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浚县古城墙及文治阁


浚县城西的卫河岸边,有一段建于明代的古城墙,它历经600多年风雨依然保存下来,见证了浚县这些年的沧桑巨变。

浚县古城墙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明清两代,古城墙多次重修扩建,日趋完整。

古城墙曾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遭到严重破坏,原城门、城楼及大部分城池也于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拆除,现仅存沿卫河的一段古城墙、姑山南侧古城墙遗迹和浚县县城中心的文治阁。

沿卫河的古城墙南北长768米,高5.7米,宽7米。基部砌青石,高4米;上部砌砖,砖墙厚1.3米;内实以夯土,白灰灌浆,坚固异常。城墙的南北两侧,有券形顶城门两个,北部的为水驿门,南部的为允淑门。

允淑门高不到5米,宽约5.5米。门的左侧墙壁上,还嵌着写有“明朝崇祯十四年(1641年)修允淑门”的石碑一块。位于姑山南侧的古城墙遗迹已经没有了青石和砖,只剩下夯土。

位于浚县县城中心的文治阁始建于明朝,是古城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浚县的标志性建筑,浚县人习惯称它为“钟鼓楼”。

文治阁是一座单体双层的高阁建筑,通高约20米,由台基和阁两部分组成,台基的平面为方形,每面宽约12米,四面中部开四道拱形券孔,东西南北相对通行;阁的东北角有供人登阁观赏的曲径小道,台基平面上还建有一个两层的四角重檐攒尖顶方阁,下层四面开门,平台四周回廊围绕。

每年正月古庙会上的社火演出都会从文治阁前经过,这里就成了观赏社火演出的最佳场地之一。阁的上层内雕梁画栋,非常古朴。

在文治阁的拱形券孔上方,有清代书法家赵素庐和张哲留下的笔迹,东边的“丹流东壁”和西边的“碧泻西山”为赵素庐所书,南边的“清环黎山”和北边的“黛护伾岚”为张哲所书。

古城墙和文治阁是浚县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也是大运河沿岸遗存的重要文物,它们对研究大运河的历史变迁、大运河申遗都具有重要意义。

2003年6月,浚县在古城墙的允淑门、城墙北头竖立了两座保护标志碑,在文治阁西侧竖立了一座保护标志碑。同时,还公布了古城墙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先后下发了一系列通告、通知、意见等安全保卫文件,使古城墙得以较好地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