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当阳玉泉寺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城西南15公里的玉泉山东麓。相传东汉建安年间,僧人普净结庐于此。南朝后梁时,梁宣帝敕玉泉为覆船山寺,隋代改为玉泉寺。玉泉寺为佛教圣地天台宗祖庭之一,与浙江天台国清寺、山东长清灵严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并称为“天下四绝”。
当阳铁塔是中国古代大型铸铁建筑物之一,位于湖北省当阳县玉泉寺山门外。据塔身铭文记载建于嘉祐六年(1061),耗铁七万六千六百斤。工艺精湛,造型挺秀典雅。
塔高17.9米,身现稍向东北方倾斜。铁塔底座和13层塔身是宋代铸成; 铜塔刹是清道光十五年(1835)后铸的。塔为八角形仿结构,外为铁壳,内为砖墙,塔心中空。
玉泉寺铁塔,原名佛牙舍利塔,俗称棱金铁塔、如来舍利塔或千佛塔。此塔初为供奉武则天所授佛祖舍利而建,北宋嘉祐年间铸建,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体型最高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铁塔,被誉为“中国第一铁塔”。
玉泉寺铁塔位于湖北省当阳市西南的覆船山东麓玉泉寺前、三圆门北侧青龙山余脉冈地上。此塔铸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仿木构楼阁式,八棱十三层,全部用生铁铸成。文献记载,“玉泉寺铁塔高七丈,重七万零六千六百斤”,实测高16.94米、重26.5吨。铁塔造型稳健玲珑,挺拔俊秀,如铁鞭指天,似玉笋嵌空。
玉泉寺铁塔由地宫、塔基、塔身和塔刹四部分组成。地宫为石质六角形竖井,内置汉白玉须弥座,座上置石函三重,函中供奉佛祖释迦牟尼舍利,还保存有唐代鎏金菩萨、影青莲瓣高足供养瓷炉、水晶珠、铁锁链等珍贵文物。与地宫相连的塔基分为上下两级,接触地面的基座满镌海波纹,基座以上为须弥座,各角有金刚力士一尊,体态矫健。
铁塔每层每边均铸有“八仙过海”“二龙戏珠”和海山、海藻、水波等纹饰,线条清晰流畅;台座八面,各铸托塔力士一尊,全身甲胄,脚踏仙山,头顶塔座,体态刚健,状极威猛;塔角飞檐,凌空龙头,悬挂风铎。塔身还铸有2279尊小佛像,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每面束腰中央镌铸壶门,门内铸有一坐佛。塔身奇数层的四正面和偶数层的四隅面设门,其余各面镌刻一佛二弟子或二菩萨二力士等。底层塔身每边宽1.12米、高1.07米,二层以上逐层收减。各层檐部均施斗,每面用补间铺作1朵。第一至六层为六铺作双抄单下昂偷心造,第七层以上减一跳,平坐斗五铺作双抄,斗的式样和做法模仿木构,表现出高超的生铁铸造工艺。各层平坐上置栏杆,望柱头是形态不同的狮子。檐部铸出椽飞,子角梁头有长颈龙首的套兽,口衔大环,以悬挂风铎,屋顶铸出筒板瓦,角脊前端伫立力士像一尊。塔身铸有铭文1397字,记载了塔名、塔重、铸建年代、工匠和功德主姓名等内容。
玉泉寺铁塔通体不施榫扣、不加焊粘,逐件叠压,自重以固。近千年来,铁塔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迷人的金属光泽,与玉泉寺古建筑和周围绿色的山峦相映成趣。更令人称奇的是,铁塔不仅不生锈,而且雨后乌黑发亮,使人观之心生崇敬。玉泉寺铁塔不仅是我国古代宗教艺术的罕见珍品,而且在古代冶金史、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追根溯源,玉泉寺铁塔的修建与唐代女皇武则天有关。玉泉寺创建于隋开皇年间,至唐代,玉泉寺成为全国享有盛名的寺院之一,并在武则天走向政治生涯巅峰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玉泉寺东南建有别院,以《大云经》命名,曰“大云寺”。《大云经》中有“一佛没七百年后为女王下世,威伏天下”的表述,以佛教经典为武则天称制君临天下正名。为纪念唐太宗李世民,武则天命人在玉泉寺建佛塔,并于武周长寿元年(692)“亲授释迦牟尼舍利令下塔中”。长寿三年(694)七月二十日,玉泉寺弘景禅师自长安讲法回到寺中,秉承武则天旨意举行隆重法会,将释迦牟尼舍利供奉塔中,此塔从此便成为“如来舍利塔”。其后,佛塔在战乱中被毁。
据《玉泉寺志》记载,北宋天圣元年(1023),玉泉寺广教禅师重修佛殿时意外发现地宫,获一石匣,上有铭文,详细记载了武则天建塔以及命玉泉寺弘景禅师将佛骨舍利供奉于塔中的过程。北宋嘉佑年间,玉泉寺高僧务本禅师“每说法学徒万指,仁宗仰其道,赐号悟空大师”。
嘉祐六年(1061),务本禅师“为四众植福”而筹划铸造铁塔。在铸造技术上,铁塔采用了当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失蜡法”,即熔模铸造,以油蜡制模,把铁塔塑造得玲珑剔透,而且熔铸的生铁不怕水、不生锈、千年不毁。在铁塔安装过程中,工匠们巧妙地采用了“土堆法”,即将第一层塔安装好后,把塔的四周用土堆平,再向上安第二层,继而,再把土堆到第二层,依次向上,待十三层全部安装好后,才将四周的土堆挖去。这样,一座重7万余斤的铁塔,在没有任何现代化起重设备的条件下拔地而起。铁塔铸造完成后,在务本禅师主持下,玉泉寺众僧将释迦牟尼佛骨舍利重新安葬于铁塔地宫。
1982年,玉泉寺铁塔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16年8月,玉泉寺及铁塔被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志·不可移动文物篇》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