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清流客家清明祭扫风俗


清明,是客家人不可或缺的一个极为重要节日,这是老祖宗留传给我们的一个珍贵文化遗产。

古人在诗中写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确实如此,当清明就要到来的时候,在清流,不论是在当地做农民的还是当干部的,无论是家庭的男主人在外地做工还是做官的,他们都要及时的赶回来,大家聚集在一起,商议着祭扫的各项事宜。

作为一个传统节日,是要精心准备打点的,也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个家庭的祭扫活动,要进行三日,第一天是祭祖,第二日是祭扫凭吊曾祖父那一辈的,第三日是祭扫凭吊祖父这一辈的。

俗话说,“树大分杈,家大分家。”伴随着年年岁岁的流逝,一个家族越来越发达,人数也会越来越多,分出若干个家。在这庞大的兴旺的家族里,在祭扫凭吊的活动中,在第一日祭祖时,每一个家里都要选出一位代表,一般来说,这代表是家庭的男主人,如果没有男主人,女主人也必须要去。同时,每个代表都要出一份份子钱,作为举办祭扫活动的花销。

在每年一次的清明祭扫活动中,家族里是每个家庭的主人轮流做主持的,作为主持的人物,在清明这一天是最为忙碌的,除了购买香烛、纸张和祭品外,还要安排大家在一起聚餐吃饭的事情。主持人每一个细节都要想到,都要忙得团团转,真可谓用心良苦。

第一天祭祖父时,由于整个家族的代表都要出席,人特别多,所以主持人也最为忙碌。在祭扫时,除了修善坟墓拔出枯草外,还在墓碑前摆放一些供品,他们在墓前默默深思,默默缅怀凭吊,那种真切的心情溢于言表。

第二日祭扫凭吊的圈子就小了,是祭扫凭吊曾祖父这一辈的。类似的活动就要上演一次。第三日是祭扫凭吊父祖这一辈的,范围就更小了,如果曾祖母在世,或在世曾祖父,是另一个亲人伴侣先走一步,那么这个暮旁边就要留下一个洞穴,待活着的老伴百年后,就要和自己的丈夫(或妻子)夫妻合葬。

这三日祭扫之后,都要凭吊和进餐的,只是圈子越来越小。第一日整个家族的代表都来了,主持人忙得不可开交,在几张十几张甚至二十几张的桌子上傻些瓜子或糖果,当然热腾腾的茶水是不可少的。大家伙一边喝着茶吃着零食,一边聊着家常,个个神情肃然,个个神情庄重,都对逝去的亲人充满了深深的敬意,都对生命充满了深深的敬畏。大家缅怀先人,布置和策划着来年的事情。第二日和第三日祭扫完后,都要进行凭吊和进餐。虽然有份子钱,但作为忙碌的主持人,每年清明祭扫凭吊活动都会或多或少的贴钱,但主持人心甘情愿。

在祭扫凭吊逝去的亲人活动中,清流客家人不仅仅是缅怀先人,更是信心满满的展望未来。走的已经走了,他们和泥土拥抱在一起;活着人还在路上,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去创造更加美好的幸福胡生活。