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不是省油的灯”来历


形容一个人不好惹,我们会说此人“不是省油的灯”。这句俗语,十分通行,使用频率很高,大多情况下含贬意,暗指某人工于心计,不好对付,从不吃亏,贯于损人利己等等,比喻“不是省事的人”。

俗语“不是省油的灯”,源于唐代邛州陶窑生产的邛陶省油灯。

陶制灯盏始于东汉,盛行于三国以后。六朝时的灯盏,通常由油盏、托柱、承盘部分组成。三国西晋的越密青瓷制品,有的将托柱做成人形和熊形、羊形、牛形等动物形,承盘下安3个曾形或蹄形足。南朝的灯盏多无足,而托柱变得很高。唐代为瓷盏,常见的造形为碗碟状,内壁有一圆环。

唐代时期,是四川陶瓷制造业发展的辉煌鼎盛高峰,尤其是邛崃隋唐邛窑最为引人瞩目,独占鳌头。至今在邛崃境内,已发现有十方堂、瓦窑山、大渔村、柴冲、尖山子等五处大规模隋唐邛窑遗址。

隋唐邛窑遗址在四川邛崃市南郊的南河南岸,土地名叫十方堂的地方。有一段沿河岸东西长530米,南北宽210米,面积为111300平方米的条形地带范围内,至今仍然完整地保存着大大小小的13个窑包。这就是中国古代陶瓷瑰宝,闻名于中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唐邛窑遗址。

长期以来,从邛窑遗址出土发掘出来的现有陶瓷来看,文物专家经过多次考证,都公认邛窑始于南朝,盛于唐,衰于宋。如果从唐朝算起,邛窑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如果从南朝算起,也有1500多年的悠久历史。

宋代范成大任成都知府兼四川制置使时,陆游曾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兼四川制置使司参议官、崇州通判等。范成大调回京城,陆游辞职正好休闲,在淳熙四年(1177年)八月,受邛州知州宇文绍奕老朋友的邀请,到邛州做客。

陆游多篇文章有详述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客寓四川,耳闻目睹亲身体验,对唐代临邛陶窑生产出来广泛投入使用的邛陶省油灯,在所写的《斋居纪事》书中专门作了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惟瓷盏最省油。蜀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

他在《老学庵笔记》中,对省油灯也有专门的文字记载:“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有之,盖夹灯盏也。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邵公济牧汉嘉时,数以遗中朝士大夫。按文安亦尝为玉津令,则汉嘉出此物几三百年矣。”

据史料记载:“汉嘉”是指汉代时期的青衣县(芦山县),后汉时改为“汉嘉”,在今雅安市芦山县。古称临邛的邛崃就在雅安芦山北面,两地比邻。隋、唐时,临邛与雅安部分地区同属一个行政管辖区域。如隋炀帝大业三年时设置的临邛郡、唐高祖伍德元年时的雅州。因此,“今汉嘉有之”,也可理解为“今临邛有之”。

从陆游的文字记载,在四川晚上夜读不用铜盏灯,而用夹层的邛陶省油灯盏。夹层中可注凉水,形成一个构造简单而十分有效的冷却水套,可以起到降低燃烧的温度,减少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可省油达一半。

陆游还指出,省油灯之所以能省油,是由于该灯采取“注水于盏唇窍中”的办法,克服了“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的毛病,因称省油几半”。

省油灯在唐代以后的各个朝代流传不衰,直到清代仍在沿用。

“冷却水套”方法沿用至今

早期的省油灯冷却水套多为封闭式,注水口只是一个或两个小孔,后来又发展成简易的直口,注入清水时就方便多了。宋代时,省油灯水套的注水口被做成规范的漏斗状。元代以后,有些水套的上盖儿被去掉,成敞开式的双池省油灯具,更方便使用。但省油灯的功能和构造原理与唐代最初发明时,几乎没有变化。这期间,年代的跨越逾千年。仿佛祖先的智慧使这小小的省油灯从最初一发明,便已经被完善得令后人无法再突破。在邛窑创烧省油灯盏那个时候,欧洲还处于中世纪的黑暗时代,只有中国人的生活才这么精致。

今天省油灯虽然已被历史淘汰了,但“冷却水套”这种降低油温的方法,至今仍是金属热处理工艺中降低油温的有效方法。

在1984年出版的《四川古陶瓷研究》一书中,有四川大学博物馆陈德富经多次实践论证写成的《邛窑省油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唐宋时代邛窑的陶瓷工匠们,创造了能减少油耗的陶瓷省油灯,平均能省油8—14 %,个别的可达20 %以上。这无论在我国还是在世界科学技术史上,都堪称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发明创造。”

早在唐宋时期,邛窑的工匠们就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制造出陶瓷省油灯,为节约能源开了先河,暗合现代的气体分子运动的物理学理论。

词语释义

“不是省油的灯”这句成语,在全国东西南北中流行了上千年。大意是非同一般,不简单。如指某人“不是省油的灯”,褒者,意指精明,干练,有根底,有来头,主意多,智慧高;贬义,暗指某人攻于心计,奸狡圆滑,老谋深算,不好对付,不甘寂寞,从不吃亏,贯于损人利己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