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石镶嵌是采用石雕、浮雕与花板雕刻相结合的技法,根据题材内容和色彩要求,配石成图,精制成多种工艺美术品。先后创创造了平嵌、高嵌、满地嵌等多种技法,内容扩展到神话故事、民俗风情和现代生活。彩嵌用料除叶腊石外,还采用鸡血石、珊瑚、玛瑙、珍珠和黄金等。
传统彩石镶嵌是以天然叶蜡石为材料加工成预先设计好的图案,镶嵌在红木、樟木等上面的工艺美术作品。叶蜡石色彩丰富,石质细腻温润,适合雕刻与制作。它的天然色彩和肌理给人一种古朴、高雅、清纯的感觉。彩石镶嵌可分为浮雕、高浮雕、擎雕、平磨平嵌、黑地平磨镶嵌、浅色地彩石平磨镶嵌等。平磨平嵌类似于印象派绘画的点彩技法,其分色分块基本按照中国画六法,随类分色,随类赋彩。其作品色彩华贵,光亮照人,可登大雅之堂。
彩石镶嵌系石雕与木雕相结合的工艺美术。它的起源与温州本土一种石料有关。永宁江北罗浮乡,也就是今天的瓯北千石村,出产一种松软的石料适宜雕刻,当地人称之为“罗浮石”。因矿床所在处有华严尼寺,古时也称华严石。明代姜准在《岐海琐谈》中提到,嘉靖年间,永嘉主事周尹岱开采罗浮石,以镶嵌器物杂具。罗浮石属叶蜡石之一。由此看来,从青田经瓯北至泰顺及福建寿山,确有一条叶蜡石矿的矿脉存在。
清光绪年间,温州开始批量生产彩石镶嵌工艺品,大多应用于红木家具上,雕刻题材有人物、花草、虫鱼等。当时老城区打锣桥一带开设的作坊店铺约有10多家。1920年有产品销往南洋,作品还参加日本东京的国际展览。抗战时上海小东门形成了一个经销温州彩石镶嵌工艺品的中心。1950年进入香港市场,年产达600多幅,有十几位艺人干脆定居香港,直接在那里接受客户订单,就地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