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庙坐落于河南省卫辉市,是中国第一座含墓祭人之祠庙,是重要的庙墓合一建筑群之一,称为“天下第一庙”。庙宇宏敞,建筑巍峨,古朴壮观,显示了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力。比干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比干墓为中国第一座有记载的坟丘式墓葬,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比干是我国有史记载的第一位爱国谏臣,因直谏被剖心,葬于卫辉城北三公里处。武王伐纣后感念其忠心,为其封墓,并铸铜盘铭曰:前岗后道,左林又泉,万世之宁,兹焉是宝。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魏孝文帝因墓建庙。
比干庙庙宇坐北朝南,古建筑规模齐备,历史文化积淀丰厚,现占地400余亩。主体建筑有比干庙牌坊、比干财富文化广场、丹心牌坊、神道、长福广场、照壁、山门、仪门、木枋、碑廊、拜殿、大殿、石坊、墓碑亭等,大殿后以阴阳墙相隔留存有巨大的“天葬墓”。鳞次栉比,各具特色,为我国庙墓合一的经典古建筑群。庙内花木扶疏,苍柏遮顶,环境幽深。
比干庙碑廊内保存有大量历史文化珍品,真草隶篆等各类字体的历代名人石刻千姿百态,碑碣林立。比干是忠义精神的化身,是中国谏诤文化的代表者即“谏臣极则”。周武王在兵戈将熄之际,派大臣封比干之墓(《尚书·武成》),题写铜盘铭;墓前古亭残碑上镶刻着“殷比干莫”四个字,据考证为孔子剑刻遗迹,为孔子传世唯一真迹。
北魏孝文帝在危机四伏之中,两次亲临吊祭,创建庙宇,慨叹“胡不我臣”;其“吊比干文”碑,1963年列为省重点文物。这是一通集文学与书法价值很高的石刻珍品。文内颂扬了比干“千金岂其吾珍兮,皇与宝余所中”的爱国主义节操。历代金石集录多有收载,素与洛阳龙门二十品齐名。唐太宗在戎马倥偬之时,祭祀封谥,疾呼“惜善爱仁”;乾隆皇帝虽享受着太平盛世,但在内心深处,渴盼臣子能像比干一样“披沥以陈,甘于殒弃”……乾隆御碑为乾隆帝遗世唯一一通正楷碑,林氏姓源碑为研究林氏起源、分布、社会演变提供了重要实物。
比干的尽忠惨死令天地动容。开心柏、没心菜、天葬墓蕴天地之灵气,藏自然之精华,彰显着忠义精神的亘古皎洁,为比干庙留下了众多美好动人的传说,其景物本身也构成了千古之谜。
比干以忠勇为著,历代尊崇,万代敬仰。孔子以“仁”称之,唐太宗追赠其为太师,谥忠烈公,元顺帝加封其为仁显忠烈公。后世尊为谏圣。
比干死后,周武王发动牧野大战灭商,诏回比干陈氏夫人和儿子,正式赐其子姓林,比干成为林姓的太始祖。比干庙也是林氏家庙。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四和十月廿五,海内外比干后裔、林氏儿女纷至沓来,拜谒先祖、传承家风,使比干精神得以光大发扬。在过去的岁月里,世林总会、泰林总会、福建晋江、石狮等海内外林氏宗亲团体、广大比干后裔、林氏儿女和各界人士纷纷捐资捐款,关心支持比干庙的开发建设。尤其是1992年来,新乡市、卫辉市政府连续举办20余届比干诞辰纪念活动,比干庙、林氏祖庭成为林氏拜祖圣地。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沉淀,比干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种象征和载体。
在民间,人们视比干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尊其为文财神、文曲星,世享馨香。另外,比干还是裘皮行业的始祖。姓氏血缘中,萧钟叶尤沈林六籣同堂,王孙辜(上比下干)纪柴林血缘同宗。
公元1917年和1934年,林森曾两次派代表来卫辉祭谒,拟恢复春秋祀典,发还比干庙产拟大规模重新修建,并创建“国粹大学”,弘扬比干精神。
历代官祭和民祭形成了丰富的祭祀习俗。祈福避禳、求财问禄,浓郁的财神信仰,经久不衰,香火鼎盛。2007年,比干祭典被列为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比干诞辰百年大典,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国侨联、河南省政府各级政要和海内外各界人士、比干后裔共聚比干文化广场,隆重祭拜比干公,活动规模大、影响深、意义远,为历年来之最。每年农历四月初四的比干诞辰纪念活动已日渐成为河南著名的活动文化品牌。
目前,景区环境优美、设施更加完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区、河南省园林单位、河南省大中小学生德育教育基地,是广大游客游览观光和海内外比干后裔寻根谒祖、陶冶情操的圣地。
历史传说
版本一
“空心菜”是比干庙最有名的传说。据说比干惨遭纣王剖心以后,忠魂触动天庭,玉皇大帝差遣姜子牙前来搭救,让比干缄口不语,骑马南行,到达心地(即新乡),就可长出新的心脏。他面似土色,策马南行,不料行至牧野遇上妲己变成的老妇拦路叫卖空心菜。比干问:“菜没心能活,人没心如何?”老妇答曰:“菜没心能活,人没心该死。”比干听后,口吐鲜血,坠马身亡。
忠魂化作千年碧,赤窍似留一片云。至今,比干墓冢上和庙周围的田野里仍然生长着一丛丛空心菜。空心菜,三片叶,没有心,人们认为是比干的七窍丹心化成。历史的飞逝,抹去了人们对古代史实的记忆,渐渐演变成这神秘莫测的传说,以此来寄托对比干的崇敬与哀思。
版本二
比干作为商代帝乙的弟弟,被封为相臣。帝乙病亡,纣王继位,比干以相位辅佐,励精图治,勤政恤民,殷商王朝日益富强。但纣王随及沉迷于酒色之中,重用奸臣,疏于忠相,殷商王朝又迅速走上颓败之路。结果,“微子去之,萁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
传说比干死时,被纣王挖出心肝,血染摘星台。为了纪念比干的忠心,殷都朝歌的摘星台后改为摘心台,上面建造一座石坊,上书“忠烈坊”三个古朴苍劲有力的字,中间石柱上刻悲壮的楹联:“刚之忠之仁之勇之,惨也酷也悲也伤也!”是对比干最好的赞词。
据说比干被剖心后,经神人指点,南行70里,到新地之乡即可换心,但途中不能与人说话。比干走到半路,见一老妇人在浇菜园,那菜个个无心,便问:“这无心菜能活吗?”老妇人狠狠地说:“人无心当死,却还要活,何况这菜?”比干气的七窍流血,当即倒地而亡,瞬时,天怒地怨,狂风大作,飞沙走石,覆盖了比干的尸体,形成了一个沙丘,就是天葬的比干墓。周武王灭商后,率领大臣专门到此封土祭典,镒比干为忠臣,并亲笔题了墓志铭,表达敬仰。
武王灭纣后,在太行山的森林里找到了比干夫人以及儿子,因她们避难时靠森林里的果子当粮食才得以生存。所以,武王就赐于林姓,封他为林穆公。也就有了天下林姓自比干一说。比干庙里还有世界各地的林氏会的捐助。
现在,每年的春天,林氏的后裔,都会有代表来这里祭祖。
链接
比干,子姓,名干,殷商沫邑(今河南卫辉)人,殷商宗室,商纣时丞相,纣王三大忠臣之一,《论语》中称微子、箕子、国神比干为“殷三仁”。为殷商贵族商王太丁之子,帝乙之弟,帝辛(纣王)的叔父,官少师(丞相) 。
比干生于殷帝乙丙子之七祀,幼年聪慧,勤奋好学,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20岁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又受托孤重辅帝辛。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因火烧狐狸洞遭妲己记恨,帝辛戊寅三十二祀冬十月二十六日被纣王处以剜心之刑,终年(公元前1063年)63岁,姜子牙封神时,被封为文曲星。
比干为帝喾高辛氏之后,太始祖为“忠臣比干”,当时纣王无道,残害忠良。他抱着救国救民之心,三日不出宫门,犯颜直谏。纣王恨之入骨,于是剖开比干之心,又派兵包围比干府,欲满门抄斩,比干的两个妃子都怀孕在身,黄氏被捕立即处死,并剖腹取出胎中婴儿,并将尸体以火焚烧。
正妃盥妫氏,为了保住比干一脉,放弃殉葬,忍辱负重,被同情的士兵放走,并与四个婢女逃出朝歌,隐居长林石室(今河南淇县西南)中,生下遗腹子:“坚”,成为林姓始祖,其子孙因以为氏,称林氏,是为河南林氏。
比干挖心的故事
明代著名作家许仲琳的代表作《封神演义》中的人物,比干为不世出的贤人,有一颗“七窍玲珑心”,也就是一颗天生有七个洞的珍奇心脏,后忠臣比干因直谏纣王,而开罪于纣王、妲己。
比干接连三天三夜不离宫廷的摘星楼,斥责妲己祸乱天下,并要纣王改过自新,以振朝纲,再加上曾经因火烧狐狸洞遭妲己(九尾狐化身)记恨,他对纣王说:“不修先王的典法,而用妇言,大祸不远矣!”。
鹿台完工后,纣王听信妲己妖言,欲会见仙姬、仙子,妲己心生一计,于十五日夜请轩辕坟内众妖狐变成仙子、神仙、仙姬来鹿台赴宴,享受天子九龙宴席,迷惑纣王。席上,狐狸骚臭难闻。功夫浅薄的妖狐竟露出了尾巴,宴席上的纣王叔比干看得十分真切,宴后将此情告知武成王黄飞虎。
经查,众妖狐都是轩辕坟内的狐狸精,比干便与武成王黄飞虎领兵堵塞妖狐洞穴,放火将狐狸尽行烧死。比干还拣未烧焦的狐狸皮制成一件袄袍,严冬时献于纣王,以惑妲己之心,使其不能安与君前。妲己见袄袍尽是其子孙皮毛制成,心如刀割,深恨比干,誓挖其心。一番思索之后,妲己找来雉鸡精胡喜媚,两人决心共同设计害死比干。
忽有一日,纣王正与妲己以及新纳妖妇胡喜媚(雉鸡精)共进早餐,忽见妲己口吐鲜血,昏迷不醒。喜媚道是妲己旧病复发,常有心痛之疾,一发即死。冀州有一医士张元,用药最妙,有玲珑心一片煎汤吃下,此疾即愈,纣王便要传旨宣冀州医士张元,喜媚对纣王说朝歌到冀州路途遥远,并推算说在朝歌惟有丞相比干是玲珑七窍之心,可借一片食之,纣王信以为真,即命人急召比干。
比干闻之,既怒且惊,由于先前姜子牙离开朝歌时,曾去相府辞行,见比干气色晦暗,知其日后必有大难,便送比干一张神符,叮嘱在危急时化灰冲服,可保无虞。比干入朝前知己必难,便服饮姜子牙所留符水,比干来到鹿台下候旨。
纣王听到比干来到,对比干说妲己心痛之疾,惟玲珑心可愈,听说皇叔有玲珑心,乞借一片作汤,治疾若愈,此功莫大焉。比干怒奏:“心者一身之主,隐于肺内,坐六叶两耳之中,百恶无侵,一侵即死。心正,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不正。吾心有伤,岂有生路!老臣虽死不措,只是社稷丘墟,贤能尽绝。今昏君听新纳妖妇之言,赐吾摘心之祸;只怕比干在,江山在;比干存,社稷存!”
纣王曰:“皇叔之言差矣!总只借心一片,无伤于事,何必多言?”比干厉声大叫道:“昏君!你是酒色昏迷,糊涂狗彘!心去一片,吾即死矣!比干不犯剜心之罪,如何无辜遭此非殃!”望太庙大拜八拜,泣曰:“成汤先王,岂知殷受断送成汤二十八世天下!非臣之不忠耳!”遂解带现躯,将剑往脐中刺入,将腹剖开,其血不流,比干将手入腹内,摘心而出,望下一掷,掩袍不语,面似淡金,径下鹿台去了。
比干一言不发,骑马飞奔跑了好几里路,忽然听见一妇人大叫卖无心菜,比干勒马即问:“人若是无心如何?”妇人回答:“人若无心即死!”比干登时大叫一声血如泉涌,一命鸣呼。原来当年姜子牙留下简帖,上书符印,将符烧灰入水,服于腹中,护其五脏,故能乘马出北门耳。见卖无心菜的,比干问其因由,妇人言“人无心即死”,若是回道“人无心还活”,比干亦可不死。比干取心,下鹿台,上马回家,血不出者,乃姜子牙符水玄妙之功。
后来,姜子牙助周灭纣成功,奉元始天尊的法旨封神,比干被追封为北斗七星中心的天权宫“文曲星君”。
也有传说,因为比干心被挖空后成了无心之人,正是因为无心无向,办事公道,所以被后人奉为“文财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