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年俗文化溯源


我们现在说的“过年”、“春节”就相当于古代的“元日”。实际上,许多节日、节气都与古时的农耕文化有关,元日也不例外。

《礼记·月令》讲:“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

也就是说在元日这天,天子会祭祀上天以祈求风调雨顺,谷物丰登。并且天子还会拿着耒耜(古代农具)亲自示范耕种。民以食为天,在生产力水平还不是很高的时候,一年的粮食收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元日这一天是非常重要的日子。而我们现在说的过年中的“年”字,在甲骨文与金文中,就是一个人背着禾的形象,表示谷物成熟、丰收的样子。所以,过年原本就是庆祝丰收的意思。

那么,在古代都有哪些比较典型的年俗文化呢?其实,大抵和现在的年俗类似,只是在称呼上有些不同罢了。在宋代《梦粱录》中:

“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换门神,挂钟馗,钉桃符,贴春牌,祭祀祖宗。”

其中“ 换门神,挂钟馗”很好理解,而“钉桃符,贴春牌”,可以理解为贴春联、贴“福”字,但“桃符”的由来与最初的门神也是有些关联的。所以,春联与门神的起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春联与门神的起源与发展

“桃”就是桃木板,在桃木板上写字就是“桃符”,这便是春联的前身。最初古人会在桃符上写“神荼、郁垒”几个字。神荼与郁垒又是门神上最古老的神人像。

神荼与郁垒的传说可追溯至黄帝时期。传说有座神山叫“度朔山”,在神山上有大桃木,桃枝间万鬼出入,神荼与郁垒能收服恶鬼,将恶鬼喂给老虎。黄帝为了驱除凶恶在门户上画了神荼郁垒与虎的形象,此后被人效仿,神荼郁垒多被画在桃木上。

《荆楚岁时记》:“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之门神。”有关神荼郁垒的确切形象在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上有所体现。

有些普通人家就直接将神荼郁垒的名字直接刻写在木板上,于是便有了“桃符”。五代后蜀时,桃板上的“神荼郁垒”四个字逐渐被联语代替,在民间颇为流行。

到了宋代,随着纸的应用,对仗工整的联语被写在了纸上,时人称“春贴纸”。到了明朝则正式出现了“春联”一词。一直沿用至今。

说完了春联的起源,接着说门神的发展。门神上的人物除了前面说到的神荼郁垒,在汉代还多以古代勇士的形象作为门神。比如在班固所著的《汉书·景十三王传》中提到:“广川惠王越,殿门有成庆画,短衣大挎长剑。”

“成庆”是春秋时期的勇士。可能在古人眼中,这些勇士在死后具有某种法力,正好能阻挡鬼魅吧。

到了唐朝又出现了两个门神上的经典形象,秦叔宝与尉迟恭。秦叔宝与尉迟恭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是著名的武将。秦叔宝与尉迟恭因为曾替唐太宗镇守宫门,因此得以成为民间的门神。后又有关羽、钟馗、赵云、孟良、焦赞等进入门神的题材中,基本上是延续了汉代以勇士形象为门神的习俗。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在武门神之后又出现了文门神。武门神是守护神,一般被贴在外门,可以镇宅护院。而文门神一般会用文官朝臣作为门神画的人物,所以又称作“门官”,文门神的题材很多,连生贵子、招财进宝、金榜题名等,多寓意吉祥。

最特别的门神是鸡的形象,因为公鸡会在天明的时候报晓,“雄鸡一唱天下白”,公鸡报晓时天就亮了,而鬼魅一般在夜间出行,所以,古人认为将鸡画在门上也能守护门庭。

除了贴春联、门神,“求福”的起源也很早。前文中所谓“贴春牌”说的就是贴福字,当时的福字已经被写在了红纸上。

贴“福”字与“福”文化

早在甲骨文中就有了“福”字,其为捧着器具向神明进献的形象。但古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贴福字的呢?相传姜太公封神时封了自己的老婆为“穷神”,并规定贴了“福”字的地方不能去,于是家家户户都赶紧贴起了福字,生怕穷神到自己家里。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对于古人贴福字的历史早期并没有更为可靠的记载。不过至迟不会晚于宋代的“贴春牌”。

但从历史文献中可知,古人很早就对于“福”情有独钟。说起来“福”到底是什么?平安是福,吃亏是福,家庭和睦是福,子孙满堂是福,长命百岁是福……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韩非子·解老》中曾有“全寿富贵之谓福”,可见啊,古人比我们还贪心。

最爱写福字的清朝的皇帝们。在清朝,自康熙之后,在每年的腊月清朝皇帝都会亲自写“福”字赏赐身边的近侍、后妃、朝廷大臣,以示恩宠。

在清朝的瓷器上常常出现蝙蝠纹,也是代表了“福”。“蝠”与福音同,并且从生活习性上来说,蝙蝠休息时都是倒挂着的,恰好有“福到”的意思,因此,在古代的许多祠堂、庙宇都专门腾出给蝙蝠居住的地方,希望能“福(蝠)临门”。

中国年俗文化渊源流长,从桃符到春联,从神荼郁垒画于桃木上到众多门神的诞生,从贴春牌到贴福字。每一个年俗都是经过千年的文化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