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盂县梁家寨乡的深山沟谷中,有一个古老而宁静的古村落,这就是大汖村(汖:pìn,当地人念chǎng,也有方言读càn),这是至今发现的盂县现存最古老的村落。因为大汖村的古民居依山而建,所以被当地人戏称为“盂县深山里的布达拉宫”。
大汖(chng)村位于山西省盂县梁家寨乡深山沟谷中,是一个古老宁静的古村落,村子后曾有座镇山大王庙,里面供奉着7尊石像。“镇山大王”石像背后记有“北魏永安二年”,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
大汖的“汖”字,一个笔画简单的汉字,翻遍现代汉语词典,终也不见它的身影。只有打开字典,才能与它谋面。字典里说读pìn,但当地人念chǎng,也有方言读càn的。大汖人说,山水为汖,表示水从山上流下来,就是我们说的瀑布。因为原来进到大汖村的山口有三条瀑布,村子又居最大瀑布之地,所以取名“大汖”。
关于大汖的先人,也有不同版本。某个朝代曾有人在大槐树附近挖掘出古墓。从遗物记载推断,历史上曾有马姓一族,南方人,一个朝廷大臣,为躲避灾难由他乡走进这座大山,修筑了自己的家园。此后不知什么原因若干年里村子成了空寂。到元末明初,有韩家三兄弟从洪洞来到盂县,定居沙湖滩村。现在的韩姓居民是从沙湖滩村搬过来的,至今传到了十三辈,三百余年。马姓南方人该是大汖村的缔造者,而这个韩家老三,却成了大汖人的祖先,因为今天的村民都姓韩。
一位老人告诉我们,明末清初,有韩家三兄弟从洪洞来到盂县,韩家老大、老二欺负老三,就把他赶到深山里,让他自生自灭。老三来到这里后,发现这深山中竟然还有一个无人居住的村落,老三就在这里安了家,这就成了后来的大汖村,韩老三自然就是大汖村人的祖先了。
盂县大汖村独特风格的“立体交融式”乡土建筑完整地保留了古老的盂县传统和民俗风情,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山地的完美和谐。村里房屋大多是黄黏土与石头混合材料建筑,有的还是二层楼房结构,其特点是经济实惠、冬暖夏凉、造型美观,家家户户由弯曲和深浅不一的小巷相连。
大汖村四奇:
一是房舍奇,大汖村的房舍依山而建,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房屋都用石头垒成,除了平房还建有二层和三层楼房,整个村庄建在一个石坡上,房子又用石头垒成,是名副其实的石头村。这大汖村是先人们根据中国传统环境的风水理论选吉地建造的,整个村庄群山环绕,围合封闭,附阴抱阳,藏风聚气,东进西收,松柏罩头,清泉绕村,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
二是道路奇,大汖村的大小道路全部用石板或石头铺成,村民就地取材铺设了道路,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老人们说,村子里的路和台阶,是先人们在岩石上一阶一阶的锉出来的。当人们行走在大汖村的山道小巷,你会感觉它的干净无尘,感觉到别有一番情趣。
三是大树奇,大汖村是建在一整块巨石山上的村庄,树木很难生长,然而村口有一棵大槐树,树干三个成人也合抱不住,树龄少说也有五百年,因此大汖人也称“千年古树村”。古树生长在干石山庄,可谓一奇。据村里的老人讲,当年日本人曾来过这里烧杀抢掠,还烧毁了几座民居,村口这棵大槐树也未能幸免,如今这棵古槐还是那么枝繁叶茂,避护着大汖村的村民。
四是石佛奇,大汖村里供奉着7尊佛像,有石雕的也有木雕的,村里的人说这7尊佛是“石龙镇山大仙”。更有趣的是有一尊最大的石佛如果在同一天的不同时辰去称,重量不同且差异很大,这一不解之迷现在也有待相关专家进行破译。
关于这七尊神奇的石像,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早在北魏年间,有一家七口人沿街乞讨来到了大汖村这个地方,但让人惊讶的是,这一家人一走进村子就神奇地消失了,之后人们认为这一家人在这里坐化成仙,于是有了七尊“活佛”,大汖村的村民就将这七尊石像尊称为“老人家”。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神奇之处让人费解,一是石楼,大汖村的房屋基本上是黄黏土与石头的混合材料构建而成,在结构上大体分成四类:平房、窑洞、楼房、楼房和窑洞的结合体。其中最有特色的就是数几座三层的石楼。在没有任何地基,单纯凭借石头和黏土盖在光滑的岩石上,石楼一般一层是厕所,二层住人,三层是存放物品的地方,大汖村的建筑不光具有北方风格,在风格上接近南方建筑,真的让人难以理解。
第二个神奇之处是背篓,背篓一般是南方人的用品,北方人很少用,但在大汖村,所到之处,村民们都背着背篓出门和下地干活,难道说大汖村的先民们从南方迁移过来?
盂县大汖村依山而建的古民居,被当地人戏谑的称为“盂县深山里的布达拉宫”,目前村里只有17口人生活,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50岁,在这里生活的老人每天洋溢着平静、自足、幸福的神情,给人以纯朴、悠闲、与世无争的美好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