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过年办年货
浮梁百姓的传统观念,对过年是相当重视的。平日,一家人粗茶淡饭,或三餐,或两顿,只要能填饱肚子,似乎就可满足。但一到了年关,当家的就会盘算一年的收入支出,该收的要去收回来,该给别人的,也应在年前结欠清楚,万一还不清的债,也要和别人打好商量,商定还款时间,绝不等别人讨债上门,有失脸面。忙完了这些事以后,那就是准备年货了。
办年货是过年的物质准备。按照旧的习俗,一般商家在除夕中午打烊关门,直到正月初七才恢复营生。因此,家家户户都得备足节日期间祭祖敬神、招待客人、走亲访友和自家人食用的物品,包括柴火木炭、畜禽肉蛋、蔬菜水果、大米白面,烟酒糖茶、香纸蜡烛以及小儿玩耍的灯笼玩具等等。条件好一些的人家,还要给老人小孩添置新衣新帽新鞋袜,全家人过年一新,不仅图个吉利,也是令人感到光彩的事。其实,置办年货,农家早在夏收或秋收时节就已留心准备了。例如,夏秋的瓜子、南瓜子、葵花子、黄豆、花生、芝麻、勾粟、板栗等收回家晒干后便储藏起来留到过年用;春天的油菜子、秋天的油茶子收刈采摘晒干后便送到油坊兑油,平时只兑回一部分供日常生活用,其余的便储放在油坊里,等到过年再去兑回家;秋天收获的红薯、南瓜,要拿一部分切成片晒成红薯、南瓜干,还要晒一些南瓜豆豉、茄子豆豉留到春节食用;到了打霜时节,又用糯米蒸饭,经过霜冻后晒干,留待春节时炒成冻米;收获黄豆后,又要用一部分烧熟,再放一些笋干、辣椒、五香、八角之类的调味品,晒干后便成了香味扑鼻、鲜辣可口的果品;白露以后,很多农户便要采摘柿子,削好皮后晒软,再制成柿饼,用柿子皮盖好后装进竹篮,然后吊放在堂前的横梁上,等到过年拿出来食用时,柿饼上面已长出了一层白霜,整个柿饼是白里透红,香甜可口,人见人爱;还有绝大多数农家都要腌制种类繁多的腌菜,例如盐齑、黄齑、萝卜菜腌菜、春菜腌菜和酸辣、豆角、酸藠头、酸南瓜片、黄瓜条以及懒人菜,这些酸菜在过年的桌子上摆出来最受人们的欢迎,最能吊起人们的食欲和胃口,在浮北西湖的酸菜中,还有一种腌制的“母子”酸辣椒,即在红辣的肚子中装进跺碎了的红辣,然后腌制,出缸时不仅红黄鲜嫩,油光水花,吃起来更为香脆辣甜,令人垂涎欲滴。
过了腊八,时令深冬,浮梁农家老百姓便开始杀猪、熬糖、烫粉皮、蒸早米糕、糍糕、发糕、做豆腐和买年货。杀年猪在浮梁老百姓的家中也是一件大事,先要准备借好杀猪凳、杀猪缸、烧好开水、请好帮手。屠手杀猪时要放鞭炮,猪杀倒后要用剪刀剪下一撮猪尾巴尖上的毛放回猪栏内,以祈福下一年度养出更好更多的生猪。开膛破肚处理完猪的脏器后,条件好一些的人家,基本上是将整头猪分为猪头、颈圈、蹄包、前夹、后腿、猪脚、腰刀等部分后挂起来晾干,留一部分新鲜肉过年,大部分腰刀、腿鳖就腌制起来,节后晴天再晒干成腊肉,供平日食用。条件差一些的人家则要想法卖出一部分猪肉,用卖肉的钱开销所欠下的债务和置办其他年货。条件很差的贫苦人家,则将大部分猪肉卖掉还债,家中只留少数一点肉和猪杂过年。浮梁历来是个礼仪之邦,非常重视亲友和邻里感情,不管贫富,杀猪的人家都会请屠户、长辈亲友和邻居到家中吃“杀猪饭”,喝酒猜拳,把杀年猪的过程搞得热热闹闹,衬托出过年的节日气氛。这种尊老爱幼、和睦邻里的优良传统一直流传至今没有改变。
浮梁人熬糖的原料主要是糯米、大麦芽、爆花、芝麻、大豆粉、花生、粟米等,熬糖的工艺也较复杂,时间大致是一夜一天,多数人家是自己熬糖,也有部分是请当地名师到家里来加工。第一天晚上,主人把糯米蒸成饭,然后和清水、大麦芽混合在几口大锅里,盖上锅盖,灶内仅存一些用灰盖住火苗的炭火,低温在锅中焖到早上,然后用榨床蔑包榨出渣来后,再烧明火慢慢煎熬,一般要到黄昏后才熬成糖稀,熬糖师傅用一双筷子在锅内沾上一些糖,提起来用力吹上一口气,根据糖成形的情况来判断是否已到火候。如果到了火候,便把糖用瓦钵盛起来,再根据事先炒好的爆花、冻米、芝麻、豆粉的数量情况和主人的意见,分别下锅提炼拌和。爆花糖、芝麻糖、冻米糖、粟米糖等提炼后要用木制糖盒压紧压平,然后用糖刀抽割成一条条后,再切成一块块小片。豆糖就直接在案板上揉和后切成一块块长条,然后再切成一根根小方条后并用手工拧出一些花样。如果是做米糖,师傅则要把糖稀加温后挂在一根专用木棍上反复拔拉,直至把糖拔成白色后,再用木棍敲打成一寸长左右的糖棍,然后装入有冻米的瓶罐中储存。有的人家熬糖时,还要在糖中加进一些白糖,使各种各样的糖吃起来更加鲜美。
浮梁农村老百姓还有烫粉皮的习俗。烫粉皮的主要原料是早米、红薯、玉米和荞麦。做法是先把大米、玉米和荞麦等磨成浆,再一点点舀进用铁皮做成的烫盆,荡匀后放到烧开了水的大锅内烫成薄皮,然后晾晒到半干,再把它剪成一块块,最后再晒干备用。浮梁的粉皮的吃法基本上是三种。一种是直接下锅煮软后加些作料做早餐或招待来客,它和煮面条一样的方便,又非常可口,有些病人在病中或恢复期间就喜欢吃这种米做的磨浆粉皮。第二种是用来做菜,可炒制也可做成汤,其味道也鲜美嫩滑。第三种是在烫粉皮时加入一些芝麻,晒干后用油炸发后做茶点,又脆又香酥,颇为客人所喜欢。浮梁的早米糕做法东西南北、近郊和农村有些差异,但其原料主要都是早米和咸水。浮北蒸早米糕所用的咸水原料,大多是取材于当地,用油茶子壳或芝麻秆为主烧灰,然后制成咸水(加热过滤等),和浸透了的早米掺和着磨浆,再下锅抄浆至可捏成粉团后,用甑蒸熟,倒入糕盒中压紧压平,用刀切成一墩墩备食。而浮梁其他一些地方蒸早米糕所用咸水原料,有用油茶子壳和芝麻秆烧灰的,也有用稻草烧灰或用稻草烧水的,磨浆、抄浆的做法也基本相同(也有舂粉不磨浆的),但抄浆之后是做成一个个“草鞋饼”的模样,下甑或蒸笼蒸熟后备食。
浮梁的早米糕(粑)起源很早,炒煮均可,味道清香,很有特色,做早餐或做点心均可。浮梁糍糕(也叫糯米糕)的做法基本相同。其原料主要是糯米掺一些早米,比例有七三的,也有八二的,其程序是浸米、洗米、舂粉、蒸糕等过程,蒸好后倒进糕盒挤压平整,稍凉后用鱼尾糕刀抽成长条,再冷后切成一不不(音墩),糕体裂纹后再用冬水浸泡留用。浮梁糍糕主要用来做早餐,它的特点是方便、耐饥,吃起来嫩滑有味,客人来时,用冬笋或青菜炒上一盘,吃起来又别是一番洞天。浮梁乡下也有一些老百姓煮烯饭或烧泡饭时,切几片糍糕放进去,搞点酸菜、霉豆腐一下,既方便,又能充饥,一举两得。因此,千百年来,浮梁节前蒸糍糕、吃糍糕的风俗也一直延续至今。过年除了蒸早米糕、糍糕,浮梁的老百姓还要蒸发糕。顾名思义,“发糕”的含意就是希望家庭发达、子孙发达、事业发达。蒸发糕的主要原料就是早米,早米浸泡软和后磨浆,然后加入一些酒和“发糕娘”,通过一个晚上的发酵,第二天早上就可以用蒸笼蒸了。这种发糕蒸的时间还可以加进肉末、碎辣、萝卜、虾仁、糖等佐料,也可加点一些红绿颜色,不仅吃味很好,松、软、香甜,外观也很漂亮。正月客人来拜年时,喝过茶、吃过糖果糕点,上的第一道点心,就是发糕,这里面既表示对客人的欢迎和尊重,也表示对客人的美好祝福。发糕另一个作用就是作为礼物回赠客人或亲戚,有时也会在酒席桌上出现,它和红烧肉同时被送到桌上,除了祝福发达的意思外,用发糕沾着红烧肉汤吃,既不油腻,又有另外一番滋味。
浮梁的豆腐非常好吃,它是过年少不了的一道好菜,有苦槠豆腐、油渣豆腐、虾米豆腐丝,还有霉豆腐、酱豆干等品种。在浮梁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大豆,它不用施肥,又不占主要位置,菜园里、坡地上、田畦地头、边边角角都可种植,营养价值也很丰富。很多人家都购置了石磨、木桶和渣片吊架、石膏。一年下来,多的人家千把斤,少的也有百来斤。多的可以卖一些,留下来的可以熬糖、烧豆、做豆腐;少的也基本够自己全家人食用。浮梁人做豆腐多数沿用传统做法,泡豆、磨浆、冲浆、过滤、点卤、压豆干,而且很多人都会自己做,原汁原味,香味扑鼻,外形美观,口感滑嫩,家家户户过节时,绝对少不了这一道传统美味。浮梁老百姓节前还要炒爆花、炒冻米和芽米,这些成品既可做熬糖的配料,又可装碟上桌,成为茶点,饿了还可用热水泡点冻米充饥。爆花冻米都是小孩喜欢吃的零食,它是历史久远的“膨化食品”。早在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其《石湖集》中就记述了上元节吴中各地爆谷的风俗,而那时,浮梁也早就有了用糯谷打爆花的习惯。对古人爆米花的记述,清代赵翼曾在《檐曝杂记》中收录了一首《爆孛娄诗》(孛娄即指爆米花),很有一些乐趣。诗云:东入吴门十万子,家家爆谷卜年华。就锅排下黄金粟,转手翻成白玉花。红粉美人占喜事,白头老叟问生涯。晓来妆饰诸儿女,数片梅花插鬓斜。爆米花不仅可食,古人还用以占卜求福。准备年货是忙煞人的,虽然是准备吃食为主,但体现了浮梁人对年节的极度重视和传统继承。民间有一句“真忙摘茶叶,假忙三十夜”的谚语,道出了过年主要是为了准备吃喝,但也不差于摘茶时的忙碌。前者是抓住时机采茶赚钱,后者是过时过节的必要消费,但这两者都是人生不可偏废的两项内容。而过年最忙的是农村中的妇女,事无巨细都要她们去料理,年货准备中的大部分事情,责任都在她们身上,一直要到除夕夜吃完岁酒,她们还要料理家人洗澡换衣。传统中的大年初一,虽有不动刀铲、不倒水下地和不扫地的风俗规定,实质上就是给这些从春到夏、从秋到冬无法休息的农村妇女放一天假。但是,这一天假,也会随着客人的串门和亲友的走动,而往往不能如约兑现。过年是隆重的、热烈的,但也是忙碌的、辛苦的。
浮梁守岁
除夕守岁,是一年中最后的活动。民间传说在上古的时候,老天爷在除夕与正月初一的交替时分会向人间撒下大量的金银珠宝。所以人们都守着不睡,等天门打开,金银从天而降。后来由于人间贪心不足者越来越多,老天爷一怒之下,就不再撒金撒银,但守岁之俗却一直保留下来了。守岁之俗,最早的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记》:“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后来,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也说:“除夕……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守岁之风究竟源于何时,《秦中岁时记》说“疑自唐始”。这不足以断定。据文献史料记载,守岁最晚在晋代就已存在了。晋周处《风土记》载:“蜀之风俗,至除夕,达旦不眠,谓之守岁。”到南北朝时已成普遍风习。南朝时梁朝的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岁暮,家家具肴蔬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这里的“宿岁”就是“守岁”。
守岁的诗句
到了唐代,此俗已经盛行了。唐代诗人给我们留下的许多守岁诗篇,足以显现唐代守岁之风的盛行。唐太宗李世民写有《守岁》的佳句: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高宗也曾写有《守岁》诗(第六句缺一字):今宵冬律尽,来朝丽景新。花馀凝地雪,条含暖吹分。绶吐芽犹嫩,冰□已镂津。薄红梅色冷,浅绿柳轻春。送迎交两节,暄寒变一辰。“迎送两交节”,就说的是守岁之夜包括“除夕”和“岁旦”两个节日。
杜甫有《杜位宅守岁》诗: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盍簪喧枥马,列炬散林鸦。白居易《客中守岁》诗道: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宋承唐风,“守岁”尤盛。周密《武林旧事》中说:“至除夕,则比屋以五色纸钱酒果,以迎送六神于门。至夜贲烛糁盆,红映霄汉,爆竹鼓吹之声,喧阗彻夜,谓之聒厅。小儿女终夕博戏不寐,谓之守岁。”宋代大诗人苏轼《守岁》诗对当时的守岁作了如下描述:欲之垂尽岁,有似赴壑蛇。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诗中生动地写出了儿童参与守岁的情形。宋范成大《分岁词》中集中反映了“分岁”的风俗:质明奉祠今古同,吴侬用昏盖土风。礼成废彻夜未艾,饮福之余即分岁。地炉火软苍术香,饤盘果铒如蜂房。就中脆饧专节物,四座齿颊锵冰霜。小儿但喜新年至,头角长成添意气。老翁把杯心茫然,增年翻是减吾年。荆钗劝酒仍祝愿,但愿尊前且强健。君看今岁旧交亲,大有人无此杯分。老翁饮罢笑捻须,明朝重来醉屠苏。
分岁是除夕祖祭之后分享供品的风俗。诗中描述祭祀过后夜未深,家人开始分享祭祀之佳品。苍术药香弥漫堂室,装盛食品的木盘成格,好像蜂房一样。小孩子特别高兴,他们盼着新年的到来。老头举杯饮着美酒,但心里却很茫然,因为天增岁月,自己却年寿减了一年。老伴劝酒祝愿老头身体康祺。此时,老翁饮罢满心欢喜,明晨还要来个“醉屠苏”。把除夕欢乐的局面描述得十分动人。到明清时,守岁之风不减唐宋。清王三聘辑《古今事物考》中载:“岁终一日为除日,夜为守夕。宋士庶之家,围炉而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夜祀其先,长幼聚欢,祝颂而散,谓之分岁。”守岁一般有两种含义:对年长的人来说是“辞旧岁”,含有珍惜光阴之意;对年轻人来说,有为父母益寿延年的祈祷。因此,凡是父母健在的人,都必须守岁,以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荆楚岁时记》中记载:古人守岁,还要留一些守岁饭,待到正月十二日那天,把它撒到大路边或街道旁,取其吐故纳新的意思。守岁,光坐着会打瞌睡,人们便吃些瓜果茶点,或举杯小酌。梁朝的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诗中写道: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守岁灯火
浮梁民间除夕守岁最讲究“灯照火旺”,认为除夕灯火辉煌,则来年的日子定能红火兴旺。所以家家户户除夕之夜都要在香几桌上点燃一对大红蜡烛,名为“守岁烛”,也称“镇堂灯”,这对蜡烛一夜点到天亮。还有很多人家在家中前大金屋柱上和门口挂上点燃了红蜡烛的大红灯笼,使屋内屋外红光普照,喜气洋洋。守岁时点燃明亮灯光的风俗也叫做“照虚耗”,意思是把屋宅内各个角落不吉利的东西都照跑,以祈求新年大吉大利和万事如意。古代,浮梁人守岁多在屋内“围炉而坐”,炉中生有炭火。也有些地方还在院中或门前空地上燃烧松柴,松柴含油,烧起来噼啪有声,形成了一道火的奇观,既为新年增添了热闹气氛,又达到了燃点庭燎以驱逐“年”和山魈恶鬼的愿望。不仅如此,浮梁乡下除夕夜还要发散灯“烧旺火”。这种灯系用一种表芯纸裁成一条条长条,对折起来后,一头拧成纸捻,另一头则拧成一个十字口子,做成支架,然后用茶油或菜油将纸灯浸透,安放在大门、后门、隔间门门槛、米桶、水缸以及道路、鸡笼、猪栏、花台、篱柴门、厕所等处,连去猪栏、厕所的路上也要安放很多盏,点亮以后,整个村庄如同坐落在一个火的海洋里,红光冲天,生机盎然,不仅能驱邪求吉,也更衬托出除夕夜的炽热氛围。浮梁农村的除夕夜还有几件重要内容。
辞年
第一件是“辞年”。浮梁地区宗族本支本房长辈在吃完岁酒后,由晚辈陪同,打着灯笼到本支本房晚辈家挨家挨户巡看一番,了解各家外出之人是否归家,问一下年关的生活如何,叮嘱吩咐初一祭祖要办的事和正月有关活动。他们每到一家都受到欢迎和尊重,户主和主妇又是让座,又是递烟倒茶,请吃糖果,这时,族中长辈便在上首略坐一会,一边品茶,一边问话,说完以后便会起身告辞去下一家,而陪同的晚辈则提着大红灯笼站在桌前等候,并不落座,长辈一起身便忙着引领照明,招呼老人脚下留神,而本家主人主妇会客客气气的将长辈送至门口,说上几句感谢和祝福的话,等长辈进入下一家后才返身进入自己的家。这种礼节性的走动,体现了宗族长辈对晚辈关怀的一种美德传承。
封门
第二件事是“封门”。此俗也是来源于浮梁地区的一个生动的传说:古时候大年三十晚上和年初一,有一种叫“年”的怪兽,专门在这两天出来吃人。“年”凶猛异常,任何野兽都敌不过它,连许多神仙也拿它毫无办法,只好让它残害百姓。人们为了躲避“年”,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不敢睡觉,坐等天亮。正月初一也不上街,躲在家中,等躲过这两天,“年”不再出来才敢开门。人们互相见面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有被“年”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有什么事情,人们对“年”放松了警惕,就在这样的三十晚上,“年”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年”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门帘的结婚人家平安无事,还有一家灶膛里正烧火的人家也没伤人,另有一家,几个牧童在比赛甩牛鞭子玩,半空中响起噼噼啪啪声,“年”被吓跑了。所以,人们知道了“年”怕红、怕光、怕响声,后来等到年三十、初一时,家家户户就贴红纸、穿红衣服、挂红灯、敲锣鼓、放鞭炮,这样“年”就不敢再来了。“年”虽然不敢再来了,但除夕晚上早早关门、全家人围着火炉通宵守岁的风俗都一直延续下来。封门以后如果有事出去,必须从后门或侧门走,不开大门。至今,乡村农家还有很多人依然遵守着这些规矩。
迎玉帝接灶神
第三件事是接灶神。接灶神是民间除夕子夜迎接灶王爷回家的重要风俗。一般的仪式是在子夜前把新买回的灶神像贴在锅灶后面的墙上或贴在灶墙上的神龛里,然后上供、烧香、叩头,表示已把灶王爷迎回家中来了。这种风俗与送灶神的习俗有着直接的关系。腊月二十四日送灶神上天述职,所以除夕夜再把他老人家迎回来,使作为一家之主的灶君又回到人间主事。新灶君像贴好后,两边还要贴上一副“奏去人间事,带来天上春”或“一家司命主,万载降福神”之类的对联,横批是“一家之主”或“司命主”。这个新迎回的灶王爷,直到下一年的腊月二十四日才能再送走。
有的地方也把送玉帝上天和迎灶神下界同时进行。玉皇大帝在天上住得好好的,为什么还要下凡到人间呢?这还要从灶王爷上天一事说起。腊月二十四这天,灶王爷上天向玉帝奏说人间各家各户一年中的所作所为,玉帝为了核对灶神所奏的事是否属实,就于腊月二十五日下凡到人间核查,再作最后的处罚定罪,有罪者罚以减寿,所以人们因此害怕,便用糖瓜封住灶王爷的嘴,并在腊月二十五日恭迎玉帝下凡的原因。腊月二十五迎玉帝的风俗,明代刘侗和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中记载说:“二十五日,五更焚香楮,接玉帝,曰:玉帝下查人间也。竟此日,无妇妪詈声。三十日,五更焚香楮送迎,送玉帝上界矣。”可见这一天接玉帝时,各家各户都要设玄祭案,焚香叩拜,虔诚地欢迎玉帝来到人间核查。玉帝在人间要日夜观察五天整,到腊月三十日才会回到天上。清顾禄《清嘉录》上说:“腊月二十五日相传为玉帝下降之辰。察人善恶,各设香案迎上,谓之接玉帝。”《景霄王良书》记载:“十二月二十五日,玉帝三清巡视诸天,定来年祸福”。玉帝即中国民间信奉的掌管天上人间的至高无上的神祇,人称玉皇大帝。天上的玉皇就像人间的皇帝一样,具有最高的绝对权威。
“玉皇”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道教神仙陶弘景之《真灵位业图》中,其含义与中国古人视玉为珍奇至宝的观念有关。玉皇的出现可以说历史悠久。很早以前,上古先民对于“天”的崇拜十分虔诚,逐渐把“天”衍化成为一个至高无上的人格神。据考证,在殷周时代,我们的先民把“天”视为最高的神祇,那时就有了“天”、“帝”、“皇天”、“上帝”、“皇天上帝”和“昊天上帝”等许多称呼。他们认为皇帝、国君就是由上帝派到人间的神诋代表。这些不具有任何明确形象的抽象名称,却在人间心目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绝对地位,因此对其十分崇拜与敬仰。到了汉代,天帝开始有了职能,并开始有了姓氏。如西汉就出现了“五方帝”的称谓,东汉出现了“五感生帝”的称谓。汉末出现了张天师的五斗米教,由于那时发生了黄巾起义,于是民间信仰的天帝随之衍化成了有名有姓的“张天帝”、“张天翁”。
后来,道教就把天神玉帝奉为自己的尊神,天神玉帝也逐渐演变成为有名有姓有来历的人格神。《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中生动地描写了玉帝的降生。相传在上古时期,昊天界光严妙乐国的净德国土的皇后娘娘宝月光做了一个梦,之后便怀了孕。一年后,于丙午年正月初九午时生下一个男孩。娘娘生子时,五光十色的光焰充满了王国。这个孩子果然不凡,幼年时代聪明敏慧,长大以后仁慈善良。他用国库里的一切金银财宝救济生活穷困的人和挣扎在饥饿线上的一切众生。后来他继承了王位,但他内心里根本不愿意做国王,所以不久便舍弃了王位,到普明香岩山中云游修道,经过3200年的修炼,最终得道成仙,成了清静自然觉王如来,又经过亿万劫,最后成了玉皇大帝。在《历代神仙通鉴》中另有一种说法,即国王净德和王后宝月光都做了个梦。国王梦见的是初开天地时的黄老(中黄子)和元始天尊,元始天尊让玉瑶光如意吹口真气,于是就变成了一个男孩,并把男孩赐给了净德国王,这个男孩长得眉清目秀,面圆耳大,通身放射着毫光。净德国王把这个梦告诉了醒来的王后宝月光,三年后宝月光便生下一个男孩,这个男孩就是后来的玉帝。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玉帝的诞生和来历是脱胎于道教并揉进了佛心的。他后来之所以变成人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天神,是与后来各朝各代帝王尊奉有着重要的关系。腊月二十四送灶君上天,腊月二十五接玉帝下凡;腊月三十日送玉帝上天,又接灶君下凡,以至于民间有些人往往都分不清他们的祭祀行为是迎神还是送神。好在不管是迎灶君,还是送玉皇,都是烧香、上供和叩头;都是热闹非凡,鞭炮齐鸣,香烟缭绕;都是祈求来年平安和添丁发财;都是体现民间老百姓的一种良好的祝愿。
给树木挂红
第四件事是除夕夜给院中花木披红挂彩。不管是桂花、天竺,还是孝竹、栀子,都要用红纸条把树干、花束围起来,寄托主人对花草木竹的情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浮梁除夕
除夕,也叫除日,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通常也指一年中最后一天的夜晚。如果腊月大就是三十日,逢腊月小则在二十九日。在浮梁,除夕这一天,大家也是在十分忙碌的情况下匆匆度过的。早餐以后,每家主人便要提上一只鸡和三牲福礼(鱼、肉、蛋等)神货去拜庙主(即汪公菩萨)。鱼称“河神鱼”,规定一斤重一条,只破肚并用棍子将其肚子撑开,但不打鱼鳞。猪肉用红纸匝上,礼拜形式隆重而虔诚。拜见完庙主回家后,又紧张地张罗打扫卫生、张贴对联年画、做好祭祖一应准备。在浮北和其他多数受徽式文化传承的地方,除夕日申牌时分,当家主人带着成年孩子要到祖茔上送岁酒,点蜡烛、上香烧神货,敬奉美酒佳肴饭食,行跪拜叩首大礼,让祖先优先享受过年的欢乐,寄托晚辈对先人的思念与祝福,祈求祖先对全家的保佑。送岁酒回家后,男人还要把水缸挑得满满的,然后再帮着主妇准备年夜饭前的所有细节工作。一切准备就绪后,才正式进入吃“岁酒”的程序。
吃岁酒
女主人把满桌的菜张罗上桌后,随之,杯、筷、碗、瓢、酒水也已摆放好,全家人便相互招呼,按长幼辈分依序落座,晚辈簇拥着祖辈,请他们在上首首席坐定,父亲则坐在祖父的右侧,祖母和母亲则坐在面北的下首,晚辈分坐在东、西两方,负责把酒壶的晚辈则坐在西边最末的位置上。一切就绪以后,便开始放鞭炮。鞭炮放完之后,全家人才动筷子,开始吃起这餐准备已久、企盼已久和一年之中最为丰盛、又最为隆重的年夜饭。浮梁农家除夕酒桌上的菜虽无一定规定,但也比较讲究,一般人家都有红烧肉(寓意红红火火)、肉丸(象征团团圆圆)、鱼(借年年有余之意)、鸡(讨鸡与吉谐音的口彩)、豆腐、木耳、冬笋、针针(即黄花)等十几道菜。好一点的人家则有蹄包、猪脚、银鱼、虾米和野味、牛肉等。酒也有白酒和糯米酒。男人喝白酒,妇女和小孩则喝糯米酒。白酒有买的,也有请人吊的谷酒;糯米酒则都是自己家酿造的,又甜又鲜又有营养,又不伤身体。
浮梁人吃岁酒也很讲究礼节。首先是长辈,看到一家人团圆在一起,脸上笑眯眯,心内乐陶陶,他们首先提起筷子,招呼儿孙们吃菜,并不时把最好吃的菜夹送到孙男孙女的碗中。这个时候,坐在上首右侧的父亲便带头起立,招呼晚辈站起来一起向长辈敬酒并致祝词,祝词的内容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和“身体健康”等等。接下来,是从大到小一个个向祖辈、父辈敬酒,祖辈、父辈依次向晚辈回敬,并祝他们学业进步、身体健康。一家人边敬酒边吃菜边谈话,尽享团聚和过年的欢乐。浮梁人吃岁酒,有的人家从掌灯时分开始,一直吃到深夜,非得把“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年”的感觉找出来。浮梁人又很重亲情和友情,除夕夜吃岁酒,在自己家里吃了一会以后,又得放下酒杯,去长辈或兄弟叔伯邻居家陪他们坐一坐,吃岁酒,欢度节日,几杯酒下肚一高兴,猜拳划令之声便此伏彼起,更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但是,县城近郊一些人家和山里人家吃岁酒有差别,他们一般在下午三点钟左右便开始吃岁酒,这种习俗与历史传说和当地族习风俗有关。此外,浮梁古代除夕夜也有饮屠苏酒的习惯,这与苏辙《除日》诗中所描写的“年年最后饮屠酥(苏),不觉年来七十余。”以及王安石《除日》诗中“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记述是相吻合的。屠苏酒的配制方法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也有记载:“大黄十六铢,白术十五铢,桔梗十五铢,蜀椒十五铢,去目桂心十八铢,去皮乌头六铢,去皮脐茇葜十二铢。”采用这种配方,再用上好美酒混合调制,即成屠苏酒。喝了这种药酒,确实可以防疫治病,有益身体健康。
压岁钱
吃过岁酒,趁着酒酣耳热,长辈们按照惯例要给后辈分发压岁钱。也有的人家,是在孩子们夜里睡熟以后(浮梁有些地方除夕之夜把想睡觉说成是“落福”以图吉祥,不能说想睡觉),把压岁钱放在他们的枕头底下。分发压岁钱财时,孩子们既听话又高兴,一个一个地给老人们磕头拜年。老人们则笑容满面地看着自己的孙男、孙女,给每一个小孩发一个小红包,这红包里装的便是压岁钱,以求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吉祥。压岁钱的风俗,据考证系由宋代的“压岁盘”演变而来。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记载,旧俗除夕夜,各家有小儿女者,用盘盒或器具,盛果品食物,互相馈赠。宫廷中的一些官员还特别隆重地向皇帝进呈精巧的消夜果品盒。古代还曾有过“压岁果子”的风俗,以橘子、荔枝等果子置于枕边,等元旦清晨睡醒时吃掉,祝福新的一年吉祥有利,此俗至今仍有遗存。后来“压岁钱”基本取代了“压岁盒”、“压岁果子”而成为过年时长辈给孩子和晚辈的祝礼。到了清代,“儿童度岁,长者与以钱,贯以红,置之卧所,曰‘压岁钱’”。这是一种发压岁钱的方法。另一种最常见的,即由家长将钱用红纸包好后发红包。如今简单一点的,就直接发现钞了。发压岁钱也与驱邪避祟有关。子夜时分,孩子们常常熬不住漫漫长夜,过不了多久就进入梦乡。这时,长辈悄悄地把压岁钱塞在他们的枕头下面,若有年兽、小鬼来犯,这些钱正可以贿赂它们,使孩童逢凶逢吉。因此,也有人把压岁钱称之为“压祟钱”。压岁者,压住年岁以求新年内无病无灾也。分发压岁钱的场面,是颇有些闹趣的。
吃罢岁酒,长辈拿出早已准备好了的小红包,逐一发给晚辈,并说些勉励的话,希望他们明年更加努力,取得更大进步等等。还有的人家,小孩子们齐集在一起,高呼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新年快乐,列队跪拜,然后伸手要压岁钱。这个时候,长辈们故作小气,躲躲闪闪,小孩子们索性在长辈身上摸索,直到把红包掏出来才呼啸而散。这种“闹”讨,其实也是一种年俗,长辈们自然乐不可支,高兴无比,认为越闹越红火,这是家庭兴旺、万事吉利的好兆头。清人吴曼云有一首《压岁钱》诗,生动地描绘了孩子们得到压岁钱时的喜悦和欢欣,诗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角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压岁钱和压岁果子直到现在仍然是孩子们过年时最大的乐趣之一,他们的新衣服兜里总是装着各种糖果、爆竹和长辈们给的压岁零钱。压岁钱也有个约定俗成的规矩,只能给双数,不能给单数。这是中国民间对双数赋予特殊吉祥含义的一个例子。
卖懒
除夕是送旧迎新的时刻,有些地方的家长为使自己的孩子勤奋好学、聪明伶俐,于是趁着过年的契机,希望将孩子平日的懒惰甚至愚笨等不良习惯和秉性一股脑儿地抛掉,美其名曰“卖”,用心可谓良苦。除夕日,母亲先煮熟几个鸡蛋,染上红色以示大吉大利,分给孩子们。孩子们分得红鸡蛋后不能全吃掉,要“卖”掉一半给大人吃,并喊“卖蛋卖蛋,懒汉滚蛋”,大人乐哈哈地接过来,就算把懒惰买下了。人们希望,小儿年终之时把懒惰卖掉,新的一年里就会变得勤快起来。也还有些地方,除夕还有小儿“卖痴呆”的趣俗。小孩子在除夕日沿街逢人呼喊“卖痴呆”,如有人答应,就对他说“卖给你痴呆”,就算把痴呆卖给他了。宋代诗人范成大有诗《卖痴呆词》也生动地描绘了一些地方卖痴呆的风俗:“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年关
过年是件喜庆的事,但在旧社会,穷人则把腊月三十称作“年关”,他们忧心忡忡,愁年不好过,犹如过一道关口。商家富翁财主们放债,是以腊月三十为期限,到时要连本带利一起归还。小年一过,债主们就要向借债人讨债,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入欠债人的家庭,尤其是除夕的夜晚,各商号通宵不闭,索欠者往来奔走,直到黎明。有趣的是,讨债人即使到了黎明,手中所提的灯笼仍不能熄灭,如熄灭了则算作自认为元日新年已到,不能再讨债了。欠债人这一夜最难推脱,如果能捱过这一夜,就等于债务又可以延迟一整年。于是,他们还不起债就躲,想方设法地逃避。旧时有一些歌谣,多少道出了欠债者们的无奈和尴尬:腊月二十七,请你勿着急;腊月二十八,我一定想办法;腊月二十九,我家有有有;三十夜,不见面;初一碰见拱拱手。浮梁一些地方流传的讨债谣,也道出了赊账容易讨账难的苦衷:一进门来苏东坡,坐下韩信问萧何。赊账桃园三结义,讨账犹如请诸葛。时至今日,除夕讨债、躲债之事还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农村乡间,每年都有这方面的逸闻趣谈。
浮梁春节祭祖
除夕之夜,当子夜的钟声敲响十二点,新年便降临人间了。新年为年首,按照浮梁的传统习俗,第一件要事就是祭祀祖先。浮梁祭祀祖先的形式主要有两种。
家祭
第一种祭祖形式一般在家中进行。有些人家在堂屋中悬挂着祖先画像,但多数人家是供奉着祖先的牌位。牌位是有规格的,在那高一尺二寸、宽二寸的小木牌上,正面写着近祖官位、姓名字号,背面写着祖先的生卒年月。大凡子夜前后,开门以前,祭祖的活动便开始了。祖宗牌位前摆好了佳肴酒水果品各种祭物,点燃香纸蜡烛后,家长率子孙们行叩祭礼。古时,对祭礼的行为也有严格的规定:站着的时候要恭谨,弯腰垂首;上前的时候要和颜悦色,高高兴兴;供奉祭品以飨祖先时,要诚心诚意,谦谨恳切;退下去的时候,要俯首帖耳,不能随便走开。有的地方称祖宗为家亲,礼拜起来格外恭敬、虔诚。
从初一到初三,每日晨昏,祖宗牌位前香烟缭绕,孝顺的子孙,作揖叩头,祈求祖先给他们带来好运。一般人家堂上供奉的祖先大抵是最亲的,如已故的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等,神牌上大都照规矩写着“显考某某公”或“显妣某某夫人”字样。有的人家,则做一个总牌位,正中写着“某某堂上历代祖宗之神位”。拜飨祖先,大都只拜三代,到曾祖为止。但也有一些人家有贴香火之俗,用以表示对列祖列宗的崇敬和思念之情。具体做法是用一整张红纸,上端书写“万年香火”或“光前裕后”四个大字,正中写着“某某氏堂上历代远近昭穆宗亲之位”之类字样,左右写一副对联:“香炉不断千年火,玉盏长照万载灯”。香火一般贴于中堂,或家主人认为最神圣的墙壁上。在北乡城门村有些人家的香火壁上还可看见贴有联文:“千载神明昭日月,万年香火镇乾坤”、“敬五宇修其天爵,明三纲教以人伦”、“天地人三才并茂,君亲师一体同心”;“五行司火德,八卦正离宫”和“普照思光远,资生惠泽长”等等。
祭祀祖先,拜飨的菜肴应该热气腾腾地摆在供桌上;所用的酒杯筷子餐具摆放也有一定的规矩。筷子应一律放在酒杯的右边,不可有的放在酒杯的右边,而有的放在酒杯的左边;每双筷子要一样长短,不可一只长而另一只短。祭祖的菜肴也不外乎肉、鱼、鸡、发糕、时鲜水果;条件好一些的人家则会用全鸡、全鱼等。一般情况下,拜飨的菜肴不可用四样和五样,那样会被认为是有辱祖先。子孙后辈点燃香烛后,接着斟酒于各酒杯之内,斟酒共筛三遍,每遍相隔两至三分钟。斟第一遍酒时,口里要轻轻呼叫着祖先的尊称,请他们前来受用,且须三跪九拜;酒过二巡以后,要用小碗盛饭敬奉,祭祀几位先人,就敬献几碗饭;斟第三遍酒后,按习俗还要焚烧锡箔香纸再拜,并从碗中取一小撮米饭丢入火中,俗信如此可以“万子万孙”,人口兴隆,后代绵延。拜飨完毕,将供奉的菜肴撤下,一碗碗拿到灶上放一放,后人才可以食用。
祠祭
第二种形式也是浮梁人祭祖的主要形式,在祠堂里祭祀祖先。一般是在初一中饭后进行。宗祠寝堂内挂着本族开基先祖容像,堂上安放着历代祖宗牌位。主持祭祖的是本族主事长辈,参加祭奠的则是本族全体男丁。他们分房、分股,按照辈分排行长队,一个个到祖宗容像和牌位前跪拜。在这里祭祖,拜飨的菜肴比家庭祭祖要更加丰盛;所进行的程序和仪式也比家中祭祖要隆重很多。新年祭祖是延续宗族和家庭香火的重要礼仪,其意义在于慎终追远、礼敬祖先及祈求祖先保佑子孙后裔源远流长、繁荣昌盛,表现了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
浮梁春节爆竹
《清嘉录》中记载:“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疠,谓之‘开门爆仗’。”意为正月初一早晨,家家户户争先恐后地开门放爆竹,热闹庄重地迎接新年的到来。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的鞭炮声,为新年的到来增添了喜庆气氛。
正月初一大清早是新的一年的开端,对这一时刻,浮梁的老百姓是非常讲究的。新正年头,谁都希望开门大发,讨个吉利。天刚蒙蒙亮,守岁的主人就已烧好了开水,洗漱好,装好了全盒,做好了开门放爆竹的准备。这时,熬不住守岁长夜已经“落福”的孩子,也在过年的喜悦中早早醒来,听话地穿好衣服,洗好脸,静静地等待着“开门爆仗”那热闹时刻的到来。
按旧俗传统,“开门”要讲究时辰、方位,人们按照各个年份的黄历记载的新年的具体时辰来开大门,朝大吉大利的方向敬天神,以示“开门大吉”。由于初一“年头日”含有“北头”的含义,所以“开门”多由年纪大一些的长辈来做,不轻易让小孩子插手,怕他们毛手毛脚,乱说乱动。而在一个村庄,天刚蒙蒙亮,在宗祠内值夜的族老总是第一个开祠堂门放鞭炮,迎接新年第一个早晨的到来。听到宗祠门口响了鞭炮后,各家长辈先将大门拉开一条缝,丢出一挂“小百子”,待小鞭炮响过之后,长辈口中念着“开门大吉”,然后将大门全部打开,接着便将早已挂在竹竿上的鞭炮点燃起来,随着“雨夹雪”的响起,一串串火花不断喷发硝烟伴着晨雾把大门内外罩了个严严实实。一个村子,一家开门放了鞭炮,接踵而来的是此伏彼起的鞭炮鸣放大合唱。外面的鞭炮在不断的响,村庄的上方浮现出一层厚厚的硝烟。家里的人一边准备着吃新年的第一顿早餐,一边在倾听和议论着谁家的爆竹放得最长、最响。而小孩此时已经按捺不住激动和兴奋,跳着出门去捡未炸响的爆竹,许多小朋友聚在一起,从这一家跑到另一家,绽开的笑脸和亢奋的激情,组成了一幅幅欢乐的新年画图,增添了节日的愉快气氛。
元旦放爆竹,其原意在于驱鬼逐邪。南朝梁人宗懔《荆楚岁时记》中记述道:“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这山臊,传说是西方山中的一种怪物,高一尺多,生一只脚,从不惧怕人。人若遇见了它就会发冷发热,生起病来。如果将竹筒子放在火中燃烧,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山臊吃惊害怕,就会很快地逃遁。对此习俗,宋代诗人范成大《爆竹行》一诗,对吴地过年燃放爆竹的情形作了很精当的描述: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食残豆粥扫罢尘,截筒五尺煨以薪。节间汗流火力透,健仆取将仍疾走。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二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屏除药裹添酒杯,昼日嬉游夜浓睡。不同的是,吴地在节前五天即腊月二十五夜就燃放爆竹了。然而爆竹的正史,却是来源于“庭燎”。《诗经·小雅》早有“庭燎晰晰”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当时用竹竿之类做成的火把。竹竿燃烧时发出爆裂声,故又名“爆竹”。到了唐代,有个叫李田的人,在小竹筒子内装上硝,于是产生了装硝爆竹。后来,人们又用纸造的筒子代替了竹筒,并用麻茎把爆竹编排成串,才称为“鞭炮”。
按照浮梁的传统习俗,开门爆竹之后,紧接着就是迎喜神。迎喜神也叫开门出行,就是按照历书上所标示的新年吉方跪拜礼迎接喜神。在民间诸神中,喜神是位没有姓名的神祇,其图像也很少见人描绘,但历来受人奉祀。迎喜神的做法各地大体一致,都是面对吉方跪拜行走,有的人只走几步,但有些人非常虔诚,就跪拜行走较远。总之,都是求喜神保佑自己在新的一年里百事顺遂。关于拜喜神,田秦斗有《竹枝词》赞颂这一风俗道:除夕何曾废迎送,辞年客去夜三更。忽听爆竹声声碎,莫是邻家已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