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市十笏园又名丁家花园,是一所私家园林,园中松茂荫深,池清亭秀。它建成于清光绪年间,位于潍坊市胡家牌坊街,占地面积2000㎡。康有为曾在园中居住3个晚上,并留诗一首《十笏园留题》:峻岭寒松荫薜萝,芳池水石立红荷。我来山下凡三宿,毕至群贤主客多。我国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对其曾有“北国小园,能饶水石之胜者,以此为最”的评价。
十笏园在中国众多的园林中,以小巧精致著称,但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呈现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引人入胜。园中假山池塘、曲桥回廊、亭榭书房等建筑共34处,房间67间,紧凑而不拥挤,身临其境,如在画中,给人一种布局严谨、一步一景的感觉,体现出北方建筑的特色,是我国古典造园艺术中的奇葩。
十笏园平面呈长方形,由中、西、东三条古建筑轴线组成,中轴线建筑及其院落为园之主体部分。加之池水泛波,山石点缀,极富江南园林的韵味。园内的主要建筑砚香楼,始建于明代,三开间,二层楼,墙壁上嵌有郑板桥、金农等著名书画家的真迹碑刻90余方。此外还有春雨楼、漪岚亭、水帘洞、小瀑布等,一步一景,变幻万千,趣味无穷。景致虽出人工,但宛若天成,是中国北方地区具有江南园林小巧玲珑特色的园林之一。
据史书记载,十笏园的主人名叫丁善宝,是潍坊四大豪绅之一。他在咸丰年间曾捐巨款而获得举人和内阁中书之衔,才华横溢,人脉兴旺。丁善宝主张在这宅院内建设1个规模较小的私家园林,面积只有“10个笏板”那样大,故起名为“十笏园”。由清末状元曹鸿勋题名为“十笏园”。
十笏园筹建时,丁善宝邀请了当地有名的建筑大师共同构建十笏园的建筑艺术风格与韵味,并拿出多套设计方案,当时大名鼎鼎的刘子秀等均参与了该工程的建筑设计。
十笏园是古建筑群的精华,全园占地3430㎡,共有大小建筑物34处,房屋67间,园内布局严谨、疏密有致。“入园即是忘忧客,到此无非画中人。”山东安丘市的王端麟曾到访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句。无独有偶,清末诗人白永修当年游十笏园曾挥笔写到:“赤栏桥畔水亭西,亭下微风扬钓丝。荷叶染衣花照眼,令人错认铁公祠”。该院里面有四照亭、九曲桥、池东假山、船舫、漪岚亭、龙墙、砚香楼等建筑物,建筑特色鲜明,既有江南建筑物的小巧玲珑之美,又有北方建筑的庄重大气之风。
四照亭,其四面都是三开间,四面可观:往东可观山亭,朝西可观曲廊,向北可赏砚香层楼,面南可眺望十笏草堂;又因其屋顶三重檐,檐檐相叠,故名为亭,其实乃为水榭,即供人凭望之用的地方。该亭的西侧入口处写有“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的七言绝句。
九曲桥位于四照亭西北角的小河之上,顾名思义其桥面弯曲,宛如一道波涛之面上下起伏,形如流水一般,其桥墩呈拱字形,分为3个大小相同的拱洞,拱洞呈半圆弧形,耸立在小河流水之上。九曲桥的构筑设计充分体现了北方建筑派创新意识和南北建筑融合之美。
池东边的假山是用湖石堆成,南北两亭随山体皆依东墙。北面的叫漪岚亭,它三面临水,漪意为饱览山水之美,陶冶人文情操。古代的亭子和歌舞亭榭实质上都是供人欣赏之用的,大多讲究简朴、高雅,亭下必备有石桌、石凳等,可在此饮茶、乘凉,又可以濯洗。而位于池西南角的亭子则叫“小沧浪亭”,该名字寓意为“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涤吾缨;沧浪之水浑,则可以濯吾足。”宋代诗人苏舜钦曾在苏州拙政园内建造沧浪亭。而十笏园的小沧浪也正是园主仿建苏州的沧浪亭,只不过其建造规模较小。
池北为龙墙,中间开八角洞门,门与墙由青砖砌成。正对门口作为对景立有1块太湖石,此院为开敞硬地,系北方式院落。
砚香楼位于院字正中央,是十笏园的主体建筑,系明代所建,砚香楼其实就是书房。古代有钱人为了装点门面,以示尊孔道德高尚文化之人,大都热衷建造自己独立的书房。砚香楼的整体建筑构成为2层砖砌结构,两开间5檩,屋顶为硬山顶。楼上门窗外设有前廊及栏杆,登楼可南望及湖亭。
十笏园的建筑大多为北方园林,但也兼备江南园林的自由风格。其建筑特色可谓是“小巧玲珑,天人合一”。建筑设计特色体现了轴对称性。北院的砚香楼均为主厅,其左右出耳房,再配以厢房。山水交融、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突出,通过山、水、桥等结构布局再现了江南风景特色,巧妙地构筑了“天人合一”的建造理念。
潍坊市十笏园被国内建筑界誉为“北国私家园林之最”。1978年,潍坊市博物馆迁于此地,并按原貌进行了局部维修;1987年,国家有关文物管理部门拨款对其进行了维修;1988年1月13日,其被国务院选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潍坊市政府批准成立潍坊十笏园博物馆,馆址就设在十笏园内,为这百年名园增添了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