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是惠州民间旧俗中一个大型的祭祀节日——— 二月初二伯公会日,亦即土地生辰日,也称伯公诞。在惠州民间仍有居民在二月初二这天做伯公会。
自古我国以农立国,有了土地才能生长农作物,有农作物才能养家糊口,人们对土地自然产生感恩之心,因此把土地视为神明来崇拜。民间传说“伯公”是地神,能保佑一方百姓老少平安,万事胜意。
农历二月二日,惠城区龙丰街道沙下村举办伯公会并拜祭榕树公。此俗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以前村民都是过年过节才拜祭的,80年代末重修伯公庙后,村民每年都在二月二伯公生日拜祭许愿,年底则还愿。同时还拜祭该村170多年树龄的榕树,祈求耕耘时风调雨顺,出门平安!
伯公庙已经过两次重修。2014年集体经济有所增加后,为了传承民俗文化,借伯公会的平台使老一代的村民多些交流,增进感情,减少矛盾,并让新一代的村民相互认识,村集体牵头,举办沙下全境的伯公会节,
在惠州民间,从前各街区的伯公神庙很多,市内几乎是每街(区)一个,农村则在每村的地头、榕树头、田头等都设有伯公庙或伯公神座。就算是现在,在市区不少地方也能见到伯公庙。
按照民间说法,二月初二为“伯公开口”之日,伯公开口之前,不能上山祭祖,不能耕种五谷;“伯公开口”之后(即二月初二之后),万象更新,新的生命又将开始,人们便可以祭祖耕种了。
伯公诞日,惠州传统习俗主要就是聚会庆贺、祀神,也就是举行颇具惠州民俗特征的伯公会。举行伯公会时,首先进行祭祀活动,会员们轮流上香添油添酒茶,求伯公保佑国泰民安,居民安居乐业。其后便是聚餐群饮。从前举行伯公会时,伯公庙的管理人员会将各户送来的食品,挨家挨户送上门去。一些贫困家庭,在伯公诞那天,能品尝到免费的包子及肉食。
伯公会是从我国民俗中著名的“春社”节俗延续过来的。在我国,传统的伯公神诞有两天,春在三月十八,秋在七月初一,在这个日子均要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这就是民俗中著名的“春社”和“秋社”,有些类似会节的活动。
伯公会,由来久远。相传,伯公是地府阴曹派出的小官,它由城隍爷管辖,又受山大人指挥,是真是假,不得而知。
解放前,惠州县城划分为“平一坊”、“平二坊”、“平三坊”、“平四坊”和“平五坊(东平一带范围,故叫东平五)”五个区划。每坊至少有一座伯公庙,大小不一。有的设在楼上,多数建在地上。伯公伯婆慈祥善良,多以泥塑,亦有石雕,还有木刻。伯公座前两旁,贴着或刻着一副对联,上联“公公十分公道”,下联“婆婆一片婆心”;横额“保一坊平安”。每逢朔、望,香火很盛,平日早晚,也有人来庙上香,逢年过节,更是挤拥,要轮着拜神。家有喜庆事,总忘不了伯公伯婆,可谓很受庶民尊崇的土地神。俗话有讲:“一只伯公管只坳,奈谁本事奈谁捞。”可见,伯公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清廉,亦有劣迹。不管怎样,绝大多数伯公是清廉、公正的,故此,老百姓很尊崇伯公们。时至今日,惠州桥东惠新西街苏屋巷边,还保留一座伯公庙,桥西东新桥边,也有一座伯公庙,而且香火很盛。伯公,分为土地伯公、冷潭伯公和山岭伯公,这里讲的,是城里的伯公,因为它,保一坊平安之故。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为伯公会,也叫伯公开口。相传,过了这天,地府鬼门关打开,鬼就走出来了,新坟(去年死去的)开始陆续祭扫,致社日为止。俗云:新坟不过社,过社拜无效。老鬼较优惠,可延至四月初八,此日一过,鬼过闩门,也无人扫墓了。俗云此日叫鬼闩门。
伯公会,按习俗,要庆贺热闹一番,摆山灯,上花灯、出甜包,许愿。民间流传着:“二月二,摆山灯,阿公仔,睇几成;二月二,伯公会,跪拜完,食桌菜;二月二,水滴伯公衣,办田育秧紧,万勿误农时;二月二,春分一过清明至,秧苗快催壮,适时把它莳。”伯公会多为妇女参加,亦有男人组会,男女各有不同,拜食却是一样。旧社会,妇女处在低层,很少抛头露面,家事又多,一肚怒气,想说不敢说,说了惹麻烦,真是无处释放呵!她们便利用做伯公会的机会,相约知己,聚会在一起,尽吐怨气,抒畅心情,家人谁也不知,反而鼎力支持,习俗如此,谁也不敢说三道四。做会不需巨资,一元几毛已足矣,妇女们一般都出得起。正是这样,她们穿着打扮,切合时宜,手提礼品的盒箩,面露笑容,欢天喜地。
一早出门,约好知己,边行边讲,无所顾忌。会友相聚,胜似儿嬉,扑肩拉手,高声细语。尽吐心声,唉声叹气,是非曲直,唏嘘不已。嘈杂声止,虔诚祭祀,拜过神灵,忙着搞吃。你来剁鸡,我来摘菜,她去焖肉,佢去搬台。围桌就坐,饮酒食菜,酒足饭饱,分包颜开。提着盒箩,多谢无该,明年今日,依约再来。时至今日,二月初二,一些妇女,还在做会。她们中,若在去年,有添丁喜事,不论面粉多贵,总是自觉地买来(或自做)一盒箩甜包,分给姐妹,共享天伦,才够体面,不然,会被人议论纷纭。
妇女们这样,一些男人也不服输,他们也聚在高楼馆,做起伯公会来。不过,男人做会与妇女们做会,有很大的不同。男人在高楼馆(现叫餐馆或叫餐厅,比大排档好多了)以联络感情,互通讯息,商谈生意,“请会”挑人等。他们也像妇女那样,用金猪、果饼、茶酒和香、宝、烛遥拜伯公,拜毕,鞭炮一烧,圆桌就坐,野味佳肴捧了上来。即时喝令猜拳,碰杯饮酒,诱逗齐下,嘻嘻哈哈。几杯下肚,神志模糊,口呆目瞪,话说粗鲁,似醉非醉,不知所为,长者阻劝,止饮意随。酒足饭饱,品茶尝糕,高兴欢喜,话别下楼。
若在去年拿到伯公牌的,还要忙着晚上拜伯公,悬挂“走马灯”和接待鼓手演唱等事宜,可说是,忙得不可开交。小孩子们在这天晚上,特别高兴,有东西吃,有鞭炮烧,有“走马灯”睇,还有戏看,东走西奔,直至“三更”后,才安静下来。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为伯公会,也叫伯公开口。相传,过了这天,地府鬼门关打开,鬼就走出来了,新坟(去年死去的)开始陆续祭扫,致社日为止。俗云:新坟不过社,过社拜无效。老鬼较优惠,可延至四月初八,此日一过,鬼过闩门,也无人扫墓了。俗云此日叫鬼闩门。
伯公会,按习俗,要庆贺热闹一番,摆山灯,上花灯、出甜包,许愿。民间流传着:“二月二,摆山灯,阿公仔,睇几成;二月二,伯公会,跪拜完,食桌菜;二月二,水滴伯公衣,办田育秧紧,万勿误农时;二月二,春分一过清明至,秧苗快催壮,适时把它莳。”伯公会多为妇女参加,亦有男人组会,男女各有不同,拜食却是一样。旧社会,妇女处在低层,很少抛头露面,家事又多,一肚怒气,想说不敢说,说了惹麻烦,真是无处释放呵!她们便利用做伯公会的机会,相约知己,聚会在一起,尽吐怨气,抒畅心情,家人谁也不知,反而鼎力支持,习俗如此,谁也不敢说三道四。做会不需巨资,一元几毛已足矣,妇女们一般都出得起。正是这样,她们穿着打扮,切合时宜,手提礼品的盒箩,面露笑容,欢天喜地。
一早出门,约好知己,边行边讲,无所顾忌。会友相聚,胜似儿嬉,扑肩拉手,高声细语。尽吐心声,唉声叹气,是非曲直,唏嘘不已。嘈杂声止,虔诚祭祀,拜过神灵,忙着搞吃。你来剁鸡,我来摘菜,她去焖肉,佢去搬台。围桌就坐,饮酒食菜,酒足饭饱,分包颜开。提着盒箩,多谢无该,明年今日,依约再来。时至今日,二月初二,一些妇女,还在做会。她们中,若在去年,有添丁喜事,不论面粉多贵,总是自觉地买来(或自做)一盒箩甜包,分给姐妹,共享天伦,才够体面,不然,会被人议论纷纭。
妇女们这样,一些男人也不服输,他们也聚在高楼馆,做起伯公会来。不过,男人做会与妇女们做会,有很大的不同。男人在高楼馆(现叫餐馆或叫餐厅,比大排档好多了)以联络感情,互通讯息,商谈生意,“请会”挑人等。他们也像妇女那样,用金猪、果饼、茶酒和香、宝、烛遥拜伯公,拜毕,鞭炮一烧,圆桌就坐,野味佳肴捧了上来。即时喝令猜拳,碰杯饮酒,诱逗齐下,嘻嘻哈哈。几杯下肚,神志模糊,口呆目瞪,话说粗鲁,似醉非醉,不知所为,长者阻劝,止饮意随。酒足饭饱,品茶尝糕,高兴欢喜,话别下楼。
若在去年拿到伯公牌的,还要忙着晚上拜伯公,悬挂“走马灯”和接待鼓手演唱等事宜,可说是,忙得不可开交。小孩子们在这天晚上,特别高兴,有东西吃,有鞭炮烧,有“走马灯”睇,还有戏看,东走西奔,直至“三更”后,才安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