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道情是高安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古老说唱形式。它源于民间艺乞。据老艺人相传,初为瞽者走街串村说唱谋生的渔鼓。清末时期,民间艺人渐弃渔鼓,改用箱琴、令尺和木鱼伴唱,并由行唱变为坐唱,称之为“坐堂戏”,演唱者主要是盲艺人。
高安道情说唱时多为一人,仅以一把箱琴、一把令尺、一只木鱼伴奏,也可以多人组合演唱,分担角色,装男扮女,陈情叙事,说唱相间,杂以口技,插科打诨,并增加锣钹、鼓板、唢呐、竹笛等乐器,气氛更为浓烈。也有技艺精湛者,一人同时演奏十来项乐器,唢呐、胡琴、竹笛、鼓板、锣钹一齐上,令人称奇。
高安道情的基本调式为太平调。太平调是高安的北路道情曲;有新太平调和老太平调之分,各有板式。新太平调在老太平调的基础上发展为八种板式,即起板、平板、二六板、武板、悲调、喜调、苦调、行阴调,其旋律凄戚哀怨,缠绵委婉,丝丝入耳,扣人心弦。
高安道情的题材多为传本故事和民间传说。传统曲目有《八美图》、《十美图》、《薛仁贵征东》、《罗通扫北》、《李三保下山》等。
解放后,高安道情得到了党和政府重视。1951年,高安县政府成立了“高安道情改革委员会”,1954年成立了“高安县盲艺人曲艺队”,队员至今一直保持30人左右,每年市(县)人民政府拨专款由市(县)文化馆负责对曲艺人员进行业务辅导培训和考核。在“二为”和“双百”方针指引下,高安道情于传承中不断创新和发展,“乡下狮子”登上了大雅之堂。《为钢铁而战》、《母亲手捧石榴果》、《张榜招亲》、《鱼塘明月光》等多个新创高安道情分别参加全国、全省曲艺汇(调)演获得演出、创作、音乐等奖项。2006年,高安道情参加宜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调演获得一等奖。2008年5月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