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氏庄园位于兖州区颜店镇,原有三处大型庄园,现仅存嵫山、后郗村二处。
郑氏乃嵫山一带豪门望族,明末清初时便富甲一方,后建庄园。作为郑氏祖居的嵫山洪福寺庄园,巍峨壮观,而且其规模和建筑风格,也颇具神秘色彩,民间传说按八卦图设计,盗贼进入,往往迷路遭擒。围墙高6.6米,南北边长280米,东西边长140米。庄园院内原有房屋三百余间,多在20世纪70年代被改建或拆除,后院尚有殿房二十间,属典型的明清建筑。
当时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洪福寺,赛北京,郑老妖坐朝廷。前殿堂来后宫院,内外三道紫禁城。五朝门前接大马,半夜有人来打更。粮成山来银成山,郑氏庄园道道关。”
解放后,庄园外二道围墙逐渐拆掉,庄园内宅围墙犹在,为镇粮所所在地。围墙高6.6米,南北边长550米,东西边长280米,墙上有瞭望孔和射击孔。
后郗郑氏庄园系郑氏三处庄园中保存较完好的庄园。现存中轴二院、东轴三院,房屋70余间。房屋全为砖木结构,青砖板瓦兽脊,跨廊美观典雅。
郑氏庄园现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兖州嵫山郑氏家族与郑氏庄园的故事
作者:樊英民
郑氏家族,在清末被称为兖州城西的首富,是嵫山和郑郗村两处郑氏庄园的创建者。本文拟根椐有关资料,介绍郑氏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和事迹。
1、郑炳炜的故事
郑氏的发家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间的郑炳炜,还有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郑家祖籍本在徽州,徽州人有外出经商的传统。大约在清初时,有郑姓人贸易到了济宁并定居。经营数代后,积累了一定财富,便在嵫山一带置买土地,作为从此扎根北方的基础。现在能知道的第一代叫郑彦,字子俊,他是占籍滋阳的郑氏始祖。
郑彦之子郑炳炜,字焕然。虽然父亲已在滋阳置产,他仍在济宁经商,做药材批发零售的生意。此人生性认真而耿直,为人处世,容不得半点虚伪和欺骗。他药店所卖的药材,质量绝对是有保证的,如发现所购进的药材中有假冒伪劣者,他一定丢弃不用,不管自己因此要受多大的损失。因此他的药栈信誉很好,生意不错。
有一年他到南方去进货。回来时和一个贩黄薑的客商同雇一艘货船,两人途中相识虽只几天,却相互都觉得对方人品不错,值得信赖。那贩薑客商途中忽然得病,郑炳炜自然为他请医抓药地热心照料。不料那客商得的是不治之症,他自知将死,便拿出货物账册托付给郑炳炜,说:“我这批货价值不低,我托付给您,希望在我死后你能为我买棺木和衣被装殓,送我回乡安葬。如此我便心满意足了!”郑炳炜闻言惊骇不已,想推辞时客商已瞑目而逝。他只好收起账簿,上岸买了衣衾棺木,隆重装殓,然后将棺木暂时厝于江边某地,一切妥当后,才启航继续行程。
郑炳炜回济宁后出售黄薑,正值价格上涨,获利数倍。他便带着所得银两,雇船载上客商的棺柩,到江南寻访到了客商的家。客商家只有一个少妇带着一个幼子,得知此事,母子哭倒在地。郑炳炜把账簿和银子交给客商的遗孀,而她却坚决不收。她说:“我知道您是个好人。但我一个年轻寡妇带着个未成年的孩子,忽然拥有这么多的银钱,我想恐怕是会给我带来灾祸的!请您先把银子带回去,待孩子长大成人后再说吧。”郑炳炜无法,只得带着银子回了济宁。
回济后郑炳炜用这银子经营贸易,五年后又增值一倍多。他又到江南去,连本带利归还。客商的妻子和儿子敬佩他的为人,拿出一半来给郑炳炜,郑确实推托不掉,只好接受了其利息中的一部分。
郑炳炜和那贩卖黃薑的客人只是萍水相逢,并没多深的交往。在极偶然的情况下受其托付后事,而他不仅竭力完成嘱托,还超出了极大部分---出售黄薑所获利润和后来经营所得的利润,作为自己所付出劳动的报酬,他完全可以据为己有。但他坚信这些都是由客商所遗财物而产生,自己决不能侵占属于他人的东西,所以费尽周折也坚决归还。并且,这一切都是在并没有契约也没有别人知道的情况下做的,完全是自我道德约束的结果,属于孔子所说的“慎独”和“不欺暗室”,就更显得难能可贵。这事是被记录在光绪《滋阳县志》的,有较高的可信性。
郑炳炜的重义轻利,使他树起了做人的榜样。从此以后,他的生意更好了。
2、郑恩纶让宅与弟
郑炳炜以后大约两三代,便到了郑恩纶。他字君诏,父亲叫郑宇震,是个贡生。郑宇震在颜村店一带是有名的善人,经常施舍财产救荒解难。
郑宇震有四个儿子,郑恩纶是老大。老二老三都死得早,但有遗孀和孩子。老四则自幼出嗣给了伯父。郑恩纶当家理财,从不妄花一分钱;与人交往,从来不想沾便宜。他只对培育人才最感兴趣,邻里中有因贫穷无法读书的,他就代付有关费用,习以为常。在他的资助带动下,有一个本来已经辍学的少年,后来考中举人。
后来郑家四兄弟分家析产。有人对郑恩纶说,这份家产大部分是在你的手中创造的,老四既已出嗣,继承了伯父的财产,就不应参加这次分家了。可是郑恩纶不同意,他说现在的财产中也有祖上传下的部分,亲兄弟间不能斤斤计较,无情无义。结果是按各得四分之一分的。抓阄时,次支抓到了空宅基地,他又把自己抓得的住宅让给次支,说不忍心让守寡的弟媳和未成年的孩子没地方住,宁肯自己操持另建庄园。这就是后来的郗村郑氏庄园。郑恩纶的作为在当时传遍城乡,又被作为孝悌的典型记入县志。
郑恩纶有两个儿子:郑澍和郑藻。郑澍在郑家郗村建了庄园,郑藻则在洪福寺建了庄园。
3、郑澍和郗村的庄园
郑澍,字莳亭,他二十岁考秀才得了第一名,接着补廪,即成了享受政府补贴的秀才,但后来多次赴省参加乡试,都没考中举人,最后以贡生的身份做了四氏学教授。
四氏学设在曲阜,是政府为体现对儒学的重视而专门为孔子、颜子、曾子、孟子的后人开设的学校。四氏学教授并非现代意义上的教授,而是有品级的学官,只设一人,正七品,和县令是平级。郑澍在职时很得衍圣公孔庆镕的赏识,除了他的训课勤明外,他还很有办事能力。嘉庆十六年(1811)时,朝廷破获了教匪孙惟俭案。孙惟俭是河北巨鹿县人,本是秘密会社离卦教教徒,后来自已创立了大乘教,发展到有徒众1600多人。他曾到曲阜孔府向衍圣公游说,当然是想借衍圣公这个金字招牌,好方便行骗。他声言要建列圣佛堂,还要修曲阜尼山的孔子庙,在社会上以此名目集资,共骗得白银46000余两。不料后来被朝廷侦知,孙维俭被处死。侦讯中发现了与孔府的关系,朝廷立刻命令逮捕公府有关人员,并令衍圣公孔庆镕进京候议。这令阖府上下惶惧不安,情急之中想到素来稳重精明的郑澍,请他出面向有关部门解释情况,终于得到圆满解决,保住了衍圣公的面子。另外,衍圣公府为解决位于江苏沛县的祭田问题,找兖州知府寻求帮助,知府指名郑澍做自己的助手,亲赴沛县,事情得到了解决。
郑澍一生的大多数时间是在故乡郑家郗村度过的。他养亲教子,惠族恤邻,又擅医道,听说有谁病了,经常自己带药上门为治疗,挽救了很多垂死的生命。到六十岁的时候,得授甘肃宁朔知县,他去赴任,途中得病,卒于兰州。乡人戚里想起他生前的种种善行,很多人痛哭失声。
郑家郗村的庄园就是郑澍主持建成的。庄园有14个院落,分三个中轴线,后部有花园。花园名学圃,落成后郑澍亲撰《学圃记》,叙述了建宅经过和自己的一些人生感悟。文中也叙述了园中的一些景观,文云:
凡成天下之务者,必因乎时。时未至而为之,躁也;时既至而不为,昧也。躁与昧之蔽不同,而其无成也则均。是义也,吾□营家墅得之。自颜村而北六七里为郗村,夹众村之间有祖遗地百馀亩,草屋三椽,为别支之所弗需。余因所阄宅让于仲氏,遂移而家焉。前有赵氏之场,后为于家之园。有路成渠,有田就芜。此时欲筑圃不可得,而况于为台为沼乎!不数年,筑场纳稼、筑圃种蔬而犹有馀地;余亦赋归田,理家事,向之结茅而易之瓦,昔之在野而围之墙。室己苟完矣,而余之意未已也。宅之西、圃之东,有古树一株,扶疏绕屋,其阴数弓。古人因树而屋,曷弗因树为堂乎!堂之前为石山,山阴有池,泉水注焉。池上为亭,绕亭怪石嶙峋,竹千竿,深可留客;亭左清流激湍,荷万柄,静可纳凉。若是者宜于夏。红梅百树,兰桂十余丛,明月自锄,香风时送,若是者宜于春秋。最后为草堂三间,东通拈花楼,西映迎爽阁,中有夹室,窗莹如雪,围垆煮酒,宜于冬。而余之圃于是乎成。夫难得者,时也。其来也不可期,其去也不可挽。惟静者能乘其□而赴之。向使余强仕服官,宦游南北,仍宅于故里,得无限于地,□更旷于时也,何有志竟成,遂得藏修息游,偃仰于其中哉!余廿年无妻,以梅为妻;余有子,而桐亦有子;余有孙,而竹之孙枝更□;余登高堂,更欣欣有松柏之寿。回忆余初来时,只身携幼子、辟草莱、芟荆棘,苦身戮力,经之营之,幸底于成,岂徒游目骋怀、嗷啸花月云尔哉!惟幸二老游之,夏可以风,冬可以燠,引养引恬,以乐天年。余亦少有余暇,学之为子焉,学为父焉,学之为长幼、朋友焉。为山、为沼而学,其或行、或止、或高或下之宜焉。学无尽而时亦与之无尽,故以余字名亭,而以余学名圃。癸巳十一月学圃主人漫记。
此文作于道光十三年(1833),后曾刻碑嵌于庄园壁上。同时刋碑的还有许云峤的《郑氏家墅记》一文,亦同时作。后者对庄园的环境、布局、景观等都有较详细的描写,是现代人了解郗村郑氏庄园的重要材料。全文如下:
凡物见其始则必乐其成。及成而不获观其成,则喜也而犹憾;乃不获观其成而为之记其成,则亦如睹其成矣。道光甲申,余赋归田;丙戌,馆于瑕邱郗村郑氏。馆后有花圃一区,杂莳花木;中有草堂三楹,以为憩息宴游之所。花圃西南陬有门,门外地亩开旷,鼠姑将离,纵横数畦;迤北杂植桃柳数百株,春至则如黛如脂,弥望无尽;畦内花开则绚若错锦,每风和日燠时,余曳杖游观,徘徊不能去。居停郑子时亭,或摘园蔬,倒家瓮,相与觞咏其中,且谋更修为家墅而未果也。荏苒五载,余老矣,乃就馆州城中。每风晨月夕,辄忆草堂,即魂梦犹若至之。癸巳,门生毓森等来告家墅蒇事,具图丐余作记。按图:园南向为月门,门内为小花厅;北出循石道行,有溪水自西来。委蛇而东,汇为池,上架略彴通往来。桥之西为假山,山颠有亭俯池;桥之东有方塘,即溪水来汇处也。迤南为怪石,度桥北行为月台,台北为大厦,有仄径达于后草堂。堂三间,西房、东房廊、后抱厦,北抵墙止。由假山逾池□□□北为平台,□□□□□连穿房,通大厦之西;由方塘而北通大厦之东,此其布置之大略也。若夫苍松翠柏、垂柳高梧、红梅玉兰之属绕于其间;箖箊芭苴、芳草名葩,点缀于其隙;游者曲折于纷红骇绿内,几迷东西。及登楼陟岗,则嵫山洸水襟带目前,绿野青畴遥粘天际,洵足以游目骋怀,豁尘襟而发远想。余夷于左股,不获策款段驾下泽车往寻旧梦以为憾,然据图日想,不啻棕笠芒鞋为故地游,而且获新趣也,故综其始终而为之记。任城云峤许鸿磐记,时年七十有七;崇川晏海冯云鹏书石,时年六十有九。
许云峤是当时著名文人,济宁人,进士。此文文笔流畅,叙述细致,加上冯云鹏的漂亮书法,堪称双絶。此碑和《学圃记》刻石都是有关郗村郑氏庄园的重要文物。现藏兖州博物馆。郗村郑氏庄园现是济宁市重点文保单位。
4、郑藻和嵫山庄园
郑藻字春华,是郑恩纶的次子,他的叔父郑恩瑞无子,由他出继承嗣,便在嵫山前建了住宅,即嵫山(洪福寺)郑氏庄园。
郑藻在嘉庆十八年(1818)乡试考中举人,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而且参加“大挑”被授予青城训导,但他没有赴任。看来他对做官确实不感兴趣。他不认为读书和参加科举的目的就是做官,只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內做些与家族与社会有益的事,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享受生活上。他模仿宋代名臣范仲淹,拿出300亩土地做义田,用义田的收入来用于赈济本族贫困者,在他们婚丧嫁娶以及生老病死时提供帮助。还办了义塾,使贫穷子弟能夠读书。冬天向穷苦人施放棉衣,夏天施放茶汤,春荒时拿出粮食开棚放粥,几十年从未间断。做这些善事花钱他从不吝啬,而他自己的饮食服用却并不讲究。
当时,滋阳县百姓的徭役很重。所谓徭役就是百姓们为官府提供的无偿劳动。徭役给百姓带来很大痛苦。也有地方官如道光八年(1828)的县令孔继尹想将徭役改为官办,即由官府出钱雇人服役。但是沿袭多年的老办法早已形成了复杂庞大的利益链条,此设想遭到了衙门里胥吏们的强烈反对。在改革即将夭折时,郑藻走上公堂慷慨陈辞,剖析利弊,又联合了一批社会贤达共同建言,终于实现了徭役官办,普通百姓受惠不少。
郑藻的性格善良,从来不会怀疑别人,家中的仓房钱柜都不安锁,而据说也真没失窃过,是连盗贼也受到他的感化了。他喜欢读书,整天手不释卷。喜欢书法,小楷写得尤其好,临写王羲之的《十三行》和《灵飞经》,有人认为可以乱真。他十分喜欢大自然,所以把住宅建在嵫山的怀抱里。庄园环境优美,有房300多间。他生存的年代社会还较安定,他每天就面对着嵫山的朝晖夕阴,看书写字,处理事务,就这样度过了惬意的一生。
郑藻庄园所在的村庄曾叫岑蔚村。按字书所释,“岑”即小而高的山;“蔚”是草木茂盛貌。这两个字真是活画出了村子的环境。这么典雅的名字,大约是郑藻翻看古书取出来的,但太不通俗,老百姓叫着抝口,所以宁可还是叫洪福寺,岑蔚只存在于书面上,光绪县志上就有这个名字。文革时把洪福寺村改为嵫山,到现在嵫山仍是法定规范的名字,但仍有人习惯地叫洪福寺。而知道这村曾叫岑蔚村的人已经不多,交流中使用的更是绝对没有了。
大约咸丰时候起,嵫山郑氏家族为了防御太平军、捻军,庄园加建了围墙碉楼等防御设施。现存的围墙高达6米,南北长550米,东西宽280米。
郑氏庄园,距今已有180年以上的历史。虽然目前已残存不多,但仍是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济宁市重点文保单位。值得认真保护和规划开发。
5、郑毓林和郑毓本的文化贡献
如前所述,郑氏家族至少在郑恩纶的时代便已拥有大量土地,成为富甲一方的大地主。当时人的观念是,只有通过读书科举取得功名,才能实现从土财主向仕宦之家的转换。从郑恩纶的子孙看,他的儿子和孙辈两代十人中,产生了两个举人(郑藻、郑毓本),四个贡生(郑澍、郑毓森、郑毓林、郑橡)。在晚清的滋阳文坛上,郑家也可说是人才辈出一门风雅了。
郑澍三子,毓森、毓林、毓本。三兄弟都在郗村庄园的家塾里读书,济宁进士许云峤教了他们至少5年。毓森和毓林均是贡生,毓本是举人。毓森得候选教谕,毓林为直隶州判,毓本官江西鄱阳、万载、铅山知县。
咸丰九年,滋阳知县莫炽决定编修《滋阳县志》,郑氏三兄弟均参与其事,毓本任协修,毓森任分校,而郑毓林贡献更大。他参与了採访和編纂,“考订文献备极精详”。最后誊清的定稿本就收藏在他的家中,可以想见他是此书编撰最重要的工作人员之一。书成尚未来得及刻印,就发生了太平军北上过境造成的兵燹。那次动乱造成的破坏很严重,郗村郑氏庄园被焚毁过半,郑氏家族死伤严重,郑毓森率乡团与战最后战死,郑毓林身被刀伤十七处,一年后终于死去,家中妇女自杀者数人。幸运的是郑毓林收藏的《滋阳县志》稿本得以保存。这部县志在十几年后终于得到刻印。可以说郑家对保存兖州地方文献功不可没。
郑毓林和其弟郑毓本都极聪明,都是十七岁就进学成为秀才。毓本中举后,屡次参加会试均不成功,在咸丰五年大挑以知县用,后来分到江西省。当时江西是太平军主要战场,军书旁午,夜不安枕,而兵燹之余又继以水灾,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在这种情况下,郑毓本既要完成政府催饷征兵种种任务,又要尽最大可能地为民请命,慷慨陈辞,再三恳请上级减免百姓赋税负担,保护子民利益。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忙得焦头烂额。几年中他历署鄱阳、万载、铅山三县知县,到哪里都口碑良好,上司也很看重他,后来被保举为知府,并加三品衔。大约咸丰九年(1859)病卒于任上。
郑毓本留下了一部诗稿《醉月窗未定草》,抄本现藏山东省图书馆。该书四卷,存诗450余首,内容丰富,对于了解其人和所处时代,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郑毓林也颇有文才,但现在能见到的只有《醉月窗未定草》所附几首诗。在同治时的兖州府学教授吴步韩的《七十二砚斋癸甲集》稿本上,还能见到他的几条题识,文字和书法都甚精到。
6、郑橡、郑棈兄弟放粮救荒
郑藻五子,郑橡、郑检、郑枝、郑棈、郑榆。其中长子郑橡,字同谷,是道光二十九年(1849)拔贡,议叙五品衔,光绪《滋阳县志》重修时列名协修,署“同知衔候选知县”。他四个弟弟都是庠生(秀才)。其中郑棈县志有传:
郑棈字蓉洲,邑城西岑蔚村人,恩纶孙,藻第四子。姿秉颖悟,少负异才。弱冠补诸生,文誉日起,以持户辍举子业。家本素封,而勤俭自励,不尚奢华,刻苦逾寒士,处事恂谨谦抑,无疾言遽色。咸丰七年岁大祲,棈母朱氏性慈善,睹饥馑状,亟命棈偕昆季橡、检、枝、榆诸人,亲历乡疃询疾苦,慨捐米谷若干石以济困乏,闾里赖以存活者无算。嗣以粤敌窜扰,风鹤频惊,避寇难民多携老弱移居郡城,流亡载道,不堪其苦。棈与诸昆季心焉伤之,爰议创办席社义仓,悉心筹划,无微不周,俾免露处饥匮之虞。邑民至今感念不忘。殁之日远近为之哀悼。
文中着重说了他的捐粮赈灾种种慈善事业。尤其提到了咸丰七年(1857)的那次“大祲”,按《滋阳县志.灾祥志》载,“咸丰六年,旱,蝗。七年,春大饥”。大概那时郑藻已经过世,其夫人朱氏天性善良,她是慈善活动的发起者,当家的老四郑棈则是组织者,其余兄弟是具体事务的执行者。从相关资料看,郑家在咸丰七年春天搞的救济活动,确实是规模颇大,历时长久,而且组织严密,成效显著。
郑毓本《醉月窗未定草》有5首七律诗,就是写的此事。题目是:《岁饥,比户呼庚不能自活,同谷率诸弟屡賑饥贫。兹又奉慈命再济人千口至麦熟而止,其德溥矣。远近颂声大起,余闻之叹美,不禁形诸吟咏,赋诗五章寄同谷》。诗中有自注,介绍了赈灾中的具体做法,很有价值。现在全录在下面:
连村几处有炊烟?蒿目哀鸿剧可怜。欲使春风嘘白骨,思将厄运挽苍天。施恩肯望涓埃报?济众阴操补救权(素行不端虽极贫不与)。为善由来心最乐,那知遐迩颂声传!
萱帏好善溥慈恩,通德堂前聚弟昆。升斗连番周族党(族中贫者分四次领粮),釜钟次第及乡村(先给邻里渐及远村)。回春律已吹寒谷,续命田今属义门。共祝福星占喜气,棣华放萼竹生孙(弟园中竹最盛)。
麦糜豆屑胜琼瑶,法变周官十二条。鲁肃囷徒夸义举,黔敖粥仅饱终朝。授餐各备贫儿甕,计日均沾陋巷瓢。应候偕来操券取,如图九九记寒消(每人先散给粮帖,期五日领一次,帖上预印六圈,填写日期,俟领后即逐次涂消,周一月再换给新帖)。
频年减运绌天仓,敢为偏灾请发棠。昏暮急如求水火,颠连时不接青黄。居奇客逐蝇头利,待毙人搜鼠穴藏。见义当为须努力,一生曾遇几年荒!
善不求名肯浪夸?阿连高义薄云霞。经言施济尧犹病,露洒菩提佛尚赊。始信河流沾九里,只从沟壑救千家。喜看牟麦登场日,万众铭恩笑语哗。
诗题说到“奉慈命”,诗中又有“萱帏好善溥慈恩,通德堂前聚弟昆”句,都是说的他们的母亲朱氏。通德堂,又作通德里,当是郑藻一系的堂号。《醉月窗未定草》又有《嵫山前歌》七言古风,也是写此事:
嵫山前歌(代作赠同谷)
嵫山之阳霞成绮,嵫山之下径如砥。其前乃是通德里,胡为来者踵接趾?谓施义粟赡桑梓。老翁龙钟携其孙,少妇踉跄负其子。趋至门前投一纸,呼而应之应曰唯。虚而往者实归矣,顷刻皆作大欢喜。呜呼被苍实降灾,哀鸿遍野呼庚癸。斛珠不及一升米,涸鲋难待西江水。欲学君家绘图献君王,然衹托诸空言耳。羡君难兄与难弟,实心为善世莫比。视人之饥饥犹己。开仓那计仓已空,解囊拼教囊如洗。周急仍寓彰瘅理。显分良莠培与倾,更酌后先远与迩。自朝至夕门如市,期至二麦熟而止。能援老溺沟壑里,能令壮者无流徙。天心仁爱祸亦悔,迭沛膏霖甘如醴。郊原禾稼青如荠,大有书年立可俟:白叟黄童鼓腹相庆,曰死者复生兮僵者起。似此仁人能有几!愿同天上五色云(郑仁表),愿比人间尚书履(郑崇)。愿献南山之祝而锡以繁祉。
按:诗题下注“代作赠同谷”,是代谁作的呢?笔者认为应是代滋阳知县莫炽作。莫炽是广西荔浦人,字以南,咸丰五年(1855)以进士任滋阳知县。县志《宦绩志》记他面对灾荒“发粟平粜,设厂施粥,开城渠以工代赈,置官田以备岁修,辟义园瘞暴骨,一切惠政,指不胜屈。”《醉月窗未定草》中有好几首诗对莫炽的政绩进行歌颂,《郡中即事》七律四首前小序说:“时比岁灾荒,莫以南司马倡捐浚河,以工代赈,余兄弟实董其事。”郑毓本和郑橡(同谷)在莫炽发起的赈灾中出了不少人力和物力,所以莫知县要以赠诗的方式表彰郑橡,这诗由郑豫本代作,所以收进集子,在当时是要以县令个人名义颁赠的。诗中用了郑仁表和郑崇的典故,二人都是郑姓历史上的著名人物。郑仁表是唐代人,官起居郎;郑崇是汉代人,官尚书仆射。
从郑毓本这两首诗看,郑橡兄弟的赈灾,绝不是为了沽名钓誉的偶然行为,而是“实心为善”,真心要给饥民以确实的帮助。他家投入了巨大的财力(从诗题“再济人千口至麦熟止”略可想象),而且兄弟数人全力以赴,持续数月,并制订了相关规则和具体操作办法。例如规定“素行不端虽极贫不与”,这是“济众阴操补救权”句的自注,意思是用此法作为对素来不守法律不遵守社会道德者形字的惩罚,从而达到匡扶挽救世道人心的目的。又如坚持由近及远的原则,即先救济本族中人,再救济近邻、本村,然后是远村。这样的顺序正如儒家修齐治平的人生目标选择,在现实中最具可行性。他们还釆取了粮帖制度,即对确须救济者发给粮帖,帖上印有6个圆圈,圈下填注日期,5天发粮一次,发完粮即将圈涂黑,这样每张粮帖可用一个月,用完后再发新帖。
在经常发生大范围饥荒的古代,在政府的层面虽然也有义仓等设施,有蠲免赋税开仓放粮之类的举措,但事实往往是杯水车薪,难以解决饿殍满路饥民枕藉而死的局面。所以,民间家族和个人的慈善行为,对于在极端危机时刻挽救大多数人的生命有着重要作用。政府对这类事情也大力提倡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