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岛上的猴药传说


猴子是善于攀跳的灵长类动物,这是智慧、机灵的象征。大陆深山密林中,至今仍生活着各种猴子,但粤闽台海上要冲南澳岛,古代居然也活跃着一群猴子。按清同知齐翀《南澳志》载曰:“长山尾有猴洞。往时猴出百十成群为民害,村民聚众逐之。群猴趋洞口,扶一藤缒而下,众断其藤,猴遂不能出。其未入洞者,至今山中尚有遗种。”虽然岛上现已没有猴子,但有一个充满传奇趣味而具启迪意义的民间传说《猴药》,仍在流传着:

清初,南澳岛西半部峰高林密的长山尾,住着一家农户。农主在山田里所种的番薯、常被猴子挖去吃,故十种九无收。农主很生气,想打猴子解恨。

一天下午,他埋伏在番薯田边的草丛里监视猴子的活动。日近黄昏,果然有一群猴子跑来这里,各用利爪扒掉泥土,再伸嘴咬了地瓜,狼吞虎咽起来。

农主满腔怒火,跳将出来,舞锄对猴群猛砸下去!

猴群遭此突袭,魂飞魄散,奔跑逃命。有一只小猴,因被农主第一锄击伤后腿,奔逃艰难,便被追上活捉了。农主把小猴的头部按进坑潭里,将它活活淹死后,随意丢之山坡。

翌早,农主发现死猴不见了,寻找未见踪影。昨夜才打死的,不可能被人拖走,那它是怎样不见的呢?为解开这个谜,他想出一条妙计。

又一个早上,猴群再闯进田园。正当他们挖番薯吞吃之际,从田边草丛里忽舞来一支大槌,猴群速逃奔。有一只猴子带伤走路,结果被追上捉住了。

农主同样把它淹死,弃之山坡。夕阳西沉,一只母猴疾跑着来至番薯田,见四下无人,便跑至死猴身边,把嘴伸下,往死猴的口鼻抹了抹。一会儿后,奇迹出现了——死猴变活,站了起来,跟着母猴,向着滨海猴洞方向跑了。

死猴被救这一切,被埋伏于旁农主窥见了。为啥在嘴、鼻抹一抹就能使猴子起死回生?他回家点亮了火炬,来现场照明细察,从地上却没发现什么。他又想出一计,决心把谜底完全解开。

又一个近午,农主同样以埋伏方式,突袭猴群,把一只脚被缠倒的猴子捉了,并淹死之。他照样隐蔽一旁。

傍晚时,母猴又跑来了。它见无人,又是用嘴在死猴的口、鼻上抹去……说时迟,那时快,农主挥槌跃身,猛扑过去,吓得母猴惊叫一声,顾不得救死猴子,自己一溜烟跑了。

在死猴头部附近地上,农主发现了一些咬烂了的青草,但认不出是何植物。翌日,农主手拿半叶青草,到长山尾山上,与青草、灌木对照,看那种能对上号。至傍晚时终于在深谷里找到了一模一样的青草。

一段日子后,他忽闻一位渔人落海淹死了。他带着试试看的心情,往山上找了猴药,速跑到海边死者身旁,像母猴救子一样,拿捶烂了的青草,往死者的嘴鼻抹了抹,让草汁滴进去。过一会儿,奇迹发生了,溺亡者恢复了呼吸,活了过来!

自此农主发了财。但妻不育,既没有儿孙可传授猴药,又不愿传授给他人。而且,为了猴药不被第二者识破,还寻找到滨海深谷中的猴洞(今尚存),把猴群驱赶下去之后,将它们唯一赖以上落的树藤斩断,致猴子饿死深洞。猴在南澳岛自此绝了种。这样,猴药真正成为他的秘方了。

后有一天,他自己不幸跌落水中淹死。因没人懂得猴药,而没法抢救他。农主无法复生了,猴药也就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