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绾㈠寘tb绾㈠寘

“六尺巷”主人公张英的家训《聪训斋语》


张英(1637-1708),字复敦,又字梦敦,号乐圃、圃翁,清代大臣,安徽桐城张氏一门“祖父子孙先后相继人南书房”煊赫门第的开创者。康熙六年中进士,官至文华殿大学士、礼部尚书。康熙四十年致仕。康熙皇帝对这位“品才优长、恪勤益励”的股肱之臣爱重有加,曾赐给他“笃素堂”的匾额,张英便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笃素堂文集》。

“笃素”一词,来自陶渊明《感士不遇赋》中“抱朴守静,君子之笃素”的句子,有志向专一的意思。张英为官三十余年,“简任机密,老成勤慎,始终不渝”,可谓不忘初心。张英致仕后,康熙皇帝南巡途经安徽,仍召见张英,有所赏赐。雍正八年人祀贤良祠。张英治家有道,在处理乡邻关系上主张谦退,著名的“六尺巷”的典故即出于他。

《聪训斋语》是张英为子弟所作家训,内容涉及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各个方面。从饮食衣着、起居习惯,到读书养志、交游择友、兴趣涵养,乃至为官立业,张英均根据自己的经验与见识提出了一系列行为标准。其倡导勤俭节约、读书明理、交友谨慎、立身清白等行为标准,其细节处折射出境界的通达明澈,至今品来仍觉智慧深远。

张英认为,读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提升修养、使人敬重,是谓“读书者不贱”;俭省是修身养性的美德,不可挥霍浪费,重视农桑是传家的根本,是谓“守田者不饥”;对待他人,特别是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要特别宽厚,不可傲然使气,是谓“积德者不倾”;朋友是影响一个人品行事业的关键因素,选择好的朋友相交,是立身处事的重要基础,是谓“择交者不败”。

《聪训斋语》体现了清朝前期耕读传家的汉族知识分子的价值观取向,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精神风貌。张英的家庭教育成效显著,长子张廷瓒康熙十八年(1679年)中进士,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不幸早逝。次子张廷玉后来成为雍正、乾隆两朝的重臣,自云受教于此,“终身诵之”。

名句集锦

1、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每见堪舆家平日用磁石养针,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闲适无事之人,镇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每见人栖栖皇皇,觉举动无不碍者,此必不读书之人也。……且从来拂意之事,自不读书者见之,似为我所独遭,极其难堪;不知古人拂意之事,有百倍于此者,特不细心体验耳。

即如东坡先生殁后,遭逢高、孝,文字始出,名震千古。而当时之忧谗畏讥,困顿转徙潮、惠之间,苏过跣足涉水,居近牛栏,是何如境界?又如白香山之无嗣,陆放翁之忍讥,皆载书卷。彼独非千载闻人,而所遇皆如此!诚壹平心静观,则人间拂意之事,可以涣然冰释。若不读书,则但见我所遭甚苦,而无穷怨尤嗔忿之心,烧灼不宁,其苦为何如耶?且富盛之事,古人亦有之,炙手可热,转眼皆空。故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一事也。

人心是最灵活多变的,不可过于劳碌,也不可过于安逸,只有读书可以涵养心志。我们常常见到看风水的人用磁石来养针,而书卷是最为养心的妙物。生活闲适而无事可做的人,如果整天不看书,那么起居出入之际,身体与心灵皆无可以停靠安放之所,耳目精力也无所寄托,势必心意颠倒,产生妄念和愤然的情绪。这样的话,他无论处于逆境还是顺境,都不会快乐。那些惶恐不安、感觉和举动都不适当的人,必是不读书的人。……不如意的事,在不读书的人看来,似乎是他所独有的遭遇,非常难以忍受,而不知古人不如意的事,有比他所遭遇的更甚百倍,只是不去细心体验罢了。譬如苏轼身后,受到宋高宗、宋孝宗两位帝王的推崇,文章之名才得以为天下所知,乃至震烁千古。而他在世之际,为他人的批判指责而担心忧虑,遭遇困厄,在潮州、惠州之间辗转流徙,陪伴在身边的幼子苏过赤足蹬水,住在牛栏附近,此番所居所处是怎样的境地?又譬如白居易膝下无子,陆游郁郁不得志而不得不忍受诟病,这些往事都载于书卷之中。他们都是古往今来青史有名的人,所遭历的境遇却是如此坎坷!

若能平心静气地了解这些,自己所遇的种种不如意,都可以完全消解了。若不读书,不知道这些,则只能看到自己遭遇的苦难,从而产生无穷无尽的怨恨和愤怒,内心焦灼不得安宁,这种痛苦又有什么意义呢?而且富贵荣华的事,古人也有,书中也有记载,有财有势而气焰逼人,也不过转眼皆空,不足为道。因此,读书可以培养追求大道之心,从而使人免于俗物的焦虑,是修养心性的最佳途径。

2、人生福享,皆有分数。惜福之人,福尝有佘;暴殄之人,易至罄竭。故老氏以俭为宝。不止财用当俭而已,一切事常思俭啬之义,方有余地。俭于饮食,可以养脾胃;俭于嗜欲,可以聚精神;俭于言语,可以养气息非;俭于交游,可以择友寡过;俭于酬错,可以养身息劳;俭于夜坐,可以安神舒体;俭于饮酒,可以清心养德;俭于思虑,可以蠲烦去扰。凡事省得一分,即受一分之益。大约天下事,万不得已者,不过十之一二。初见以为不可已,细算之,亦非万不可已。如此逐渐省去,但日见事少。白香山诗云:“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今试问劳扰烦苦之人,此事亦尽可已,果属万不可已者乎?当必恍然自失矣。

人生的福分和享受,都是有一定之数的。珍惜福分的人,福分总是有余裕;挥霍浪费的人,则容易耗尽福泽。因此老子以节省为宝。不止财物用度方面应该节省,所有的事都常常想着节省,才能有余地。在饮食上节省,可以使脾胃得到休养;在耳目口舌之欲上节省,可以使精神凝聚;在言语上节省,可以涵养气度、止息是非;在交往冶游上节省,可以更好地选择朋友、少犯错误;在应酬往来上节省,可以休养身体、减少劳累;在熬夜枯坐上节省,可以使精神安宁、身体舒泰;在饮酒上节省,可以净化心灵、涵养德行;在思考担忧上节省,可以免除烦恼和扰攘。凡事节省一分,就会得到一分的好处,天下之事,真正万不得已非做不可的,不过十之一二。最初以为不可避免的事,细细盘算就会发现也不是不可避免。这样逐渐就可以省去许多事。白居易有诗:“我有一言君记取,世间自取苦人多。”试问那些劳碌扰攘烦闷痛苦的人,那些忙碌的事是可以避免的,还是真的是万不得已非做不可的呢?他们一定会恍然明白自己的过失了。

3、予于归田之后,誓不著缎,不食人参。夫古人至贵,犹服三浣之衣。缎之为物,不可洗,不可染,而其价六七倍于湖州绉绸与丝绸,佳者三四钱一尺,比于一匹布之价。初时华丽可观,一沾灰油,便色改而不可浣洗。况予素性疏忽,于衣服不能整齐,最不爱华丽之服。归田后惟著绒、褐、山茧、文布、湖绸,期于适体养性。冬则羔裘,夏则蕉葛,一切珍裘细彀,悉屏弃之,不使外物妨吾坐起也。老年奔走应事务,日服人参一二钱。细思吾乡米价,一石不过四钱,今日服参,价如之或倍之,是一人而兼百余人糊口之具,忍孰甚焉?侈孰甚焉?夫药性原以治病,不得已而取效于旦夕,用是补续血气,乃竞以为日用寻常之物,可乎哉?无论物力不及,即及亦不当为。予故深以为戒。倘得邀恩遂初,此二事断然不渝吾言也。

我退休归隐田园之后,绝不穿缎子做的衣服,不服用人参。古人即使到了最高贵的地位,也仍然穿洗过三次的衣服。

缎子这种东西,不能洗,也不能染,价格却是湖州绉绸和丝绸的六七倍,其中的上品甚至要三四钱一尺,相当于一匹布的价钱。缎子做的衣服一开始华丽好看,而一旦沾上灰尘油污,颜色就会改变,也不能清洗。何况我一向性情疏怠轻忽,在衣服上不能整顿齐楚,最不喜爱华丽的服装。退休之后,我就只穿细布、粗布、蚕丝、文布、湖绸所做的衣服,希求适合身体,修养性情。冬天穿羔羊皮做的皮衣,夏天穿细葛做的长衫,一切珍贵的皮衣和精细的纱绸,全都不要,为的是不让身外之物妨碍我的起居行动。年纪大了为事务奔走应对,每天要服用人参一两钱。细想我家乡的米价,一石也才四钱,如果每天服用人参,花费相当于一石甚至两石米,这是一个人消费了可以养活一百多人的财物,有比这更狠心的事吗?有比这更奢侈的事吗?人参的药性原本是用于治病的,不得已的时候才在临时取其效用,用它来补续血气,如果作为每天都用的普通事物,怎可如此?不要说物力不允许,就算是允许,也不应当啊。因此我深以为戒。倘若有幸得到允许告老还乡,这两件事绝不会有违所言。

4、高位者,责备之地,忌嫉之门,怨尤之府,利害之关,忧患之窟,劳苦之薮,谤讪之的,攻击之场,古之智人往往望而却步。况有荣则必有辱,有得则必有失,有进则必有退,有亲则必有疏。若但计丘山之得,而不容铢两之失,天下安有此理?但己身无大谴过,而外来者平淡视之,此处贵之道也。

崇高的地位,是批评指责的对象,是忌惮嫉妒的入口,是怨恨生成的地方,是利害相交的关口,是忧虑与患难的窟穴,是劳心劳力的源头,是毁谤讥刺的目标,是进攻打击的场所,古代有智慧的人往往对它望而却步。何况有荣耀就有耻辱,有获得就有失去,有进步就有退却,有亲厚就有疏远。

如果只想着优厚重大的所得,而容不下一铢一两的所失,天下哪有这样的道理?只要自己没有什么大的过错,对于外在的批评指责、忌惮嫉妒、怨恨忧患等,都可以平淡以待,这就是身处高位的办法。

5、至子孙之累尤多矣!少小则有疾病之虑,稍长则有功名之虑,浮奢不善治家之虑,纳交匪类之虑。一离膝下,则有道路寒暑饥渴之虑,以至由子而孙,展转无穷,更无底止。夫年寿既高,子息蕃衍,焉能保其无疾病痛楚之事?贤愚不齐,升沉各异,聚散无恒,忧乐自别。但当教之孝友,教之谦让,教之立品,教之读书,教之择友,教之养身,教之俭用,教之作家。

其成败利钝,父母不必过为萦心;聚散苦乐,父母不必忧念成疾。但视己无甚刻薄,后人当无倍出之患;己无大偏私,后人自无攘夺之患;己无甚贪婪,后人自无荡尽之患。至于天行之数,禀赋之愚,有才而不遇,无因而致疾,延良医而慎调治,延良师而谨教训,父母之责尽矣!父母之心尽矣!此处多子孙之道也。

有了子孙,会感到他们所带来的负累特别多!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担心他生病,长大后又担心他的功名、担心他浮华奢靡不会治家、担心他交友不慎。一旦孩子离开身边,父母又担心路上的冷热饥渴。由子女而到孙辈,这种担心是没有尽头的。一个人年纪渐长,儿孙繁衍,哪里能保证他们都没有疾病和痛苦呢?孩子们的禀赋原本就有高有低,际遇好坏也各有不同,相聚和离散没有一定之事,忧愁与快乐也各有不同。

只要以仁孝友爱、谦恭礼让、端正品行、读书择友、保养身体、俭省持家来教导孩子们就够了。至于他们的成功失败和才华高低,父母就不必过多地操心了;他们的相聚和离散、忧愁和欢乐,父母也不必忧虑成疾。只要看到自己一生处事待人没有过分挑剔无情,当知后人也不至于受到无妄之灾;自己对待孩子们没有过分偏心,当知身后也不会有相互掠夺的事;自己没有过分贪婪,后人也不至于挥霍掉家产。至于天数命运、禀赋不佳、怀才不遇,或无缘无故地得病,请良医来慎重地调理治疗,请良师来谨慎地教导,父母的责任便已尽了,父母的心思也算尽了。这是对待子孙满堂的办法。

6、凡人少年,德性不定,每见人厌之曰“悭”,笑之日“啬”,诮之日“俭”,辄面发热,不知此最是美名。

人肯以此诮之,亦最是美事,不必避讳。人生豪侠周密之名不易副,事事应之,一事不应,遂生嫌怨;人人周之,一人不周,便存形迹。若平素俭啬,见谅于人,省无穷物力、少无穷嫌怨,不亦至便乎?

年轻人的道德修养和心性尚未彻底安定,一听人嫌恶地说他“悭吝”,或玩笑地说他“吝啬”,或讥诮地说他“俭省”,就不好意思,却不知这正是好的名声。别人以此来讥诮你,也正是好事,不必有所避讳。待人豪迈侠义、处事周到细致的名声,不容易名实相副。即使大部分事情都应允帮忙,只要一件事没有应允,就会生出嫌隙、招来怨恨;即使对大部分人都周到细致,只要对一人不够周到,便有了名不副实的嫌疑。如果平时便俭省吝啬,得到大家的体谅,就可以省去许多财物与精力,减少许多嫌隙和怨恨,不也是最便当合宜的事吗?

7、人生以择友为第一事。自就塾以后,有室有家,渐远父母之教,初离师保之严。此时乍得友朋,投契缔交,其言甘如兰芷,甚至父母、兄弟、妻子之言,皆不听受,惟朋友之言是信。一有匪人侧于间,德性未定,识见未纯,鲜未有不为其移者,余见此屡矣。至仕宦之子弟尤甚!一入其彀中,迷而不悟,脱有尊长诫谕,反生嫌隙,益滋乖张。故余家训有云:“保家莫如择友。”盖痛心疾首其言之也!

汝辈但于至戚中,观其德性谨厚,好读书者,交友两三人足矣!况内有兄弟,互相师友,亦不至岑寂。

且势利言之,汝则温饱,来交者岂能皆有文章道德之切劘?平居则有酒食之费、应酬之扰。一遇婚丧有无,则有资给称贷之事,甚至有争讼外侮,则又有关说救援之事。平昔既与之契密,临事却之,必生怨毒反唇。

故余以为宜慎之于始也。

人生以选择朋友为第一要事。一个人从人塾就学开始,到有了自己的妻子儿女和单独的住所,渐渐远离了父母的教诲和师长的严格督导。在这时候一得到朋友,情意相合,结交为友,听从他们的言论像沐于兰芷芬芳中一样,甚至父母、兄弟、妻儿的话都听不进去,只觉得朋友说得有道理。只要朋友中有德行不好的人,对于德性没有确定下来、见识没有达到纯洁境界的人来说,很少有不被影响的,我见这种事多了。官宦子弟中尤其是如此!一旦落人这种圈套中执迷不悟,尊长若有训诫教导,反而生出嫌怨间隙,越发滋长乖张的行为。因此我家有家训:“保家莫如择友。”这实在是看过众多教训之后总结的经验之谈啊!

你们只要在最近的亲戚中,选择那些德性谨慎厚道,又喜爱读书的人,交两三个朋友就够了。何况家里还有兄弟,可以互为良师益友,也不至于觉得孤寂。而且,就财产利益的角度来说,你们的生活也只是温饱而已,所交的朋友又哪里都是有文章道德可以互相切磋琢磨的?平时交往就有饮酒吃饭的花费、相互应酬的扰攘。遇到有人家里有婚丧嫁娶之类的事,又有礼尚往来的开销,甚至有人有争论诉讼等事,免不了从中斡旋的麻烦。平时既然是关系亲密的朋友,遇到事反而退却,必定招致怨恨辱骂。所以我说,在交友的问题上还是应该一开始就慎重啊!

8、人之居家立身,最不可好奇。一部《中庸》,本是极平淡,却是极神奇。人能于伦常无缺,起居动作、治家节用、待人接物,事事合于矩度,无有乖张,便是圣贤路上人,岂不是至奇?若举动怪异,言语诡激,明明坦易道理,却自寻奇觅怪,守偏文过,以为不坠恒境,是穷奇祷杌之流,乌足以表异哉?布帛菽粟,千古至味,朝夕不能离,何独至于立身制行而反之也?

一个人居家处事做人,最不可以追求奇特的东西。《中庸》的精神,原本是最平淡的,却也是最神奇的。人能在人伦纲常上举止无缺,起居行动、治理家事、节省用度、待人接物,每一件事都合于规矩尺度,没有乖张的行为,就已经在通往圣贤的路上了,这难道不是最奇妙的吗?如果举止行动怪异,言辞诡异激烈,明明有平坦简易的道理,却非要自己去寻求奇怪不正常的东西、掩饰错误,自以为不落窠臼,去做一些险恶的事情,这又有何神奇之处呢?棉布锦帛、菽豆粟米,是千古以来最平实隽永的东西,须臾不能相离,为什么唯独在立身处世、行为举止方面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9、古称:“仕宦之家,如再实之木,其根必伤。”旨哉,斯言可为深鉴。世家子弟,其修行立名之难,较寒士百倍。何以故?人之当面待之者,万不能如寒士之古道:小有失检,谁肯面斥其非?微有骄盈,谁肯深规其过?幼而娇惯,为亲戚之所优容;长而习成,为朋友之所谅恕。至于利交而谄,相诱以为非;势交而谀,相倚而作慝者,又无论矣。

人之背后称之者,万不能如寒士之直道:或偶誉其才品,而虑人笑其逢迎;或心赏其文章,而疑人鄙其势利。甚至吹毛索瘢,指摘其过失而以为名高;批枝伤根,讪笑其前人而以为痛快。至于求利不得,而嫌隙易生于有无;依势不能,而怨毒相形于荣悴者,又无论矣。故富贵子弟,人之当面待之也恒恕,而背后责之也恒深,如此则何由知其过失,而显其名誉乎?

故世家子弟,其谨饬如寒士,其俭素如寒士,其谦冲如寒士,其读书勤苦如寒士,其乐闻规劝如寒士,如此则自视亦已足矣;而不知人之称之者,尚不能如寒士,必也。谨饬倍于寒士,俭素倍于寒士,谦冲小心倍于寒士,读书勤苦倍于寒士,乐闻规劝倍于寒士,然后人之视之也,仅得与寒士等。今人稍稍能谨饬俭素、谦下勤苦,人不见称,则曰:“世道不古”,“世家子弟难做”。此未深明于人情物理之故者也。

自古就有人说:“世代出仕为官的家族,就好像一年结两次果子的树一样,它的根一定会受到伤害。”这话说到了点子上,可以为我们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世家子弟修养德行、立德立名的困难,要比贫寒之士难上百倍,为什么呢?对于世家子弟,人们当面相待的办法,万万不能像对待贫寒之士那样正直坦诚:如果世家子弟举止小有失检,谁肯当面就指责他的过失呢?如果世家子弟的态度稍有骄矜自满,谁肯深切地纠正他的过错呢?世家子弟从小娇惯,亲成长辈都对他抱有宽容的态度;长大后行为习惯逐渐养成,朋辈同侪也都对他谅解宽恕。至于那些为了利益而结交的人,以不端正的行为相诱惑;那些为了势力而结交的人,勾结着一道做坏事,就更不要说了。

人们在背后议论世家子弟的时候,也万万不能像议论贫寒之士那样直截了当:偶尔想要赞誉世家子弟的人品才学,却顾虑被人嘲笑曲意逢迎;有时倾心赞赏世家子弟的文章,又担心被人鄙夷是攀附权势。严重者,可能不惜吹毛求疵,以指摘世家子弟的过错失误为名望高洁之事;批削枝叶而伤及根本,以讥讽嘲笑世家子弟的先人为痛快。至于那些寻求利益而不得,于是生出嫌怨间隙的人;那些依附势力而不成,彼此攀比而生出怨毒的人,就更不要说了。因此,富贵人家的子弟,人们当面待他的时候总是宽容,背后议论时则求全责备,这样一来,他们怎么能知道自己的过失,而获得名望声誉呢?

因此,世家子弟像贫寒之士一样谨慎检点,一样俭省朴素,一样谦虚淡泊,一样读书勤勉刻苦,一样乐于听从规劝,这样自己已经觉得足够了,却不知人们在背后说起的时候,觉得他们不如贫寒之士,这是一定的。世家子弟比贫寒之士加倍地谨慎检点,加倍地俭省朴素,加倍地谦虚淡泊、小心谨慎,加倍地读书勤勉刻苦,加倍地乐于听从规劝,这样人们看他们才会觉得和贫寒之士差不多。如今的世家子弟,稍稍能做到一点谨慎检点、谦虚勤勉,而没有得到人们的称赞,就说什么“世道不古”“世家子弟不好做”之类的话,这是没有深刻地了解人情和世务道理的缘故啊。

10、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老氏以“让”为宝。左氏曰:“让,德之本也。”处里闬之间,信世俗之言,不过日:“渐不可长。”不过曰:“后将更甚。

是大不然!”人孰无天理良心,是非公道?揆之天道,有“满损谦益”之义;揆之鬼神,有“亏盈福谦”之理。自古祗闻“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未闻“忍”与“让”,翻以酿后来之祸患也。欲行忍让之道,先须从小事做起。余曾署刑部事五十日,见天下大讼大狱,多从极小事起。君子敬小慎微,凡事从小处了。余行年五十余,生平未尝多受小人之侮,只有一善策——能转弯早耳。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气则不致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致于吃大亏,此生平得力之处。凡事最不可想占便宜,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便宜者,天下人之所共争也,我一人据之,则怨萃于我矣;我失便宜,则众怨消矣。故终身失便宜,乃终身得便宜也。

古人曾说:“一辈子都对别人谦让的人,也不会失去什么。”老子把“谦让”当作一种宝贵的经验。《左传》说:“谦让,是德行的根本。”生活在乡里之间,听信世人通常所说的话,不过是说“不可放纵别人的行为蔓延滋长”,不过是说“他后来还会更加厉害”。这是大错特错了!哪个人没有天理良心,不懂得是非公道呢?以天道来论,有“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以鬼神来论,有“使盈满的亏损,使谦冲的得福”的道理。自古以来只听说容忍和谦让足以消除无穷的灾祸悔恨之事,没有听说过一个人做到了容忍和谦让却反而酿成祸患的。要践行容忍谦的道理,先要从小事情上做起。

我曾经代理刑部的事务五十天,见到重大的刑讼之事,大都是从极小的事情上开始的。君子应该在微小的地方就保持谨慎,所有的事情都在它还是小事的时候就解决掉。我人生在世五十多年,从没有受过小人的欺侮,只有一个好办法——及早回头,不过于执着。每每想想天下的事情,能受点小气的人就不至于有一天要受大气,能吃点小亏的人就不至于有一天要吃大亏,这是我这一辈子最受益的地方。所有的事首先不能想着占便宜,孔子说:“为逐利而行动,会招致很多怨恨。”便宜是世上的人都想要去争夺的,我一个人占了,大家的怨恨就会集中在我身上;我没了便宜,大家的怨恨也就消解了。所以说,一辈子不占便宜,就是最占便宜了。

11、以世俗论,富贵家子弟,理不当为人所侮,稍有拂意,便自谓:“我何如人,而彼敢如是以加我?”从傍人亦不知义理,用一二言挑逗之,遂尔气填胸臆,奋不顾身,全不思富贵者众射之的也,群妒之媒也。

谚日:“一家温饱,千家怨忿。”惟当抚躬自返:我所得于天者已多,彼同生天壤,或系亲戚,或同里闸,而失意如此,我不让彼而彼肯顾让我乎?尝持此心,深明此理,自然心平气和。即有拂意之事,逆耳之言,如浮云行空,与吾无涉。姚端恪公有言:“此乃成就我福德相,愈加恭谨以逊谢之,则横逆之来,盖亦少矣!”

愿以此为热火世界一帖清凉散也。

以这世间的风俗来说,富贵人家的子弟,似乎理所应当不被他人欺侮,稍有不如意的事,自己便觉得:“我是什么样的人啊,他竟然敢这样对我?”身边的人也常常不明白大义和道理,反而说一些挑拨引逗的话,他心中就更加气愤,以至于不顾惜自己地去奋起争执,全然不想想富贵的人本来就是众人所攻击和不满的对象。

有谚语说:“一家人能够温饱,就有千家人因嫉妒而埋怨气愤。”对这样的事,只有反躬自省:我天生就获得的东西已经很多了,别人和我同生于一片天地之间,要么是亲戚,要么是邻里,却这样的失意,我不让着他,他还可能对我有所顾念礼让吗?如果存着这样的心思,深深地明白这样的道理,自然心平气和。即便有不如意的事,不中听的话,也不过像天空中的浮云一样,与我没什么关系。姚端恪公曾说:“正是这成就我一切善行的声名和形象,越是谦恭谨慎,以谦逊的态度待人,横祸和厄运就越少来!”愿这番话能成为纷杂的世界上一剂使人清静镇定的良药。

12、谭子《化书》训“俭”字最详。其言曰:“天子知俭,则天下足;一人知俭,则一家足。且俭非止节啬财用而已也。俭于嗜欲,则德日修,体日固;俭于饮食,则脾胃宽;俭于衣服,则肢体适;俭于言语,则元气藏而怨尤寡;俭于思虑,则心神宁;俭于交游,则匪类远;俭于酬酢,则岁月宽而本业修;俭于书札,则后患寡;俭于干请,则品望尊;俭于僮仆,则防省闲;俭于嬉游,则学业进。”其中义蕴甚广,大约不外于葆啬之道。

谭子在《化书》中解释“俭”这个字最为精详。他说:“天子知道节俭,天下就会富足;一个人知道节俭,一个家庭就会富足。而且,节俭不止是节省财物用度而已。少些嗜好和欲望,德行就会日益完善,身体就会日益强健;少些饮食,就会胃口好;少些衣服,身体就会舒适;少些言语,就会保持精力而少受埋怨;少些思虑,就会心神安宁;少些交友冶游,就会远离坏人;少些应酬,就会时间宽裕而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少写些书信,就会少留后患;少些干谒请托,人品名望就会更加尊崇;少些僮仆,就少些治家之事;少些嬉戏游乐,就会学业进步。”这里面蕴含的道理很广泛,而其要旨无外乎就是珍惜俭省之道。

13、人生髫稚,不离父母;入塾则有严师傅督课,颇觉拘束。逮十六七岁时,父母渐视为成人,师傅亦渐不严惮。此时,知识初开,嬉游渐习,则必视朋友为性命。

虽父母师保之训,与妻孥之言,皆不可听。而朋友之言,则投若胶漆,契若芳兰。所与正,则随之而正;所与邪,则随之而邪。此必然之理,身验之事也。

人在年龄尚幼的时候,不离开父母身边;进入学堂则有严师督导学习,很觉得受到拘束。到了十六七岁的时候,父母渐渐将他当作一个成年人对待,师傅也逐渐不像过去一样严格教导。这时,见识初步打开,也逐渐学会了嬉戏冶游,就一定会将朋友视为性命。即便是父母老师的教导,妻子儿女的言语,都听不进去了。而朋友说的话,则觉得十分投契,如胶似漆,若芳与兰。如果交往的朋友走正道,他就跟着走正道;如果交往的朋友走邪路,他也跟着走邪路。这个道理是必然的,也是经过实践检验的事。

14、余镌一图章,以示子弟,曰:“保家莫如择友。”

盖有所叹息、痛恨。惩艾于其间也.古人重朋友,而列之五伦,谓其“志同道合”,有善相勉,有过相规,有患难相救。今之朋友,止可谓相识耳,往来耳,同官同事耳,三党姻戚耳。朋友云乎哉?

我刻了一枚图章来向子弟训示,说:“保家莫如择友。”

(保持家风不堕,最重要的莫过于选择朋友。)这里面正是有所叹息、遗憾悔恨和警示戒止的意思。古人重视朋友,将之列为“五伦”之一,说朋友应该是“志同道合”的,有好的行为和目标互相勉励,有过失互相规劝,有患难之事互相救助。如今的朋友,只能说是互相认识、有所往来,或者一同为官一同做事,或者父母妻三族中的姻亲故戚罢了。朋友难道指的是这样的吗?

15、人生第一件事,莫如安分。“分”者,我所得于天多寡之数也。古人以得天少者谓之“数奇”,谓之“不偶”,可以识其义矣。董子曰:“与之齿者,去其角,附之翼者,两其足。”啬于此则丰于彼,理有乘除,事无兼美。予阅历颇深,每从旁冷观,未有能越此范围者。功名非难非易,只在争命中之有无。尝譬之温室养牡丹,必花头中原结蕊,火焙则正月早开,然虽开而元气索然,花既不满足,根亦旋萎矣。若本来不结花,即火焙无益。既有花矣,何如培以沃壤,灌以甘泉,待其时至敷华,根本既不亏,而花亦肥大经久。

此余所深洞于天时物理,而非矫为迂阔之谈也。

人生最要紧的事,莫过于安分。所谓“分”,是指我从上天所获得的多少。古人把从上天获得的少这种情况称为“数奇”(运气不好)或“不偶”(无所遇合),从这两个词中可以了解到“分”的大意了。董仲舒说:“上天赋予牛上齿,就会让它们没有角,而那些有角的牛就没有上齿;上天给予鸟类翅膀,就让它们只有两足。”在一个方面匮乏,就会在另一方面丰裕,世间自有消长的道理,而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

我所经历和看见的事情很多了,每每在旁边冷眼相看,没有能超出这个范围的。功名之事不能说是困难还是容易,只不过是争较命中有无。我曾经用温室里养牡丹来打比方。温室里养牡丹的时候,一定要是那些花头里原本就结了蕊的,点上火盆提升温度,正月里就会早早开花。然而虽然花开了,看上去却很不精神,花开得不丰满,根也很快就萎缩了。如果本来花头里没有结蕊的,即使点了火盆也没有用。既然已经有了花,哪里比得上用沃土培植,用甘泉灌溉,等时候到了,自然开花,根不会受到损害,而花也能开得更加丰满持久。这是我所深察于天定时机和事物道理所得的结论,而不是勉强所作的迂阔言论啊。

16、曩时,姚端恪公每为余言,当细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章。朱注最透,言不知命,则见利必趋,见害必避,而无以为君子矣,“为”字甚有力!知命是一事,为君子是一事。既知命不能违,则尽有不必趋之利,尽有不必避之害,而为忠为孝,为廉为让,绰有余地矣!小人固不当取怨于他,至于大节目,亦不可诡随,得失荣辱,不必太认真,是亦知命之大端也。

以前,姚端恪公常对我说,应该仔细把玩《论语》中“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这一章。朱熹的注解最为透彻,说不知命,就会见到利益就追逐,见到害处就躲避,就没有办法成为君子了,“为”字非常有力!知命是一回事,成为君子是另一同事。不过既然知道了命数是不能违背的,就自然有一些利益是不必去追逐的,有一些害处是不必去躲避的,而行忠孝之事,廉让之举,就有了很大的余地了!对于小人,固然不应该落他埋怨,但到了关键之处,也不应该不分是非地顺从别人的意思,得失荣辱,不必过于认真,也是知道命数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