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红云金顶:二佛争石的传说


红云金顶石峰高达九十四米,挺拔峻峭,象一个巨大的擎天石柱拔地而起。它与月镜山南北相望,形成两峰对峙之势,景致极其壮观。金顶石峰下临深壑,百里以外遥望,如玉笋插天。其顶部常有云雾缭绕,在阳光辉映之下,云彩灿烂绚丽,人们因此称之为“红云金顶”,谐“鸿运金顶”之音。

红云金顶石峰上有一条巨大的裂隙将金顶从顶部向下分裂为两半,上半部一分为二,由天桥连接两端。其间相距仅三、四米,人们称这条裂隙为金刀峡。传说,金顶原是一块完整的石柱,释迦佛与弥勒佛都要把它作为修行之地。二佛争执不下,就上天宫告御状,玉皇大帝用金刀将金顶劈为两半,释迦分得左岩,弥勒占了右边,这场纠纷才算平息。

红云金顶海拔2336米,山峰拔地而起,垂直高差达百米。上半部分一分为二,由天桥连接,两边各建一庙,一边供奉释迦佛,一边供奉弥勒佛。由此印证现代佛(释迦牟尼)向未来佛(弥勒佛)的交替。据说早晨常有红云瑞气围绕四周,因此称为红云金顶。

在佛教的教义里,燃灯佛、释珈牟尼、弥勒佛分别代表着过去、现在、未来。这是人的三世,也象征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青年、老年。过去佛燃灯佛宝相苍老,预示着过去不可回归;现在佛释迦牟尼佛宝相端庄,预示着现在可以把握,未来佛弥勒佛慈眉善目,预示着未来可以期许。这对每一个人或许是一种提醒一种暗示,过去不可忘却、现在必须把握、未来充满期许。

梵净山这里可参拜三佛,而且弥勒佛是最后也是最高的佛,因梵净山乃弥勒佛道场。两座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来时毁时建,今天已经按古时恢复,由于疾风吹动,庙宇都盖铁瓦,每块重达8公斤左右。两座庙宇前方立有屏风,后方都有一石台,分别为“说法台”、“晒经台”。连接两庙的桥,凌空飞架而称“天仙桥”

古诗云:“两峰高插翠微颠,鬼国名山自古传。舞凤昂头翔蔽日,游龙翘首啸吞烟。金刀劈破佛分殿,铁索牵扶人上天。转眼风云相会处,平空移步作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