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各城市名字的由来


河北省一向被称为“燕赵大地”,这是由于春秋战国时期属于燕国和赵国。那么河北的11个地级市名称又是怎样由来的呢?

石家庄市

石家庄市的名称来源于石家庄村。

石家庄村名最早见诸于明代。现在上京毗卢寺明嘉靖十四年(公元1534年)重修碑记中,有石家庄村名。清光绪四年本《获鹿县志》记载:“石家庄,县三十五里,街道六,庙宇六,井泉四”。当时石家庄村的位置和范围,在今新华区东南部的北大街以西,大桥路以北,北后街以南,北于家胡同以东。石家庄由何而得名,传说颇多,有说因“石”姓而得名,有说由“十家庄”讹传而得名,还有说因村中多石匠而得名,但都无史籍记载,有待进一步考证。

唐山市

唐山名字之始有唐代和后唐两种说法。第一种,唐朝时,李世民两次东征,均屯兵现在市区的大城山,山赐唐姓,唐山由此而得名。第二种,据光绪《滦县志》卷7记载:“唐山周回数里,复岭重岗,其东麓则徒河萦带。相传后唐李嗣原曾屯兵于此,立石城二百余丈。又后唐姜将军斩蛟有功,葬于此,后人建庙祠之。山以唐名,实由于此。”

秦皇岛市

因岛而得名,秦皇派人渡海求仙的传说,成就了中国唯一一座以皇帝名号命名的城市。关于“秦皇岛”这个地名,十六世纪以前未见任何记载。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版的《山海关志》最早记有这一地名:“秦皇岛,城西南二十五里,又入海一里,或传秦始皇求仙驻跸于此。”稍后,蒋一葵《长安客话》也记述了秦始皇从这里派方士入海求长生不死药的传说。清光绪四年重修的《临榆县志》记载岛上有“李斯碑”,这些都说明“秦皇岛”的“秦皇”指的是秦始皇。

邯郸市

“邯郸”之名,最早出现于古本《竹书纪年》。邯郸地名之由来,现一般以《汉书·地理志》中三国时魏国人张晏的注释为源:“邯郸山,在东城下,单,尽也,城廓从邑,故加邑云。”意思是邯山到此而尽,所以叫邯郸。

邢台市

邢作为地名,最早见于《竹书·纪年》“商祖乙九祀圮于耿,迁邢”。《史记·周本纪》中,也有“商祖乙迁于邢”的记载。

周时建邢侯国。春秋期间邢灭属卫,后为晋地。战国时期赵成侯据邢,筑檀台。

保定市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赵匡胤在其祖陵附近的清苑废城设保塞军,984年升为保州。1213年蒙古军队攻陷金国保州,屠城。1227年蒙将张柔重建城池,1275年元帝取“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设“保定路”,从此有了保定之名。

张家口市

据《宣府镇志》记载,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这一带因“民户不足,调山西诸处余丁充之”。其中,有张姓人家迁来在隘口附近定居,这使“口”与“张家”有了联系。久之,“隘口”一名遂被人们冠以张姓,称做“张家隘口”后来又简化为“张家口”。宣德四年,张文修筑城堡,以“张家口”做为堡之专称,命名为“张家口堡”。据此,可以认定,张家口的得名当在洪武末年到永乐年间,而宣德四年则可看做是官方正式命名之始。

承德市

据考证,“承德”一词最早见于《尚书》中的《周官》篇:“六服群辟,罔不承德,归于宗周”。大致意思是说各地诸侯无不承受周王的德泽,归于周的王都。在这里,“承德”一词意为承受德泽。

此外,“承德”一词在历史上也曾作为官职名称使用,元明清时期有一种官职即为“承德郎”。

有意思的是,“承德”最早在清代作为地名使用,指的却是奉天(今沈阳)。清王朝入关前曾在奉天建都。康熙三年(1664年),清政府命名奉天为承德,并设置承德县,取承受先祖德泽之意。

雍正十一年(1733年),雍正皇帝效仿其父康熙命名奉天为承德的做法,将当时的热河命名为承德,改热河厅为承德州。此举同样昭示承受德泽之意。

沧州市

“沧州”一名始于北魏熙平二年。当时从瀛州、冀州各划出一部分另设一州,因濒临沧海,故取名“沧州”。

廊坊市

廊坊这个地名,来自自宋朝时期。彼时,丞相吕端的父亲叫吕琦,官拜兵部侍郎,他曾在老家(今属廊坊市区)盖了一所宅院。由于房屋高大,气派壮观,主人又是朝廷重臣,故而远近闻名,人称“侍郎房”,之后逐渐由宅名变成了地名,经历了一个由“侍郎房”“郎房”“廊房”“廊坊”的演变过程。

衡水市

“衡水”一词始见于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南巡碑》。碑文提到,文成帝曾在信都(今冀州市)的“衡水之滨”举行过规模盛大的“禊礼”。

“禊礼”指古代于每年的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涤除污垢、禳灾祈福的祭祀活动。

“衡水之滨”中的“衡水”是河流的名字,也就是当时穿越今冀州市境内的漳水后一段的别称,又名“横漳”或“衡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