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凤冈茶灯


凤冈县位于贵州北部,周边与思南、湄潭、务川等七县接壤,距省会贵阳250公里,距名城遵义110公里,是遵义的东大门,而今326国道和即将建设的杭瑞(杭州--瑞丽)高速公路横贯县境。据历史记载;凤冈隋置绥阳县,后置永夷县。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置龙泉县,1919年改为凤泉县,以龙泉出凤凰山下而得名,1930年改为凤冈县。

凤冈县进化镇沙坝村系该县的偏僻山寨,四处皆山,万壑千仞,崔嵬险峻,海拔约600米。交通闭塞.这里山势险峻,悬崖深涧,道路崎岖,故有“十倍于蜀道”之说。

凤冈县进化镇沙坝村,这个要在五十万分之一的贵州省地图上才能标出名字的小山村,至今都还流传着当地人称之为的茶灯系列之一的“凤冈茶灯”。

茶灯,有着与傩戏一样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内涵,除了有茶文化的内涵外,还有傩文化的纳吉和自娱、娱人的展示,据文化学者介绍, 茶灯里面的《开财门》、《上香》等仪式,都与傩堂戏、阳戏里的祭祀仪式相同。

据当地民间艺人介绍,茶灯主要流传于凤冈、思南、石阡等县境内各村寨,在乾隆年间极为盛行。在春节、元宵期间。以“采茶”、“倒茶”、“团茶”和“贩茶”为主题,反映了茶人在古驿道上贩茶的艰辛,体现出各阶层人物追求社会生存发展的心理,极具丰富的历史信息及独特的文化人类学研究价值。

茶灯道具主要是纸糊灯笼,主灯上部有飞檐翘阁的牌楼三层,内供“三元三品三官大帝神位”;下排开三门,侧门额横书“普天同庆”“国泰民安”,彩坛内燃明烛多支,照得通体鲜亮,放置在堂屋右侧起布景作用。另有十二茶女的提灯,灯型各异,有八挂灯、鼓鼓灯、元宝灯、五星灯等。

凤冈茶灯的表演以打击乐器为主,表演者最初是两人,一丑一旦,丑角叫干哥,旦角叫幺妹。

据当地民间艺人介绍:茶灯内部人员结构有 “茶灯”中的角色有春官、开路先锋、十二采茶娘子、茶头大仙(茶头土地神)、唐二仙官(担夫)、关公。 “十二采茶娘子”以村童十二人头饰衣裙妆扮,人员少时,可减至二人,手提茶篮,从高到底依次为“大姐”、“二妹”……“幺妹”, 锣鼓、乐器组至少8人; 计有31余人参与。

茶灯表演时步法各异,边走边唱采茶歌,跳采茶舞,说白话。场外伴奏者,挑灯笼者帮腔,歌声宏亮而悠扬。每唱完一段歌词,需打击乐间奏。

凤冈茶灯的相关乐器有二胡,马锣,铜锣,钹(一般用两副),鼓,应该注意的是,鼓是凤冈茶灯的灵魂乐器,在演出伴奏中起着指挥作用。

演出用的器具有筋竹、斑竹、阳山竹、皮纸、颜料、篾刀、剪纸刀、“火捻子”二三十支、柏枝粉或松明粉、“响篙”、“巴啷鼓”等。

还有凤冈茶灯的 “仪式口诀”、“采茶歌”,以及有关传统故事、唱词、杂技等手抄本资料。

据说凤冈茶灯中的故事人物来源于唐朝, 茶灯中的唐二是秦王李世民, 幺妹则是李世民的妹妹, 茶老则是李世民的爱将徐茂功。

茶灯的表演与傩堂戏、阳戏相同,也是男伴女妆。表演时表演唐二时作半蹲状,紧紧围绕幺妹转,两者动作夸张而滑稽。有时也根据场地的需要,也有三人或多人表演的。唐二在椭圆形场内作“撮箕口、门斗转、半边月、耙子路、圆场、半圆场式”的表演,时而穿梭走动,时而作对演唱,唱词风趣,说白逗笑,观众为之捧腹大笑。

凤冈茶灯表演时视主人的喜爱程度确定表演时间的长短,一般就是说春到锣鼓灯就结束,如因主人家要宴请招待,那就得唱全套,这对主人家来说就意味着年年吉星高照.事事如意,主人则按例敬以酒食,给以钱物和香烛赏赐。一般茶灯表演是不收主人钱财的。

虽然全套茶灯表演要花12小时之久,但是表演者和主人家都很乐意,所以说,茶灯很是受人欢迎。

据相关人士介绍,其表演程序依次为采茶、卖茶、倒茶、谢茶、团茶,每一节都由采茶调配合舞姿完成,两者相互辉映,甚是优美。其唱腔以吼唱为主,高亢激烈之音也体现了当地人的文化艺术风格。

“茶灯”与其他民间剧种一样,演出时有自己特定的习俗。一般是每年农历正有初三出灯,到十五或十六日收灯。

其程序为:在出灯前,请“先生”或学过“开光”的人来“开光”。“开光”时,在主人家堂屋内举行梵香烧纸仪式,在茶灯牌坊(牌灯)前,“先生”念咒语,表示对灯神的祈祷和“扫除一切秽气”等等。“开光”仪式完毕,锣鼓、鞭炮齐鸣,受灯头和负责总导演的安排,各执其事,正式出灯。

“茶灯”玩至十五或十六日,便举行“化灯”。化灯时,仍按玩灯时的次序行列,敲锣打鼓放鞭炮,行至事先选择好的场地,共同跳唱全套采茶歌,同时把事先写好的“祭文”焚烧(用黄纸折成小长方形盒子,内装祝告上苍的文表,表中一一写上所烧的灯名、数量、供品,然后是灯头姓名,再是捐资玩灯的群众姓名),所有玩灯之人将衣箱道具、锣鼓、剩余钱物从火堆中跨过,表达全村男女老少,诚心诚意玩耍茶灯,敬奉了各类神灵,乞求保佑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家清洁,户户平安”。最后,将衣物道具送至下届灯头家中。

凤冈茶灯的表演顺序分别为:

一、说福事

是祝一年中风调雨顺、百业兴旺,一般为讨个好彩头、图个高兴或多或少都要表示一点钱,不表示也无所谓。

《盘灯》

不提灯来未可知,提起灯来有根生,

灯从唐朝时代起,灯从唐朝时代兴,

王母娘娘眼睛痛,许愿99盏大红灯,

33盏留天上,33盏去海边,

33盏无去处,留在人间贺新春。

我们从《盘灯》的唱词中就可以看出凤冈茶灯悠久的历史渊源。

二、说春

说春是发祥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王室中流传于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属于民间说唱艺术之类,在茶灯的表演中由春倌走村串户说唱,一般为单人表演.表演时“春官”头戴平顶帽,身穿大红袍,手持“春牛贴”,执着手杖,来回高唱“说春词”。演出中主人如拿烟,就要说出烟的根生,倒茶就要说茶出的根源,倒酒就要说出酒的根生,挂麻就要说出麻的事,上香就要说出香根源, 由此类推。

三、开财门

开财门即祈求先人保佑后人发财,留福于后代子孙。演出时“开路先锋”手执关公用的大刀,刀上有一小孔,孔内放两根香,香点燃形成对称,耍起来呈两路火星带。

开财门演出时开路先锋即是《山海经》中的盘古王,所表演的内容主要讲诉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四、出台腔

由唐二出来唱到:

嘿,我出台来威妥妥,左拿烟杆右拿火,有人问我名何姓,好吃懒做就是我。

出台出台真出台,江边杨柳长起来,双脚走进贵府来,来到堂前就要唱,唱得不好不要笑,走得不好不要说。

五、锣鼓灯

锣鼓灯则是进入了正戏,里面有1、《十二颂》;2、《铜钱歌》;3、《猜字歌》;4、《五重门说字》;5、《十大财门》;6、《四官神》;7、《五月花》;8、《十二时令》;9、《五更劝君》;10、《十画》、11、《跳粉墙》;12、《小妹摇扇》;13、《十二月采茶调》。

采茶调也叫十二月采茶调,一月一唱,一月一节,但每节之间的故事却有着内在的联系,把十二个月的内容联袂起来,其实就是一首叙事长诗。

采茶调的唱腔和唱词是统一的,其内容要按需要而进行改变,如有一首流传甚广的十二月采茶调,音韵和畅,简明清逸,调子中以两个采茶女为主线,娓娓而诉,在长调中隐约出现对爱情的描写,这种隐约的出现足可证明采茶女在封建礼数压抑下对爱情的向往和憧憬。当然采茶调中也有对爱情的大胆而直率的追求。

十二月采茶调中也有借喻历史典故咏古诵今的,充满学问和说教,涉及广泛,通常也是一月一事。

另外还有《阳雀三更》、《十怕》的唱词,也是更有情趣,我们就不在一一叙述。

除了在民间演出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外,更为可喜的是, 凤冈茶灯在历年的祭典茶神——陆羽的活动中, 凤冈茶灯就展示出她那非凡的迷人风采。

据相关人士介绍:凤冈茶灯中运用了九板十三腔调式进行演唱:凤冈茶灯中常用的板腔有 数板、骂板、哭板、一字调、出台调、行程调、路调、出马门、阴二簧、山坡羊、哀子、四平调 等。

常用的曲牌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调、送夫调、巧梳妆、白牡丹、比古调、送茶调、观花调、雪花飘等。在表现情节刻画人物时,板腔与曲调综合使用,形成了丝弦灯调系、台灯灯调系和锣鼓灯调系,音乐表现力更加丰富。

其中的锣鼓曲谱主要有行路、硬三槌、雁拍翅、牛擦痒、凤点头等。

茶灯中的舞台步幅有:撮箕口、门斗转、半边月、耙子路、圆场、半圆场等。

舞蹈步法男以矮桩步为主,有之字步、马步、碎步、弓步;女则以进三退二的“之”字步为主舞蹈步法,有大开门、小开门、凤点头、鸡啄米、丁字步、碎步等。

茶灯中的舞蹈动作造型有金鸡独立、黄莺展翅、犀牛望月、童子拜观音、鹞子翻身、鲤鱼打挺、荷花出水、怀中抱月、孔雀开屏、观音坐莲、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黄龙缠腰、海底捞月、雪花盖顶、岩鹰展翅等。

舞蹈动作手势有云手、垛掌、十字手、兰花手、八字手、梅花手等。

茶灯演出时的表情要求男要刚健沉稳,风趣而不庸俗,活泼而不轻浮,寓庄于谐,幽雅风趣,声情并茂;女要笑不露齿,坐不当面,行不摇头,含情不妖,风流而不轻薄。独具地方特色。

舞蹈动作以“扭”为特点,演员常用折扇与手帕爲道具表示情感。

茶灯中的舞蹈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三步,野鸡步、梭步、碎米步、矮桩步、妇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盖扇、差扇、扑蝶扇等。

具有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功能的凤冈茶灯,其价值是一张颇具现代性意涵的新农村的文化建设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