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山庙会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民俗及民间宗教文化活动,尊奉佛教和民间吉祥神敖王、敖母,在湘南有较大影响。二月十九日观音生日、三月初三“三堂游船”祭礼、四月初八释伽佛生辰、五月二十三日敖王生日,都是庙会盛事,以正月初二举办的迎春庙会活动声势最为浩大。
敖山庙会对促进人际交往,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2006年,敖山庙会被确定为湖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敖山庙在今湖南省耒阳市大市乡大陂市圩至芭蕉圩之间,自耒阳市城区北行13公里,濒临耒水河边,有圩场大陂市,古称鳌山口,今大市乡政府所在地。
神话传说 历史渊源
据民间传说,五代时期,敖山地方大闹灾荒,民不聊生,后汉高祖刘知远亲政爱民,带领百姓度过大难,百姓遂尊奉刘知远为圣帝。
清雍正二年(1724年),从敖河运煤至长沙、湘潭、岳阳等地的船舶,中途遭遇狂风大浪,船主便烧香求愿,船主求圣帝刘知远保佑一帆风顺。据传圣帝有求必应,敖河风浪停止,帆船平安无事。后水陆民众为纪念刘知远威灵显圣,把敖山庙改为敖王天子圣帝庙。从此,各地信士都称刘知远为敖王爷爷。
乾隆至同治年间敖山庙规模很小,到光绪二年(1876年),地方武举刘香圃召集水陆民众捐募资金,将庙宇大规模扩建,基建面积达四万多平方米。上设前、中、后三殿和观音堂,左右两厢为僧房,中设南北阅礼台,下设阎王殿(十殿),东西两公馆,中央大戏台,外安四拱辕门,三殿成坪,三殿共有十六个白石立柱。直至民国初年,庙宇香火旺盛,两厢僧人数十余人。庙会活动又恢复昔日规模。
1940年,日本轰炸耒阳,1944年耒阳沦陷,兵荒马乱、民不聊生,庙宇冷落凄凉,僧人陆续离开,庙会也走向衰微。1953年,所有神像被摧毁,庙宇三殿改为粮仓。1972年,重建敖山仓库。
1985年,三堂(敖山庙周围六个行政村)民众主动出钱出力,重建庙宇。同年底,庙宇主体工程建造成功,恢复庙宇的百分之四十左右,接着塑造敖王、敖母形象,恢复庙会活动。
1996年新建东西两侧牌楼、大雄宝殿五十多尊佛像。2001年,敖王、敖母和诸佛形象重新塑造。2003年重建戏台、餐厅、食堂,改建十殿,雕塑神像。庙会期间,香烟冲天,礼炮隆隆,钟鼓齐鸣。
敖山庙会每年有很多次进香活动,特别是正月初二的庙会活动,声势浩大。
每年正月初二,耒阳当地六个行政村(共分为三堂二十三个船头)的群众2000余人天蒙蒙亮就起床,分别抬出三只纸船(上、中、下三堂各一只)至鳌山庙集中,朝拜神灵两个多小时,当日上午八点钟左右,铳炮齐鸣,锣鼓喧天,三只船分成三支队伍,按祖辈规定线路向各自然村巡游,相互团拜,共贺新春。
每只船由八人分两班扛抬,每只纸船前后计有执“坛竹”者一人,由村中福寿双全之老者担任,另有道士(师公)一人,大鼓一面,全锣六面,姓氏旗一面,彩旗二面,大小号各二支,大旗十二面,排灯八盏,明镜八举,大香三十扎(香长2米一根),香炉二十个,香亭(焚柏香)二十个,放鞭炮者四至八人,凤凰灯笼十三盏,踩高跷者十二人,舞蹈队二十人,舞绣球者二人,彩纸扎戏剧人物和景致十二至二十抬,另由数十人装扮戏剧故事如《打渔杀家》《醉打山门》《梁山伯与祝英台》等;还有腰鼓队四十人,龙灯四十到八十盏不等,花亭四人,女灯十二人,男灯二十四人,东方青帝青灯十四人盏,南方赤帝红灯十四人盏,西方白帝白灯十四人盏,北方黑帝黑灯十四人盏,中央黄帝黄灯十四人盏,另有上百支铁铳,鼓、锣、二胡、笛子乐队数十人,队伍庞大,浩浩荡荡巡游于垌中阡陌和村庄之中。
纸船队到了预定地点,即所谓“船头村”时,村头鞭炮齐放,由村中最年长且福寿双全(即有儿有女,夫妻双全)的老人,接过“坛竹”,将船迎进本村有神龛的“正厅屋”,将纸船架长凳上。旗队、故事队等亦在村子里停下,龙灯在禾坪上舞起来,上百杆铁铳齐放,锣鼓、乐器齐鸣。同时,村中妇女带着小孩,老少一齐在纸船下钻来窜去,一边将纸钱往船里丢,一边口里念念有词,祈求平安有福、神灵保佑。道士亦举行仪式,为本村驱瘟求福。其间,全村各户将自家早已准备的香烟、茶水分发给游船队伍中的每个人,还将包子、米粑等点心倒到游船队伍的箩筐中,以便执事人员享用。之后,抬船出村,朝另一自然村游去。这时又是铁铳、鞭炮齐放,锣鼓声声,震耳欲聋。
大约到下午五时,巡游完毕,各船队赶到预定的野外地点。此时,大队人马陆续散去,单剩抬船的、放鞭炮的以及数百名放铳的人了,道士在敖河边一块较平的地上铺上一层引火的柴草和纸钱,将纸船置于其上,由师公焚香跪拜敬祭天地、敖王之后,鞭炮和铁铳再次齐鸣,道士一边口念咒词,一边手执火把,把船周围柴火引燃,一时烈焰冲天,燃烧纸船,整个仪式结束。
敖山庙会是典型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庙会活动中包括唱戏、游船、舞龙舞狮等许多传统的民间工艺、舞蹈、音乐和表演艺术,对于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研究耒阳地方民俗文化有较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