一条长长的浪花条纹,与沿山而建的村落组合在一起,颇有几分渔村的“原味”。

旧时,沙塘湾与石浦隔着一座山,村民与外界的交流只能爬岭进出。1994年沙塘湾隧道开通后,从此打开了与外界联接的通道。

沙塘湾离淡水门很近,那里历来是捕鱼的好去处。据曾编写《石浦镇志》的竺桂良先生介绍,清康熙二十三年,闽南大批渔民北上。这群渔民中,有的选择在沙塘湾定居,他们垒石建屋,世代捕鱼,安居乐业。

创业伊始,筚路蓝缕,他们凭着流刺网、延绳钓等简陋的渔具在海里蹈风搏浪。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那些辛酸的渔腥裹围的日子成为翻过去的一页历史。渔民们置船添网,收入好了,瓦片屋代替了茅草屋。沙塘湾,这个美丽而宁静的海湾,就成为他们重建幸福家园的风水宝地。村里有个“狄池王爷庙”,是闽南人的庙宇。两广闽南一带人为纪念狄青大将军平定南天国之乱,特地为他建庙供奉。

沙塘湾,这名字听起来像一首诗。走在逼仄短小的巷道里,眼前的石板路,泛黄的墙面,以及墙上和墙角随性而出的青苔和蕨草,都似乎透着淡淡的寂寞。深巷里藏着几座黑瓦石块墙的老房子,长着一院子的野花野草。有的野花野草爬上了墙头,爬上了屋顶,在瓦片的缝隙里疯长,长得油光嫩绿。

村子不大,但渔村风情独特,村民至今仍以闽南方言交流(对外交际则讲石浦方言)。他们说,用闽南话来得顺口,尤其是60岁以上的村里老人,都讲闽南话。

改革开放以来,沙塘湾村四分之三居民迁居石浦和延昌,村里留下许多爬满青藤的房子。虽然人去楼空,但许多回忆留在这里。如今留守在沙塘湾的多是老年人,他们早已告别了大海逐浪的捕鱼生涯,在家门口看海上风云变幻,和乡亲聊着如烟往事,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

原本靠海吃海的原味渔村,要吃旅游民宿这碗饭,这对于因海洋资源匮乏而被迫穿鞋上岸、但又苦于转业无门的渔民来说,无疑是一条新的康庄大道。而沙塘湾推窗见海、闭户听潮的独特地理环境,则是开发精品民宿的最大亮点。二者一交接,民宿开发计划一经提出,就受到了村民们的一致欢迎。

行走在依山临海的沙塘湾村,闽南的历史细节已消失殆尽,村民们的生活习俗也早就融入到石浦。但沙塘湾祖辈的乡音依旧在村子里回响,这种骨子里潜存的声音,也许是他们对乡情的最好保存。

美食:海燕窝

在这个原生态小渔村里,除了能吃到新鲜的海鲜之外,据说还有一种非常独特的美食,被称为“海燕窝”,是当地人夏天必不可少的清凉消暑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